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理论创新

摘 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动力和标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阐明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而且就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体和基础、目的和途径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也为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217-0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社会主义国家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出发作出的重要价值判断。创新主要包括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其中理论创新对于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提出了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而且就理论创新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

一、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思想、理论等等观念的东西都要以实践为源泉。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成果和认识的高级形式,其形成是不能脱离实践的,否则,认识、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邓小平指出:“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1] 理论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实践则是主观反映客观的决定性因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旦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就必然形成正确的认识、理论。由于实践自身的社会历史性和主体能力的阈限,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不一定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理论,部分地错误甚至全部错误都是常有的事。正如江泽民所说:“一个正确思想的形成,一个科学原理的提出,总是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思考、研究和修订的过程。”[2]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两个大的阶段,但一个正确认识、理论的形成过程与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并不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即是说,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论的形成往往需要认识过程的反复进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认识、理论等等观念的东西是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同时强调实践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创造人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理论预见,只是提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却没有也不可能作出适用于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因而被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于以经济、政治、文化等体制为指向的社会主义改革更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3] 这也就是说,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3]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具有必然联系。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由于改革具有针对陈旧体制的否定性、革命性的特征,因而首先要在实践上大胆创新。江泽民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4] 这种“实践中的探索和创造”不会是一次完成,也不会只有成功的记录,反复、曲折和失败都是可能的,因而又必须进行与实践探索和创造相适应的理论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充分认识到实践创新的重要性,对于理论创新同样保持着高度的自觉。对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江泽民发表了精辟见解,他说:“世界在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4] 显然,实践创新既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开放的系统,反映和指导实践的理论也是开放的系统。对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认识越来越深刻。一方面郑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5] 另一方面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正如胡锦涛所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6]

二、理论创新的主体和基础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创造性实践活动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而且以其聪明才智促进了理论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从而拓展了理论创新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在历史的创造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中形成的。理论创新并非只是理论家和政治家的专利,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对于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来看,“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3]基于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定地提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7]这些重要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统一,肯定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地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上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且还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4]。作为“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在认知文化的发展中展示了创造热情,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聪明才智,同时也在观念文化的发展、真理的追求方面显示出不懈的探索精神。江泽民指出:“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4]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人民群众对政策创新、理论创新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经营形式以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传统农业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对农村经济政策和农业经济理论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一些沿边地区的对外贸易,打开了国门,拓展了商品经济领域,从而对外贸政策和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诚然,政治家、理论家对于理论创新的贡献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样不争的事实是他们的理论创造必须回答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提出的现实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如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充分展示了其超凡的理论智慧,同时也真切反映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所以,胡锦涛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善于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概括”。

人民群众作为理论创新的主体,在于他们的实践活动和利益诉求提出了理论创新的重要课题,也在于他们的实践活动及其经验积淀为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理论的形成基础时指出:“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大特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与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统一,注重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更加强调善于从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取营养。胡锦涛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5]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和创造中形成的新鲜经验是理论创新的坚实基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对其作出正确的理论概括,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

三、理论创新的目的和途径

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科学的理论不是中立的,而是具有鲜明的价值目标。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江泽民在谈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功能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引起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历史和现实表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实践创新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否则,要么就会因为盲目的实践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要么就会因为错误理论的误导而走入歧途。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胡锦涛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7] 可见,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现理论创新的目的,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正确途径。

首先,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理论具有历史的继承性。马克思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非但没有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而且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使自己的理论更具有包容性和生命力。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理论发展的一条规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许多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注重弘扬传统文化之精华,如依法治国吸收了法家的思想、以德治国吸收了儒家的思想、建设和谐社会吸收了孔子、墨子、孟子等的合和、中庸的思想。理论的继承并非局限于一个国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博采众长,注重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成果,如民主的形式、法治的精髓、人权的尊严、道德的善值等等。应该指出,“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4]继承是必要的,但又是相对的,任何理论的继承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但不搞历史复古主义,反对盲目排外,但不搞崇洋迷外,明确主张“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5]。这就是说,理论创新应当使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

其次,必须坚持创新勇气与求实精神的统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同样在于不断创新。然而,理论创新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只有创新的勇气而没有求实精神,谈不上理论创新,甚至会导致理论走向反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经有过这样的深刻教训:经济结构上求纯,追求一大二公;经济手段上只讲计划经济,忽视商品经济,对于市场经济更是谈“虎“色变;发展目标上急于求成,甚至搞“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发展步骤上超越历史阶段,搞所谓“大跃进”,如此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是忽视客观规律性,夸大主观能动性,其结果不仅提出的理论是错误的,而且用以指导实践也导致了失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要求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2]正因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越来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健全。

最后,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一个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统一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已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并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际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所以理论创新要继续,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胡锦涛说:“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7]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标志,又是理论创新的现实根据。理论创新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理论自身内容的与时俱进,也包括传播方式的系统革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从人民群众的知识结构和可接受程度出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懂、真用,促进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7-58.

[2]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4-252.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82.

[4]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0-537.

[5]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8-21.

[6]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1.

[7] 胡锦涛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1-07-01.

[责任编辑 王玉妹]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 理论 创新 视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