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模式


打开文本图片集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图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其本质是设立在农村面向农民的公共图书馆。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出席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分论坛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农家书屋建设的成功经验,明确农家书屋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利用农村现代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契机,高起点建设农家书屋数字出版平台和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产业化的运行模式,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做好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工作。”“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步伐、在农村大力开展‘全民数字阅读活动’,是构建公共数字出版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1]

一、农家书屋面临可持续发展考验

据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自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农家书屋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我国已建成农家书屋38万个,覆盖全国一半以上的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建设发展在解决农民读书难、看报难,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科技传播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但与此同时,传统的以纸介质出版物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书屋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考验。具体表现为:

1.图书资源配置不合理,图书针对性不强、图书更新速度慢。出版物配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农家书屋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家书屋内的出版物应直接面向基层农民群众,立足于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湖北宜都市金岗岭村农家书屋为例,该村“共有藏书4907册,其中生活类368册占7.5%、文学类815册占16.6%、少儿类574册占11.7%、农业科技类765册占15.6%,其他类共2385册占48.6%。以上数据可见,生活、文学及少儿三类图书共占该村藏书总量的35.8%,农业科技类图书仅占15.6%。由此可见,由于出版物形式单一,导致群众更愿意从其他媒体获取信息。”[3]

2.书屋管理制度不完善。如缺乏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缺少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缺少简便快捷的借阅程序等。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管理,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是农家书屋能否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一些地方的书屋经常是铁将军把门,书屋成了摆设。而外借图书前证件的办理、借阅图书数量以及外借的时间要求、缴纳押金等繁琐的借阅程序,让农民觉得不方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他们借阅图书的热情。

3.后续运行资金缺乏。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工资待遇由谁负责?新购图书经费如何保证?书屋坏损检修资金缺乏保障、后续资金如何配套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尚未形成良好的解决机制,也是制约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数字化建设是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数字化建设弥补农家书屋资源不足的缺陷

当前,出版物更新慢、内容不足、借阅不便、图书质量低劣、内容陈旧等问题成为制约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数字化农家书屋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阅读内容,农民可以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电子图书,同一种书的内容也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共享。”[4]因此,数字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数字化农家书屋为农民提供多种阅读方式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方式,大量数字出版物的涌现,则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一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阅读的载体终端不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PC电脑、PDA、手机、阅读器等等。与传统纸质出版物相比,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成本低廉、存储量大、便于保存、检索便捷等优点。所以,数字化阅读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数字农家书屋,人们获知信息知识的来源既有文字,还有图像和声音等多种阅读方式。这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吸引着农民,有的甚至利用农家书屋信息网络,搭建农产品营销平台,拓展农家书屋的功能。

3.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可开展多元化数字服务

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可以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重新布局,谋求发展,占领农村数字出版市场。我国有十亿农民,建设数字农家书屋需要大量数字出版物,这对我国数字出版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此外,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还将激发农村读者的数字阅读需求,进一步培育和拓展农村数字出版物市场。

因此,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为数字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促进三农图书的购买力。

鉴于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种种优势,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农家书屋开启数字化建设征程

对于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内涵,周舟在《论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一文中介绍,“是指在整合、提高、发展、补充现有农家书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数字技术,将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具有多媒体数字化信息,具有网络环境下多种电子技术工具盒服务手段,能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机构”,“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农家书屋大部分出版物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由以纸质出版物为主、数字出版物为辅逐步过渡到以数字出版物为主。二是指农家书屋提供数字化服务。”

在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湖北新闻出版广电局有两项创新:一是利用广电三网融合技术打造数字农家书屋;二是利用卫星传输技术打造卫星数字农家书屋。

1.利用广电三网融合技术打造数字农家书屋

2013年5月,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湖北日报、荆楚网等媒体集中对湖北鄂州市数字农家书屋进行了报道。鄂州市数字农家书屋是以有线数字电视为载体、基于广电“三网融合”的双向互动平台和网络设施,将高品质的数字出版物传输到普通农户家里的电视机上,农民打开电视机就能看书读报。这项利用广播电视三网融合技术建设数字农家书屋的全国首创,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充分肯定,也受到农民普遍欢迎,现已在全国推广。

这项全国首创的利用广电三网融合技术打造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的项目,是湖北新闻出版广电局为大力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推广普及数字化阅读方式,于2009年初联合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和湖北楚天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公司,利用现有出版资源和网络电视资源,克服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重重困难进行的“电视阅读”项目研发。项目可以让有线电视用户自主阅读和点播各种最新的图书、期刊、报纸、音视频等数字出版内容。2010年5月上旬,项目在鄂州城乡一体化现场会上成功地进行了试点推广。以新闻出版公益服务为切入点,将项目有机地引入到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报刊投递滞后”、“图书更新困难”、“覆盖范围有限”、“无法直接入户”等难题,打造了全新的“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模式。现在,湖北鄂州市320多个行政村全部推广了数字农家书屋。这项惠农公益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电视看到需要的图书和报纸等电子书籍。

数字农家书屋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内容丰富。“电视阅读”在提供文字信息的同时,还加入了视频、音频、背景音乐等内容,可看可读可听,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二是可控可管。“电视阅读”提供的每件读物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精心加工后出版的,不像互联网读物良莠并存、难以控制、查找困难。

三是通畅安全。有线电视和卫星网络具有覆盖面广、用户通达率高、带宽容量大、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并且都属于专有网络,不易受到黑客攻击,不易发生盗版侵权行为,便于版权保护。

四是便于普及。家庭电视入户率要远高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而且电视操作更加简便,适合更广泛的读者群使用。

此外,这样的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书屋建设、管理、更新、维护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为农家书屋建设提供了一种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2.利用卫星传输技术打造卫星数字农家书屋

在利用广电三网融合技术成功打造数字农家书屋的基础上,2011年10月,湖北新闻出版广电局又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达成战略联手,在全国率先共同打造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模式,使有线电视网络未覆盖地区的农村群众也能通过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同样阅读和收看最新的数字出版内容。

此次在湖北保康、五峰等贫困山区启动的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运用卫星技术,将高品质的电子图书、报纸杂志、海量音视频读物内容以数字方式投递到农家,农民朋友通过电视或电脑与卫星连接的终端设备就可接收阅读和观看。这一项目的启动,填补了数字农家书屋在区域覆盖上的空白,弥补了传统农家书屋更新慢、运输不便等不足,能极大提升出版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共同解决了农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当前,农村和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需要提高各种技术、技能。利用农村现代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契机,高起点建设农家书屋数字出版平台和服务平台,是推动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注释:

[1]王仕勇:《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第8期

[2]施维:《农家书屋,开启数字化建设征程》,《农民日报》2010年7月30日

[3]范辉:《湖北省“农家书屋”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宜昌市为例》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4] 周舟:《论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编辑之友》2011年第8期

(李云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教授;马莉: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

推荐访问:农家 书屋 模式 创新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