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注重体制机制,为构建和谐龙江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当前,人口发展已经处于历史的新起点,将人口计生工作置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注重体制机制建设,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龙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人口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变量

人口规模影响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据经济学家的计算,人口增长1%,需要经济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实现扩大再生产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两条路径,一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二是提高生产力水平。黑龙江省是较早进入低生育水平的省份,人口的有效控制,使全省人口规模始终稳定在3 800万左右,总和生育率降至1.3左右。人口规模的稳定,使人均占有优势得以长期保持,形成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人口素质影响文化软实力。人是生产力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的创造力是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它来源于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黑龙江省是人口规模适度、人才资本存量较大的省份。据统计,全省15岁以上国民人均受教育水平为8.3年、文盲率为4.81%;婴儿死亡率为10.96‰,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7岁,上述指标均处于全国较好水平。较高的人口素质经过积累式的发展,形成了“大庆铁人”精神,战胜高寒禁区的“北大荒”精神等文化力,鼓舞几代人在北疆沃土上辛勤耕耘,奋发向上,推动生产领域技术创新,提高了科技贡献率。

人口结构影响社会和谐。人口自然结构是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变化的重要因素,与人口的文化、产业、城乡结构等共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黑龙江省人口结构性矛盾开始呈现。一是人口老龄化步伐呈加快趋势。据统计部门2006年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8.06%,五年时间上升了1个百分点。人口总抚养比为28.32%,其中少年儿童抚养比为17.97%,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0.35%;二是出生性别比升高趋势明显。2000年全省出生性别比为107.52,2008年上升到108.81。人口结构性矛盾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甚至会危及到人口安全。

人口分布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导航图,影响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按照人口功能区划,人口活动的地域空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人口集聚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限制区和人口疏散区。不同的人口功能区承担不同的发展功能。哈大齐工业走廊是人口集聚区,要实施产业与人口同步集聚政策,扩大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三江兴凯平原是人口稳定区,要在推进土地集约经营的同时,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改变分散的传统农业定居模式,推进农村乡镇城市化进程;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人口限制区,要以恢复生态功能为主,统筹安排和优化人口经济活动;国家各类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地沙化严重地区、江河源区、水库周边地区等为人口疏散区,要实施“生态移民计划”,迁出人口,恢复自然保护区的原生态景观。

综上所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就必须统筹解决人口发展自身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统筹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把全省人口调节到最佳状态,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完善体制机制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

客观把握形势变化,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成为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和根本性问题。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之中,为促进人口和谐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

(一)推进稳定低生育水平长效机制建设。要紧紧围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关注点在人口“大”市、出现“负增长”的市、流动人口较多的市的思路,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平衡发展。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立法,细化自由裁量权,加大对重大案件的预防和监督力度。把高端倡导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纳入获得实际支持的最佳路径,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人口理论教育职能作用,形成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的氛围。推广牡丹江市的“KIC计划”和系列经验、哈尔滨市的“爱家行动”、齐齐哈尔市的“碾北公路生育文化长廊”、七台河市“五桥连心情牵国策工程”、佳木斯市“关爱女孩三江行”、鹤岗市“科技讲堂进乡村”、伊春市“青山、绿水、蓝天”生态文明与生育文明融为一体等经验和做法,力求在全省取得放大效应。

(二)推进宏观调控机制建设。要完善部门协同与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人口管理制度的统一协调,建立健全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政绩评估体系,完善人口发展和安全预警预报制度。完善“一票否决”制度实施办法,引导基层创新。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投入机制。通过建立“人口计生专户”或“专项基金”等办法,解决经费投入、监管不到位问题。

(三)推进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按照“奖、优、免、补、帮、救”六位一体的要求,构建导向政策体系框架。研究完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医学鉴定补助办法,明确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制度层面解决群众现实困难。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契机,突出抓好服务站、服务车等建设项目,改善医疗、宣传等配套设施装备水平,推进标准化建设。

(四)推进群众参与机制建设。要着眼于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陈述权、申辩权等基本权利。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和自治组织的生力军作用,加强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接受社会的监督,形成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认真贯彻建立健全监督预防并重的反腐倡廉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进作风转变。

(五)推进信息支撑机制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就业等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信息资源建设,建立人口数据的快速采集、动态监测和系统分析体系,建成全员人口信息库事业、发展信息库和综合服务信息库,形成计划生育、流动人口与老龄化服务等辅助决策支持体系框架。推进人口信息的综合开发利用和有效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建设高素质的职业化队伍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保证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推行计划生育,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们虽然开展了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但仍有较大差距。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6年人文发展指数,发达国家婴儿死亡率已下降到7‰,低于我省近4个千分点;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8.8岁,比我省高出6岁多;至于出生缺陷发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农村卫生保健等,差异要更大一些。要让广大育龄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享受人口计生事业带来的福祉,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队伍。

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是适应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转型提升的必然选择。要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和软实力建设为支撑,以培训教育为手段,以加强和完善服务管理网络为着力点,逐步提高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健康咨询等方面专业人员比例,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宣传咨询、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产业开发和群众工作队伍,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要深入总结各地在推动职业化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理清职业化思路、工作载体和有效途径。深入实施“九百名乡(镇)计划生育技术人才工程”,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实施 “网底工程”, 推行“上岗竞聘制”、“培训学习全员制”、“岗位练兵竞赛制”,解决社区、村屯工作人员配备不齐、标准不高,基层技术服务人员引进困难等问题。到2010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务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5%以上,村计生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70%以上。同时,要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任职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体的终身教育网络,建立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实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全员培训,提高干部队伍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信息采集能力,以及科学判断形势、应对风险挑战、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切实肩负起新时期新形势赋予人口计生队伍的历史重任。

(编辑/穆杨)

推荐访问:构建和谐 创造良好 坚持科学 体制 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