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税收政策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途径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显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还需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明确税收政策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途径,为更好发挥政府资源配置作用做了铺垫。因此本文试从影响市场失灵的因素出发,研究分析了税收政策在资源配置中的直接作用途径和间接作用途径。

关键词:税收政策;资源配置;作用途径

我们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这说明,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是有限的。全会在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后面紧跟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说明了全会还强调了政府和国家的作用。市场失灵理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依据。政府作为市场的补充,通过参与资源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这就是政府的资源配置。税收政策是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政府配置的重要手段和物质保证,为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深入分析税收政策通过哪些途径作用于资源配置是势在必行的。明确税收政策作用于资源配置的途径有助于当前政府在运用税收政策调整资源配置时,能尽量保持决策行动与政策结果的一致性。因此,本文将试着分析税收政策具体通过哪些途径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一、文献综述

陈显昭(1990)指出,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税收的资源配置功能,一般表现在积累与导向两个方面,特别要注意发挥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赵慧敏、姜晓刚(1997)指出,"卡尔多效率"是税收调整资源配置的理论依据,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制度各构成要素来实现税收调整资源配置。沈玉平,沈关祥(2000)指出,税收政策是实现政府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在实现政府目标过程中,会遇到政策目标的非一致性、非同步性。此外,有众多学者针对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李文(2006))、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梁世彬(1996)),税收政策与节能减排(梁季(2008))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有大批学者针对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大量地研究。二十一世纪以来,学者们的研究几乎把税收政策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割裂开来,我国学术界上,把税收政策与资源配置直接联系起来研究的仅仅止步于二十世纪发表的几篇,有陈显昭(1990)、钟晓敏和庄序莹(1995)、赵慧敏和姜晓刚(1997),遗憾的是,他们也没有深入研究税收政策作用于资源配置的途径有哪些。而税收政策是政府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明确税收政策影响资源配置的具体途径有哪些,有助于政府在运用税收政策调整资源配置时能保证政策行动与政策结果的一致性。

二、税收政策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途径分析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通过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此时就不需要政府进入市场进行干预,税收政策应该保持中立,不存在税收政策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靠整个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来调节的。在我国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一方面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市场配置资源难以达到效率最优,甚至会加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为了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建立起有秩序的竞争环境,促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即用有形的手为无形的手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创造环境、提供服务。这里虽有政府进行干预,但运用的是行政和法律等手段进行制裁和约束,因此此时政府的税收政策仍然应该保持着中立!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上存在着市场势力、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的现象,即使有一整套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全面的法律、制度环境,市场仍然无法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政府作为市场的补充,可通过税收政策参与资源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由此可知,税收政策对资源配置发挥作用的切入点是市场失灵。我们从市场失灵的常见类型:市场势力、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产品出发,将税收政策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途径分为直接和间接作用途径进行详细分析。

1、税收政策对资源配置的直接作用途径

当某个经济行为人的活动使他人的利益受损而并没有因此承担相应的成本时,我们就说该经济行为人的活动存在负的外部性。即经济行为人生产的产品价格没有完全反映生产该产品的成本。此时经济行为人生产一单位产品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而经济行为人根据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私人边际收益来生产产品,将会造成生产得太多,从而太多的资源分配于该生产,这就造成了资源配置无效率。为了调整由负外部性造成的资源配置无效率,政府通过向该经济行为人征收庇古税使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减少该产品的生产,把多出的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其他产品,达到调整资源配置的目的。

当某个经济行为人的活动提高了他人的利益而并没有因此得到应有的回报时,我们称该经济行为人的活动存在正的外部性。即经济行为人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价格没有完全反映生产该产品所带来的所有收益。此时经济行为人生产一单位该产品的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根据理性人假设,该经济行为人根据其利润最大化原则来决定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这时,增加一单位该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即增加该产品的生产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利的,因此该经济行为人对该产品生产得太少了。此时,政府可以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该产品的每单位生产成本,从而激励该经济行为人增加该产品的生产,使社会资源更多地分配到该产品的生产上。通过税收政策缩减具有负外部性产品的生产,鼓励具有正外部性产品的生产,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进而能够达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安体富,任志强(2011))。

在市场进行交易中,当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其他方掌握的信息,或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于其他方掌握的信息时,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中,如果是因为在签约前,卖方拥有的信息少于买方拥有的信息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导致卖方提供产品将无利可图,从而没有厂商愿意生产这种产品,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调整资源配置。例如市场上没有企业愿意提供健康保险,这是因为对于投保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投保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也多于企业所能掌握的信息,最后导致不会有企业愿意提供这类保险品。但是这类产品的有效提供能够提高社会的总福利,因此社会资源分配在该产品上太少了。这时政府可以强制要求所有公民都缴纳一定的社会保险税,一方面使一部分社会资源从其他地方转移到该产品的提供上,弥补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无效率;另一方面这部分社会资源将分配给那些遭遇困难的公民,实现了社会资源从所有纳税人转移到局部遭遇困难的纳税人上,这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的配置。虽然这种税使一部分人的受损,而另一部分人受益,但从整体看受益大于受损,整个社会的福利得到提高达到卡尔多效率,这说明税收政策通过向所有公民征税而对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赵慧敏、姜晓刚(1997))。

2、税收政策对资源配置的间接作用途径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特征的产品或服务,如公共基础设施、国防、环境保护等。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人们在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上存在着普遍的搭便车心理,从而就没有人愿意对消费公共产品而付费。又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在提供一定数量产品的情况下,增加一个人来消费该产品不会增加任何成本,若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来提供产品,那么企业就应该免费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这是不可能的。这样人们将所有的社会资源用于生产私人产品或只提供极有限的公共产品,分配到公共产品的社会资源就会严重不足,最终将降低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税收和政府支出的存在为提供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可能,通过强制性地征税以增加人们的生产成本,从而使人们用于私人产品的资源减少,再把征收的税通过政府支出以生产公共产品提供给社会。这样就通过税收政策,将部分社会资源从私人产品的生产上调整到公共产品的生产上,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对于具有正外部性产品的生产,由于企业生产一单位该产品的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从而使得该产品生产的太少。为了促进企业生产更多的该产品,除上述提到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对企业的征税来直接调整企业的生产外,由于税收与政府支出的存在,政府还可以通过将征税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来鼓励企业生产更多的具有正外部性产品。

具有一定市场势力的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产品产量和价格,结果具有市场势力的企业总是将产品价格定得高于完全竞争价格,而产品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产量。因此具有市场势力的企业的存在,使社会资源用于该产品的生产太少。政府可以通过价格管制,降低产品的价格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同时用税收提供的部分资金来对企业补贴以弥补其生产成本,增加这类产品的生产,提高社会总福利并改善资源配置。

三、总结

在市场出现市场失灵时,要政府参与资源的配置就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作为物质基础,而税收则是政府配置资源的最主要的手段和物质保证(钟晓敏、庄序莹(1995))。我们通过分析了税收政策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途径,得出:(1)税收政策在资源配置中的直接作用途径:政府对具有正外部性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把更多的社会资源用于正外部性产品;政府对具有负外部性产品征收一定的税,减少企业生产负外部性产品,由此挤出的部分社会资源分配到其他产品的生产中去;对于因卖方拥有的信息少于买方拥有的信息而导致市场上无人提供相关产品,政府通过强制性征税的办法向所有人征税,把由此收集起来的社会资源用于特殊人群的服务,以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得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2)税收政策在资源配置中的间接作用途径:对于私人企业无法提供或提供极少的公共产品,政府由征税取得的资金通过政府支出以购买公共产品,即通过把社会资源从私人产品转移到公共产品中去,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当市场中存在具有市场势力时,政府通过价格管制和补贴手段,诱使企业生产更多的产品,增加了消费水平,使社会资源更多地分配到生产该产品上,得到资源优化配置。面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现象,政府在利用税收政策进行干预经济以实现政府资源配置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具体税收政策如何影响社会资源配置,以及通过哪些途径对资源配置发生作用,从而使政策目的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玉平,沈关祥.当前我国税收政策选择中的矛盾[J].财经论丛,2000,(1).

[2]钟晓敏,庄序莹.浅析资源配置与税收筹资的界限[J].税务研究,1995,(4).

[3]赵慧敏,姜晓刚.资源配置与税收调整[J].税务与经济,1997,(3).

[4]陈显昭.深化税制改革与优化资源配置[J].财经科学,1990,(3).

[5]刘国光.关于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2014,(3).

[6]金戈,赵海利.公共支出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李文.从供给角度分析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J].税务研究,2006,(1).

[8]安体富,任志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2).

[9]严成樑,龚六堂.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评价[J].世界经济,2012,(4).

[10]张盛仁.浅论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J].教育与经济,2008,(3).

[11]梁季.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8,(2).

[12]李秀娟.高等学校内部资源配置与使用的效率与公平[J].高教探索,2004,(1).

[13]徐天柱.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管模式创新及制度构建[J].行政论坛,2014,(2).

作者简介:林燕芳(1987.12-),女,福建莆田人,浙江财经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推荐访问:税收政策 资源配置 浅析 途径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