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型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及其重建路径

摘要: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是反人类的种族大屠杀事件。反屠杀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义在于教育人们以史为鉴,不忘国耻。但我国转型期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建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就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教育;爱国主义;缺失;路径

中图分类号:D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2-0017-05

一、转型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国家的一种忠诚和支持的态度及其行为,主要表现为人们对国家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文化的特色及其基础,以及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对人们施加爱国主义思想影响,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引导人们开展爱国行动的一种教育行为。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第一条就是教育人们“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南京大屠杀教育,笔者认为在我国转型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了解历史,不忘国耻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具有极大毁灭性的法西斯暴行。日军对南京军民的虐杀行为,显示出人性邪恶与扭曲的一面,给中国人民心理上造成了难以弥合的伤害,也成为长期以来笼罩着两国人民关系的阴霾。因此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历史事实,不忘国耻。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笔者认为读史不仅使人明智也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明智。南京大屠杀的教育意义通常被界定为三方面: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为了和平。20世纪80年代担任南京市长的张耀华指出:“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意义在于还原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实现中日友好的目标,并且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历史的目的是不忘记国耻。张耀华在文中提到要牢记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并希望用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来激发人们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奋斗的热情。把南京大屠杀事件当作一个“历史教训”以激发年轻一代的民族凝聚力,是南京大屠杀教育的重要目的。2005年一项对南京高校10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24.4%的人认为应当牢记历史,向日本复仇;24.3%的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是悲剧,日本受到核攻击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还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抵制日货。但是,南京大屠杀教育绝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使人们认识到理解和沟通、平等与关怀的重要性,偏见、歧视一旦为极权所利用将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正如纳粹大屠杀幸存者、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艾利·威塞尔指出的,所有对大屠杀的研究和教育都表明了同一个目的:“认识邪恶,剥下它的面具,使其丧失毒效。这种邪恶就是仇恨。”

(二)牢记国耻,追求和平

历史不仅是一段记忆,还是对当下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南京大屠杀教育更为深远的目的是为了人类和平。然而,当接触到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题材,人们自然而然的感受是沉痛和愤怒,如何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宽容和对和平的希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南京大屠杀教育并不是为了凸显对当下安逸生活的满足感,而是使我们了解人性善的一面、公民尊严和权利的不可侵犯性、民主与和平的重要性。为了人类和平与社会和谐,我们必须加深对人性的认识,对违背人权的行为保持警觉,并拒斥一切极权专制。所以,南京大屠杀教育不应当停留在对日军集体暴行的心理机制和文化动因的分析上,还需延伸到人性分析,即,原本和我们一样的人如何丧失了“动物性的同情”这一所有正常人看到肉体折磨都会产生的情感,成为了刽子手;极权政体如何造就了这样扭曲的价值观和信仰,并且使暴戾的行为在这样的政治文化下具有了非道德性甚至是某种道德合法性。基于上述分析,南京大屠杀教育的基本要素应为:掌握史实、增强团结或凝聚力、进行人性分析、开展公民教育。由此,将过去、现实、未来很好地对接起来。

二、转型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在这一特定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信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课题。现阶段,南京大屠杀教育的普及渠道主要有以历史和语文为主的学校课程,以及大众传媒的报道。但是,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使南京大屠杀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另外,南京大屠杀教育并未如欧洲犹太人大屠杀教育那样,由国家立法并制定教育规范,因而具有随意性并缺乏连续性。南京大屠杀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的缺失

社会上很多人对南京大屠杀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知之甚少。大部分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年月、死亡人数。其原因部分在于南京大屠杀教育并未在学校中系统开展起来。对中学生而言,南京大屠杀教育只意味着一系列知识点的灌输,目的在于应付考试和升学,即使学了也印象不深。进入大学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的能力,本应将南京大屠杀问题融入到人文学科课程中,以讨论、座谈的方式对其意义进行深入发掘,以使学生对这一事件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但是,除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偶有涉及外,南京大屠杀事件只是存在于人们记忆的角落。就全国范围而言,南京作为大屠杀的发生地和研究中心,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认知和关注程度最高,情感记忆也最为深刻。据《北京晨报》在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66周年的采访调查显示,随机采访的30人中只有一位来自江苏的被采访者知道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5-30岁年龄组的15名被采访者中有11人表示对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不关注。需要注意的是,就认知层次而言,“知道”与“关注”是不同的,“知道”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知识性的了解,也许态度仍然是淡漠的;“关注”则代表了情感思想上的共通,这牵涉到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历史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参与。这也就是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所说的“头、心、手”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因此,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要特别强调与民众的互动性。就南京本地来说,这种互动是有的,但是就全国来讲,非常欠缺。

(二)公众态度冷漠,缺乏对生命NC-XC畏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南京三十多万遇难同胞的生命应激起我们的敬畏。但现实中很多人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惨案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据《现代时报》报道,某足球队于2005年11月10日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全体队员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不鞠躬、不献花、也不默哀,甚至还有两名队员嬉笑吵闹。球队队员的表现,表面上反映了历史的教育悲哀,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整个的教育

悲哀!年轻的队员不知道面对同胞的亡灵应该鞠躬、献花、默哀,年长的教练也“没想到那么多”。其实,没有了对生灵的关注、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怀,再悲惨的历史也无法引起悲伤、沉思、反省,更不要说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了。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三)理论与现实的分离

南京大屠杀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盲点在于,未能将南京大屠杀悲惨事实中所暗含的人性、人权、反极权意义提炼出来,并在此基础上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相较之下,针对犹太种族的纳粹大屠杀教育在欧洲各国政府的支持和民间团体的参与下,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借鉴纳粹大屠杀教育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南京大屠杀教育的现状,可以对南京大屠杀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如果爱国主义教育不与人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理论不联系实践,那么教育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三、转型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构

“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指出:“正义来自对罪犯的认识和了解。对历史了解得少,就谈不上正义。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才有可能具备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今天,中国的战争历史研究和教育都有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那么,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南京大屠杀教育呢?

(一)学校课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国内学校对南京大屠杀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历史课中,中学语文课也有涉及。其实,由于南京大屠杀涉及到伦理和公民教育的内容,还应当在思想道德课中讲授。在历史课上,南京大屠杀作为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并没有被凸显出来。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历史教科书知识编排的缺陷。另外,任何历史事件,包括南京大屠杀教育都不应当只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与结局等知识点的灌输。如果脱离“以史为鉴”这一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将历史体验抽离出去,那么,历史教学就变成了单纯而枯燥的历史知识传授了。

因此,教师有责任就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进行课外材料的补充(因为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中涉及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十分简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材料,具体可按小学、中学(初、高中)、大学划分。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当避免选择对痛苦和死亡描写过于直露的文本或图片,而是选择一些叙述方式通俗、温和的小故事。关于大屠杀教育开始的年龄一直存在争议,学前年龄被认为太早,最新研究显示,9-10岁的儿童已经能够对历史主题进行互动性学习。中学时期,教师就可以有选择地抽取历史学术著作中的部分篇章进行讲授,并辅以日记、书信集等加强学生代入感的材料。教师要慎重地使用有关强暴和杀戮的文字和图片,避免给学生造成难以承受的抑郁体验。大学期间,鉴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已经发展成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之外,选取有关人权、伦理、民主社会公民权内容的著作,让学生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现实的批判思维能力。讨论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角色的转换,从指导者转换为中立的促进者。教师不再对讨论的结果做事先设定和刻意的引导,也不再对学生的观点做出明确的评估,而是把学生当作“充分社会化的、道德能力胜任的个体”来对待,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参观纪念遗址:现场教育的路径

从1997年起至今,中宣部先后分四批公布了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内的356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这些遗址基础上建成的教育基地里,通过相关的文字、图片、文物,以及播放记录短片,参观者可以切实体会到中华民族经受的苦难,并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依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85年建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场地及“万人坑”遗址之上,后经两次扩建,成为南京大屠杀教育最重要的场所,现已免费对参观者开放。此外,南京境内还有分布于下关区、栖霞区、江宁区等地的22处纪念遗址。2010年初,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会和学生会制作了一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名单》,以地图的形式标示出22处纪念碑的位置。

虽然没有研究事实表明对纪念遗址的参观如何改变了参观者的思想行为模式,但是很多参观者都表示这一经历让他们感到震撼并且对南京大屠杀事件更为了解和感兴趣。不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遗址并未能为人们广泛熟知。据2005年一项对南京高校的调研显示,即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坐落于南京,也有54.1%的学生表示一次也没有去过。并且,限于教学安排和时间以及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外地学校组织学生到南京参观难度较大。南京大屠杀纪念遗址有关文物、图片应当增加全国巡展的场次,加强宣传。为了避免参观过程流于形式,参观过程中的讲解必不可少,学生与研究者及亲历者的互动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南京大屠杀见证者的亲口讲述,能够在官方的历史陈述之外,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共鸣。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绝非空洞、呆板的照本宣科,必须能够带动学生了解历史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社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视野

南京大屠杀教育不应当只局限于青少年,成年人也有必要接受南京大屠杀教育。家庭作为与儿童成长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对青少年的意识和情感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对南京大屠杀持激进的民族主义态度或者漠不关心,子女也必然会受到相应影响,并且这一影响是后续的学校教育很难矫正的。此外,由于个体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密切相关,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接受南京大屠杀教育。事实上,许多成年人都有了解这段历史的需求,南京大屠杀纪念遗址的参观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成年人。由于成年人的心智发展已经趋于稳定和成熟,大屠杀教育实践的形式和手段也应当针对这一特点有所调整。

国家应当支持建立针对成年人的南京大屠杀教育中心,除了为成年人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外,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为教师提供培训基地,并为南京大屠杀教学工作提供所需的材料与资源(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很难掌控的主题,尤其是牵涉到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文化根源以及施暴日军的心理动机分析,更需要借助相关资料)。譬如,德国、奥地利教育部便与师范学院合作,为所有类型的学校和所有学科的教师提供纳粹大屠杀课程所需要的材料。虽然,南京大屠杀教育主要在历史、语文、思想政治课程中涉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学科的教师,不需了解相关知识。尤其是在思想情操的培养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师都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态度的责任。南京大屠杀教育的困难之处在于,它绝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教师的世界观以及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认识。教师不可能对历史事

件做出完全中立的阐述,其个人体验和情感也会对学生的认知和感受造成影响。这就是即使是使用相同的阅读材料仍然会导致不同教学效果的原因。

(四)大众媒体:多元化教育新途径

迄今为止,有关南京大屠杀教育的实证研究都强调了传媒对培养青年人爱国主义情感的作用。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五种传媒方式中,电影,尤其是那些在院线上映的影片,最引人关注。据陈如教授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所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中,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影响力最为广泛和深远。近几年上映的有关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片有《南京!南京》、《拉贝日记》、《南京》、《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这些影片作为一种讲求故事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不能在细节上完全忠于史实。因此,当电影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时,其他形式的史料补充是必要的,以力求让青少年在观影的基础上对南京大屠杀有真实客观的了解。与强调情节起伏的故事性很强的电影相较,电影记录片是更好的教育素材,但是不及前者的影响面广。

此外,网络正在取代传统的纸质传媒成为影响青少年的重要媒介。然而,由于网络的非实名性,网络言论良莠混杂,容易带有随意性或者情绪化的非理性特性。当涉及到南京大屠杀问题时,激烈言论出现的频率很高,甚至会出现带有民族主义倾向的偏激话语。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引导。但是,由于互联网的无国界性,很难对来自外国的负面言论进行全面的屏蔽。但另一方面,抛开网络的负面因素,在诸如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帮助下,互联网又是人们获取南京大屠杀各方面信息最便捷的途径。以南京大屠杀教育为主题的代表性网站有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的“中日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网站、南京大屠杀史实网站等,它们为访问者提供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字记载、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新闻动态、图片和影音资料。

四、结语

一位在南京教书的日本籍教师说:“忘却历史的不仅是日本人,我在南京这些年,跟南京的年轻学生说起这段历史,有人也会不在乎地说,都过去那么久了,还提它干什么?”对历史的淡漠会将人变为一个游离的、无根的存在。南京大屠杀教育之所以重要,不仅为了让我们正确地面对过去,还为了当下,为了未来。因为,只有通过对逝者的缅怀、对施暴者行为的思考,进而延伸到反对军国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防止另一个“南京大屠杀”的发生。这意味着,南京大屠杀教育必须全民化、深刻化,否则,南京大屠杀事件要么会被淡忘,要么其意义会被歪曲。南京大屠杀教育不只是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它是对人类文明脆弱性的警醒。正如欧洲曾经是资本主义倡导的自由、平等的发源地,在二战时期却成了一个野蛮之地——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大屠杀。南京大屠杀还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因为它“对人权的无视和侮辱已发展为野蛮暴行,这些暴行玷污了人类的良心”。

责任编辑:萧雅楠

推荐访问:转型期 缺失 重建 路径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