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摘 要:霍克海默从批判传统理论入手,以对人的研究为落脚点,通过对启蒙辩证法思想的分析,初步建构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理论系统而深入地批判了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开创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批判的先河。

关键词:传统理论;社会批判理论

一、霍克海默与社会批判理论的起源

霍克海默运用受格式塔心理学激发的先验现象学对康德的感性知性二元论进行批判,并用“经历”概念来统一认识过程的内在结构,试图以此克服二元论。尽管霍克海默的学院派哲学局限于带有实证主义特征的纯理论研究,但此时已表现出来的反教条主义、反机械主义的批判精神贯穿了霍克海默一生,并对批判理论的创立产生了重要影响。霍克海默发现:黑格尔哲学中存在着一个永恒的本质,它把现实的总体性当作一种精神内在发展的产物并最终导致了绝对性,这最终造成了黑格尔体系的封闭性而成为一种形而上学。鉴于此,霍克海默又接受了康德“实践理性优先性”观点,但将具体的个体需要、利益、困境作为理论认识的动机和标准,并系统地联结历史与社会现实,用社会历史的反思来追求幸福,由此,霍克海默超越了康德,否定了康德唯心主义的道德哲学,产生了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想。社会批判理论的缘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完成观念论批判、走向唯物主义哲学之路后,渐渐起主导作用。1926年以后,霍克海默的研究开始带有马克思主义色彩。首先,他批判正统马克思主义,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是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立场上的政治意识形态。其次,对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霍克海默既接受又批判。

霍克海默基本接受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但他对马克思的“基础—上层建筑”图式做了两点修正:一是把意识形态批判引入文化领域,更加突出文化上层建筑的作用与意义;二是将心理分析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形成社会心理学,并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文化理论一起构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批判。这种跨学科的唯物主义社会总体性批判成为1931年后霍克海默领导下的社会研究所的研究纲领,霍克海默从事实上确立了社会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概念,最早出现在霍克海默1937年《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中。霍克海默认为实证主义的传统理论把认识主体排除在认识过程之外,造成了理论脱离了实践。因而,他试图用一种建构性的批判理论代替描述性的传统理论,批判理论成为社会实践的一个要素而保持其“非封闭性”。霍克海默自始至终想创立一种实践的批判理论,但与马克思不同,他始终没有将理论转化为革命实践,尽管在三十年代初,因此,批判理论成为一种主体缺失的乌托邦,换言之,作为实践哲学的批判理论也变成了一种理性批判的理论研究。本文并非仅仅对霍克海默前批判理论时期与早期批判理论时期的思想进行文献梳理,而且还对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缘起产生影响的各种哲学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

二、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差异性

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伦理道德、宗教、家庭、自由、民主等内容始终是他关注、研究的主题。早期他作为一位激进的社会批判家,对许多问题都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以致在道德观上鲜明持有一种非理性主义的道德批判。他认为传统理论的构建的方式以及传统理论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批判理論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理论也相信,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是一样的,都是具有因果联系的。我们既然可以用因果联系的方式来解释自然现象,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因果联系的逻辑工具来解释社会现象。[1]“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比如经济的、社会的或心理的原因。历史科学的研究就是要系统地描述这里所存在的因果关系。”传统理论所关心的是理论的内在逻辑,关心的是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理论的发展似乎仅仅是由于理论的内在逻辑矛盾引起的。霍克海默认为,理论的发展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是由新发现的事实来推动的。传统理论忽视了实践因素对理论的作用,特别是实践对理论的支配作用。他强调,理论不过是生产的一个环节,资产阶级的社会理论同样也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一个环节。

三、传统理论

批判理论和传统理论是对社会历史方法论的不同理解。1937年,霍克海默在《关于反犹太主义的研究计划》上发表了《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这篇文章被看作是除了《启蒙辩证法》之外的批判理论的最重要的论文之一。在论文中,作者对由启蒙所开创的传统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这实际上也批判理论和传统理论社会历史研究中的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把文章看作是批判理论的诞生的标志。传统马克思主义革命观是以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核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无产阶级暴力革命观在实践中成功的见证。这无疑更加坚定了各国无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观的信心与斗志。但是这股强劲的东风并没有给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预想中的胜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相继发生在德国、意大利以及匈牙利等西方国家以暴力夺取政权为宗旨的无产阶级的武装革命却都以失败而告终。[2]于是,传统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受到强烈质疑,新的以意识革命和文化革命为先导或主要内涵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应运而生。

四、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的理论对法兰克福学派后来的理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批判理论”一词最早由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于1937年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中提出。批判理论的核心就是批判,霍克海默的主要兴趣在于对旧的理论进行批判,而不是去创立一个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3]“无论批判理论与具体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多么广泛,该理论的目的绝非仅仅是增 长知识本身。它的目标在于把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在他看来,“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在真正的批判思想里,解释不只意味着一个逻辑过程,而且也意味着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整个社会结构和理论家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 了变化,即主体和思想的作用都发生了变化。可见,在霍克海默看来,批判理论不仅要在理论上对社会进行批判,而且还要实现其改造社会的功能。

传统理论从经验出发,使理论仅仅变成对客体的反映,而忽视了对人这个主体的关注和认识,从认识论基础上看属于客观主义。[4]霍克海默认为,传统理论是以笛卡尔哲学为基础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始终支配着科学方法和科学结果,也规定着科学与现实的关系。这种理论的关键就在于靠经验手段来把握世界。“在传统的理论思想里,个别客观事实的起源、思想借以把握事实的概念系统的实际应用以及这类系统在活动中的地位,都被看作是外在于理论思想本身 的东西。”而批判理论则把人看作是全部历史生活方式的生产者。指出不能把理论只看作是对客体的反映,它也应当反映人,去研究人。从许多方面来说,霍克海默比那些自我标榜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接近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当然,也不能因此轻易地下结论说,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只能说它们确实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本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一致性,最起码不能简单地将之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混为一谈.从许多方面来说,霍克海默比那些自我标榜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接近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当然,也不能因此轻易地下结论说,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只能说它们确实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本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一致性,最起码不能简单地将之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混为一谈。

霍克海默认为,批判理论乃是一种“以社会本身为对象的人类活动”,“在真正的批判思想里,解释不只意味着一个逻辑过程,而且也意味着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整个社会结构和理论家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即主体和思想的作用都发生了变化”。可见,在霍克海默看来,批判理论不仅要在理论上对社会提出批判,还要实现其改造社会的功能。

五、局限性

霍克海默对唯物主义和实践的理解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霍克海默在对社会现实分析的问题上,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坚持的还不是很彻底,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实质还局限在理论的单一性上。霍克海默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有其不同的含義。他指出:“唯物主义理论不是历史上形而上学,而是在争取变革的斗争中不断变化的世界图像。即便对包含在这个图像中的倾向性的认识,也不一定能准确清楚地预言历史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悲观主义倾向。他的 “唯物主义理论”仅限于人们去认识世界,至于改造世界和变革社会的伟大目标则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期望。总体来说,批判理论在刚产生的年代是批判性很强的理论,尤其是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统治方面的坚决反对。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而理论能否在一个国家或民族适用则取决于它对现实问题的回答与诠释,即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正确面对现实进行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总之,尽管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并没有充分肯定马克思的所有理论,但是它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人道主义精神传承了下去,对于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困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改革意见,对于人类超越自身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生存矛盾,对于人文精神的提高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同时也给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生活以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一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57 页。

[2]衣俊卿:《20 世纪的文化批判》,中央编译出版局,2003 年版,第 271 页。

[3]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辨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 页。

作者简介:

孙佳璇(1994.11-),女,汉族,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推荐访问:浅谈 批判 理论 社会 霍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