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与利用

[摘 要]本书针对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小语种图书采访与利用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外文图书;采选;利用

小语种又称非通用语。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有6种语言是联合国目前的通用工作语,即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除此之外,其他语言就是非通用语。由于在我国学习的主要外语语种是英语,大家普遍把英语以外的外语统称为小语种,本文所指的小语种也是这部分语种,小语种图书即除英语外,其他外国语言文字出版的图书。小语种图书主要包括:1、西语类图书,即以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乌克兰语、瑞典语等语言出版的图书。2、东方语,即以日语、波斯语、泰语、朝鲜语、越南语、阿拉伯语、印地语等语言出版的图书。

一、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选与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出版形势繁杂,购书经费匮乏。虽然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都在逐年递增,但相对于国内外书刊价格的不断上涨; 语种、载体类型和发行方式越来越多,仅印刷图书目前全球每年出版量就有100万种,此外还有数目繁多的电子图书、网络图书等等;由于现代学科的发展,使学科内的分化更加深入、学科间的相互应用和融合更加广泛,各类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纷纷涌现,外文图书的内容也相应变得更为专深或交叉重复;此外经济的全球化使外文图书出版和版权贸易活跃,图书版本更新速度快,跨国出版增多,出现大量的新版、再版、修订版图书和多语种、多国版的图书。面临如此复杂的出版形势,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的采购经费就更是捉襟见肘。其次,出版源较少,采访渠道不畅。目前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主要有书目征订和书展现场选购两种方式。根据书商提供的书目和展场图书书目,几乎没有与小语种相关的原版图书的目录信息,选择余地有限,采选工作比较被动。图书出版、发行(经销)商受市场及成本因素的影响,不愿从事小语种图书的经营。国内小语种图书的出版也受市场及经费制约、引进出版的小语种图书品种非常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习方面,根本无法满足国内小语种图书的需要。第三,人力资源薄弱,外文图书采选水平低。外文图书采访是一项知识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小语种采访人员更是目前公共图书馆采访工作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受大的历史环境影响,精通小语种的人员严重匮乏,而且小语种的学习较难,很难在短时间内速成。进人机制制约着小语人才的引进。现有人员还要担负中外文图书采访的全部工作,采访人员长期身困于繁重的选书、查重、验收等技术性工作,忽视对出版发行信息的收集、对读者阅读行为的研究,同时也忽视了自身知识的学习与更新,使采访工作渐渐走向了重“采”轻“访”的传统采访模式,最终影响馆藏文献的质量。第四,小语种馆藏图书陈旧、结构单一,读者利用率低。图书馆小语种图书的采访缺少对现有图书和读者需求的了解,极少深入调研阅读状况,或者征求社会有关部门、相关学者专家的意见,仅凭传统的“既定方针”进行,没有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目前公共图书馆外文图书的主体仍然是印刷图书,随着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读者的阅读行为模式已经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数字阅读开始普及和盛行,馆藏音像资料、电子图书、网络图书入藏比例过低,这单一的藏书结构,制约着读者利用外文图书的热情,导致小语种图书阅读率低谜。

二、加强小语种图书采访与利用的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访工作原则

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经费状况,本着发展的眼光完善本馆的藏书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访原则。坚持特色化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原则。文献采访即要满足当前需要,也要跟上未来科学发展的速度,要把有限的经费用于购置最需要的文献,外文图书无特殊情况下不购买复本,注意不错购、漏购、重购,应该首先保证重点学科、专题的用书,当然重点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保障馆藏体系的情况下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做好采访前信息收集,采访后的文献利用情况调研

一是与读者沟通,了解读者的需求,有利于增加采访工作的针对性。采访人员必须走到读者中间,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意见簿、公布采访部电话等沟通渠道,并随时跟踪读者的需求变化。经过汇总、分析、建立读者需求数据库,避免采访工作的盲目和随意行为。及时掌握最新的出版信息。出版市场的逐步放开,促使图书征订和采购途径多样化。读者也会推荐自己所需书刊的信息,采访人员要在接受读者提供、推荐的信息时,凭工作经验和检索技术进行筛选、协调。二是采访后的文献利用情况调研。读者反馈是指读者使用馆藏图书后的感受、评价以及愿望和态度。由于采访工作是一项指令性活动,采访人员对本馆藏图书发展规划及藏书原则的理解和实施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而且本人往往难以察觉,读者的反馈信息是纠正文献采选偏差的一剂良药。因此,在图书进馆一段时间后,采访人员应有意识地对文献入藏效果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建立起有效的文献入藏动态调整机制。

(三)关注数字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利用网络免费资源

纸质文献是图书馆传统的馆藏资源,特别是在公共图书馆,纸质载体仍然是主要的收藏对象。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相比,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包括多媒体、电子书刊、数据库、网络资源在内的数字资源正在对传统的纸质文献和图书馆的服务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根据2008 年的最新统计,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3 亿人。一项研究还表明中国人的网络阅读率已达到44.9%,与图书阅读率相差无几。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对中文电子书刊的采购比较重视,但在外文数字资源的建设方面,各个馆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充分开发利用馆藏小语种图书资源

要想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开发利用外文图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开发利用的途径如下: (1)图书馆外文素养好的馆员可利用工具书、原始文献展开代查、代译服务。(2)通过建立和完善外文图书的书目数据库来确保读者的查询检索的顺利进行。(3)根据读者需要,编制外文新书介绍,为读者提供二、三次文献服务。(4) 外文图书开架借阅,不限定读者群。(5)举办新书展览,提高读者的外语阅读能力,培养外语阅读的兴趣。(6)加强馆员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开展采访业务的国际交流,开辟外文图书采访的新途径

图书馆文献赠送交换是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相关单位之间基于正式或口头协议而进行的赠送、交换各自所拥有的文献资料,达到互通有无,增加本馆馆藏,促进不同机构之间思想与文化信息交流的一种专业活动。加强赠送交换与采购工作的协作协调,将赠送交换文献工作规范地纳入整个图书馆采访管理系统。通过图书馆的国际交换项目或政府和民间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与国外图书馆的采访部门取得联系,建立双方的采访互助协作关系。互相通报各自图书市场的发行销售和图书利用的情况,定期为对方提供所需或指定类别的采访书目,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图书互购活动,即我们为国外图书馆购买中文图书,对方为我们采购相对文种的图书,交换采访和编目数据等,这样不仅拓展小语种图书的书目信息源,突破国内图书供应商营运范围的限制,开辟图书采访的新途径,提高外文图书的保障能力,而且还能及时地获取国外图书的机读目录数据,提高采访和编目的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及编目的困难。

(六)完善人员配备

外文图书作为一种以不同的文字符号反映外来文化的书籍,与中文图书相比毕竟有它独特的性质,也有它特定的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由于语言文字的差异,要搞好外文采访工作,就需要一支特殊的人员队伍。他们既需要具备某种外语知识,又要系统地学习过图书馆专业,是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在读者与文献中起桥梁作用。外文图书的读者层次分明,对外文书刊的需求针对性强。高层次的读者要了解国外的新技术和学术新动态,较低层次的读者想提高外语阅读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能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最适合的图书资料。采访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可利用性是图书馆资源所有属性中最基本的属性,它反映了资源潜在的价值和功能,文献信息资源可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或文化、精神的需要。资源一旦丧失了可利用性,人们就不能从中获取相关利益,它的其它属性就将变得毫无意义,这就是文献采访工作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柯少宁.网络时代省级公共图书馆外文采访工作探析.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第29卷第6期.

[2]王栋.“采”“访”并重——谈图书采访的前期与善后工作.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

[3]冯崎峻.关于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工作的深讨.图书馆论坛,2009(11).

[4]李煦,张莉.高校外文图书采选与利用.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5).

[5]郑燕平.高校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策略探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3).

[6]何燕.对当前公共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工作的思考.图书馆论坛,2010年第30卷第4期.

作者简介:邓小妉,黑龙江省图书馆文献采编部,副研究馆员,已发表论文十余篇。

推荐访问:小语种 采访 利用 公共图书馆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