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业教育为突破,,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应以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拓展就业渠道,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及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难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20-02

Study 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ith Undergraduates" Enterprise Education

Hou Shucheng

(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27)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and employment channels through enterprise education, and being specific to the real problems of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arising from popularized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further analysis and study are made from three aspects as present situation, constraint and policies of undergraduates" enterprise education in domestic, which has much mor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solving and relieving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Key Words: Enterprise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Problem; Study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随之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化也逐渐凸现,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将提高大学生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摆在重要地位,不断完善和改进创业教育,这样既能解决学生本身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也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自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概念以来,创业教育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在国家各级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高校进行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积极实践,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伴随创业教育的世界性潮流,我国高等教育对创业教育理念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1998年12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共青团中央于1999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人大、北航、黑龙江大学等9所高校率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试点,经过不断的探索,我国高校形成了提高学生整体能力素质的课堂式、提高学生创业技能的实践指导式、第二课堂有机整合式,创建创业实践基地的实践运营式及综合式创业教育等5种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2003年,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倡导发起“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2004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实施了“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2005年,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展了“创业教育中国项目(KAB)”;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提出: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创业教育;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在2010年全国高校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袁贵仁部长强调:“要力争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地和高等学校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大力加强创业教育”。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推动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加强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亟待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虽然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在创业教育方面先行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有较大的差距,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

(一)学科地位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看成高等教育主流体系的一部分,在教学管理方面也没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将其形成独立学科的高校更是微乎其微。从而,导致了创业教育学科地位的边缘化,导致了当前众多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较为普遍,导致大多数高校都是以开展“拔苗助长”式的创业教育活动为主,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环节欠缺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创业设计大赛、创业报告的指导上,导致创业教育停滞于浅层形式,缺乏实践环节,这样很难提高学生的的创业综合素质。当然,并不否认这种形式带来的积极作用,能激发一些学生的创业激情,能使一小部分获奖学生树立创业的理想和渴望,但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表面化、情绪化的教育,缺乏持续的作用,这些活动,很难在大学生中形成持久的积聚效应,致使有创业理想的学生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也使创业教育存在了误区,导致创业教育的终极目的不能真正实现。

(三)师资匮乏,投入不足

创业教育的教师除了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应该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但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目前高校还十分缺乏,而且从当前开展创业教育的各高校看,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一般是各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创业教育之中。另外,这些教师都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和经历,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时,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创业实践和实务,简单的照本宣科无法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同时,创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创业教育更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然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所需的资源绝大多数来自高校本身,社会普遍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学校的事,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少之又少。

(四)辐射度窄,受益面小

目前,我国有些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仅使一小部分学生受益,没有形成大的创业教育氛围。基本各高校创业教育都始于创业大赛,创业教育往往局限于少数学生,有较强的精英色彩。学校对创业教育关注的目光,更多是个别学生的创业竞赛成绩,导致创业教育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参加竞赛的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这就要求高校应该理性看待创业教育,要认识到,创业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性教育,其宗旨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不是只针对少数有创业企业或公司潜质学生的技能性教育。另外,有些个别高校虽然在创业教育中加入了少量实践环节,但实践主要是局限于创办创业园,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经营小企业,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让及技术服务等,这些也都是典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但它并不是可以在大学生中普及的创业实践,由于资金、条件、专业的局限,它往往会把大多数学生排斥在创业之外。

(五)与专业教育脱节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及基础知识学习的脱节。即使在创业教育中增加理论学习的内容,也往往是同专业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独立设置的创造学课程或创新课程,其着眼点依旧是创业的技巧或技能。导致创业教育成了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的“第二课堂”,出现了错误的倾向: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创业设计大赛、企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大赛等活动。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完全局限于操作层面的创业教育会导致人才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枯竭,这种认识也容易忽略创业能力的深层基础,把创新与创造平庸化为单纯的技巧与操作。这种认识也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也给我们带来误区——不需要从根本上改革当前的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只需要增加一点创造学知识和创业技巧,即可实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至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要以第一课堂教学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未来创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创业教育必须依存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如何根据创业教育的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才是关键,在专业教育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根据创业教育的授课内容、目标及大纲,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提升师资专业化水平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一个特殊教师群体,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除吸收学校内部具有这方面教学与实践能力的教师外,高校更应向社会敞开大门,聘请一批优秀企业家或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人担任创业教育老师,还可以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政府部门官员管理类专家、技术类专家等担任兼职老师,使创业教育开展的生动活泼、贴近现实,提高学生创业主动性。

(二)改进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将创业教育融合进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当中,对创业教育进行创造性的课程设计,确立以实践能力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引进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中国的实际,创立新型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活动,系统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案例,促进创业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同时,要以“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等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为契机,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直接感受和亲身体验创业教育。

(三)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的重大战略问题,各级政府及高校需要建立健全有关的政策体系,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尽快确立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将创业教育置于与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力倡导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相结合;二是实现国家、省、学校三级联动制度,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创业平台体系及创业园的建设力度;三是应将创业教育作为所有本科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四是各级政府要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将其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当中,予以大力扶持,甚至优惠政策高于社会创业;五是社会及各高校需完善大学生创业咨询服务体系,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实际困难。

(四)构建有效创业教育工作路径

创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一个新企业诞生,所以,不能将创业教育仅局限于各类竞赛上,应在该基础之上,构建“激发——转化——实体”创业教育工作路径。激发:激励与引发学生的创业想法和热情。转化:一是“想法”向“项目”转化,让学生懂得创业是有规律可循的,风险是能够避免的,以增强其信心,完成由想法向项目的孕育、发生、选择的转化;二是“项目”向“运作”的转化,通过正确的选择项目,并在选择过程中完成对项目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获得运作一个项目的决心与信心;三是“运作”向“成功”的转化,通过教育学生遵循程序与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创造能够让项目站住脚活下来的条件。实体:建立创业教育实体,组建团队,用探索的方式进行推进,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创业项目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创造生存下来的条件,使创业教育不断做大做强,引导学生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锦斌,林金辉.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环境的保障机制[J].高教与经济,2010(6):47-49.

[2]肖 进,颜 静,胡 超,等.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公共政策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1):21-22.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1999-11-27)[2010-11-12].http://.cn/item/flfgk/gwyfg /1999/112701199901.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2009-01-23)[2010-11-22].http:///zwgk/2009-01/23/content_1213491.htm.

[6]曹胜利.中国高校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01-13.

[7]侯树成.基于CDIO理念下研究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J].经济师,2011(1):132-134.

[责任编辑:谭志远]

推荐访问:大学生就业 难题 突破 解决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