日语词汇分层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

摘要:传统的日语词汇教学在词汇覆盖率、词汇产出上存在局限,为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材词汇表进行分层,筛选出重点词汇,以词组短语形式让学生理解记忆。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要求学生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单词背诵计划,并教授有效的词汇习得策略。另外导入语料库,培养学生词类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词汇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日语词汇教学;词汇分层;词汇习得策略;自主学习能力;语料库

词汇量的扩展和语义知识的掌握关系着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词汇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英语专业不同,国内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从零基础起步的,词汇习得路途艰辛,摸索前行中误用频出,所以词汇研究也一直是日语研究的热点。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很多日语院校的词汇教学仍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量不重质。传统的词汇教学在基础阶段普遍采取“填鸭式”猛灌法,对单词没有进行筛选,让学生记忆每课的所有单词,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记忆单词,但“收效甚微”,产出性词汇知识运用能力差。

(2)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且只“授之以鱼”,却没有“授之以渔”,即忽视有效的词汇习得策略的教授。大多院校在基础阶段把词汇教学放在重点,一旦步入高年级,词汇就全交由学生自行学习。学生以查词典为主,往往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知识层面。日语中同义词繁多,近义词不计其数,导致高年级学生词汇越学越乱。

针对上面的问题,需要教师对教材里出现的词汇有整体的了解,让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单词进行“精学”和“粗记”。本文尝试参照《日语能力考试出题基准(改订版)》,对日语教材中的单词进行分层梳理,并利用数据驱动学习理论,提出培养学生自主习得能力的策略,切实提高学生词汇习得效果。

一、 理论基础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Meare提出了词汇习得的二维模型:词汇知识的数量和词汇组织的方式,即从“量变”转向“质变”。在词汇习得初期,扩展词汇量是首要任务。但随着词汇量的积累,“掌握多少词”就被“掌握得如何”所代替,成为关注的中心。词汇系统的构建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联,才是词汇教学、评估的侧重点。

而词汇习得贯穿整个二语习得过程,是一个伴随终身的认知过程。建构主义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所以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构建。

基于上述理论,本文试行以词汇分层教学改革,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词汇教学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注重学生接受能力,运用科学手段对词汇进行分层,注重词汇习得策略的教授,由教师讲解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二、 日语词汇分层教学模式

(一) 教学内容方面,对教材词汇表里的词汇进行科学分类,突出重点。

基础日语课上,教师在教单词时往往按照单词表,一一讲解,把单词的全部用法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学生忙于记笔记,顾不上理解;而课后,面对繁多的单词,学生只有死记硬背,根本无暇顾及课上摘抄的笔记,无所谓消化,更谈不上运用。实际上,单词表里的词汇通常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使用频率高的重点词汇,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第二层次是话题拓展词汇,属于认读词汇,要求学生掌握读音、语义,能听懂、会读;第三层次是因行文需要出现的词汇,学生只要理解即可,并不需要掌握。因此,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材词汇表进行分层,筛选出每一课的重点词汇,注意新旧词汇的关联,温故授新。

(二) 教学方法方面,分阶段培养学生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借助语料库平台,导入数据驱动学习理念。

词汇习得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往的词汇教学疏忽对“质变”的引导,让学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频遇瓶颈,无法突破,感觉所学单词犹如散沙。教授学生词汇习得策略很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在脱离教师指导后能够自行处理词汇疑问,自主归纳。分阶段培养学生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初期帮助学生“量变”,到了一定程度后,分析词汇结构,传授学生词汇习得策略,后期引入语料库,鼓励学生从真实的语言事实中观察、概况和归纳语言规律,让学生循序渐进从“向教师学会”过渡到“自己会学”。

三、 实施状况

以笔者在某高校承担的两个日语专业教学班学生为对象,学生均为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共计53人,考察的課程是基础日语三,所用教材是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日语教程三》,具体实施如下:

(一)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利用《日语能力考试出题基准(改订版)》的词汇分级表对每一课的单词重新整理,分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以及级外单词。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五级、四级、三级、二级单词属于第一层次,即使用频率高的重点单词;一级单词为第二层次,即话题拓展单词;而级外单词(例如地名、人名等)属于第三层次,即行文需要单词。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含有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单词的词组或者短文抽取出来,以备课堂讲解。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对常用单词运用的熟练度,设置语境,对第一层次的单词进行适当的扩充解释。

(二) 在学期期初,要求学生制定适合的词汇学习计划。每个人都要提交自己每天、每周、每个月的单词背诵计划。制订计划前,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教材的词汇量、每课平均词汇量、教材里各级别单词的数量,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可行的学习计划。在计划实施性方面,将学生分组,四人一组,让组内同学互相督促。

教学过程中,每上完一课,就指定一组同学,让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找出该课课文、例句以及课后练习中出现的短语,并翻译成中文,做成word文档,连同答案一起提交给老师。老师在进入新课前,将同学们整理出来的中文短语作为复习内容之一,在班里进行口头翻译练习,以巩固对词汇的记忆,同时也可以确认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是否正确。

(三) 在学期期中时,对学过的单词进行回顾。安排专门课时,围绕教材中的单词分析日语构词特点,便于学生掌握规律。例如学生较易弄混的“自他动词”、表示状态的动词等。另外,例如“気”“かける”等具有衍生意义的单词,看似简单实则用法灵活。教师把此类使用频率高的单词集中抽取出来,分配给每个小组,让学生一起收集相关的短语例子。通过这些具体例子,教授学生词汇习得方法,如联想法、连词搭配法等。

(四) 在学期期末时,安排两个课时,把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介绍给学生。此语料库规模大,语料构成均衡,特别是该语料库中《少纳言》这一使用途径已经对公众免费开放。《少纳言》文本内容覆盖面广,检索功能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需领域进行筛选检索。结合常见的词组搭配恰当与否的实例,指导学生利用语料库,去解决问题。通过实例操作,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检索技巧。为了进一步巩固,布置了假期任务,让学生通过语料库去调查“関心”“重大”“ 深刻”等几个误用率较高的词汇,考察其前后常见搭配以及所用的句子语境等,写一篇简单的调查报告。

四、 结语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通过学生访谈可知:学生觉得词汇的分层教学更加合理,对重点词汇的熟悉度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制定单词学习计划,大部分学生觉得有效,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对自己评估过高,计划赶不上变化”。在词汇习得策略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背单词时会联想起很多单词,顺带又复习了一遍”。在语料库使用方面,学生认为“有一定难度,但很有意思”,“以后遇到搭配问题,可以去查语料库解决”。

此次实践针对日语基础课程中的词汇教学,对单词表进行了分层,筛选重点词汇,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掌握使用频率高的词汇,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同时教授学生有效的词汇习得策略,利用语料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此次實践才历时一个学期,时间较短,对于培养学生词汇自主习得能力方面,还需要继续开展。今后,还需要通过更加有效的评估手段,对该模式的有效性进行定量的评估。

参考文献:

[1]毛文伟.中国日语学习者作文词汇量及高频词目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7(4).

[2]张萍.英语教学与研究中词汇能力的评估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0,12(4).

[3]张小红. 基于课例的词汇表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6).

推荐访问:日语 分层 词汇 探索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