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先队员爱国主义教育创新

【摘 要】爱国是一个亘古的词语,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少先队员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熏陶是非常迫切和必需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碰上“苹果世代”,遭遇尴尬。从以媒介作为手段,吸引少先队员们前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媒介素养;国旗班

爱国是一个亘古的词语,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决定了国家力量的凝聚和爆发。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梦”伟大构想,这需要无数中华儿女心系祖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拼搏、奋发。现在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先队员们,正是实现2050年伟大复兴梦的有力建设者,从小就帮助他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树立民族自信心有很大帮助。因此,对少先队员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熏陶是非常迫切和必需的。

一、当尴尬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遇上方兴未艾的“苹果世代”

(一)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尴尬

据调查,当代少先队员中爱国主义思想占了主流地位,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暴露了不少问题,导致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了以下的尴尬:

1. 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众多文件、精神中总给我们提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高大全的要求,各级组织也只是挥动了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指挥棒,却很少从细处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提出具体的方法指导,这就导致了基层的状况参差交错,良莠不齐,使得爱国主义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高高挂在墙壁上,却难以化成具象的画面留在脑海,更难以落到行动中,根植于心。

2. 一人唱戏,独力难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阵地少,基本就是品德课堂、德育(少先队)活动。由于缺乏更具象的事物支撑,往往只能依靠教师三寸不烂之舌绘声绘色地传递、感染,以说教为主的表现形式显得单调而乏味;而失去社会有效干预、经常变换主题、普遍流于表象、表演痕迹过深的德育活动更是只能换来一场热闹,花费的力气不小,取得的效果却甚微。小学阶段的少先队员身心条件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会产生偏差或误解,一时的刺激只能产生短暂的印象,并没有产生可以进入心灵的动力,而最后也终将会失去兴趣将之摒弃。

3. 前院遭敌,后院起火。21世纪是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突飞猛进发的时代,除了网络,一系列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品种之多横扫人们生活方方面面,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媒体的普及,新媒体的触角更是构成了一张大网,相互融合,交替影响,覆盖了全社会。处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大,逐渐步向地球村的状态。剧增的信息量使每个人每天都受到各种冲击,爱国主义已经难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主要位置,其主流思想的位置已经逐渐被稀释、冲淡,更莫论网路上各种反党反国的言论不时充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让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举步维艰。

(二)方兴未艾的“苹果世代”

当代的儿童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极强的模仿性和不歇止的探究冲动。据广州市“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总课题组公布的《2012广州市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报告》上显示,在广州,“00后”一代正成为“刷屏”的主力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让儿童成“苹果世代”。有近三成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微博,微信拥有率则高达为55.1%,超过一半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近七成的孩子接触过IPAD或者类似平板电脑设备。这些调研的数据充分显示了“苹果世代”的成长已经和新媒介环境密不可分了,这一代的少先队员可以说是和电脑、网络、手机、平板等一起成长起来的,这些新媒体的多种功能已经充斥着当代少先队们的生活,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娱乐习惯的形成。

正是“苹果世代”的这些特征,对于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来说,本该到少先队员们青春期才出现的隐忧提前了五到十年。在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下,少先队员们面对的环境是简单的、主要的学习场所也仅限于课堂,师长们比较容易把握,对不良因素的出现也是可以很容易控制和引导。但新媒介复杂、万变,这让处在儿童发育期的当代少先队员比上一代少先队员要面临的诱惑、陷阱、蚕食及危害更多、更难以解决,引导不当,当下的新媒介环境对于当代少先队员的从小的爱国主义观念的形成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二、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创新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将少先队员内心感性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发、提炼、升华,使其成为主动的爱国主义观念,并体现为爱国主义行动当中。在新媒介时代,我们要对少先队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创新途径,开辟一条更符合当代少先队员现状的道路,使其更具有实效性。笔者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国旗班”这一对象开展爱国主要教育模式的探究。

(一)师夷长技谋发展

“国旗班”队伍由中高年级的少先队员组成,据调查,这部分少先队员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仅15%的队员能合理使用各种媒介平台,而73%的队员只会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仅作为平时的娱乐,还有12%的队员则不清楚这些新媒介的使用方法。

首先,发挥新媒介直观、活泼等特性,激发兴趣。通过进行电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各种媒介平台的使用、摄影、美术编辑、各种简单的设计软件使用、手抄报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国旗班”全体队员们建立Q群,开通个人的微博、微信账号、qzone主页等,让队员们真正了解这些社交平台的作用,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这些新媒介的工具。通过主动搜寻、查看网络上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等的影片、动画片、动漫等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故事等学习相关知识,主动了解国家的形象标志,激发兴趣点和关注点。

接着,利用新媒介便捷、共享性强等特点,引导舆论。组织红领巾广播站“时事直通车”栏目,引导孩子们从关注学校大事做起到关注国家大事,在“国旗班”内营造一种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发展的氛围;再利用各种社交平台等网络讨论时事焦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而教师借此合理引导爱国主义舆论。

最后,利用新媒介传播速度快、广等特点,增强观念。从正确引导队员们认识媒介、运用媒介,到最后的做媒介。充分利用市少工委开发的教材、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对“国旗班”的孩子进行媒介相关知识的初步认识、新闻采编技巧的运用,通过指导采写校园一周新闻、组织编辑“国旗班的一天”文章,通过广播、社交平台、校讯通等的发布让队员们感受新媒介的传播速度,感受由自己传递爱国主义正能量的力量,引起队员们思考手中的新媒介运用的意义。

(二)注重实践出真知

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就要不拘泥于传统爱国主义课堂灌输的做法,要积极运用新媒介作为桥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孩子们从中得到精神的升华,通过开展各项实践体验活动使这些目的落到实处。

1. 教育具象化。进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通过实践活动把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寄托在国旗、国徽等具象的、可感知的载体上更利于与少先队员们接受。通过孩子们亲身参与“国旗班”的训练、参加升旗仪式,在每一个重大的节庆日,营造庄严的气氛,通过每一个动作的规范,每一个口令的服从,再到每一个节奏的定点,让孩子们在每一个细节中进行仪式教育。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用他们的镜头、笔尖记录他们看到的,想到的,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综合运用他们在媒介素养课堂所学到的知识,更能提升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增强活动的效果,使小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将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2. 从实际出发。为了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教育模式,就要因地制宜,以我校少年军校品牌活动之一“国旗班”的建设为主要平台,充分结合学校这一品牌特色与现实情况,在少先队品牌实践中活动有意识地导入媒介素养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老树发新枝。

3. 形式要吸引孩子。在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的时候,也要注重采用少先队员喜闻乐见、符合时代特征的形式。在形式上要抓住小学阶段的少先队员好动、好奇心重、喜欢猎奇、喜欢竞赛、渴望鼓励等年龄特征,开展手抄报设计比赛、“国旗班的一天”摄影展示、军事技能竞赛、国防知识竞赛等、设计国防知识飞行棋、组织队员们到黄埔军校等爱国教育基地参观等,充分地把课堂授课、讨论、竞赛、参观、展示、体验、游戏等方式综合运用,激发少先队员的兴趣,扩大参与度,提高受教育率。

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媒介,吸引少先队员们前来,再通过少先队组织把队员们组织起来,在孩子感兴趣的媒介素养体验教育中“润物细无声”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引导孩子们主动成为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构建充满正能量、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媒介素养[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

[2]胡继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兰州: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王守友.关于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其新途径、新方法的思考[J].铁岭:辽宁师专学报,2002(03).

[4]颜增海.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宁:西宁教研,2001(04).

推荐访问:少先队员 爱国主义教育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