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时期教育事业的进步

摘 要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小学教育普及率和教学质量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学教育方面,学校类型和教学内容都出现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整; 专门针对女孩教育的女子学校和培养军官的军事学校教育也成为帝国时期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育则表现为大学生人数快速增长、大学不同专业发展规模相应调整、各类新型大学的出现和大学生社会构成的变化;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帝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职业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帝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人才保障。

关键词德意志帝国,教育,新型大学,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K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2-0003-08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4年)是德国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经济、社会、科技等各方面都出现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方面,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快速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到1913年,德国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到23.2%,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则上升到了45%。①德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社会现代化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一是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城镇人口占36.1%;到1910年时二者比重出现了完全翻转,农村人口下降到40%,城镇人口则上升到60%。②二是从19世纪80年代起建立起了国家主导下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德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几乎所有的工人和大部分职员被纳入了社会保障体制。三是居民收入和消费都出现了较大增长,人民生活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③科技领域,德国人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以热能、光学和电磁学等领域的发现数量为例,1861—1870年,德国人的发现和发明数量为225个,英国和法国人的发现和发明数量为193个,1891—1900年,相应的数量分别为968个和687个。1900年左右,物理学领域中1/3的论文和42%的发现都是德国人的杰作。④

同一时期,与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相适应,德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在规模、内容到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工业化带来的分工专业化、新兴行业部门的出现、较高的生产技术条件等,对劳动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育事业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教育事业出现了明显的扩张和现代化取向。相关变化体现为:各类学校学生人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原有学校的课程和专业进行相应调整;还出现了一些新型学校。

德国在普及小学教育方面一直走在欧洲前列。德意志帝国时期,普及小学教育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以普鲁士为例,1848年小学入学率为82%,1871年实际上学率为86~90%,19世纪80年代后入学率已经达到100%。在公立小学的发展方面,1871年普鲁士有公立小学33120所,学生3900655人,教师48211人;1911年公立小学达38684所,学生6572140人,教师117162人。教师与学生之比从1:81下降到了1:56。①这种变化意味着教师与每个学生的平均接触时间有所增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规模也有所发展。在普鲁士农村类国民小学中,1886年只有一个班级的学校占57%,6个班级以上的学校仅为0.6%,城市类国民小学中相应的比例为15%和35%;1911年农村国民小学一个班级类学校下降到了39%,6个班级以上学校则上升到了4.3%,城市国民小学一个班级类学校下降到了8%,6个班级以上学校上升到了69%。②这是不小的进步。

小学教师的质量也有所提高。1871年帝国建立时,有80%的公立小学教师参加了教师研讨班的学习,1914年则已经实现了所有小学教师都毕业于这类师范教育机构的目标。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政府专门建立了师范预备生教育机构,挑选有才干的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培养学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类机构已经达到82所。被选拔的学生在16~17岁时转入为期3年的教师研讨班学习。教师研讨班数量也不断增加。在普鲁士,1871年有64个教师研讨班,1914年则达到204个,其中有16个是女教师研讨班。1914年德国公立小学师资队伍中女教师已占到20%左右。

普及小学教育的成就非常显著。1871年德国人口中的识字率为87%,1890年左右文盲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③这一点还可以从招收新兵的情况中间接地得出结论。1875年德国招收的新兵中文盲占2.37%,1895年为0.15%,1910年时已经下降到0.02%。④1899年,德国舰队访问西班牙,水手们个个都能阅读他们收到的邮件,令当地人惊讶不已。德国工人与比利时、奥地利等邻国的工人们相比,素质也明显要高出一筹。⑤

中学教育也有新变化。文科中学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普鲁士政府在1812年规定,只有获得文科中学毕业证书者才有资格进入大学学习,重视拉丁文和希腊文等古典语言为特征的文科中学是唯一正规类型的中等学校。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文科中学教育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于是出现了面向现实的、半古典的实科中学(Realgymnasium)和只学习现代学科的高级实科学校(Oberrealschule)。但是后两类中学的学生在很长时期内无资格升入大学。经过斗争,也是现实压力的结果,威廉二世于1900年颁布法令,确认上述三类学校提供的教育在原则上具有同等重要性。1901年三类中学的学生获得了进入大学学习的同等权利。⑥向大学输送人才的中学数量因此大增。1875年德国共有各类中学921所,学生183248人,其中文科中学336所,学生93514人,1911年各类中学数目增加到1476所,学生397835人,其中文科中学507所,学生154950人。⑦中学生人数增长远远高于同期全国人口增长速度。不过总体上看中学升学率仍然很低。即使在1900年以后,仍只有6~7%的小学生可以进入中学就读,其中只有1~2%的学生能读到最高年级和参加毕业考试。

这一时期中学教育的最大变化在于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的要求。中学教学内容和结构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重视拉丁文和希腊文等古典语言课程却忽略传授自然科学等知识的文科中学被迫对课时设置作出相应调整,增加自然科学和数学等的课时量。起初,文科中学古典语言的课时量为数学和自然科学课时量的3倍,1882年降到了2倍。尽管如此,人们仍指责文科中学课程设置中“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考虑太少”。文科中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大大下降。另一方面,侧重于自然科学知识学习的实科中学和高级实科学校日益受到重视。实科中学和高级实科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接近社会的需要。实科中学必修拉丁文,多数不修古希腊文,高级实科学校则完全不开设拉丁文和古希腊文,而将更多的课时放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上。1882年普鲁士9年制中学的课程设置中,文科中学古典语言为117个周学时,自然科学18个周学时;实科中学相应为54个周学时和30个周学时;高级实科学校则没有古典语言课程,自然科学为36个周学时。到1901年,文科中学的古典语言减为104周学时,自然科学仍保持18周学时;实科中学相应为49周学时和29周学时;高级实科学校则分别为0周学时和36周学时。①由于正处于工业化黄金时期,社会对技术性人才需求旺盛,实科中学和高级实科学校于是成了当时的中等阶层和新兴经济资产阶级子弟的热门学习去处。②

三类中学因其不同取向,发展态势出现明显差异。文科中学在各类中学中所占的学生人数比重明显下降,实科中学和高级实科学校则由于其实用性和时代性教育特点,吸引了大批学生,学生人数比重显著增加。1900年,文科中学学生占中学学生总数的60%,实科中学和高级实科学校分别占14%和27%;1911年这三类学校学生所占比重调整为55%、18%和28%;1918年则进一步调整为39%、27%和34%。③

中学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提高。教师数量由1871年的4000人增加到1914年的17000人。在教师质量方面,由于各学科专门化趋势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呈现专门化趋势。1866年教师考试规定中还只有哲学、宗教和希伯来语、数学和自然科学、新外语等四个专业领域,1898年时有独立教学资格的专业领域已经达到15个。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就显得特别必要和重要。因此德国政府规定,从1890年开始中学教师必须参加两年研讨班学习,并试用一年。1898年起,所有中学教师必须拥有统一的资格证书。这种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教师的质量起了很大的保证作用。

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就必须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便留住人才。帝国时期的教师待遇也有了明显改善。1820年普鲁士公立小学教师的平均收入为323马克,其中城市教师收入638马克,农村教师收入258马克;1878年公立小学教师平均收入增加到1032马克,城市和农村教师的收入分别为1365和874马克;1911年,公立小学教师平均收入增至2718马克,城市和农村教师收入分别为3218和2401马克。④这一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普鲁士人均收入的增长。中学教师属于国家官员,薪水较之小学教师更高。1872年,中学教师大幅度提薪,年薪高低跨度为:低者1600马克,高者4500马克(柏林相应为2100马克和5100马克)。1914年前夕,中学教师中的首席教师已置身于全国4%的最高收入阶层之列。

专门针对女孩教育的女子学校(M?覿dchenschule)是德意志帝国时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女孩在小学阶段接受与男孩相同的义务教育,即在6~14岁之间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女子学校实行寄宿制,采取的仍是小学教育模式。以普鲁士为例,根据1894年的规定,学生被划分为低级(1~3年级)、中级(4~6年级)和高级(7~9年级)三个阶段,课程有宗教、德语、英语、法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绘画、写作、缝纫、唱歌、体育等。①在天主教地区,这类学校则往往由女修道院掌控和管理。完成小学学业后,由于文科中学等不接受女生入学,许多城镇开始设立女子中学(H?觟here M?覿dchenschule),以满足对女孩的中等教育。相较于普通中学,国家对这类学校的组织、课程设置和监管要松一些。

女子中学作为中等教育的特殊形式,课程设置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她们学习一般性知识,主要是加强和完善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不带技术性色彩,没有有关工商业的课程。女子中学学生的另一主要学习内容是家庭事务,包括做饭、洗衣、熨烫、健康卫生和营养学知识等。20世纪初,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权运动的发展,一些女子中学开始引入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课程,以便学生们获得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然而,在普鲁士等邦,获得大学学习资格的女生并非正式的大学生,而只是获得了听课资格。

在师资力量方面,女子学校的男性教师通常是曾经在中学任教、经验丰富、受过专门学术训练的高级教师,也有部分小学教师,但他们必须通过相关考试。大部分女子学校都雇用女教师。她们都必须在教师研讨班学习并通过相关考试。

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女子中学发展相当迅速。1891年普鲁士有公立女子中学206所,学生44935人,1901年有公立女子中学213所,私立女子中学656所,学生总数达126490人。巴伐利亚在1889/90年有公立女子中学28所,私立女子中学98所,学生12933人,1900/01年则有公立女子中学35所,私立女子中学100所,学生15250人。萨克森在1889/90年有各类女子中学40所,学生4300多人,1899/1900年有各类女子中学37所,学生4600余人。其他各邦的女子中学数量和学生人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②

军事学校教育也是帝国时期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有重视军队建设的传统。为了培养未来的军官,在普鲁士、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等邦专门设立了一些军官学校(Kadettenanstalt;Kadettenschule)。早在大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Friedrich Wilhelm von Brandenburg, der Gro?茁e Kurfürst, 1620—1688)时期,普鲁士已经在柏林、马格德堡等地建立相关机构,18世纪中期以后在施托尔普(Stolp,今波兰境内)、库尔姆,卡利施等地又建立了军官学校。到1902年,普鲁士共有8所军官学校和普鲁士军官总校(Preu?茁ische Hauptkadettenanstalt),它们分别位于波茨坦、普伦(Pl?觟n)、科斯林(K?觟slin)、本斯贝格(Bensberg)、瑙姆堡、瓦尔施塔特(Wahlstatt)、奥拉宁施泰因(Oranienstein)、卡尔斯鲁厄和柏林。此外,巴伐利亚的慕尼黑和萨克森的德累斯顿等地也有军官学校。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位于柏林的军官总校改为帝国军官总校。整个教学进程参照实科中学实施,同时实行军事实践方面的训练。从学生人数看,到20世纪初,普鲁士有3000多军校学生,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各有200多学生。③军校教师大多由军官担任,只有少数平民教师。国家的重视和严格的军事教育体制使德国的军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事学校。

与社会转型相适应,德国的高等教育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大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大学不同专业发展规模的相应调整和各类新型大学的出现。

19世纪30年代以后,德国的大学经历了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30/31年到德意志帝国建立,大学在规模上基本上处于下降和停滞状态。④第二阶段即德意志帝国时期,综合性大学在校学生人数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1870/71年为15227人,1875年达到16357人,1880年为21432人,1914年时增加到60000人以上。⑤如果加上技术大学等其他新型高校,高校学生人数则增长更快。1872年,德国各类大学生人数(包括旁听生)17954人,每1万男性人口中有8.83名大学生;到1912年,各类大学生达71710人,每1万男性人口中有大学生21.77名。①高校学生总数增加了约300%。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各大学各院系也出现了规模调整,还成立了新的院系和新型大学。在综合性大学中,各学科学生人数比重出现了明显的消长,反映了大学教育事业面对社会发展作出相应调整的积极态度。神学曾经是各大学最大的学科,1830年时达到最高峰后开始下降,1850年该学科学生人数为学生总数的1/3多一点,1870年下降到16.4%,1914年下降到了9%。法律学科在19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曾拥有最多的学生,60年代开始下滑,1870年拥有学生总数的24%,由于就业市场过剩,1914年下降到了18.4%。医学学科发展相对平稳。19世纪50年代,该学科学生约占25%,1870/74年为24.4%,1890/94年达到29.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该学科学生人数保持在20%左右。变化最大的是哲学学科。由于该学科包括了人文和自然科学多个专业,相关人才需求量大,19世纪50年代末该专业学生人数已经居各专业首位,1870/74年占35.7%,1914年达49.6%,占学生总数的近一半。②除了学科规模的调整以外,诸如1901年建立的法兰克福大学(Universit?覿t Frankfurt am Main)等新的综合性大学,还突破了传统的学科设置模式,设置了自然科学、经济学等新学科,以便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包括商业高等学校和技术高等学校等在内的各类新型高等院校的出现是帝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又一显著变化。商业高等学校是经济繁荣的产物,相继建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8年,莱比锡商业高等学校(Handelshochschule Leipzig)首先建立,此后,科隆(1901年)、法兰克福(1901年)、柏林(1906年)、曼海姆(1907年)、慕尼黑(1910年)和柯尼斯堡(1915年)等商业高等学校相继建立。

德国的技术高等学校(Technische Hochschule)主要从早期的综合科技学校(Polytechnikum)、技术专科学校(Technische Fachschule)、工商业研究院或建筑研究院发展而来。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矿山开采、纺织和铁路等行业中大量使用机器,进行技术教育和培训就有了强烈的社会需求。③技术学校因此进一步得到发展。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通常针对社会现实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习者未来的职业联系在一起。

技术高等学校的出现经历了一个过程。1856年,汉诺威综合科技学校(Polytechnische Schule zu Hannover)校长卡尔·卡马施(Karl Karmarsch, 1803-1879)提出了将技术学校转变为“技术大学”的设想。1864年,卡尔斯鲁厄综合技术学校(Polytechnische Schule in Karlsruhe)进一步提出了获得博士授予权、大学授课资格以及聘任权的要求。1879年,德国9所综合科技学校中已经有6所获得了高等学校资格。其中,达姆施塔特、不伦瑞克、慕尼黑、亚亨技术学校于1877改为技术高等学校,汉诺威和柏林的技术学校于1879年成为技术高等学校。此后卡尔斯鲁厄(1885年)、斯图加特和德累斯顿(1890年)也相继建立了技术高等学校。

技术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通常设有建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和工艺化学等四个系。还有一些高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增设了其他专业。达姆施塔特和卡尔斯鲁厄技术高校有专门的电气技术系;柏林技术高校设立了船舶和船舶机器制造系;不伦瑞克技术高校设有药剂学系;卡尔斯鲁厄技术高校设有林业系;慕尼黑技术高校则开设了农学系。④由于技术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实用性强,学生人数的增长明显高于综合性大学。1870年到1914年,综合性大学学生人数增长300%以上,同期技术类高校学生人数增长400%以上。

大学教育的进步还体现为大学生的社会构成的变化。首先是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原先占优势的文化资产阶级子弟逐步让位于随着工业化发展迅速壮大起来的经济资产阶级和中等阶级子弟。19世纪60年代,文化资产阶级背景的大学生占到44.5%,80年代降到了1/3,1910年以后则下降到了31%。经济资产阶级子弟在大学生中的比例则大幅上升,由19世纪60年代的21.4%上升到80年代的34%和90年代的36.6%,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仍占1/3以上。同一时期中等阶级的大学生人数也有所上升,由19世纪60年代的33.8%,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35.5%,成为拥有大学生人数最多的阶层。①中等阶级子弟之所以在大学生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一是该阶层人数相对较多,且经济上能够承受相关费用,二是大学教育乃这一阶层子弟进入更高社会阶层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社会构成的另一明显变化是女性取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妇女无权进入大学学习被称为“德国大学史上黑暗的一章”。②19世纪下半期,由于妇女争取平等受教育权的呼声高涨和医学等领域对女医生需求的增长,高校大门终于慢慢地向妇女开启。60年代已经偶尔有一些女旁听生。1899年,帝国联邦议会原则上决定向妇女开放医学类国家考试。1900年巴登率先向女性开启高等教育的大门。此后,巴伐利亚(1903年)、符滕堡(1904年)、萨克森(1906年)、普鲁士(1908年)也结束了妇女无权接受高等教育的历史。1908年,德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同等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女大学生注册人数达到4100人,占当时大学生总数的7%左右。

帝国时期的大学在教学建设和科研的投入上有其明显特点。教师队伍增长相对缓慢。1864—1910年,大学生人数从13413人增加到了68202人,增加约400%,同期大学教师由1474人增加到4463人,增加约200%。高校师生比从1:9上升到了1:15左右。与教师数量的缓慢增长截然不同,高校的经费投入却出现大幅度跳跃性增长。以柏林大学为例,1870年预算为74.5万马克,1890年为200.6万马克,1910年为380.8万马克,40年间预算增长410%以上。莱比锡大学的预算经费也由1872年的72.9万马克猛增到1907年的305万马克。③这意味着高校经费投入的增长超过了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的增长。而经费投入迅猛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大批研究机构的建立和科研经费投入的增长。以柏林大学为例,1811年,该校研究机构的支出仅占财政的12.2%,1870年时占48.5%,1910年时则达到了61.2%。④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高增长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发展迫切需要的反映,表明高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高速工业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职业教育的问题,以便人们能够适应新的职业需要和技术的进步。在前工业化社会,职业培训的最典型方式是手工业中的学徒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包括职业培训,还体现了师傅完全操控学徒的“等级社会”特征。19世纪初资产阶级改革后,由于营业自由原则的实行,这种培训方式失去了它的道德和社会基础。此外,工业革命使企业的生产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产领域中科技含量的提升使劳动力专门培训显得日益迫切。这种专门性培训显然非传统手工业的培训形式所能满足的。实行新的工业方式培训和建立进修型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因此,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界开始出现新的职业教育形式。以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学校(Berufsschule)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

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最先以星期日学校(Sonntagsschule)或夜校(Abendschule)形式出现,主要用于弥补普通教育的不足。⑤星期日学校起初是为了实行宗教教育,后来逐渐转变为进行工商业方面的培训。夜校也是如此。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发展,这些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商业、贸易、技工、绘画等的分类。19世纪初实行营业自由原则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需要专门教育来强化技能,于是开始出现工商业学校(Gewerbliche Schule)或工商业进修学校(Gewerbliche Fortbildungsschule),它们通常也是以星期日学校和夜校形式出现。这些工商业学校大多由私人、行会、工会和技工团体等建立,学校类型和办学方式上五花八门。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为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工商业学校也出现了“跳跃性”发展。19世纪60年代以前,此类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男孩。此后随着大批女性进入产业领域,许多地方开始出现女子进修学校(M?覿dchenfortbildungsschule),教学不仅涉及家务、家庭开支、健康卫生、营养学、照管小孩等,还涉及妇女服饰的制作、发型设计、刺绣等诸多内容。①到1906年,德国各类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为:普通进修学校在校学生13万人,工商业进修学校学生20.6万人,贸易学校学生4万人,商业学校学生5.3万人,农业学校学生6.7万人,普通女子继续教育学校学生7.1万人,女子贸易学校学生2.3万人。②各类工商业学校教育的发展,为分工日益细化的工商业提供了急需的专门人才。

帝国时期的职业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和手工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三种基本的职业教育形式:一是传统的手工业学徒培训方式,它将职业教育与生产结合在一起。二是在企业的徒工实习车间和学校中进行封闭性培训,其特点是培训与生产分离。徒工实习车间是由一些企业专门建立的。1860年,斯图加特开始出现造型工徒工实习车间,1872年又出现了旋工徒工实习车间。到1911年,德国已经有28家公司拥有徒工实习车间,其中大部分在克虏伯、博尔西希等大型冶金和机器制造企业中。③厂校(Werkschule)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又一重要机构。学徒除了在徒工实习车间接受实践性培训外,还要在厂校等机构接受理论培训。通常情况下,厂校先于徒工实习车间建立,而且独立于徒工实习车间。此外,克虏伯等大型企业还在马格德堡、埃森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工厂职业学校。第三种职业教育方式则是直接在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没有培训合同的练习。

职业教育的发展使企业界感到有必要建立联合组织来协调企业和一些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政策。1908年,在柏林成立了由德国工程师联合会(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德国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联合会(Verein Deutscher Elektrotechniker)和德国机械制造业联合会(Verein Deutscher Maschinenbauanstalten)等组成的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Deutscher Ausschu?茁 für Technisches und Schulwesen,简称DATSCH)。1911年,德国技术教育委员会原则上将受雇佣劳动者划分为三种类型:需较长时间手工业方式训练的专业工人;必须执行一定持续重复劳动的、只需短期指导训练的工人;不经任何训练的辅助工人。到20世纪初,由于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与传统手工业方式培训的工人相比较,工厂培训的工人已经在职业教育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教育事业的发展通常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与此同时,教育事业的进步也会给社会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讲,德意志帝国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刺激的结果。但是,同时必须看到的是,正是教育事业的巨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使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科技和人文的荟萃之地,为德意志帝国时期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非物质”的人才资本保障。

【作者简介】邢来顺,男,1963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史。

【责任编辑:柳文全】

推荐访问:德意志帝国 教育事业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