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安舆论引导实战化训练的思考

摘 要 舆论引导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长期缺乏实战化的教育训练,广大公安民警在舆情知识、舆情意识、舆情引导能力等方面都明显不足,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公安工作和舆论环境的变化。如何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切实提高公安舆论引导训练任务、训练过程和训练方法的实战化水平,使广大公安民警学会更加从容地引导舆情,化解危机,理应成为警务实战化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公安 舆论引导 实战化 训练

作者简介:赵黎,辽宁公安教育培训中心特级教官,公共关系教研部主任,研究方向:警察公共关系。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9-260-02

2015年,是公安部确定的“警务实战化训练推动年”,全国各地公安机关迅速掀起了一场关于警务实战化训练的热潮。提到警务实战化训练,很多人都会自然将其与警务战术等“武”科目联系起来,而事实上,像舆论引导这样的“文”科目,同样也需要更加贴近实战的教育训练,才能更好地适应公安工作和舆论环境的变化形势,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公安舆论引导实战化训练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舆论引导工作对于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良好形象、和谐警民关系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凸显,突发事件频发,广大公安民警长期工作在维稳处突的一线前沿,极易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和新闻媒体炒作的热点。而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普及,广大民众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来传播信息,表达诉求,对公安机关施加舆论压力,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令人遗憾的是,在这种舆论环境变革的重大挑战面前,各级公安领导干部和广大基层民警由于长期缺乏有关舆论引导方面的培训,结果导致一些本来不该将舆论矛头指向公安机关的案(事)件,如黑龙江“庆安事件”、河北“肃宁事件”等涉警事件,都引发了媒体和公众对警方的持续质疑与批评。因此,公安机关如何按照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实施系统、科学、有效的实战化训练,使广大公安民警了解舆情相关知识,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更加从容地应对舆情,化解危机,实现公安机关与媒体、公众的有效沟通,理应成为当前民警教育训练工作中一项必备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公安舆论引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不断总结教训,借鉴经验,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着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但伴随着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和公众参与方式的变革,公安机关在舆论引导工作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 公安基层民警舆情知识贫乏

随着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公安机关面临的是一个空前开放、高度透明的执法环境,警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通过媒体或网络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警察在执法一线稍有不当,就可能会被媒体和网民抓住不放。但广大基层民警由于长期缺乏相关学习和培训,对媒体的认识和了解还停留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层面,对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面的知识极度贫乏,对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特点也缺少足够的认知。因此,在与记者或网友打交道的过程中,部分民警缺乏沟通经验和技巧,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甚至胡乱说,结果经常使得一些本来不该引发舆情的“小”事炒“大”,造成公安工作的被动和警察形象的受损。

(二) 公安领导干部舆情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习惯于埋头苦干,低调行事,习惯于“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而对舆情传播发展的规律了解不多,没有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因此,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发布信息不主动,舆情应对不及时的情况,结果致使在网络和媒体上传播的涉警负面信息远远超过正面信息,无形中加大了公安机关引导舆情的压力。在舆情刚刚发生的初始阶段,个别公安领导干部缺乏舆情敏感意识,不知如何预防和避免舆情的发生,甚至舆情发生后,还简单地认为是宣传部门和上级领导的事,与自己没什么关系,最终导致舆情完全失控的严重后果的产生。

(三) 公安宣传部门舆论引导能力不足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宣传部门在与传统媒体的沟通方面普遍重视程度较高,投入精力较大,但对于在贴吧、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涉警舆情,却普遍存在畏惧心理,预防不到位、回应不到位、沟通不到位,不会利用新闻传播规律来引导舆论。部分公安机关宣传部门在面对网络涉警舆情时,还依然停留在“封”、“堵”、“删”的低级应对水平,人为与媒体和公众制造对立情绪,极易致使事态迅速恶化。近期多起依托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而在全国引发强烈舆论影响的涉警舆情,如“深圳警察吃娃娃鱼事件”、“山西太原警察踩头发事件”等舆情事件,都从不同方面折射出公安宣传部门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

三、公安机关开展舆论引导实战化训练的对策和建议

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是新时期提升公安战斗力、专业素养和实战本领的重要途径,应“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一切为了实战、一切服务实战、一切服从实战”。那么,怎样才能确保公安舆论引导训练更加贴近实战呢?笔者认为,应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训练任务要贴近实战

传统的教育训练活动,大多只重视学员对教官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公安舆论引导的训练任务,则要求培训学员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遇到过却从未解决过的实际问题。如笔者在民警培训教学中,针对不同培训班型设计的《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大型安保活动中的媒体沟通策略》、《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疑难警情处置》等训练任务,都是广大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但又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官要求学员根据不同情境下的具体矛盾和问题,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断寻求突破与超越。由于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对参训民警来说,这一训练任务不仅更加贴近实战,也更具有挑战性。在制定具体训练任务的时候,教官一定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凭空想象,必须根据公安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确保训练任务目标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能够符合公安机关要求,推动实战工作。

(二)训练过程要贴近实战

在公安舆论引导训练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训练内容和场景等教学环节的逼真性。以笔者在辽宁公安教育培训中心实践了五年多的《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情景模拟训练为例,在整个训练实施过程中,教官就特别强调了各个教学环节一定要贴近公安工作实际。“新闻发布会”所选的案例,都是由参训民警自主选择的新近真实发生在省内外的重大突发事件,同时也是现实中带有普遍性的各地公安机关可能遇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参与角色扮演的学员,均为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而请到现场参与提问的媒体记者,也都是各主流权威媒体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可以确保其所提问题的质量和水平与现实中基本吻合同步;而“新闻发布会”的会场布置,更是严格按照市级以上公安机关新闻发布会的实际标准来精心设计,无论是会场环境、光线还是音响设备,都力求给学员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实战感觉。

(三)训练方法要贴近实战

以往的培训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这种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方法单一,形式陈旧,极易造成参训民警在课堂上的倦怠和疲劳。而公安舆论引导教学训练工作,必须体现“教、学、练、战”一体化的特点,适合采取以学员为中心,将情境模拟、现场讨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办法,学员充分体验,教官适时引导,师生共同研讨,这样多元并举,多管齐下,通过多种训练方法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充分融合,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最终实现“战训合一”的最佳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笛.一切面向实战 一切为了实战 公安部部署开展“警务实战化训练推动年”活动.人民公安报.2015年1月19日.

[2]杜晋丰.论公安机关舆论引导的实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赵黎.“项目教学法”指导下公安舆论引导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公安教育.2012(4).

推荐访问:舆论 实战 引导 公安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