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新作——《中华文化:从北大到台大》

图书简介

2011年5月28日,在哈尔滨第21届全国图书展销会的活动现场,余秋雨先生翩然而至。他一身黑色制服,坐在雪白的沙发中,摆开两手,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显得很放松,大家风范悠然而出。听了主持人介绍说此次岳麓书社推出的是他封笔7年的新书,他连忙解释,“传播有误,这7年比任何时候出的书都多。”

余秋雨说他这本《中华文化: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繁体版,去年在台湾由“天下文化”出版,甫一面世,即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在半年内重印五次,这对一本很有深度的文化类著作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书中没有凶杀,也没有爱情,似乎以为很枯燥,然而却受到年轻读者的喜爱,这证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马英九先生参观2010年台北书市时,首先购买了此书,更有台湾读者读了这本书后惊叹:“北大学生太厉害了!”此次余秋雨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完善,并更名为《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该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先生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后来,又加入了他与台湾大学学生对话的部分。

我以整整一年的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这门课程的进行方式比较特殊:一,师生之间有很多讨论,每次课后学生又会提出很多文化问题要我快速问答,名曰“闪问”;二,全部课程都由香港凤凰卫视播出。

我们的课程在电视台播出的第一个月,就有很多读者来信要求出书;从第二个月开始,参与课程的一些北大学生已经成了“亚明星”,不少观众能够随口说出他们的名字。一位台湾教授问我:“男学生都那么帅气,女学生都那么漂亮,学问和口才都十分了得,是不是你特意挑选的?”我说:“没有挑选,这是青春的自然美色。当这种美色与古老话题联在一起的时候,新旧之间互相映衬,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魅力。”

这本书的初版在大陆很受欢迎,短短的时间内就销售了十二万册。据读者反映,大家最感兴趣的居然是“闪问”部分。台湾最重量级的出版家高希均教授、王力行女士读了之后竭力主张此书在台湾出版,又建议加入台湾大学学生对我的“闪问”。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就把我的初版书稿交给一部分台湾大学学生传阅,然后请他们提出问题。台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快就来了,我一一作答。与此同时,我又补充了与北大学生的一些问答。

相比之下,北大学生的问题比较锐利、重大、活跃、有趣,台大学生的问题比较含蓄、雅致、诚恳、天真。我努力用完全相同的态度来回答两边的问题,但是,提问者的不同口气也悄悄地左右了我的口气。好在大家都知道,我心中历来缺少政治坐标,因此说重说轻都是出于文化。我把与两所大学学生的问答,放在全书之前。

由于两所大学学生的共同参与,我这本书的新版就变成了现在的书名——《中华文化:从北大到台大》。

书中的主体内容,就是我在北大开设的课程。这是一部我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但是这部中华文化史与同类著作不同,是我对当代人“文化记忆”的探寻。这种探寻,包括“已经拥有的文化记忆”和“应该拥有的文化记忆”两个部分。为了弄清这两个部分,我在讲课现场对北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次测试。

本书表明,我主张当代人“应该拥有的文化记忆”,比较侧重于早期。理由是,那个时期创建了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相比之下,后来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尽管故事多多,则不妨快步走过。这种格局,我在《寻觅中华》一书中已经有过书面表述。《寻觅中华》的台湾版,收在尔雅出版社的《新文化苦旅》中。

我与两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那么深入的心灵交流,感到十分愉快。文化可以滋润生命,生命也可以滋润文化。中华文化的前途,就看有多少年轻而又美好的生命来滋润它。如果没有今天的滋润,那么,即便是奉为天书圣典,它也只能风化。

精彩选读

闪问:

问:阅读深邃细腻的文学作品时,觉得简体字的表述无法到位,您有同感吗?大陆也有声音说逐渐回复繁体字,有可能吗?

答:我的阅读,两种字体各占其半,倒没有产生您的感觉,只认为那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五四时期胡适、鲁迅他们提倡白话文,也曾经使很多学者深感痛苦,觉得白话文只用于低层世俗实用,失去了表述高雅情致的功能。但后来事实证明,情况并不是这样。汉字简化,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代代都在做,每次都会遇到不习惯的问题。现代的汉字简化运动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比五四运动还早,由陆费逵、钱玄同先生发起,到三十年代出现过好几个简化方案,很多语言学家、文学家和政府部门都参与了。简化汉字不仅仅是减少笔画,还包括精简总字数、减少异形、异读、古读等等工程。据唐德刚先生回忆,大陆在五十年代公布的简化汉字方案,在美国的胡适之先生看了还不断地击节赞赏。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简化,是古代书法家们写草书时已经反复用过的。时至今日,一个人选用哪种字体都是自己的自由,现在由计算机转换字体也非常方便,但是如果要强令改变十多亿人的文化习惯,却缺少足够的理由。连终生只会写繁体字的毛泽东,也没有下过这种命令。他只是让自己的诗词印了一些繁体字版本而已。

问:现在的城市越来越像工地,不断在拆,不断地建,我们似乎难以找到安身之所,更别提心中的安稳了。请问余老师,您怎么看目前包裹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大拆大建?

答:我們原来的生态实在太落后、太简陋了,可以用“脏、乱、差”三字来概括。因此,“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大拆大建是免不了的。忍一忍吧,过几年就安静了。

即使被现在一批文人描绘得精彩绝伦的上海“石库门”房子,也是一种低劣生态,我长期生活其间,深有体会。狭小而阴暗的房间和楼梯,处处都可以互窥和偷听;没有卫生间,天天早上是一片“倒马桶”的呼声,整个城区臭气熏天;没有煤气,家家户户都在生煤球炉,因此臭气又裹卷在呛鼻的煤烟中,使人张不开眼……

中国民众有权利过得好一点,千万不要为了写文章、玩文化,去伪造和美化过往的生态。我们的前辈一直没有找到像样的安身之所,不要把我们的虚假强加给他们。

推荐访问:中华文化 秋雨 新作 台大 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