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和,树木树人百年计,利民利国一片情


打开文本图片集

陈江和,1949年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莆田。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是著名的华商,他于1967年创立金鹰,现已发展成一家综合性跨国工业集团,资产达80亿美元,全球员工超过5万名。集团主要从事以资源为基础的多种产业,包括一体化的林浆纸工业、棕榈油产业、清洁能源开发、纤维素纤维与特种浆生产。陈江和在创业之初即提出了“利民、利国、利业”的三利经营原则,对中国的公益事业热心参与、鼎立支持。截至目前,陈江和在中国的各项公益捐资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

“第一桶金”来自全球石油危机

陈江和父亲早年从中国福建莆田来到印尼棉兰市。父亲开一家小店铺,卖零配件和汽油。他在家中排行老大,下有8个弟妹。他就读于华侨中学,后因家境困难,需要养家,还没毕业就出来打工。开始是做零件供应商,给石油公司供应机车的零件,渐渐业务拓展,经销发电机、炼油厂设备,维修机电、机械,包括液化天然气管,后来又做承包商,给一些石油公司做项目。那段日子,他工作得很辛苦,每天工作时间在16小时左右,没有节假日,但是他亦学到很多东西。

与很多靠辛苦打拼赢下事业的海外华人一样,陈江和也经历了很多创业的艰辛。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身上那种南洋华人不轻言放弃的品质都支持他走了下去。

有一次,他承包一项铺设天然气管道的工程,因为工程师计算错误,工程出现严重困难,员工们都吓傻了。他的心里也充满了焦虑,但是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尽管此时他已经亏了不少钱,但他仍几次三番去新加坡重金聘请专才来解决问题,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工程,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创业之始的陈江和,手下只有3名员工,他脚踏实地,根据市场需求,逐渐将业务拓展开来,用他的话说就是“干着干着,就什么东西都做”,他的店铺也由原来的单一业务变成综合性经营商户。依靠过人的勤奋和善于随时把握机遇,他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7年,陈江和正式成立了金鹰公司,主营业务转向承包石油工程。3年不到,陈江和的金鹰公司便拥有了几十万美元资本,在棉兰市崭露头角。

在陈江和的从商生涯中,危机总是与他相伴。而在他看来危机中有危险更有机会。1972年,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面对世界石油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大幅提高原油价格,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的猛涨使全球石油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飙升,正处于石油资源战略开发背景下的印尼更是如此,所有的石油公司几乎都在大规模扩建。陈江和的石油设备和工程生意异常红火,利润丰厚,很快就赚到了1000万美金,而此时,他年仅26岁。陈江和的资本运营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

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成功后的陈江和,对未来企业的发展,仍一直保持着缜密的考虑:“危机感是海外华人所特有的,每时每刻都要做好思想准备。”夹板生意成功后。他又在谋划着开辟另外的事业。“我发展企业的战略思想是: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分散。”

有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决定转向实业。70年代中期,陈江和开始筹建自己的第一间工厂——三夹板厂。当时,印尼森林行业都是出口原木,利润很高,到日本等地加工后有的又返销印尼。而他却决定把木材加工成夹板外销。当时在印尼建这样的工厂,拿生产准许证很难。陈江和去找工业部长,部长是名中将,部长最终被说服,他叫手下帮陈江和办理准许证,还问他大概多久可以建好,陈江和答14个月左右。工厂很快在棉兰附近动工,结果不到10个月就建好了。工厂总共投资1000万美金,聘用员工2000名,这在当时算是大投资、大规模。当他向部长报告进度时,部长半信半疑,叫人来调查。后来部长对陈江和说:“你真的建好了,我会向总统报告,让他来剪彩。”陈江和听了又惊又喜。

1975年8月7日,总统果然带领7位部长来为陈江和的新厂剪彩。总统问了陈江和很多问题,包括为什么做这个行业,夹板成本是多少,卖出去价钱多少,获利多少,能给多少人解决工作问题,并拿一张纸让他慢慢写下来。他跟陈江和一起算,算完了,他说:“印尼应多制造夹板,应禁止原木出口,这样可增加就业机会,多赚外汇。”从那个时候开始,政府便渐渐改变了印尼森林行业的政策,3年后就不再出口原木了。陈江和的这家工厂至今还在运作,一直在盈利,从没出现过亏损。产品以前出口欧洲,1978年后出口到中国。

和印尼首富合作到1983年,陈江和的“金鹰”已发展成为一家资产几近一亿美金的中型企业,经营范围也已拓展到了为石油公司承包工程、夹板厂、棕榈油和地产等领域。但是,陈江和并没有满足,他很想把棕榈油这个项目做大,但以他当时的实力还不够。作为商界后起新秀的陈江和用诚意打动了当时的印尼首富林绍良,携手合作开拓棕榈油项目。后来印尼富商黄奕聪也加入合作。他们把棕榈油项目做得有声有色,仅用五、六年时间工厂就赚到了十几亿美金。陈江和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学到了很多做大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策略。之后,他的企业越做越大,到今天,已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集团之一,员工达5万多人。

拳拳之心 赤子之怀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身为华人的陈江和,当然也对中国市场辈加关注。

与很多早先进入中国的华商相比,1994年才进入中国的陈江和算是“后来者”。但10年间金鹰集团在中国的投资涉及多个领域,广东江门造纸厂投资达20亿美元,是广东省第二大外资项目;江西粘胶纤维生产厂,拥有亚洲最大规模的粘胶纤维生产及研发设施。其中,山东日照森博浆纸项目投资额高达14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纸浆项目,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的单条纸浆生产线之一。

在2004年“印度尼西亚展览会”上,陈江和就宣布,未来5至10年,金鹰集团将在中国计划投资60亿美元,以拓展金鹰集团在中国的市场。这就相当于在中国再造一个金鹰集团。

陈江和不仅是在中国投资建厂,还为中国公益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回到祖籍国投资之后,陈江和每年借考察项目之机都要专程回家乡看看。每次回来,他都用心观察父老乡亲的生活状况,特别留心考察当地的社区发展情况,考虑能为家乡做哪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近年来,陈江和在福建慷慨捐资5000多万元,支持妈祖文化交流,捐建厦门小白鹭艺术剧院,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在莆田捐建莆田学院金荣综合楼、莆田第一医院惠妹门诊楼、莆田第一医院惠妹外科医技大楼,他还资助很多优秀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对家乡经济、文化、教育的倾情付出乡亲们都一一铭记在心。

2003年,他向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以其父名设立“陈金荣文教专项基金”,专项用于支持中国贫困地区的文教事业,先后在西藏、新疆、青海、广西、安徽等贫困地区共捐建23所“侨心小学”,38个“侨心工程”项目。

2005年,金鹰集团在陕西9个贫困县区支持开展了“温暖工程陕西百县百万农民培训——金鹰项目”,推动了当地农村脱贫致富。“非典”期间,他慷慨捐资3000万元人民币,是个人捐款最多的一位。2008年春节前夕,中国南方遭遇雨雪冻灾,他在海外闻讯后第一个响应,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汶川地震,他捐款千余万元,在全球采购救灾物资……迄今为止,他为中国的教育、体育、扶贫、文化、救灾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资达2亿元之巨。他虽然身处海外,但时刻关注故土亲人的安危。

北京奥运会,陈江和先后累计捐资500万美元支持“水立方”建设。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陈江和,早在2003年4月,由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共建北京奥运场馆的方案还未最终确定时,北京市侨务办公室就收到了从海外汇来的150万美元。这笔捐款就来自新加坡,来自陈江和先生。这是国家游泳中心收到的第一笔汇款,陈江和先生也因此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第一位大笔捐资者。

陈江和对中国公益事业的鼎力支持使他得到了诸多褒奖,金鹰旗下的企业也多次荣获“最具责任感企业”、“十大慈善企业”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陈江和说:“这些荣誉,仅仅是对我们多年来努力的一个肯定和鼓励,我们感受更多的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历程评述:

全球石油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都没能打垮他的企业,反而让他发展壮大;浆纸业、种植业、棕榈油加工、能源开发,他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从容跳跃,多元化发展。

26岁成为亿万富翁,用不到40年的时间,把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店变成资产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跨国商业集团,他从一个无名小商贩成为众人瞩目的印尼首富,他被誉为“商业奇才”。

推荐访问:利国 树人 利民 树木 陈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