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节庆礼仪用语中的民俗文化

摘 要:在回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传承过程中,语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一文化还融入了自己先民的语言成分,而且还保留了不少阿拉伯语、波斯语及经堂语成分,甚至还创造出了一些新词汇,形成了回族语言中的特殊用语,生动体现了回族长期形成的独特而深远的民俗特点。笔者试图从回族语言文字习俗入手,通过对节庆礼仪用语的介绍和研究,分析回族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回族语言 节庆礼仪 民俗文化

回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保留着许多传统的生活民俗,而这些民俗是回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同时,回族使用的民俗语言也非常丰富,在节庆礼仪、宗教活动、婚丧嫁娶、日常生活中均不同程度地用到了一些习俗用语,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民族共性,构成了回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其中的节庆礼仪用语是回族民俗文化最有力的代码和见证。比如,有关回族节日的词语: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法蒂玛节、登宵节、聚礼、尔麦里等。还有一些表现礼仪的词汇,如:色俩目、做“尼卡海”、念“讨白”、提念“克利买”、站“者那孜”、送“埋体”、念“亥亭”、开学、穿衣挂幛、点香、封斋、开学、进教、昏礼、会礼、朝觐等。这些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反而被代代传承,保留了下来,成为回族在节庆礼仪时专门使用的特有词汇,这些词汇大部分都保留了原来语言的发音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语言交流。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回族人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及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心理。

回族的节日节庆很多。其中,在节庆日中使用的词汇是回族语言的一部分,这些词汇几乎成为回族群众及信仰伊斯兰教群众的专用词。关于节庆用语,最熟悉的就是:古尔邦节、开斋节和圣纪节等重大节日词。除了这些重大节日词汇,还有法蒂玛节、登宵节、聚礼这样的日常节庆词,这些阿拉伯语词和波斯语词在回族生活中一直沿用。同时,关于节庆的习俗在有的地方,比如宁夏、青海等回族聚居地都保留得很完整,体现着深厚的伊斯兰民族文化习俗。

在回族节庆礼仪用语中,“古尔邦节”“开斋节”和“圣纪节”,这三个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节庆用语,更是回族节庆的重要标志。“古尔邦”,俗称“大尔德”,是阿拉伯语借词,有“许牲”习俗,是“宰牲”的意思,所以又叫“宰牲节”。“宰牲节”虽然使用的是汉语词汇,但与汉语用法略有不同。如“宰牛”“宰羊”等只能用“宰”,而忌讳说“杀”,这与过节时的宰牲有关。“开斋节”阿拉伯语叫“尔德·菲土尔”,俗称“小尔德节”。回民有清晨沐浴更衣,上清真寺聚礼的习俗。亲友邻居互送油香、馓子等食品以表祝贺,年轻媳妇回娘家向父母祝贺,一般家庭要置备菜肴宴请阿訇和亲友。“圣纪节”这个词是回族自造的一个宗教词,回民要到清真寺过“尔麦里”,颂经、赞主(赞颂真主)、赞圣(赞颂为伊斯兰教做出重要贡献的人)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这三个关于节庆的用语在融入回族使用的汉语后,服从了汉语的内部规律。在语音方面,它接受了汉语化的语音改造,用的是汉语读音,有自己的声调,符合汉语声母、韵母相拼的规则,在使用上也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由于汉语的名词缺少性、数、格的变化,因此在阿拉伯语词有这种变化的名词进入汉语以后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特点。

除了这些重大节庆用语之外,还有“法蒂玛节”“登宵节”“聚礼”等日常节庆用语。“法蒂玛节”这个词中的“法蒂玛”是穆罕默德之女的名字,是名词和汉语“节”组合,符合汉语构词原则。“聚礼”公历每周五(也叫“主麻日”),“聚”在汉语中是个动词,有“集合”的意思,和名词“礼”构成“聚礼”同样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律。关于“登宵节”这个节日词在回族民间流传着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穆罕默德在此日的“一夜之间”从麦加到耶路撒冷,并在一块岩石上登上云霄,遨游七重天,又在黎明返回麦加。[1]从这些节庆用语的来源和其内涵可以看到大部分词都和伊斯兰文化及回族习俗有密切联系。

“尔麦里”这个词,在回族的节日庆典场合使用频率很高,回族在节日里有举行“尔麦里”仪式的习俗,在回族人看来,尔麦里能赶上这些节庆的日子是一种好事。“尔麦里”是阿拉伯语“举动,行为,(宗教功修和善行)宗教礼俗活动”的意思。在使用时,可以和汉语组成固定词组“过尔麦里”,“过尔麦里”意思同“过乜贴”。这种组合是回族在使用汉语时,形成的“汉语动词+阿拉伯语/波斯语”的动宾结构这样一种独特的语法现象。在中国伊斯兰教门宦中,“‘尔麦里’则专指纪念教主、教主家族成员以及殉教者的生辰、忌日的宗教活动,一般都要集会诵经、设宴待客以及穆斯林向教主奉献,系对圣徒、圣墓崇拜的重要标志和道乘修持的重要功课。”[2]“尔麦里”仪式是回族穆斯林社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回族人给他贴上了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标签——“吃油香”,也叫“念亥亭”。因为在回族人家里所举行的“尔麦里”仪式,多数是为已逝去的亲人所举行——“搭救亡人”。这样做的意义:一是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另一个是遵循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在替亡人祈祷赎罪的同时,履行自己的信仰义务。回族人很重视传宗接代,其主要原因是对死后彼岸世界的关怀,即在后世希望子孙能为其举行“尔麦里”仪式替其赎罪,体现了回族人“两世吉庆”的观念。

在回族的婚礼中,常会听到“尼卡海”这个用语,通俗的解释就是阿訇念的“征婚词”。即用阿拉伯语宣布他们的婚姻合法,并向新人祝福。有念“尼卡海”的习俗,只有念了“尼卡海”这一婚姻的婚礼才合乎教法。“尼卡海”,可以说是回族婚俗礼仪中的专用语。做“讨白”、提念“克利买”、站“者那孜”、送“埋体”、念“亥亭”等都是回族丧葬礼仪中使用的语言。而且,有的用语内涵丰富,是回族丧葬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比如“做讨白”在回族语言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为成年人和老年人在病危时举行赎罪悔罪仪式,一般要炸油香诵经,并将油香等食物舍散给亲友、贫穷者;在病人即将咽气时,守在旁边的亲友提醒病人‘念克利买’(信仰箴言);另一个是指人做了错事,进行反省改过。”[3]亡人着好水穿好白布之后,就要用“者那札”(清真寺专供教民公用的抬亡人的担架)把其送到清真寺举行葬礼,俗称“站者那孜”;人去世后的遗体阿拉伯语称“埋体”,送亡人称“送埋体”;对亡人的祭念主要是“念亥亭”。在回族人看来,“婚丧嫁娶”是人类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回族人在口语中也把它称作“红白喜事”,通过参加这些仪式,他们才会觉得这样的人生才会完美。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词语,以伊斯兰的宗教文化为基础,从而构成了回族话中一系列表现婚丧嫁娶方面的礼仪用语。

然而,“色俩目”是回族礼仪文化中最重要的标志性问候语。“色俩目”是阿拉伯语借词,全称是“色俩目勒坤目”,又称“色兰”,含有祝你平安的意思。这个表现礼仪的问候用语,在回族语言中,已经超越了问候语的范畴,镶嵌上民俗文化的多重内涵:“一是回族人家中无论男女老少,见面时要互致“色俩目”;二是回亲定亲时,吃完宴席后,男女双方当着众亲友的面互道“色俩目”,表示这门婚姻大事已经定了,今后一般不能变更;三是在回族礼拜、婚礼、节日庆典以及各种重要礼仪场合,都有集体互道“色俩目”的习俗;四是回族在互相发生误会、矛盾甚至冲突后,解决矛盾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互道“色俩目”;如青海地区的回族,还沿用这一办法来调解纠纷、增强团结。同时,“出色俩目”也成为回族专有的宗教仪式,礼拜结束后,全体穆斯林口诵“色俩目”并将头先转向右念一遍“色俩目”,然后再转向左念一遍“色俩目”。这种仪式就叫“出色俩目”。需要注意的是,回族与回族交往时互道“色俩目”,回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时并不道“色俩目”,其他民族和回族交往时也不道“色俩目”。[4]所以,“色俩目”逐渐演变为回族内部表达民族情感的特殊用语。即便互不相识的回族人之间,只要道一声“色俩目”,就立即缩短了情感距离。“色俩目”这个词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回族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民族,礼仪贯穿着回族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作为礼仪用语的“色俩目”就成了回族身份的语言标志,而且在回族礼仪中有着一语千钧的作用。

回族是以伊斯兰教信仰和伊斯兰文化习俗为内核的一个民族。它拥有许多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民俗语言。有经济用语、宗教用语、礼仪用语、饮食用语、居住用语、禁忌用语、卫生用语、婚姻用语、丧葬用语、节日用语、亲族用语等等。这些用语分别记录和传播着回族不同的民俗文化,从这些用语中,既能领略到表现回族民俗内容的语言,又能感悟出语言中蕴含着的民俗事象。在这些用语中,节日用语和礼仪用语作为民俗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不在语言中留下他们的痕迹,拉开这些语言符号的帷幕,可以获得大量关于回族民俗方面的资料。文章只截取了其中节庆礼仪用语部分来分析研究,探讨这些用语的来源与内涵及积淀着的回族民俗文化内容。

总之,一个民族的语言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回族语言中的节庆礼仪用语,在回族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且不断积累和发展,在长期的使用中,又承载着对回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作用。

注 释:

[1]转引自刘瑜:《宁夏回族汉语嵌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华

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46页。

[2]金宜久:《伊斯兰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

313页。

[3]马燕:《回族常用语言的特点及所蕴含的民俗文化》,青海民

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26页。

[4]李生信:《回族话中专用词的宗教本源》,宁夏社会科学,2010

年,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

[1]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2]何克俭,杨万宝.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M].银川:宁夏人民出

版社,2003.

[3]杨占武,金立华.回族经堂语的语言问题[J].回族研究,1992,

(2).

[4]李生信.回族话中专用词的宗教本源[J].宁夏社会科学,2010,

(1).

[5]马燕.回族常用语言的特点及所蕴含的民俗文化[J].青海民族学

院学报,1999,(4).

[6]丁克家.回民语言及其文化属性[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1995,(1).

[7]沙彦奋.西北回族社区“尔麦里”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2010,(1).

[8]李生信.回族语言的民族属性[J].固原师专学报,2001,(5).

(马晓琴 银川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750021)

推荐访问:回族 节庆 用语 礼仪 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