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域”视角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构

摘要:在高校正式的事务管理与学生的私人日常生活领域之间,第三域逐渐兴起,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第三域进行初步的理论建构,并描述与讨论第三域的嬗变、现状和发展机制,最后提出了第三域理论视角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第三域;高校;学生事务

在21世纪之初,伴随着转型期治理方式的演变和国家、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结构性调整,高等学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也在发生着同向性的变化。这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在学校正式的事务管理与学生的私人日常生活领域之间,学生的自由公共空间逐渐兴起,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必须关注这种新兴空间的发展、表现、功能、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力量,在理论上和工作实践中做出及

时合理的回应。笔者尝试着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的理论构建,并以此提供一个审视学生事务管理的新视角。

一、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第三域是现代社会科学领域使用较为普遍的一个概念,与之相同或类似的表述有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社会团体、公益机构、民间组织等。作为西方现代化语境下产生的概念,第三域主要指“介于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团体,代表着民间的社会力量”[1]。或者如戈登·怀特所言,第三域“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治理结构的转变,第三域逐步成长扩大,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治理必须倚重的一个重要力量。

作为一种教育共同体,高校与社会共同体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构性),各种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可以进行相应的类比。由于高校中逐渐兴起的具有自主性的学生公共活动空间与社会中的第三域存在着对应关系,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社会理论中的第三域概念和理论成果作为理论参照移用到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中,在运用规范的社会研究方法比较和甄别的基础上,对原有概念进行重新阐释,并进行新的理论构建和分析。

受到原有概念的启发,笔者尝试着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第三域定义为:“介于学校正式组织部门、分支机构、权力系统和学生私人活动领域之间的公共生活空间,它具有一定的组织化形式,以公益性和互惠性为原则,通过自愿活动满足其成员的特定需求或增进其利益。”(见图1)以下标准和原则厘清了第三域与其他领域的界限:{1}民间性。组织的产生具有自发性,其功能体现着学生的自主诉求。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民间性仅仅指组织不在学校正式组织机构的序列之内,不排除在运作中完成部分学校职能,以及在公共服务上与学校的共管协作。{2}非营利性。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不排除各种费用的收取,但不以营利为目的。{3}自治性。机构的运行和组织的活动具有相当的自主性,但不排除学校正式机构的指导性意见。{4}组织性。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结构,功能完备。{5}自愿性。成员加入组织和参加活动实行自愿原则,组织对其成员没有强制约束力和要求。{6}开放性和公开性。组织成员的招募具有开放性,开展活动立足于公共领域。根据这些标准,可以对高校现有的各种组织进行甄别。高校团组织虽然从法律意义上讲属于“人民团体”,但资金来源、人员配备都来源于学校,在高校的政治架构中履行着正式组织的职能,因此严格来讲不属于第三域;高校各级学生会组织虽属第三域,但较为复杂,具有“官民二重性”的特征,其组织结构的核心部分直接接受共青团的指导,“官方性”较强,而其下属社团和青年志愿者组织则“民间性”较强;各种未在共青团进行社团登记的草根组织比如读书小组、运动娱乐组织、同乡会等属于第三域;此外,由网络虚拟空间汇集而成的组织,比如QQ群,讨论版,以网络为纽带形成的各种登山、驴友俱乐部和其他各式各样的个性化组织都属于第三域。

二、嬗变、现状和发展机制:高校第三域的历史演进脉络

1. 历史的回顾

高校第三域的兴衰发展与社会基本结构和制度的变迁有着共频性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国高校第三域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现代大学建立直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中西文化风云激荡,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源自西方的现代教育制度被全面引进,改造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尽管1940年代开始,国民党政权强化“党化教育”,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但大学基本上沿袭教授治校的传统,建立了包括教师、学生、服务人员在内的复合的权力结构,学生社团繁多,学生自治组织比较成熟,不但进行着自我管理与服务,更是积极参与同时期的各种社会运动。第二时期从建国后到恢复高考制度。这一时期,国家加强政权建设,对社会进行新的整合,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脱离国家政权的组织被打散,人民以原子化的方式面对国家和代表国家的正式组织。这种新的整合方式在高校里表现为党团组织强力渗透到各个层级,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被高度组织化,甚至一度实行军事化管理,高校第三域荡然无存。唯一的例外是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和造反派组织,虽有自发的成分,但均为“奉旨革命”,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第三时期从恢复高考制度至今,是第三域的恢复和发展时期。伴随着改革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放权让利”,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也发生变化,由偏重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生工作转向“通过管理和服务,教育功能隐性地贯穿于管理和服务的具体事务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事务管理。[3]因此,在传统的管理领域之外,出现了学生自由组织及其发展的空间。这一时期可以以1993年为界分为两个部分,之前为第三域恢复阶段。1993年,随着北京大学6位研究生发起成立“爱心社”,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场轰轰烈烈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兴起并延续至今。这个运动和进入21世纪的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建设一起大大拓展了第三域的空间,因此这段时间可称为发展阶段。

2. 第三域组织的现状

高校第三域组织纷繁复杂,尽管从理论上可以厘定其边界,但作为具体的存在,在现实中与其他领域又不存在明确的界限,有些组织显然具有两个领域的特征。本文选取三类典型组织进行分析。

首先是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在今天,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已经成为成员数量最多,组织体系最为完备,活动内容最为丰富,在青年学生中影响最大的高校第三域组织。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涉及面非常地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5类活动项目:①校园内生活服务与文明建设活动。②社区援助活动。主要分为社区助困、普法宣传、文化教育交流、健康咨询等几个方面。③大型活动与社会公益事业中的服务活动。④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志愿者组织普遍开展了形势宣讲、医疗服务、支教扫盲、法律援助等各种形式的活动。⑤其他类型的志愿者活动。活动内容体现着共青团组织对志愿者组织强有力的指导。但是随着志愿理念在组织中的渗透,志愿者组织不再仅仅局限于领受上级组织的任务,在原有的框框内行动,它们不断试探拓展新的活动领域,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过度行政化倾向处于博弈状态。从内部管理体系来看,高校正式志愿组织的内部机构设置一般包括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4]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其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内部机构分为主席团、办公室、联络部、实践部等四大部门,它们在大学生志愿组织中承担不同的职能。主席团是组织中的核心,对于组织负有绝对的责任,对组织的发展目标、发展前景具有导向作用。主席团对各个管理职能部门实行监督,使其对组织的良好运作负责。办公室是志愿者组织的运作中心,下设两个子部门:秘书组和财务组。联络部主要负责组织各项活动的宣传,协调好内部和外界的各类关系,努力争取社会各方的物资支持,补充组织活动经费。实践部可以称作整个组织的“主干”部分,主要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以及相关志愿活动的组织与筹划。

其次是高校社团组织。高校社团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开展思想、学术、文体和社交活动的重要载体,目前参加正式社团的大学生占其总数的30%左右。大学生社团的主要类型大致分为:理论研究型,比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大学生德育研究会;专业知识型,如英语之角协会、法学会;文艺活动型,如音乐爱好者协会;体育运动型,如跆拳道协会,足球协会;文艺活动型,如舞蹈协会、围棋协会。这些社团可分为正式社团和草根社团两类。正式社团指在团组织进行登记注册,接受指导的社团。这类社团运行情况良莠不齐,有些目标明确,活动项目设计合理,取得很好的效益。比如河北大学的贫困生成立了自强社,在解决贫困生学习、生活和思想问题的同时,提高贫困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等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成为社团教育模式的成功案例。[5]有些社团则管理混乱,经费不足,开展活动困难。草根型社团组织因其纯粹的自发性,具有自生自灭的特征,因而有一定的生命力,影响逐渐扩大。

最后是基于网络的组织。这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同步成长的组织和群体。由于其借助新型的交往方式,所以这类组织及其成员的具体数目很难估计,也是高校学生工作了解最少、最难以把握的一类组织。据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网络社交群占网民总体的12.3%。这类组织的成员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在即时通信、博客、论坛BBS、交友网站等社区类网络应用上的渗透率明显偏高。即大学生正是此类组织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总数约为1907.2万。博客论坛是他们极为活跃的领域,博客在大学生用户中半年更新率达到80.3%。[6]总之,互联网造就了一个相对自足的社会系统,一个由数字化的个人通过数字互联网技术进行互动与沟通而运行的虚拟社会(cyber society)。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大学生群体的组织化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依据现实中的组织建立起的附属组织,比如班级、支部、协会等现实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二是基于网络而形成的群体,比如QQ群、游戏族、各种趣缘网络组织。其中,第二种类型的组织发展迅速,成员范围广,跨域的动员能力强。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网下聚会逐渐成为网络组织交往的新形式,这意味着网络组织的部分实体化。

3. 第三域的发展机制

高校第三域的发展机制中包含三个子机制:动力机制、制约机制和均衡机制。动力机制是推动第三域发展的各种因素所形成的运行方式,而制约机制是各种客观限制条件组成的约束方式,这两者均依据自身的发展逻辑行事,在实践中的一些方面并行不悖,在另一些方面则表现为相互冲突的对立关系。均衡机制是一种制衡力量,它所依赖的制度框架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对待第三域的政策、规则、原则和态度。它在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之间起到一种均衡作用,即在二者的对立中实现统一,由此实现第三域的发展。三者的逻辑关系见图2。

动力机制是推动第三域发展的各种要素所形成的运行方式,简单地区分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的层面,它们分别从社会力量、教育政策和个人的角度形成了第三域发展的推动力量。公民社会的兴起,转型期社会制度结构的变迁从宏观层面释放了社会自组织的空间,这种情况影响着高校的公共空间格局,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有利于第三域发展的政策供给则形成了动力机制中的中观因素,此外大学生自身主体意识的增强,对自由发展的渴望,个性化人格的形成是动力机制中的微观因素。制约机制是各种客观限制因素对第三域发展组成的约束方式。这些限制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是中国政治文明渐进式演进的特点决定了国家对社会自我组织的戒备与控制。而内部因素则是学校原有的教育管理思维所形成的一种惰性力量,表现为包办式的全能主义管理。均衡机制则是依据现有的各种条件和可能,对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调和,以此实现第三域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其包括对第三域组织的分类控制、管理和引导,在社团类组织中体现出一定的“官民二重性”等。

三、第三域理论视角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创新

第三域是高等教育发展必然出现的一个逻辑性的结果,它满足了大学生的多重需求,成为其成长、成才的重要空间。它一方面弥补了正式组织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这也给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促使学生事务管理的创新。

1.与时俱进,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观念更新

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社会变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处在动态发展中,这也必然带动着社会子系统和微观领域的变化和调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要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此基础上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发展大环境,既要加强党和共青团工作的力度,又要注意到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的新挑战。笔者创设第三域的概念就是要增进学生工作者对这种新形势的认识,使其注意到学生自主空间不断壮大这种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面对这种新事物,高校学生工作者不可墨守成规,用前公民社会和前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必须顺应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实现自身观念的更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受到前苏联高等教育和以儒家教育思想为核心的教育传统的双重影响,“表现在学生事务管理上,就是以‘社会本位’为指导,进行目的统一、内容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和管理方法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严格管理,把学生约束、规范到正确的行为方式上来,防微杜渐,保证校园稳定和社会稳定”[7]。现在看来,这种管理理念不但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而且由此而建立的僵化、刚性的稳定模式,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其中孕育着更大的潜在性的风险。因此,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者要放弃工作中的“全能主义”冲动,清醒地意识到第三域的客观存在,明确自己的事务边界,在直接管理的领域要集中力量管好。对于第三域,要认识到它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必然性,了解它的特点、发展的规律以及在学生发展中承载的功能,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第三域以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一方面,给予学生自我组织以充分的自由。因为,“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创造的东西就会更多”,并且,“思维方式的革命只能从自由中爆发”[8]。自由不但促使人全面发展,还是校园和谐有序的前提。另一方面,要通过间接和隐性的方式影响第三域的拓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第三域健康功能的发挥。

2. 协调“官民二重性”,促进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如上所述,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瓶颈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简简单单地着眼于共青团内部机构改革的角度,更应该将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发展与转型期社会整体性、结构性变迁的背景相联系,用一种系统性的、更为宏大的眼光来理解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和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从现实的政治环境与制度条件来看,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第三域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性质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在确保高校志愿者组织履行高校共青团政治功能的同时,用第三域理论去检视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去改造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对于其健康发展来说不无裨益。概括地讲,为了促进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必须强化意识,提升理念,构建良好的志愿者精神支持体系;拓展功能,创新模式,构建广阔的志愿者作用发挥体系;完善机制,规范制度,建设科学的志愿者组织体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完善志愿活动保障体系。

3. 加强研究,有效引导网络虚拟组织的发展

典型的网络组织是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是技术提供了平台。因此,网络组织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与网络技术相关的特征,比如虚拟性、跨时空性、间接接触性、人数不确定性、现实与虚拟交互性等,在功能上既存在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有消极的成分。这些都需要学生事务管理者加强研究,通过主动上网的方式,了解网络组织的性质和现状,要注意到互联网的特性对学生事务管理可能带来的挑战。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全球性带来了信息量的剧增,也使得对信息的控制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困难;虚拟性和身份的不确定性带来了交往的自由,却也产生了责任的缺位;非中心性与平等性既可以破除主体间的社会角色与地位的隔阂,增强交往的有效性和亲和性,同时也迫使网络主体增强自身的魅力和感召力,主动寻求更多的互动。由于网络组织鱼龙混杂,学生事务管理者可以根据其性质与功能实施分类对待的策略。对于健康、积极的趣缘群体,要给予理解与支持;对可能涉及社会运动的,有一定动员能力和政治倾向的群体组织,要给予关注和引导。学校可以建立网上优质信息资源基地,方便大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和获取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辅导员博客、BBS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用网络上便捷灵活的互动弥补现实交流的不足。对于一些消极性影响比较大的网络组织,则整合现实中的教育资源,直接介入与引导。比如对于沉溺于网络产生心理依赖症和精神焦虑,甚至道德行为失范的大学生,要加强心理咨询和现实中的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龚波.第三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经济论坛,2007(5)∶45.

[2]陈鲲.当代公民社会理论[N].学习时报,2008-05-26.

[3]刘敬敏.中美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的比较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7(5)∶69.

[4]北京志愿者协会.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155.

[5]高洁.探索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新模式——以社团组织模式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精神[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3)∶39.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s:///html/Dir/2009/01/12/5447.htm.

[7]黄晓波.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7)∶72.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4.

推荐访问:事务管理 视角 重构 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