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邻邦,自古以来便有着一衣带水的关系,两国在文化层面上也存在诸多共性。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加强了对于日本文化和语言的研究探讨,尤其是对于日本语言文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因素和主流意识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入手,分别从日语文字和家园意识两个层面,阐述日语语言文学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日本作为我国的近邻,长期以来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染,使得其文化与我国文化存在诸多共同点,无论是在汉字层面还是意识形态层面,都有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的烙印。但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广开门路,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日本文化既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有着西方文化的共性。

1.日本文学的内涵

日本文学最早形成于8世纪,由于日本文字和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所以在日本文学形成初期,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但是随着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日益开放变革,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也逐渐融入到日本文化当中,至此,日本、中国、西方,这三方的文化相互融合,加之日本的创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日本文化。如今,各国之间的互通,也促使日本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本文学的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得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

日本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七个阶段:(1)奈良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与中国文学有许多相同点,多以一些普通大众能够广泛接受的文学形式进行文学表达。(2)平安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日本文学创作多以诗歌为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3)镰仓室町时期:在这一时期,诗歌创作已非盛世,而是走向衰落,散文渐渐占领了文学创作的重要位置,写作特点多诙谐幽默。(4)江户时期:此时,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文学作品的主要描述对象也开始向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转移。(5)明治时期: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思想得到解放,进入现代文学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拥有西方文学的印记。(6)大正时期:此时的文学作品基调比较悲观,以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为主要创作内容。(7)昭和时期及以后:这是日本现代文学诞生的时期,日本文学日渐繁荣。

3.日语语言文学的两大主要特点

对于日本语言文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不难看出,日本语言文学最初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很多方面都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20世纪开展明治维新運动后,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大量西方思潮涌入日本,深刻地影响着日本语言文学的发展。

3.1日本语言文学带有强烈的社会性

纵观日本文学经典之作,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近现代文学作品,都带有强烈的社会性。尤其是日本近现代的语言文学作品中,都普遍反映了日本在某一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日本国民心中的困惑和对未来发展的希望。受地域与历史的变迁影响,日本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往往都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早在几百年前,京都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那一时期的很多文学作品便都是以京都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在江户时代,武士成为了日本最尊贵的人群,国内文学创作的重心也随着这一类人发生了转移。

3.2日本语言文学带有浓重的家园意识

在日本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家庭始终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备受重视,它不但是维系亲情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介质。因此,在日本早期文学作品中,很多都在表达对于家庭的向往和眷恋。到了近代,日本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对于美好家园的向往更加强烈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家园意识作为代表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而长期存在。

4.日语语言文学中的汉字文化

日本与中国自古以来便存在着一衣带水的关系,特别是在汉字上,受到极深的中国文化影响。据史料记载,远古时期的日本并没有自己文字,一直到我国隋唐时期,大量汉字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有了记录语言的载体。随着时间的迁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迁,日本虽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文字,但在这些文字当中依然可以明显的看到中国汉字的影子。

4.1日语语言中的中国熟语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日本熟语与中国熟语存在以下两种关系。

(1)通过日语中的汉字,可以联想出日本熟语的含义。举几个例子,日语“青菜に塩”,这其实是一句日本熟语,尽管不懂日语的人不懂这个词的意思,但看到句中的“青菜”和“盐”两个汉字,展开联想发现,青菜在盐的作用下会失去水分变蔫,也就能想到中国的熟语“无精打采”。另外一个日本熟语“馬の耳に念仏”,发现含有中国汉字“马、耳、念佛”。将这三个汉字和词语进行组合,可以联想出冲着马耳朵念佛。马怎么能听得懂佛呢,这就不难发现这句熟语其实是“对牛弹琴”的意思。

(2)汉字重新组合,日本熟语可以转化为中国熟语。比如日本熟语“一葉落ちて天下の秋を知る”,把这句熟语中的汉字提取出来:一叶落、天下、秋、知。打乱顺序重新组合,很容易就能得出中国熟语“一叶落知天下秋”。

通过上面两种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日语语言中的文字与中国文字密切相关,日本熟语甚至借用中国汉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国熟语的本意。

4.2从日语语言中感受中国诗词

登幽州台歌 幽州の台に登る歌

前不见古人 前に古人を見ず

后不见来者 後に来者を見ず

念天地之悠悠 天地の悠悠たるを念ひ

独怆然而涕下 独り愴然として 涕下る

从上面这首中日对照的古诗词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日语版本的这首诗,是在保持中国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多数采用中国汉字书写而成。只是有一些字使用了繁体字,有一些汉字被变换了位置,加上了适当的日语修辞。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国度,中国文字也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在日语语言文学中,中国文字依旧留有极深的印记,尽管现在日本语言中对于中国文字的应用不如远古时代那样多,但依旧可以说明,是中国文字的流入,才使得日本摆脱了只依靠口口相传进行文化传承的旧时代,走人渐渐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字新时代。

5.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

日语语言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除了文字上的共性,也有意识形态上的融合。在日本,多数国民信奉佛教文化,这与日本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特性,以及日本國民的生活、饮食特点关系密切。比如,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刺身等生冷食物,喜欢色彩素净、构造简单的事物,怀揣强烈的家园意识等。

5.1日本人的家园意识形态

日本人从古至今都有着极为强烈的家园意识,这在日语语言文学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日本是一个拥有2千多年历史的岛国,这个岛国有着其独特的风土人情,这在日本文学作品中便可以领略。比如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此外,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各地的特色都可以在日语文学作品中领略。

日本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对于日语文学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比如,格斗这项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运动,最早就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格斗包括拳击、摔跤、跆拳道等多种形式,是一种实战型的运动。在饮食习惯上,日本人对于寿司的钟爱是众人皆知的,虽说寿司的种类很多,日本各地的寿司也都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但无一例外的,任何一款别有风味的寿司,都大受日本国民欢迎。

日本人的文学作品,往往融合了以上所说的风土人情、运动、饮食以及其他方面的生活情趣。在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时,一方面可以深刻地了解日本文化,一方面会对日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也是日本文学吸引人的优势所在。

5.2日语文学中家园意识的特点

(1)日本文化将家园视为安宁的象征

纵观整个日本文学发展史,家园始终被文学创作者视为安宁的象征。而文学家所描述的这种安宁,并非简单意义上生活的安然若素,更是指内心的平静与淡然。事实上,日本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岛国,自近代以来,发展历程并非坦途,尤其是打破闭关锁国的格局以来,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日本坚守了千年的农耕文化地位被撼动,社会生产方式开始变革,从国民角度讲,过去那种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形态带来的安宁感荡然无存。到了20世纪,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不但影响了全世界的安宁,也使得日本国内动荡不安。在如此混乱的社会环境下,日本国民对于安宁的家园的向往与日俱增。这一情感上的动荡也在许多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

1945年9月,长达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在这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文学创作者在其作品中描述的家庭往往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他们或是在战乱中与家人分离,或者因为战争导致家人离世。这一时期的文学家在描述战争带来的悲惨命运时,也同时抒发着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津岛佑子便是这一时期的著名女性文学家,她的代表作《安魂曲》正是日本文学作品对于家园的典型描述。

(2)日本文学作品中存在“缩小意识”

日本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缩小意识”。日本文学创作者惯于并且擅于将一些大事件或者强烈的价值观,浓缩到家园中,通过对家园这个小群体的描述,见微知著地去表达自己的社会认知和人生感悟。这种“缩小意识”也在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追求极致的民族,无论是在饮食方面还是家居布置方面,都在追求着缩小状态下的完美。日本文学创作者描述的个体家庭,都蕴含着无限的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比如说,日本作家大多比较喜欢重点描写家园中的庭院。日本人家中的庭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院落,更是一种家居文化的象征,庭院的设计和装饰也是日本人生活观的集中体现。日本文学作品中,对于庭院物品的描述,都具有丰富又深厚的象征意义,是日本文化特点的真实写照。

5.3日语文学中家园意识的体现

日本文学中家园意识形态的体现包括很多方面,此处只举两例加以阐述。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有着吉祥、光明和希望的美好寓意。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关于樱花的描述。比如对于婚礼现场的描述、对于车站的描述,都会频繁出现樱花加以点缀。日本画家酷爱画樱花、音乐家会以樱花为题材进行创作,就连日元上也会印制樱花的图案。樱花存在于日本国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日本文学家在对家园进行描述时,也常常离不开樱花的映衬。

在很多日本文学作品中,作者在对家园进行描写时,都免不了对日本建筑进行描述。日本的传统建筑多为木架草顶,虽不是富丽堂皇,却是小巧精致。这也体现了日本人追求精致生活的家庭观念。

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无论是在文字还是文学表现形式上,从古至今都刻有中国文化的深深烙印。尽管如今的日本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日本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依旧体现在日本文化体系的方方面面。家园意识,体现的是日本国民对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憧憬,是日语语言文学的主要特征。我国学者在研究日语语言文学时,若能从日语文学的家园意识出发,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日语语言文学,形成完善的研究理论体系。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

推荐访问:日语 浅析 中国文化 语言 文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