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共外交体系构建中的智力支撑研究

摘 要 海南提出打造“三基地一个示范区”是地方构建公共外交体系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界定外交与公共外交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回顾了海南公共外交发展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智力支撑角度提出破解之道,即依托学科齐全优势打造公共外交师资群和学科群,依托实践基础优势打造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和实践基地,依托教学改革优势打造公共外交人才培养基地。

关键词 公共外交 智力支撑 海南

中图分类号:D8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76

The Study of Intellectual Suppo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Public Diplomacy System

LIU Suj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 Hainan proposed to build local public diplomacy system of "three bases and one demonstration plot", which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serve the overall diplomatic strategy of the country.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system of diplomacy and public diplomac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Hainan"s public diplomacy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ectual support: to build public diplomacy teacher and subject groupings relying on the complete discipline advantage, to build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practice bases relying on the practice of public diplomacy advantages, to build training base of public diplomacy talents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teaching reforms.

Keywords Public Diplomacy; intellectual support; Hainan

2013年以來,海南创造性提出了“三个基地一个示范区”(即三亚首脑外交和休闲外交基地、博鳌公共外交基地、万宁中非合作交流促进基地、海口侨务交流示范区)的构想,丰富了地方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方式和手段。四年来,海南积极开展各项外事活动,公共外交迅速成为海南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新亮点。人才和智力保障是地方公共外交体系的构建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要素。

1 公共外交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海南实践

1.1 外交与公共外交体系构建

目前,关于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和内容体系已有较多讨论,但仍没有一致结论(唐小松,2006;吴泽林,2012)。按照大多数学者的理解,外交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涉及国家或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的交往/交涉活动,且居民包括自然人(即公众)和政府机构、企业和非营利团体等法人,因此外交可按照居民行为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其中,政府开展的对外交往、交涉活动为政府外交,而其余主体(包括公众、企业和非营利团体等)对外开展的涉及国家或公共利益的对外活动即为公共外交。可见,要正确理解公共外交的内涵必须注意三个关键点:第一,行为主体的双方必须是居民与非居民,即对外;第二,行为客体必须涉及国家或公共利益,否则只能称之为纯私人活动;第三,行为主体的居民方必须是自然人或非政府法人。

从上述公共外交的内涵出发,本文认为一项公共外交活动应该包括以下元素:谁在做(who)、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因此,一个完整的公共外交体系应该做到:(1)主体多元。与政府外交不同,公共外交的主体可多元化,公众、企业、非营利团体全部都可以参与其中;(2)内容多彩。由于参与公共公共外交的主体可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公共外交内容的覆盖面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可涵盖商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个行业领域;(3)形式多样。公共外交主体和内容的广泛包容性,使得其组织形式也必然具有多样性,比如从平台/安排的角度既可以是实体性的又可以是虚拟性的,从载体/工具的角度既可以通过广播、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也可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

公共外交主体多元、内容多彩、形式多样的特点为地方参与公共外交、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提供了无限空间,但要成功构建地方公共外交体系,最根本的在于公共外交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文君,2012)。

1.2 海南打造公共外交体系的成就与问题

2013年海南省提出打造博鳌公共外交基地构想以来,海南不仅公共外交的硬件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类公共外交活动扎实推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夫人外交”和侨务公共外交,并鼓励高校参与公共外交活动,培训相关专业人才队伍(王胜,2017)。

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女士邀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部分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富有海南地域特色的琼海北仍村,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成就,推广了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此后,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有意识地安排外国宾客参观考察北仍村,包括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代表团、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和马达加斯加总统等重量级嘉宾。

除了引进来,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也积极走出去。在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14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上,大力推广“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传播海南優秀文化,提升中国发展道路和海南族群在当地影响力。

在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指导和支持下,海南大学等高校也积极开展公共外交理论研究和实践,并探索公共外交人才队伍培养训练。2015年6月以来,海南大学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围绕“三个基地一个示范区”的对外交往构想,成立海南省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开展一流科学研究;建设“公共外交+”课程群,打造一流专家团队;成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培养一流专业人才;举办全国公共外交青年领袖冬令营活动,搭建一流交流共同平台。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海南距离构建完善的公共外交体系善有一定差距,公共外交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公共外交行为主体覆盖面偏窄,除了政府和部分高校外,广大人民大众和企业法人参与度还比较低;公共外交形式还比较单一,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圆桌会议、国际友好城市等实体性公共外交平台/场所建设卓有成效,但网上虚拟公共外交平台建设发展比较滞后,等等。要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重要的突破口在于人才,必须充分发挥和依托高等教育的智力支撑。

2 以智力为支撑,完善海南公共外交体系

应该说,海南公共外交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基础,以海南大学为代表的海南高等教育也获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海南大学成功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更是为海南以智力为支撑完善公共外交体系提供了条件。

第一,依托学科齐全优势,打造公共外交师资群和学科群。公共外交的兴起众多学科交汇的结果(赵可金,2013)。海南大学作为海南唯一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仅拥有公共外交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法、传播学、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有利于打造公共外交学科发展的师资群,而且覆盖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农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非常契合公共外交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系。未来,海南完善公共外交体系须依托海南大学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优势,整合特色、集中研究方向重点突破公共外交理论和实践研究,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公共外交师资群和学科群,抢占全国公共外交研究高地。

第二,依托实践基础优势,打造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和实践基地。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非合作交流圆桌会议、全国公共外交青年领袖冬令营等活动为依托,推动更多公共外交活动在海南举办,积极拓展公共外交活动领域和范围,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境外媒体海南行”、“公共外交冬/夏令营”、“中国公共外交高级研修班”和“公共外交跨文化交流”等常态化和长效化,夯实海南公共外交实践基础。重视并大力发展包括智库在内的公共外交非政府组织,应尽快成立海南省公共外交协会,并依托海南省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打造一个公共外交高端智库。智库在公共外交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公共外交实质上是一场“思想之战”,而智库是公共外交的“思想工厂”和“议程设定者”。因此,应在海南省公共外交协会指导下,围绕海南省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安排专门经费打造海南特色的公共外交学术社群、学术期刊、学术平台,形成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

第三,依托教学改革优势,打造公共外交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外交的重要落脚点是培养公共外交人才,而公共外交人才能力不仅包括娴熟的语言能力,还应有把握国情与统筹国内国际大局的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现代传播知识和媒体应对能力、项目执行能力等多个方面(赵世人,2013)。因此,传统的单独以某个学科或者专业为界限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能适应公共外交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海南大学已经尝试通过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教学改革尝试适应公共外交人才培养需要,比如设立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班,设置了以“中英法三门联合国语言+国际政治、经济、法律跨专业知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社交礼仪”的特色课程体系,专门培养兼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开阔国际视野与浓烈中国情怀,宽泛的国际经济、政治、法律、管理和外交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出色的外语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能在国际组织以及国家国际发展事业部门和跨国公司等胜任经济、法律和公共事务等工作,具有强烈创新意识,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国际化高端复合型人才。由于该班目前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因此,希望相关部门能高度重视该实验班项目,多关注并给予有力支持,使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成为海南公共外交人才培养的摇篮。

[基金项目] 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Hnjg2017ZD-2);海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hdjy1724)

参考文献

[1] 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J].现代国际关系,2006(2):42-46.

[2] 王胜.海南省开展公共外交的探索与实践[J].今日海南,2017(8):10-13.

[3] 吴泽林.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对公共外交理论与体系的构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5):71-78.

[4] 文君.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需求,切实加强公共外交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2(6):15-16.

[5] 赵可金.关于中国公共外交学科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23-137.

[6] 赵世人.浅谈政府公共外交的能力要素[J].公共外交季刊,2013(3):57-61.

推荐访问:海南 智力 外交 构建 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