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增减,勇于创造

摘要:文化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软肋”。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材观,提高教材处理能力,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积极开发教材外的课程资源,进而有效处理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勇于创新教学,争取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文化史;内容处理;方法优化;教学创新

受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影响,加之高考很少考查文化史内容,高中历史普遍忽视文化史教学。再加上历史教师自身驾驭这部分知识也有相当的难度,使得文化史教学比较混乱。我们的历史教师大都是在传统的专业知识下培养出来的,与课改的专题教学差异很大。要适应课改首先要求教师打破通史体系,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历史。专业困境的出现,使历史教师难免步入两个极端,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天马行空”不知所云。具体表现在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自我消化,或者教师指导学生以列表等形式要求学生归纳这块内容众多、繁琐的文化史知识。当然,也有个别多才多艺的历史教师会根据自己喜好开出文化艺术鉴赏课,向学生讲解文艺作品的内容、技巧、特点等。尽管历史教学内容广博庞杂,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需要教师有效处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争取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善于教学取舍,提高教学效果

1.取舍教学目标是前提

教师善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取舍,能反映教学目标的内容多讲,反之少讲或不讲。例如在专题七的第二节近代生物学部分主要介绍了人类起源的几种说法,近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对这一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是这样要求的: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基本历程,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和表现。由此在授课过程中,人类起源的几种认识,近代生物学的几位代表人物林耐、施旺、哈维、巴斯德和他们每个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略讲,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学习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作用就可以了。这样就能有效处理这节课中的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使教师有的放矢,控制课堂灵活自如。避免了满堂灌和重点知识不清晰的问题。再如专题二第二节《中国的古代艺术》介绍了古代艺术的五种形式: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按照这一标准音乐、舞蹈可以略讲,书法、绘画、戏曲要重点讲。这样就避免了长篇大论讲非重点,越讲越糊涂的状况。

2.取舍教学重难点是基础

教师善于根据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来区分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有关的,有利于突破难点的多讲,反之则少讲或不讲。例如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课程标准规定:重点是现代交通工具和信息传递技术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难点是将人类时空观念变化与学生自身生活阅历结合。显然汽车、飞机、计算机和网络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重点内容,再与学生自身生活经历,感受相结合是难点。便可围绕其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可将剩下的那部分感觉困难的知识“电磁波原理”“有线电报与无线电报的区别”等略讲,只要起到帮助学习理解重难点这一中心即可。再如专题八第一节《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其重点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出现的历史背景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和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及艺术价值。难点是:结合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并进而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本节课总体来看以文学为重心,对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便可略讲,使得感觉教学困难的音乐乐曲鉴赏和绘画作品鉴赏难度降低,而以多媒体为载体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则更加便利,拿捏有度,便于分析。

3.取舍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关键

历史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师应该善于根据教学方法进行取舍。当然,这一取舍是相对的,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定后,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教学内容的裁剪和选择。例如使用联系现实法,可以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的亲身体验当中去感受文化史的魅力、内涵,并认识到学习文化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对文化史产生乐学、爱学的情绪。例如讲中国的戏曲艺术时,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戏曲太老土,而且他们平时几乎是不欣赏戏曲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当今深受大众喜爱的李玉刚的表演来感受到传统戏曲与现代艺术结合的魅力,进而生发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认可,并认识到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继承,与时俱进。再如使用讨论法时,可以选择带有关键性问题的内容,重点突出的组织学生讨论。在印象主义绘画部分可以实施这种方法,学生之前对塞尚和凡?高有一些了解,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更多的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进而归纳总结出印象主义绘画产生的背景这一重点。

教师应该通过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实现学习过程的主动构建。当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图片时,要选择那些易制作成图片,并能帮助学生学习重点知识的内容,其他内容可以少用或者不用图片。例如近现代绘画艺术部分,不同时期各种风格的绘画作品和作者可以用大量图片加以展示说明。通过视觉冲击来掌握某一时期绘画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再如使用视听媒体时,则选择那些易于制作、下载或易于借助视听工具表达的内容。在学习近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就可以播放从浪漫主义音乐到摇滚乐这个阶段所有音乐流派的代表曲目,在聆听中发现区别,提高认识,升华知识。

4.兼顾相关科目进行取舍是补充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贯通古今,涉及众多学科的一门科学,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多学科间的学习和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民提高。但是,教师还要根据学生高中学习的其它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取舍。与历史教学关系密切且高中课程设置的科目多讲,反之少讲或不讲。例如讲两次工业革命这块知识时,就要重点讲述背景、标志和影响。对其中提到的蒸汽机一次次改进的过程和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电动机工作原理等这些与物理学科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可以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学习,丰富知识,增长视野。再有近代生物科学中可以重点将达尔文和进化论。对于比较深入的涉及到的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如生物学的群体研究和个体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血液循环理论,细胞学说这些知识可以少讲。巴氏消毒法的原理,外科手术中带来的高死亡率这些本可以少讲,但是由于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进行补充,适当展开。取舍的核心是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对其他相关知识取舍要服务于历史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中心和重点来选择的。

二、及时补充材料,活化课堂教学

历史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及时补充相关资料,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补充地方史料

教师应该选取那些既反映重要历史内容又具有乡土特色,同时又能促进历史教学的事例,以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通过恰当的运用教学史料,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尽可能的克服历史与现实,与人生的距离感,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在讲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时,有条件的话就可以安排学生到书法展览长廊进行实地学习。

学校教育是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工程,历史教师要精细设计筹划,用心组织安排,有些教育活动还可以与政治课、语文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课程协调配合。

2.补充研究新成果

史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研究对象的不断扩大,研究深度的不断深入,必然对历史教学内容产生影响。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教学内容有了明显的变化,如更注重从人类文明史观的角度去学习,分析历史,人类文明史关注的重心是文化的发展,当代史研究在逐渐加强,成为教学内容的重头戏等等。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需要补充这些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以拓宽眼界,引发思考。

3.补充兴趣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讲课或平时学生举行的文娱活动中可以插入小故事,如在学习“谁创造了万物”时可以讲女娲造人,古埃及的黑泥塑人,古芬兰的怪鸟孵化成人,古希腊的鱼变成人等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到“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学习内容上来。再有可以将一些历史知识以猜谜,接龙,抢答等形式在文娱活动,竞赛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寓教于乐。

总之,及时补充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也符合历史知识综合性的特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必须注意要有助于教学,占用的时间不宜过多和注意主题知识等问题。

三、勇于教学创造,开辟教学境界依据课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是历史教学内容的第一次创造,在此基础上以课标为依据,结合当地的教育发 展水平和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第二次创造。对教材的第三次创造是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比如必修三中先讲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后面又讲世界近现代绘画艺术,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学习,从联系中找不同,从区别中找共性。再如我在上必修3《中国的古代艺术》时,本来是建议1个教学课时的,我就大胆地分为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各一个课时来授课。通过课堂中学生急切的眼神、会心的微笑,作为教师,我能感受到学生对我这一节教学能产生共鸣,我想,虽然我这两节课的内容,高考不太可能要考到,但却成功地向学生传授了文明史中精彩的文艺史,成功地让学生掌握古代书画艺术脉络,也让他们为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这样的课,总比蜻蜓点水式、压缩饼干式的讲解要好得多,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其它模块的教学,文艺史的教学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对艺术品的感受,他们才有可能体会到作品的特色,才有可能体会到作品的价值。例如,在讲述中国绘画文人画时,让学生欣赏郑板桥作品《兰竹》,这幅画了哪些内容,他们之间有联系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补充写明图中的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竹子这种植物的什么特点?有节,挺拔!深山岩石缝中的兰花又能象征什么呢?隐居,洁身自好。只要学生参与鉴赏,其实不难得出表达作者不甘官场同流合污的心声,此时,我们再点出文人画的特点是写意抒情。可见,艺术鉴赏与历史思考有机结合,以历史思考为中心。

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以历史视角审视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成就、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避免因单纯地介绍知识而陷入具体知识的无效扩展中,脱离历史认识上的意义。教师需要注意文化史内容与政治、经济领域的联系,追根溯源,点面结合;揭示联系,前后相承;比较对照,寻找异同。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文化,凸显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也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各国家、各民族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总之,文化史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人文学科,它不仅需要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还应有其他的学科知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在学习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我们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中摸索、学习、总结,开发教师自身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宋颂.触摸历史 感受文化——新课程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4).

[3]吴桃珍.文化史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历史教学,2013,(2).

推荐访问:增减 勇于 善于 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