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

杨方组诗《大地情书》并不是写给“大地”的情诗,而是写给“自己”的情诗,具有完全的私人性质,与我们所处的“政治”、“时代”与“群体”没有任何关系。从表面上看来,在第一首诗中出现了“中国地图”,以及对中国南北东西山川形胜的种种描写,似乎是一首歌颂祖国的诗篇;其实,诗人并没有抒写对祖国的爱情,而只是选取了以面对“中国地图”而产生联想作为诗作的艺术构思,以此来表达自我对长久思念之情人的热爱。因此,此诗主题虽然是“爱”,但不是大爱,而是小爱。“我要给你写一封情书/信纸就用黄花绿底的中国地图”,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你”是谁?显然不是“中国”,也不是“中华民族”,而是与诗人分离了多少年的“情人”。所谓“中国地图”,只不过是抒情的一种触媒而已。这样的解释,可以从结尾处得到佐证:“你所在的小圆圈我作句号/落款上的我是一件无须注解的老式旗袍/产地江南,质地丝绸/你一看就知道这是谁的署名”。同时,也可以在组诗最后一首《苹果树》里的那个“你”得到说明。“你”是谁?就是那个从小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小伙伴。最大的特点就是艺术构思止的独到性,诗人面对“中国地图”,反其意而用之,以大写小,大小统一,出奇制胜,新意叠出。其次是想象丰富,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如“黄河”与“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当作一种书写工具,或表达情感的符号,往往都出人意表,颇有创意。诗中充满种种阔大的意象,而集中全力所表达的却是一种深深的小爱,其艺术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第二首诗中,以自我的眼光、写意的方式表现对祖国大西北的一种印象,基本上是一种客观的描述,表面上并没有主观的情感。诗中充满种种荒凉的景象,正如诗人写说:“西望荒凉。北望也荒凉。”一个女人手里牵着供人照相的“五匹骆驼”意象,也许是一种写实,也许是一种想象。因为诗中所写,绝大部分是大西北风光的一种真实景象:“风揪着失水过多的蓑草/蓑草揪着缺衣少穿的大地,大地揪着人心”。读着这样的诗句,似乎让我们亲眼看到到大西北黄沙连天的景象,感觉到在这种情景里人们生存的困难:“最后她解下头巾,顺着风/抖出一个跟她一样满面沙尘的落日。在我眼里/她们一样的面目模糊,一样的/悬浮在我始终无法触及的天边”。但是,也许是诗人的一种想象,一种幻境。如果说是一种想象,那多半是针对抒情主人公自我而产生的,或许是对自我心境的外在化的展示。如果我们将组诗中的三首诗联系起来思考,可以作这样的解读:第一首抒写的是一种“远方的思念”,第二首描绘的是“人在旅途”,抒情主人公正是在寻求情人的路上。那个上了年纪的女性,自然不是会是抒情主人公自己了。诗的特点在于观察细致,以一种绝对写实的笔法,展现了大西北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人的生存形态。此诗如摄像一般的真实,给人的撞击是自不待言的。

第三首写抒情主人公来到从前所生活过的“伊犁河边”,在那里她触景生情,颇感美妙与凄婉,最终并没有见到多少年来所想念之人,并且也没有打听到“那一半”的下落。这里的“你”,显然是自己的“情人”;而那棵“苹果树”,既是小时候的,也是现在的。此诗以细小的意象表现独特的地域风情,常将自我的情感融汇进去,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对于情感节奏的把握也是到位的,曲曲折折的情感形态露在笔端:“那些夜来香,那些葡萄架,那些墙头上小小的太阳花/那些俄罗斯风格的门窗玻璃明亮/镶花边的布帘子遮住了童年/多少往事。”读来很有感情与美感,有如读美质的散文诗行。“你从青苹果中探出脸喊我的小名/然后虫子一样钻进苹果里不见了。恍惚是昨天/你钻进我心里,一小口一小口的咬”。这样的诗句,似乎只有多愁善感的女性才写得出来,是如此精细、如此传情。组诗里的三首诗都很讲究结尾,不仅意象鲜活,也让诗作达到全新境界。第三首的结尾。正表达了组诗的核心主题:“我好羡慕院子里那些一生都能在一起的韭菜和芜荽/它们绿得那么一致,老了就一起开出细碎的小白花/多么像两个青梅竹马的人/一起长大,又一起幸福地白头偕老”。那么,诗人所要寻求的,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千里共婵娟”的情感。

“但愿人长久”,可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正是因为残缺而产生了许多美丽的诗作。自古以来,吟咏爱情的诗作数不胜数,当代中国诗人还是能够常写常新。这就是此组诗了不起的地方。

推荐访问:但愿人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