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传承者与后现代风格创造者

一、诗书画传承者

罗青的绘画背景特殊,他自幼学习传统,后来成为一位比较文学及记号学学者,同时也是当代诗坛的力将。他的墨彩画,不但充满了古典的回响,同时也结合了对中、西文学艺术两方面的深厚素养。而他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与体会,促使他形成独特的新画风,自成一派。从1980年开始,罗青将传统中国绘画意象解构重组,加入新的绘画语,经由变形语法,重新发现“意与象”之间的戏剧张力, 并在图像的复杂交错中,与古今中外的绘画进行深层“对话”。

罗青,湖南湘潭人,1948年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随父母迁居台湾。台湾辅仁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又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专修比较文学硕士。毕业后曾任台湾辅仁大学、政治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所、翻译所、美术系所教授,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所教授,台湾明道大学铁梅艺术中心主任、英语系教授及主任。罗青于1969年开始发表新诗、散文,1974年以《吃西瓜的六种方法》获得台湾第一届“中国现代诗奖”,1975年加入“西洋文学研究社”,并创办《草根》诗月刊。早期诗作被著名诗人余光中评为“新现代诗的起点”,近期风格倾向后现代。著有《论杜甫受罗青影响》等诗集。

罗青除了勤习历代传统书法,根基扎实,并从事现代书法的探索,还在上海创立“书法妙悟学派”,大力耕耘、拓展前卫书风,展现具有解构风格的书法作品,结合了后工业社会的产物——电脑, 创造别出新裁的“电脑书法”系列。《不明飞行物来了——外太空电脑传真》即是代表。

罗青自幼拜溥心“寒玉堂”门下,学习北宗青绿山水;后转入“守中斋”入迂上人门下,习南宗泼墨写意。因此,罗青对宋元明清书画有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传承了古代文人诗书画的修养。

二、后现代风格创造者

罗青留学美国攻读比较文学时,就十分关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全面阅读后现代主义方面的著作,将该思潮中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翻译成中文,引进台湾,影响波及大陆文艺界。因而,罗青的诗书画艺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发,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后现代风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罗青已经鲜明地展现出其后现代风格。海峡两岸知名的台湾艺评家陆蓉之在《对联山水、水墨默剧——罗青近作中的后现代语意》一文中,对罗青史无前例的创造性,表达了高度赞赏,她说:

《对联山水》说明了罗青钟情于观念构成,他解构·易位·重组,挑战认知的习惯,制造出新的美学观点。《对联山水》无疑地是罗青的一项划时代的杰作。山水中堂一变为“点书” 的对联:“重组山川宇宙、解构松石水云”,浓重但抑扬有致的墨点,取代传统的墨线。一方面喻示着后现代纷离破碎的片段感,一方面提示今日电子媒体输出的积点成面的(电力能源)经验,这种独创一家的书法风格——后现代的“点书”应当为罗青在中国书画变革的历史中,刻划下他的一页。惯常所见的对联位置,反而画着左右各五座浓墨为主的太湖石群。太湖石向来用作于布景陪衬,在《对联山水》中反客为主,罗青甚至赋予每座石头互异的特殊性格,将之人格化,左右呼应不断地对话,整组作品难分主从。呈现出峰回路转,意趣不绝的绵延气势。[1]

英国著名学者、伦敦大学教授克隆纳斯(Craig Clunas)于其名著《牛津艺术史:艺术在中国》(Oxford History of Art : Art in China)一书中,仅挑选了几位在现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家评述,其中对唯一入选的当代台湾艺术家罗青,给予颇高评价。他指出:罗青从前清旧王孙溥心习传统国画,却以所学颠覆了大家心目中的“中国画”。例如,他1989年所画的 《后现代自画像——解构中国》,就预期欣赏者在知性修养上,对记号学与后现代,都相当熟悉。该画以艺术家的一组常用印,为其存在之“记号”,其要旨不在融合中西,而在认知到,物象的“记号意义”在本质上,是任意而武断的。在现代中国艺术家中,罗青是独一无二的,画名与诗名都很高,是传统人文学者的理想综合体。这在过去都是难得一见的,更不要说是现在了。他不但在艺术上,抛弃了传统学者隐士的形象,在生活上亦复如是,他出任大学教职,举办个展,接受学术奖励,基金赞助,国外客座教授。凡此种种,都是目前国际艺术市场活动的物质基础。[2]

罗青的绘画革新, 是扎实的先从“绘画语,开始, 进而至“绘画词组”的创造, 终于新“绘画篇章”的追求。他从“棕颂系列”开始, 反映中国绘画从汉唐、宋元、明清以来,不断朝“海洋导向”推移。他从“铁网皴法”的发明,开始一系列的“古今中外深层多面对话”,在时间上,探讨如科技光线等对生活的影响;在空间上,探讨从太空至海底的各种新开发的景观。他的“不明飞行物系列”与“海底景观系列”,都是前无古人之作。总之,罗青撤底扬弃现代主义绝对“单一结构”式商标性绘画。 走向多元互动解构式的“对话探索”,从严肃到游戏。 从反讽到批判。从孤绝到参与,既抒情又叙事, 知感交错,可谓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自从彩陶图案在二十世纪初期出土问世加入中国艺术史以来,罗青是第一位能够与之产生复杂深层多面对话的艺术家。他将之“挪用”成“钢铁皴法”,画出了“钢铁山水”:顾名思义,他结合了现代建筑景观与传统自然山水,成就出一种全新风貌的墨彩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为中国画注入新生命, 是罗青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作。

1997年罗青创作了“城市美学”系列作品, 以“铁网皴法”与当代都市山水对话, 创作了如《为爱子孙护青山》、《铁轨出岫云山图》。罗青的山水超脱古今,创作了新意象的墨彩画,打破了传统山水的造景形式, 采取“透明交迭化”来表现自然景观,山林、岩壁变成透明样式,可穿透见到云朵、房子、舟船、松树等,反映电脑社会中影像虚拟、复制、重迭的现象。《为爱子孙护青山》的题款,别开生面地写在透明化的山峦间,在构图上也别具一格,三角形、圆形、梯形等造型强而有力,黑白强烈对比的呈现,使画面更显张力。印章的出格运用也是他一贯“结构互换”的表现方式。此系列作品是罗青对于自然山水与人工建设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展现人文的关怀,发人深省。艺术家透过作品传达个人情思,为自然代言,也为后代子孙示警。

罗青由古人的绘画语言中提炼灵感,汲取精华,结合时代景观建筑,创作异于古人的后现代形式作品。他以独创的“铁网皴法”,绘制系列“钢铁山水”后,总结实践心得, 将此技法移入“人物画”的创作,制作了一系列反映后工业文化的“自画像”,探索如何让中国文化的DNA在人物画中展现,对当代人物画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著名艺文评论家、当代诗人流沙河先生致罗青信札中,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大作拜读,欣喜莫名,尤爱画作,惊讶于先生之奇特想象力,表现为出人意表之构图。先生是因为想得好,所以画得妙。‘翠柳下的空明和尚’(图4)教人终身不忘,欲解剖先生之心脏,看到底有几窍也。所谓天才,吾今见之矣。“[3]

著名学者、见解独特的艺评家陈传席教授于《渡海三家——张大千、黄君璧和溥心》一文中,对于罗青传承溥心,又能别出心裁开创鲜明自我风貌,给予很高的评价:“罗青师从溥心,全面继承后,又全面发展,最后全面改革,作反向的进步。即称入后出,另立门户,只打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鲜明的特色……罗青能诗,发展为新诗,不仅语言新、境界新,立意、思想皆新……罗青通外语,则经常活跃于国际各类文化场合中,宣扬传播中国文化……罗青做学问,用现代语言阐述水墨之美、创新之道,抽象具象,则广为今人所喜。溥心作画,只是院体的延续。罗青作画,以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知识、结构,现代的笔法,独创了‘钢铁山水’。他的画颠覆了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和由西方传入的现代派绘画之预期,从形式到内容,都独树一帜,卓而不群。它不是旧画的延续,而是具有中国画内涵的新画之开始。罗青是溥心的‘叛人’,又是真正的‘传人’,然而‘能标叛帜即千秋’。”[4]

此外,台湾艺评家高千惠于《风流: 台湾当代水墨的隔江犹唱》一文,就陈其宽与罗青两位极具个人风格的画家,做了一番中肯的比较论述:“以知识分子的人文风情入画者,尚有陈其宽与罗青的‘白话水墨’。 陈其宽的水墨画面结构重迭中有现代感与幽默感,赋彩明亮,非传统沉浓墨路,自成一味。罗青在水墨理论与美学领域强调了艺术语言符号的再使用,反映在其作品里则呈现出一种如经过设计、排比过的现代诗。在题材方面,两人的现代性在于文明与文化景观的对照,许多机趣与巧思的象征应用,亦显露出现代化文人戏墨的情趣与知性上赋比兴的使用。这一类型作品,给予观众最大的错愕是:‘原来传统水墨也可以如此画!’”[5]

上述中西学者对罗青书画艺术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与肯定,可见其书画艺术风格独特,成果突出。罗青另一绝妙的创意乃是“高呼古人”系列,其中包括《高呼王维》、《高呼范宽》、《高呼吴彬》、《高呼老莲》、《高呼渐江》等一系列艺术编年史式的对话作品,融汇古今中外的各种美学观念于一炉,与当代文化接轨。

除了以“画”论“画/话”外,罗青亦与古来著名的“实景或实物”对“话/画”。实景如黄山,实物如古柏,都在罗青的“对话”中获得新生。例如黄山从明末至今,一直是许多画家描绘、抒情的对象。罗青通过此一历史名山, 开始与现实世界中的松石,及古画中的造象, 产生复杂深层多面对话,并藉此对话, 反映当代的“解构美学”。他的黄山戛戛独造,异于古人,更不同于今人。历来画黄山者,多从“整体性” 出发,他则以心眼看黄山,从“解构性”出发,看到一个分裂的黄山,犹如分割性现代社会;如《黄山石笋缸朝晖印象》、《西海暮云天欲雪》等,皆为前人所无,充分反映了后工业社会的心态。

结语

诗用文字记号系统传达个人的经验与感悟,并反映时代新思潮的变迁;绘画则是利用图像记号系统来表达个人的经验与感悟,并反映时代美学思潮的变迁,二者相辅相成。[6]罗青的艺术是当代艺术家中极少数的特例,能够把文字与图像两种记号系统综合发展,实不多见。

罗青是一位诗书画三绝的现代文人,他以现代诗结合中国画创作出清新隽永的墨彩画,题材新颖,构图突出,落款诗句清新诡谲,沉着痛快兼而有之。他的现代墨彩画,结构与立意均别出心裁,最堪玩味! 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后现代风格系列作品, 更加绝妙有趣,掌握住了一个时代的想像力。他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本身天赋过人、才华洋溢外,加上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勤学,才能使他出入古今中外、如鱼得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反映时代、与时俱进等思想,早已融入他的艺文创作之中。但更重要的是,他能承继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汲取菁华,创造出契合新时代的艺术风格。

罗青除了投入创作外,同时也深入研究古今中外的艺术史论,了解画史传承脉络,并提出许多的独特见解。他见识广博,拜访世界各国博物馆, 接触民间私人收藏,鉴赏古今中外名画,广开微观眼界,拓展宏观胸襟。目前,他的艺术创作仍然持续不断地在探索、蜕变中,充满了丰盈的生命力, 其未来的发展与演变,诚然令人瞩目万分。

注释:

[1] 收录于郭继生编,《罗青画集》,台北市:私人出版,1990年6月,第14-15页。

[2] Clunas, Craig. Oxford History of Art : Art in China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219.

[3] 信札写于2007年10月27日。

[4]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2001年修订本),天津市: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658页。

[5] 高千惠,《艺种不原始:当代华人艺术跨领域阅读》,台北市: 艺术家, 2004年1月,第109页。

[6] 此为罗青先生对诗画高度概括。

周明聪: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霍明宇

推荐访问:诗书 创造者 后现代 风格 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