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OFDI理论研究评述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同时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崛起的新现象,早期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解释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文章将对1980年代之后出现的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代表性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

关键词:OFDI;理论研究:评述

一、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这一经济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早期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框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理论有:Hymer(1960)的垄断优势理论,Buckley和Casson(1976)的内部化理论,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Kojima(1978)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及Dunning(1977)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近20多年来,由于国际运输业、通讯业的发展,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摩擦频发,隐性贸易壁垒增强的现象,需要发展新的理论来解释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伴随着20世纪80年以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得以迅猛增长,这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尤其跨国并购得到了迅猛发展,21世纪初,跨国并购占到了全球直接投资金额的80%以上,UNCARD(2000)指出,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融资市场的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等因素极大地促进了跨国并购突飞猛进的增加。其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更加倾向于采取跨国并购方式进入发达的东道国,对于其背后驱动因素的探究也是传统理论所忽略的。

针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新的全球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以及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主体以及投资模式的发展新动向,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针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并评述。

二、 理论梳理与评述

1. 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资本理论。基于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在现实中同时存在但相互不兼容的矛盾,Markusen(2002)将两者融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下用以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开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资本理论,即所谓的KK模型。Markusen(2002)将知识资本定义为,跨国公司的总部所创造的各类知识资产,包含企业研发、管理、市场营销等等的总部行为,他还提出了知识资本具有的三个特性,即可分割性(Fragmentation),知识资产的生产、产品的生产可分别位于不同的区位;技术劳动密集性(Skilled-labor Intensity),相对于最终产品来说,知识资产的生产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是技术劳动密集型的;联合性(Jointness),知识资产的创造是多部门共同投入得以完成的,且一旦生产出来之后,再次生产的边际成本很小。

具体而言,KK模型假设条件是:两种同质商品X和Y,其中,X是技术劳动型商品,Y是一般劳动密集型商品;两个国家I和J;两类劳动力资源,一般劳动力L与技术劳动力K。另外,X商品是采用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进行生产,Y商品是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进行生产,均衡状态时存在六种类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资本理论认为,不同的知识资本组合决定了企业的类型,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会选择不同的生产经营与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资本理论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及其模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KK模型是基于两国模型的分析,限制了该理论进一步的推广;此外,该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中间品的运输成本

为零,这只适用于纯粹知识品的情形,而并不符合物化形式的中间品运输成本的实际情况。

2. 新新贸易与投资理论。新新贸易理论是基于企业的异质性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现象,主要包括两个基准模型,其一是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用以分析产业内的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决策问题;其二是以Antras(2003)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企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的角度阐述跨国公司的战略定位与控制决策。

在Melitz(2003)的基础之上,Helpman、Meiltz和Yeaple(2004)对其进行了拓展,将企业异质性引入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分析表明生产率的差异性导致了企业选择出口还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实现国际化,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成为跨国公司,生产率次之的企业会选择出口,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会服务于国内市场,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则会退出市场。Antràs和Helpman(2004)在Antràs(2003)的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如何在对外直接投资亦与外包之间进行抉择的问题,在他们构建的理论模型中,最终产品的制造商掌控总部服务,中间产品的生产商掌控着中间品的数量以及质量,不同产业所具有的差异化的生产率、不同的技术以及组织形式会对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组织形式的抉择产生影响,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组织形式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不同的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不同的固定成本以及不同的组织激励一起形成了均衡状态的企业组织结构。Antràs和Helpman(2004)认为国际外包的成本下降会使得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相对于市场交易减少,从而解释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变化的关系。Antràs和Helpman(2004)还指出,企业的生产率以及行业的要素密集度,两者共同决定了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形式。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基础之上放松了企业同质性的假设,从更加微观的层面--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关系,关注企业国际化路径方式的选择问题,使得国际贸易理论获得了新的微观基础和新的视角,并且对于现实中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现象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但是新新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仍然有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空间,比如,进一步的引入企业异质性的内涵,异质性不只是表现为企业生产率、组织结构等方面,也应该表现为跨国投资与经营模式的差异;采用的是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未从动态变化的角度考虑厂商的最优化决策问题。

3. 小规模技术理论。Wells(1983)开创性地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兴起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现象。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优势在于低成本小规模技术,该技术适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的市场需求,而相对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拥有的适应大市场的技术无法在小市场中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小规模技术优势来弥补市场空缺。

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源于母国市场的特质,这些特质具体表现为:(1)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拥有较低的研究开发投入、较低的产品差异化的特点;(2)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基于其在母国所处生产经营的特点,通过技术改造等方法开发出了适用于小规模化、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艺;(3)小规模技术的生产具有相对更高的市场灵活性,因此,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是通过改造技术来适应小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

对后发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化的先期,怎样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是有启迪作用的。从实质看,小规模技术理论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是沿用已有的技术,因而仍然会一直处于国际生产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而言,其生产的产品是处于产品的衰退阶段,这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赶超行为以及

对于发达国家高新科技行业的直接投资行为。

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Cantwell和Tolentin于1990年在《技术积累与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一文中首次阐述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来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的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等能力水平的提高是基于不断的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之中,技术等能力水平的提高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两者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与同步性。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等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基于较低的研究开发投入,主要是对于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较强的学习与吸收、改造能力而形成自身特定的技术优势,相对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则是来源于投入巨额的研究开发资金用于原创性地开发最前沿的技术。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从动态化的角度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现象,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体现了该国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而该国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紧密相关,其本土的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与能力是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也会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以及增长的速度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和区位分布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应该遵循一定的投资规律与顺序:在行业分布上,发展中跨国公司应该首先进行自然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纵向对外直接投资,再进行进口替代行业的发展并开展横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分布上,依据“先近后远”的顺序,先对于周边邻国进行直接投资,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递进,这样,通过合理的行业和区位分布的结构和顺序,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加强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提高,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但是该理论过于强调投资的顺序性,对于发展中国家积极主动的向欧美发达国家寻求高新技术的逆向投资行为,比如发展中国家企业逆向跨国并购欧美发达国家高科技企业的行为不具有足够的解释力。

5.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Dunning(1981)在《国际化生产和跨国公司》一书中提出的,是对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动态化发展。他通过研究1967年~1978年67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流出额与国民生产总值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相关关系,即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而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从根本上决定了该国对外投资的能力与水平。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基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一国跨国公司并不必须在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是认为这三种优势存在替代性,当其中的某种优势很强时,亦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具体而言,Dunning依据一国人均GNP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GNP在400美元以下的最贫穷国家,这些国家的企业并不具备任何的所有权与内部化优势,亦没有能力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因而几乎没有或者仅有极少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第二阶段,人均GNP介于400美元~2 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在施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上,基础设施得以改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国内市场容量也得到了提升,投资环境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因而区位优势提高,外资流入迅速增加,但此阶段该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仍然很有限,因而对外直接投资仍将处于较低的起步水平,该阶段也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第三阶段,人均GNP介于2 000美元~4 750美元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的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也得以进一步增强,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幅增长,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大幅增加,在这一阶段中,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出与流入量都具有了较大规模,该阶段是绝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人均GNP高于4 750美元的发达国家,伴随着这些国家中的跨国企业的规模扩大、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其所有权优势不断得以巩固,进行内部化和利用外国区位优势的能力也大幅增进,此时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已具备强大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并有能力基于全球化生产与营销的战略高度以运用东道国的特定的区位优势,因而对外直接投资显著的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且两者的缺口呈现扩大的趋势。后来Dunning于1996年将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扩充为五个阶段,在第五阶段中,此阶段中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受母国经济发展阶段影响的程度削弱,国际资本流入多呈现为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交叉投资。此时因为各国之间相互投资增加,因而对外直接投资净值恢复至第一阶段时的状态。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通过分析人均GNP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流出之间的关系,对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该理论还基于动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的消长的影响,从而对于该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影响。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该理论仅将经济水平作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却无法解释人均GNP水平相似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大相径庭的现实问题;该理论也未考虑到不同的对外投资模式。

6. 战略性资产获取理论。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强调企业具有的垄断性的竞争优势是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性条件,但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具有这样的竞争优势,而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现实中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现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频繁发起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领域的集大成者Dunning针对现实中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异军突起的现象,在资源基础观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的动因,即为了获取战略性、互补性的资源,主要包含技术、研发资源、品牌、销售渠道等资源,Dunning(1998)指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值得关注的是战略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而此出于此类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常用的形式是跨国并购。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而言,上述的战略性、创造性资产无法从其母国获得,由于这些资源的形成与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战略性资源,以弥补自身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发展状况,从而,跨国并购为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捷径。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侧重于解释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行为缺乏解释力,而战略性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其中的跨国并购行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三、 总结

总体而言,学者们针对现实中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日益深入,对外直接投资中发展中国家崛起、跨国并购迅猛发展等新变化,不断地对于经典的对外投资理论提出挑战和之一。不管哪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不能对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也正因为如此,理论研究才具有了不断向前推进的内生性动力。

参考文献:

[1] Dunning, J.H.The Electric Paradigm as an Envelop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Theories of MNE Activit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 ew,2000,(9).

[2] Markusen, J.R. Multinational Firms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C].The MIT Press, 2002.

[3] 吴先明.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求创造性资产[J].世界经济研究,2007,(5).

[4] 张兵.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及绩效[D].南开大学学位论文,2013.

[5] 单蒙蒙.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外界感知差异与绩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3.

作者简介:张为付(1963-),男,汉族,江苏省睢宁县人,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俞萍萍(1986-),女,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

收稿日期:2015-04-14。

推荐访问:评述 理论研究 年代 世纪 OF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