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保健要依法合规

近来,各地相继曝出的幼儿园给孩子集体喂药的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更引发了广大幼儿家长的担忧。虽然喂药事件只是个别幼儿园的不良行为,但这也暴露出了幼儿园在管理、保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在幼儿卫生领域管理上的无知,也是喂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目前,涉及喂药事件的幼儿园都已经在进行整顿。其中有几个已经转变成公办园,被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的直接监管体系之中。国家教育部和卫生计生委也专门发布通告,要求各地教育、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幼儿园、中小学校必须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严格管理幼儿及学生健康服务工作。因常见疾病防治需要而组织幼儿及中小学生群体服药时,强化做到“五个必须”(必须事先经医疗卫生专家论证,必须经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制定详细的防治方案,必须坚持学生和家长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的原则,必须有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必须向证照俱全的正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购买药品),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或越权组织幼儿及中小学生集体服药。

本期我们将通过对喂药事件的深入思考,剖析产生这类事件的原因,并通过了解国外幼儿园在幼儿药品管理上的一些做法,以期找到对幼儿进行卫生管理的有效方法,避免今后再发生此类事件,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成长。

喂药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一些幼儿园对经济利益的不当追求

据媒体报道,陕西的两家幼儿园之所以给幼儿喂药,是为了提高出勤率,而出勤率和幼儿园、教职工的收入是有直接关系的。孩子如果缺勤1天,幼儿园就要退给家长15元;如果孩子一个月缺勤超过10天,学校就要退还这个月一半的费用。而此前,确实有一些家长在孩子生病后,如果请假达到七八天,就干脆多请几天假,凑够10天。而园方则将孩子出勤率的压力直接转嫁到了老师和保育员身上,将老师和保育员的工资直接跟出勤率挂钩。多名家长告诉记者:“如果一个孩子一个月全勤,老师就可以得到25元奖金。”

老师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幼儿园为了盈利,于是采取了给孩子喂药的办法。

二、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收费管理办法存在缺陷

有媒体曝出《陕西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里的有关规定:“幼儿当月在园天数不足当月法定工作日数一半(含一半)的,按保教费、住宿费缴费额的50%退还。”据称,当地教育监管部门规范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是为了有效遏制“天价园”“贵族园”的出现,体现学前教育的公平性。但直接把幼儿出勤率跟幼儿园的收费联系起来,就比较让人费解了。

除了退费,以出勤率考核幼儿园也是不合适的。幼儿园的幼儿没有学习任务,更没有全勤的义务,这就决定幼儿与幼儿园的关系相对松散,生病、家事、出门旅游甚至哭闹撒娇,都是幼儿缺勤较多的原因。从幼儿的特性来说,也不应该强调出勤率,出勤率跟幼儿园办园质量和老师的好坏也没有多大关联。也就是说,幼儿缺勤基本属于单方弃权,不应归责于幼儿园,无需政府出面做主退费。

三、个别幼儿园在幼儿卫生保健上的失当和无知

郑州市儿童医院的王江涛主任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数量虽然增长比较快,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这就导致两种现象的出现:一是幼儿园建设的步伐被大大加快了,许多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得不到保证,私立、公立幼儿园并存,幼儿教育资源不均衡,各幼儿园疾病防控的能力差别很大;二是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基本上都是人满为患。幼儿的免疫力本来就比较差,群聚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疾病的蔓延和扩散。幼儿园作为幼儿的管理者和看护者,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幼儿的健康,在缺乏疾病防控知识的情况下,药物就成了最直接的控制疾病流行的手段。

据涉事幼儿园负责人说,是因为了解到盐酸吗啉胍片(别名“病毒灵”)可以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为提高出勤率,所以给部分班级的幼儿服用。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幼儿园给孩子喂药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疾病的群发。

2010年,当时的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按照此办法第十条,托幼机构应当设立相应的卫生室或者保健室。卫生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保健室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其配置应当符合保健室设置基本要求。而此次事件发生的个别幼儿园只有保健室,不具备对儿童进行喂药等医疗诊疗活动的资质。

虽然幼儿园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但幼教人员对疾病防控知识的缺乏和对国家相关法律的无知导致他们采取了集体喂药的方法。

建立正确的医药观念

李志骏

幼儿用药只能是在治疗疾病时进行方为正确,否则都是不正确的。一般而言,药物不论其是否具有疗效,对身体都是有一定危害的,尤其是对幼儿。比如感冒时人们都喜欢用感冒药,其实感冒药只能缓解症状,也就是说药物本身并不能治疗感冒。再比如用抗生素或者抗病毒的药物预防感冒,在病原体没有进入身体时药物对人体其实是有害的,感冒主要是人体的抵抗力降低,病原微生物趁势侵入人体所致,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是不能预防的。现在人们对药物有很大的依赖性,生了病无论有用没用先吃药,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服药时不要认为自己只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服用就行了,一定要咨询开药的医生。说明书上的用药建议只是一个大概的剂量,具体用药还要考虑幼儿病情的轻重、体重以及幼儿对药物的敏感性,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对于生病的幼儿,幼儿园是绝对没有权力给幼儿私自用药的。幼儿生了病,幼儿园应该立即联系家长,建议家长把孩子接回家治疗。

规范保健制度

张华

规范幼儿园的保健制度也是必要的环节。喂药事件发生后,我们了解到,很多地方的幼儿园都加强了对家长带药的管理,除需要家长亲自书写委托吃药通知单外,一些幼儿园还出台新规,要求家长让幼儿园代喂处方药的,必须出示处方或者医嘱,否则一律不可带入园内,一些幼儿园甚至直接禁止家长带药入园。

一位郑州市的幼儿家长透露,幼儿园最近通知家长,以后凡是抗生素、退烧药和咳嗽药等,幼儿园一律不负责帮喂药。如果孩子生了病,建议回家休养,等孩子彻底好了再入园。

广州、江西等地的一些幼儿园甚至装上了即时视频监控系统,家长可以在任意时间去幼儿园监控室观察孩子的在园情况。条件更好的一些幼儿园甚至都不需要家长去幼儿园观看监控录像,直接把视频导入网络终端,家长通过网络就可随时查看。

相关链接

国外幼儿园在卫生保健及药品管理方面的做法

新加坡:管理严格 惩罚严厉

在新加坡,幼儿园是绝对不允许擅自给孩子用药的。幼儿园不仅没有权力给孩子们接种疫苗,就连给孩子吃感冒药、退烧药的权力都没有。相应地,幼儿园也不配置医务室和医护人员,如果遇到孩子生病,幼儿园必须先联系家长。如果幼儿园擅自给孩子用药,即便是出于好心,但未经家长同意,一经发现,立刻查处。不仅当事老师会被撤职,连涉事幼儿园都可能被查封。

新加坡的幼儿园简介上会明确标注:幼儿园没有给孩子用药的权力,除非家长授权;如果老师违反规定私自给孩子涂抹药品或服药,或者私自给孩子递送自己携带的零食或食物,将面临被解雇的处罚。如果孩子需要在幼儿园内服药,药品必须由家长购买,幼儿园不得代为购买。

如果家长要求幼儿园代为给孩子用药,比如过敏性疾病的药品,幼儿园会事先与家长签好协议,里面写上家长和孩子的信息,并注明什么剂量、怎么用药。如果孩子遇到复杂的疾病,家长依然要求孩子在幼儿园用药,幼儿园有权拒绝家长的要求,并要求孩子回家休养或住院。

另外,幼儿园的工作对家长来说是完全透明的,家长不仅有权力随时来园内探望小孩,还有权力要求看幼儿园的绝大多数文件。而且,在新加坡,家长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委屈而将幼儿园告上法庭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幼儿园不敢有丝毫怠慢。

医院、幼儿园联动,

有效防控疾病的传播

王江涛

我国很多幼儿园都有疾病的防控制度,无论在孩子的入园体检、幼儿教师的健康体检,还是食堂管理人员的体检及行为方面,都有一定的制度。我认为,现阶段应该增加医院与幼儿园的联动,提高幼儿园的防控能力。

目前,对感染的防控是各个医院的重点,无论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还是普通病房,对感染的预防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中很多经验同样适于幼儿园的疾病防控。因此,医院与幼儿园联动防止疾病的传播,大有可为。

我认为幼儿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床位设置。在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适当控制一个房间内的床位数量。

2.保持适当的床间距,保证空气的流通。

3.严格要求幼教从业人员树立感染防控的概念:常用流动水洗手;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患病的幼教人员立即停止工作,避免接触幼儿;幼教从业人员要与医院感染部门联系,每月监测一次手表面的细菌菌落数目。

4.注意消毒。室内要有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等设备,教室地面、玩具、各种物品定时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5.与相应医院联合,让医院的专业人员定期服务幼儿园。同时,保健人员定期让医院派人进行培训,更新医疗知识。

相信在医院和幼儿园良好联动的机制下,一定能控制疾病的传播,避免幼儿园为了防控疾病传播而让喂药事件再次发生。

提高幼儿园保健医生的管理素养

徐菁、

幼儿园保健医生管理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健工作的质量。换句话讲,一位优秀的幼儿园保健医生仅做好本专业以内的技术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会运用管理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领保教人员共同完成卫生保健工作。保健医生在幼儿园不仅是专业技术岗位,也是重要的日常管理岗位。

一、学习与领会有关法规、条例,树立法律意识

幼儿园保健医生的工作要遵循《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在幼儿膳食管理中需要明了我国餐饮行业的规范和相应的国家标准,疾病预防时要遵守我国关于传染病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处理意外事故或急症时要尊重家长和监护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众所周知的“药儿园”事件,就是因为在隐瞒家长的前提下,不具备处方权的保健人员擅自给幼儿喂食处方药而发生的。这暴露出一些幼儿园的保健医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和职业道德、行业操守的缺失。

二、影响与带动工作视线中的每一个人,提升管理意识

幼儿园保健医生需要有很宽广的工作视野,日常工作中不但要与班级教师,尤其是生活教师打交道,还要对班级卫生、消毒、体弱儿管理、幼儿身体锻炼、饮食情况、预防接种、疾病预防等工作实施检查指导。保健医生还要密切关注幼儿食堂的运行,对食材的进出库数量、质量做到心中有数,符合营养食谱的标准。可以说,保健医生的工作涉及到全园工作的方方面面。

1.工作计划周全可行

保健医生除了按照上级卫生保健部门的要求和本园实际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外,还应制订详细的生活教师培训计划及幼儿健康教育计划,对日常管理做到每学期、每月、每周、每日都有相对稳定的常规工作内容,做到事无巨细、有条不紊。

2.工作指导及时到位

保健医生应经常深入班级查看卫生保健工作落实情况,如幼儿精神状态、户外活动的运动量监测、幼儿进食情况、午睡情况、班级卫生、空气质量、消毒情况等,对大到疾病防控、膳食管理、健康评价,小到被褥更换、室温调节、卫生清理等问题,都要及时、清楚地指出来。对卫生保健工作不到位的班级,保健医生要及时与班级工作人员交流沟通,如工作不到位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有没有特殊原因,需不需要提供帮助……对卫生保健工作特别出色的班级也要及时总结他们的成果,以便在全园进行推广。

3.资料数据准确清晰

保健医生经常与数据、资料打交道,如体检、营养测算、户外运动量的评估等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而日常班级工作的检查又离不开一手资料的记录与分析。卫生检查也需要翔实的记录资料,以便总结与指导工作。保健医生不但要做到及时记录,还要对工作中的数据、资料做到随手整理并妥善存放,按时入档。

4.工作评价科学公正

保健医生应以事实为依据,对班级卫生保健工作、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幼儿食堂膳食供应等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保健医生平时要做到腿勤、手勤、脑勤,经常到一线查看工作现场,依据事实分析、评价班级卫生保健工作质量,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三、将责任与担当注入日常工作,树立质量意识

幼儿园保健医生虽然不是幼儿园的领导层,但是其承担的工作却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勇气。保健医生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对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要做到百分百到位、幼儿体检率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幼儿的膳食评价要达到国家相应标准、每一位体弱儿的管理都要纳入工作范围、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不能有疏漏。只有树立质量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才能使卫生保健工作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地保障在园孩子的安全与健康。

推荐访问:保育 依法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