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

◆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解构主义翻译观,顾名思义就是受解构主义指导与影响的翻译观点。解构主义翻译作品具有消解性。消解性就是对原文进行破坏和否定。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一个原文可能同时有多个译文并存,原文与所有的译文都地位平等。本文主要结合名家、名作、名译论述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观 消解性 平等

解构主义翻译观

在许多人的眼里,解构主义和翻译的关系相当模糊难懂。作为翻译观的一个新分支,解构主义翻译观在30多年前还不为人所知,无人提及。

在《解构主义与翻译》(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一书中,凯瑟琳•戴维斯(Kathleen Davis)详细阐述了解构主义与翻译观之间的相互关系。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i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guided by deconstruction.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takes it for granted that:

First, one original may have many translations which can all justify themselves.

Second,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s are of equal status and importance. For this, Kathleen Davis argues that: One argument of this book is that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share the same stakes.(Davis, 2004:1)

哲学会对其它学科,尤其是社会学科,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解构主义也会影响翻译理论,翻译理论是一种社会科学。解构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延异”和“撒播”,两个基本特点是“消解性”和“解释性”。受解构主义影响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也具有消解性和解释性。

As will quickly become apparent, Derrida"s translators adopt a variety of methods that are not always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These examples provide forceful proof that deconstruction is not a method.(Davis, 2004:49)

凯瑟琳•戴维斯上面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解构主义翻译派学者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存在着不同的解构,比如说对于解构主义是“历史性的”还是“非历史性的”的争论。二是解构主义翻译观否定了传统翻译观的忠实原则,但是却没有提出取代忠实原则的准则,因而引发混乱,比如什么才是翻译标准,什么才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

1923年,在《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一文中,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特•本杰明(Walter Benjamin)提出了“纯语言”(pure language)这个概念。沃尔特•本杰明也是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奠基者。几十年后,解构主义翻译观风靡世界,沃尔特•本杰明提出的纯语言概念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纯语言思想显得晦涩难懂,但是其基本思想是相当清楚的:原文和译文都是对纯语言的解构,地位也都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解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翻译观是两个概念。解构主义翻译观是贯彻执行解构主义观点的翻译理论。但是,解构主义翻译观产生于1923年,而解构主义产生于1960年。作为指导思想的解构主义理论其产生年代反而晚于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产生年代。

首先,应该说,在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观点以前,解构主义思想就已经以某种形式存在。马丁•路德、黑格尔以及中国的道家思想中都有解构主义的影子可觅。

第二,译者可能在无意中贯彻了解构主义思想。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类似情况。在“正确”哲学思想的指引下,自然科学家往往就能取得成功。而在错误哲学思想的误导下,自然科学家就会一事无成。自然科学家可能并不了解哲学理论,但是他们肯定在潜意识中沿着正确的哲学思想前进。

在《译者的任务》中,纯语言是最重要的概念。沃尔特•本杰明认为,纯语言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广泛存在于所有的语言之中,而又超出了所有语言的范畴,原文和译文都是花瓶的碎片(“recognizable fragments” of a “broken vase”),译文的数量是无穷无尽的,对原文的解释也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译者的任务就是不断找寻花瓶的碎片,让花瓶尽可能的完美,但是拼凑起整个花瓶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消解性是解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特性。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

解构主义观的消解性就是对原文进行破坏和否定,在翻译过程中否定了原文的权威。

In A Map of Misreading, Harold Bloom notes that:“All readings are misreadings.”(Jonathan Culler, 2004:175)。

也就是说,在阅读原文的时候,误读或者说错误理解是不可避免的。翻译过程也是如此。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和改变。因为译文或多或少都消解了原文,所以,可以说,所有的译文都是一种解构性译文(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译文也合理解释了原文的内容,所以,武断的说所有的译文都是误译就欠妥当了。否则,我们根本就没有了翻译的必要)。

(一)解构主义消解翻译实例—对解构主义著作的解构

德里达是法国人,他的作品也大多是用德语写成,他的大多数解构主义著作都翻译成了英语和法语。有的是直接从法语译成其它语言,有的则是根据译文再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经过几次倒手之后,一些原文信息可能会遗失,而另外一些原文信息可能被扭曲,还有些原文中原本不存在的信息可能会被添加到译文之中。

沃尔特•本杰明是解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另一个奠基人。而他的著名论文《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还有另外一种英语译法(“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也就是说,英语国家学者对译者有一个任务还是多个任务持不同态度。

纯语言这个词是经过如下过程才译介到汉语之中:rein sprache (德语)——pure language (英语)——纯语言(汉语)。甚至是这么简单的一个词也经过了从德语到英语再到汉语的转换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解构现象,原意也受到了较大的歪曲。

甚至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也不是直接从德语译介过来的,而大多是从俄语中转化过来的。汉语版本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解构。

(二)其它解构主义消解翻译实例

对于原著作者来说,最令他们愤怒的事情就是原著遭到了消解。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著的特色和风格也是译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以哈姆雷特的自言自语为例: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

因为哈姆雷特的这段独白中存在着模糊性,所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一句也有多种解释:

译法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朱生豪)

译法二: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个问题。(梁实秋)

译法三:做还是不做,这是问题的关键。

译法四:复仇还是不复仇,这是问题的关键。

译法五:对还是不对,这是个问题。

“Be”是个意思相当模糊的单词,有许多意思,往往会在一部大部头词典中占据几页的篇幅。因此,“to be”引起如此多的争论也就不足为奇了。从故事的上下文来看,哈姆雷特是个优柔寡断、没有主见的人。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雷特的沮丧心情和面临抉择的痛苦:是否应该报复自己的叔父,自己能不能鼓起勇气替父报仇。因此可以译为“做还是不做,这是问题的关键。” 或者更具体的译法是“复仇还是不复仇,这是问题的关键。”在哈姆雷特的心里,复仇是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the question”和“to be”意味着去复仇。

这样模糊的句子有多种译文并不奇怪。译法五“对还是不对,这是个问题”,也是讲得通的。这就涉及到了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弗洛伊德认为,弑父娶母是每个男孩的潜意识。哈姆雷特也不例外,但是这种潜意识是与伦理道德相违背的。“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也可以从俄狄浦斯情结推理。叔父谋杀了他的父亲又娶了他的母亲,而这又是哈姆雷特想做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到底对还是不对呢?“to be or not to be”的意思就是“对还是不对”(陈达,2006:103-104)。

在以弗洛伊德的观点解析这句话时,还可以进一步把谋杀考虑在内,替父报仇是中世纪的传统。哈姆雷特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叔父的做法,而他本人又要按照当时的传统为父报仇。因此,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分析,“做还是不做,这是问题的关键。”以及 “复仇还是不复仇,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说得通的。

而译法一二更是大家之言,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这里就不赘述。

按照不同的思路会分析出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都是对原文的一种消解。

结论

消解性是解构主义翻译观的重要特性,为重新界定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打下了基础。一个原文可以有多个译文并存,译文和原文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译文也不再是原文的附属品,而是一种新的创新和创作。

参考文献:

1.Baker, Mona. 1992.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Culler, Jonathan. 2004.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3.Davis, Kathleen. 2004.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陈达.俄狄浦斯情结的再现—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J].电影评介,2006(20)

5.陈小慰.语言•功能•翻译—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6.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孙致礼.翻译应该尽量求“真”—读张顺生译《缅怀丽娜•C•海顿》[J].中国翻译,2005(2)

9.孙迎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10.张柏然.翻译与阐释的多元—从《锦瑟》的英译谈起[J].外国语,2002(5)

11.张杰.批评思维模式的重构—从巴赫金的对话语境批评谈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

12.张美芳.从经验、文本到解构翻译概念—西方翻译教科书管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13.张文喜.自我的建构与解构[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4.赵伐.悲剧的瓦解—诠释《晚安,苔丝狄蒙娜(早安,朱丽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作者简介:

楚立峰,执教于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推荐访问:刍议 消解 解构 主义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