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散文的味道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的序里写道:“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

我以为,这句话非常精辟地指出了文学教学的路径与方法。而用散文作为中小学生玩索名家作品的切入口,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与称得上鸿篇巨制的小说名篇相比,散文相对短小、轻巧,教师不必担心时间不够而无法实施,无法展开——哪怕是一节课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做得起来;二是与诗歌或者戏剧相比,散文很平民,很大众。如果说诗歌是火烈的舞蹈,戏剧是花腔的唱法,那么散文就是饭后的沿湖散步。学舞蹈,学花腔,都不是太容易的,然而,饭后散步,却是谁都可以去走走的。文学是一般人接近艺术的一条简便的路,而散文又是接近文学的一条直接的路。

好的散文的样子

好的散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好的散文有标准吗?散文包罗万象,要说清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在我看来,给学生的散文,应该符合两条标准:一是精神思想的引领。散文比诗歌更擅长于连贯地表达思想,它可以牵着读者的手,把他们领进思想的世界。二是语言文字的示范。高尔基说过:“大众语是毛胚,加了工的是文学。”学生课堂里学阅读与写作,与一般自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自觉的训练。教师选用的文本语言足够好,才能培养学生调动与控制文字的能力。

汪曾祺的小说《徙》里,写到了一个语文老师高北溟。他教国文,除了部定课本之外,还自选教材。“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跟了高先生三年的弟子,大部分文字通透,知识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高先生讲过的文章的若干片段,许多学生过了30年还背得;他们接受了高先生通过那些选文所传播的思想——人道主义,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立身为人”。

小学语文教材里,优秀的散文并不很多,但语文老师完全可以像高先生那样放开眼光,去选优秀的散文作为学生的文学教材。我把目光投向了民国以来经历“五四”新文化的那一代学人。那一代人生活在一个很不一样的时代: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因而形成了一种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与情趣。“冰点”的徐百舸称那一批学人,“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的确,那一代学人,做人做事是有承担的——对国家、民族、人类的承担,对历史、时代、社会的承担,以及对自我生命、学术的承担。

那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大抵也如此。如巴金,就是一位满溢着青春精神的作家,“把心掏出来”,他的作品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他以赤诚的自我直面读者,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如冰心,慈爱,博大,淡定,纯净,她的散文展现了东方文化的无限魅力;如丰子恺,以佛教徒的慈悲呵护生命,他的作品里可见一个儿童崇拜者对美的特异发现;如老舍,他的幽默背后有着温润与善良,是出于一颗“大爱的心”;如沈从文,对于自然人性的理解抵达了一种高度,因而越经岁月沉淀,他的作品越会发光;如鲁迅,这个被誉为“民族魂”的绍兴作家,心里惦记的是“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读他们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在生命发展的起点上就占据一个精神的高地。

为什么要选中国现代作家的散文而不是外国作家的呢?放眼世界,我承认外国作家的散文在思想价值的普世性上可以做得足够好,然而经过翻译而来的文字,毕竟没有纯正的中国味。“中国字原来都是象形的文字,它包含形、音、义三个部分。形、音,是会对义产生影响的。中国人习惯于望‘文’生义。‘浩瀚’必非小水,‘涓涓’定是细流。” (《汪曾祺全集卷三·“揉面”》)从这一点上说,中国文字必定是中国本土作家深谙其味的。

“罗汉堂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汪曾祺文集·小说卷·桥边小说三篇》)这样的语言,文白相杂,通俗凝练而有节奏,是现代白话雅化的典范。

“江水伸入田垄,远远几驾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四》)

这样的语言,洗练整齐,清新淡雅,把江南水乡的美细腻

地传达了出来。中国现代作家,往往善于将古诗文中的词句、语汇吸收融入到白话文中,使作品语言婉约典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用这样的文字给学生打底,从小接受语言大师、名家典范作品的熏陶,这对于培养他们纯正的语言趣味、感觉,把他们从粗鄙的、肤浅的、娱乐化倾向严重的阅读和语言習惯中拉回来,是大有裨益的。

教出散文的味道

好的散文选出来了,怎么教出散文的味道呢?

第一,朗读。每每拿到一篇散文,我愿意一遍一遍地朗读,以“空”的状态去拥抱文字,获得“我”的感受与体验。这个阶段,需要克服浮躁,用眼睛、用声音在文字里爬行。声音与意义,本身是不可分的。有时意义在声音上见出,比习惯的联想上见出更微妙。

“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这是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的观点。这里也有一个例子:范仲淹作《严先生祠堂记》,起初收尾用的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后来他的朋友告诉他,“先生之德”不如“先生之风”。“德”与“风”,意义无什么区别,最重要的区别在声音上,“德”字仄声音哑,“风”字沉重响亮。

事实上,文章段落的起伏开合,句的长短,字的平仄,文的骈散,都可以在声音里见分晓的。所以,教育家黎锦熙先生十分重视诵读,他认为训练国语的诵读三部曲就是“耳治”“口治”“目治”。

的确,好的散文就应该让学生出声地读,从读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里抓住作者的情趣。举个例子吧: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很注重音韵美的,他一再强调,“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放松文字。……我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比如,他在《冬天》里写家人围坐吃白煮豆腐的情形——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这样的文字,清朗地、抑扬顿挫地读出来,别有意趣。每次朗读时,我眼前总会浮现出文中的画面,甚至会想起儿时我父亲就着猪头肉喝酒时,我和姐姐趴在八仙桌边等待他夹一小块塞到我们嘴里的情形。而学生呢,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对家人围聚而食的那种温热场面,也忍不住会生出向往与期待。我相信,这样顺耳、顺口、顺眼的文字,会在朗读中成为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情感积淀。

第二,研读。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教散文,首先要学会抓住散文的“神”。这个“神”,便是散文的“文眼”,如果能将文眼变成“课眼”,变成“学眼”,便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孙友田的《月光母亲》,选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材里,题目改为《月光启蒙》。文章的第一句“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便是“文眼”。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作者从“夏夜的美妙”,写到“民歌的美妙”“童谣的美妙”,最后抵达“母爱的美妙”,一唱三和,引读者走进这样的童年夏夜。

抓散文的“神”,需要关注作者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我一直觉得在文学创作中,最容易上手的是散文,最难写好的也是散文——散文的背后站着一个无可逃离的足够真诚的“我”。因此,读一篇散文,对作者与背景的理解,与对文本的理解密切相关。像这篇《月光启蒙》,怎样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美妙”呢?联系了作者资料,学生了解到了孙友田是个煤矿工人,教师再出示作者另一篇散文《黑土地》的片段——

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头顶一盏矿灯,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间飞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

……

我写《大山欢笑》:“万年煤层打个滚/一山乌金往外冒/黑宝石/往外跑/满山满谷金光照/一路大声喊/我是煤/我要燃烧!”

通过这样的链接,学生可以体会到“我”的生活热情,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我”的创作里,有童谣的影子。所以说,文中的“月光启蒙”实际上是说母亲在“我”的童年时代,不知不觉中给“我”播了一颗爱的种子,一颗诗的种子。月无声,母爱也无声;月有光,母爱也有光。母亲在清苦的日子里为“我”吟唱的那些民歌童谣,让“我”知道了面对艰难困苦,永远有热情,永远有憧憬。

为了抓住散文的“神”,对于教材中“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的作品,我会去查原文及出处。比如,选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冯骥才的《珍珠鸟》,原文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这句话,其实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冯骥才的这篇散文,是他在经历了10年“文革”后的反思。“文革”对中国人最大的破坏在人斗人,人怕人。文中的这对珍珠鸟,其实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一个缩影。作者写作此文是想给未来的中国走向开出一帖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赖。这帖药能不能治好当时中国的病,作者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因而结尾他写的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而不是教材中所写的“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诚然,修改后的文章,单从“人与鸟相处”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改动的地方,伤害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意。同样的问题,在琦君的《桂花雨》中也有。琦君的原文中讲到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文中的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是对故乡的魂牵梦绕之情。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往往是起于故乡的食物对“胃”的熨帖与召唤。所以,这里的“吃花”是重要的有情味的细节,编者把这部分内容删了,就没有这个味道了。有时,编者可能觉得给孩子读的文字,最好不要枝蔓,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伤害了散文的样子,散文的美,恰恰在于那种旁逸斜出里的风景。

其次,就是研读散文的“形”。我往往会从“结构”“语言”两个角度去研读。先说“结构的安排”。众所周知,作文运思,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不是搜寻材料,而是有了材料以后,怎么进行选择与安排。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在调用之前,好的作者必定会进行一番检阅,然后排定岗位,摆好阵势。叶圣陶、朱自清、老舍等大家文章的结构布排,学生相对容易上手学。叶先生和朱先生都做过老师,自然知道什么样的文章适合学生学。老舍呢,这方面也做得特别好。老舍寫《猫》,先写大猫,再写小猫;写《趵突泉》,先写大泉,再写小泉;写《母鸡》,先写它惹人厌的地方,然后笔锋一转,写它可爱可敬的地方。朱自清的《冬天》,更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典范:从儿时围聚吃豆腐的冬天,到友人泛舟西湖的冬天,再到台州一家守候的冬天,漂亮,缜密。朱先生自己也很得意这样的章法控制,他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的确,好的散文应该是链式的结构,咬合紧密而开合自如;而那种稀松得像烟灰一样的结构,则不经一碰,一弹即断。

在文章的轻重处理上,选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亦是理想的教材。每每讲到游记的轻重处理,我必要拿此文作为典范,教学生理脉络,分轻重,有简有繁。这个原则,陶渊明也遵守的,他的《桃花源记》,写渔人报告太守,只有六个字:“诣太守,说如此。”

再说“语言的推敲”。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说苦吟诗人贾岛的那首《题李凝幽居》,大诗人韩愈建议他用“敲”而非“推”。我不知道当时贾岛是怎么想的,用“推”字固然显得鲁莽了一点,但它表示门是掩着的(没关上),而且屋里可能并无灯光,门外的人并不能确认里面是否有人应门,或者是僧人与友人相熟到无需敲门,这样就多了一份人情。再者,“敲”难免剥啄有声,惊动了宿鸟,就破坏了“幽”的气氛。说到底,用哪个恰当,要看的是当时的情形符合哪一种境况。所以说,推敲语言的背后,其实是推敲思想和情感。

散文的味道,就应该在朗读中、在推敲词句甚至标点的感觉中品出来。且看下面这段文字——

即或任何东西没得吃,我们还是十分高兴,就为的是乡场中那一派空气,一阵声音,一分颜色,以及在每一处每一项生意人身上发出那一股臭味,就够使我们觉得满意!我们用各样官能吃了那么多东西,即使不再用口来吃喝,也很够了。

——沈从文《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这段文字中,“一派空气”“一阵声音”“一分颜色”“每一处”“每一项”“一股臭味”,作者连用了六个“一”来表现乡场的热闹。句中的“臭味”应该是“气味”的意思,但用了“臭味”就有了一种闹哄哄的杂乱感。各种感官,作者都用了“吃”来讲,足见这个乡场带给“我”全身心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阅读散文,就需要带着学生这样去咬文嚼字。除了对非常搭配的语言要敏感以外,对于运用比喻修辞的文句,也不要轻易放过,因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辞藻的特色。钱钟书先生在《读〈拉奥孔〉》中提出了比与被比的两种事物的关系:“不同之处越大,则相同之处越有烘托;分得越开,则合得越出意外,比喻也就新奇,效果也就越高。”我带学生品读比喻的时候,判断比喻好不好的依据大概有这样两条:一是写熟悉的事物能否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写陌生的事物能否给读者带来熟悉感;二是低层次的比喻在形似,高层次的比喻则追求神似。例如,辛弃疾在《沁园春》里写山势的美,“似谢家子弟”,用乌衣郎的整肃大气来比山的态势,可谓独特,又带给人审美的愉悦。

此外,读者尤其是小学生特别容易忽略虚词,在积累词语方面,教师也往往重视形容词或四字成语,然而,虚词的空灵虚活,恰是散文韵致的必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与体会。鲁迅先生的散文里,虚词用得特别灵活。比如: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看,“早已”“连”“已经”“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但”,这些虚词,仿佛暗水流于花径,造成情意的流转与曲折,意味深远,值得学生咀嚼、领会与学习。

一个小学生日记里的情趣

坚持带学生读优秀的散文,进行文学的审美阅读,对学生而言,他们真的不需要什么奖赏,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诱惑他们或奖赏他们,因为他们已经爱上了散文阅读,从中得到了滋润并有了回响。且看我带的一个中等资质的五年级学生写的微博体日记:

这是一节体育课。他在用心地听老师讲垒球的投掷技巧。他很认真地听,可也没听懂什么。经过一大堆无用的讲解(在他眼里)后,终于实战了。他跑到操场的草地上,拿起纸球,照着老师的样子,右脚弯曲,左腿拉直,以45°角,左手放平,与右脚成直线,右手持球稍低于左手,随后以一个甩鞭子的动作扔了出去。他认真地做,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但效果很不理想。球,只高,不远,像梦想一样。

他很努力了,可就是扔不远。他转身用自己的动作,随意一扔,远得很呢。“跑车再好,就是比不过自己的单车舒适。”他记着这句话,打着响指,慢慢走远……

五年级学生,会用“他”来叙述自己的故事,会用梦想来比喻球的状态,会用响指表达内心的得意,这是多么有情趣的日记。

“张老师,小小的手霜呵护您的双手,您的双手呵护着我们的未来。”几年前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支学生送的小手霜。手霜很廉價,然而,会编织文字的姑娘,让这份礼物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礼物本身。我想我会一直记着这句话,并用它来鞭策自己不断努力,这,便是文学的力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杨 伟

推荐访问:散文 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