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战术—作业多层次管理的二维特性与一体化机理研究

摘 要: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研究了我国企业在多层次一体化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战略、战术和作业管理的多层次一体化系统的二维结构、运行原理,并分别分析了不同管理层次和各管理阶段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从横向、纵向和综合一体化多个角度研究了各管理层次的一体化机理,为企业的长远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指导。

关键词:管理层次;管理过程;战略-战术-作业管理;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8)01008505

我国企业管理与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平均寿命较短、竞争力较弱、缺乏战略眼光、发展后劲弱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多层次管理的一体化协调运行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国企业在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重眼前,轻长远;重战略,轻战术;重决策,轻实施;重战术控制,轻战略控制等。[1]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企业的战略、战术和作业管理看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其一体化运行机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一些文献只是在探讨战略管理问题时提出多层次管理的观点[2- 3],或针对某一具体管理问题提出战略与战术相协调的思路[4-6]。为此,笔者在文献[1]中构建了企业多层次管理的二维一体化模型,并对其运行过程进行初步探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战略、战术和作业管理的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机理。

一 、多层次管理的二维一体化结构与原理分析

(一) 企业多层次管理的二维结构

根据文献[1]提出的企业多层次管理的二维一体化模型,可以将企业管理层次分为3个层次:高层管理——战略管理层,中层管理——战术管理层,基层管理——作业管理层。其中每一个管理层次,都包含各自的管理过程或步骤。这些管理过程可归纳为两个阶段:规划/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而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阶段所包含的具体步骤有所不同。表1描述了企业多层次管理的层次维和过程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总体结构。

(二) 企业多层次管理的运行原理

图1描述了企业多层次管理的运行原理。战略管理层在完成战略组织后,将战略规划落实到战术层去执行,并对战术管理层进行领导、协调、监督和控制;然后战术管理层制定和实施战术计划,通过战术层的组织机构将战术计划落实到作业管理层去执行,并进行领导和控制;作业管理层制定作业计划后,通过作业层的组织机构落实作业计划的实施,并对执行层进行领导和控制。各层次都在为实施战略规划而运行,并进行各自的管理控制。各管理层次不断检测和评价执行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分别与作业计划、战术计划和战略规划相比较,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根据偏差的性质分别进行本层反馈控制和上层反馈控制。可见,这是一个多层次的反馈控制的过程。[7]需要指出的是,为保证战略规划的相对稳定性和指导作用,在进行战略控制时不宜轻易或大幅度地修改战略方案,除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二、 不同管理层次及其管理阶段的特性分析

(一) 不同管理层次的特性分析

表2对各管理层次的各种特性作了归纳和比较。从表2可见,战略管理涉及范围较广,时期较长,一方面需要适应市场的长期变化,另一方面又需要相对稳定。因此,战略制定和实施的风险较大,加上战略决策的结构化程度较低,其管理难度较大。战术管理一方面需要服从战略规划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对作业管理作出指导。在战术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强调敏捷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等。作业管理的首要作用和目的是支持相关战术的实现,它将战术计划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从而有效保证战术方案的最终实现;另一个作用是做好基礎管理工作。从表面上看,后者跟战术和战略方案的实现没有直接关系,但这是上层管理计划实现的基础条件。

(二) 不同管理阶段的特性分析

表3给出了各管理层次的规划/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的主要区别。由表3可见,规划/计划阶段责任较大,预测和决策的难度也较大;而实施阶段的执行难度、工作量和时间跨度都要大得多。

三、 各管理层次的一体化机理分析

(一) 各管理层次的横向一体化

从战略管理体系来看,一个企业的战略在内容上包含了该企业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制造企业为例,它包括经营方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生产战略、财务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R&D战略)和信息系统战略等。[1]而且,各管理领域战略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营方向战略是其他各项战略的根本依据;市场营销战略在各管理领域战略中占有核心地位,对其他各项管理领域战略都有指导作用;信息系统战略需要满足经营方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生产战略和财务战略等各项战略对信息的需求。

在战术管理方面,在制定企业各项战术计划时,除考虑相关战略规划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各战术计划之间的横向的联系,这样才能使各项战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有效完成战略规划的目标。以制造企业战术计划体系为例[1],销售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制定生产计划、财务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等依据;生产计划以销售计划为依据,同时还要考虑技术与工程计划等进展情况;财务计划和成本计划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表现,几乎以其他所有的计划为依据。

作业管理体系与高层战略管理和中层战术管理相似。企业作业管理体系中的各项管理功能之间也存在着横向的相互关联。仍以制造企业为例,其生产组织管理是企业作业管理层的核心,它一方面受技术准备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成本管理、财务作业管理、营销作业管理、物资与库存管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作用于人事管理、成本管理、营销作业管理、物资与库存管理、设备管理等管理工作。

(二) 各管理层次的纵向一体化

1.低层管理要服从高层管理的指导。首先,一个缺乏正确高层谋划的企业,任何低层策略的运用对它来说都犹如无的之矢、无舵之舟。其次,有了高层谋划,却将它束之高阁,不用于指导低层管理,同样不能引导企业沿着正确的航向实现其预定的目标。第三,由于高层管理考虑长远和整体的利益,而低层管理则反之,因此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能出现矛盾。有时我们需要牺牲一部分短期和局部利益来确保长远和整体目标的实现。

2.低层管理要实现高层管理的目标。高层管理是通过低层管理来实现的,低层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要围绕实现高层要求而展开。然而,无论多么优秀的高层谋略在其实施过程中都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在较低的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应当竭尽全力去克服困难,制定出独具优势和富有创意的管理方案,并及时贯彻执行。否则,高层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

3.高层管理需考虑低层的可实现性。从逻辑上讲,企业首先要制定出战略方案,然后在战略的指导下确定实施战略的各低层管理的方案。但实际上,高层管理方案不是产生于封闭的象牙塔中,而是根植于低层管理和执行层面的土壤之中,执行的成功才是企业战略规划唯一的最终目的,因此一个好的高层管理方案在其制定过程中应首先考虑低层管理的可实现性。然而,有些企业的高层决策者习惯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不喜欢把注意力放在令其感到索然无味的低层管理的细节上,最终导致战略上的失败。[8]因此,高层管理方案的制定应当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它与低层管理方案的制定形成一个反复交互的过程。

4.高层管理需考虑低层的执行难度。一个优秀的高层管理方案除了考虑低层管理的可实现性,还要考虑其实现的难度。也许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某种绝妙的战术策划能够暂时挽救不良战略的失败,但最终无法挽回其失败的命运。试图依靠完美的低层管理取胜的高层方案是不可靠的,而一个良好的高层方案用一般的低层策略也是可以取胜的。一些企业失败的原因正是过于依赖完美的战术去实现不可靠的战略。换句话说,高层管理方案应当具有比较宽泛的“可行空间”,应当允许低层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要能经得住低层管理的“灵敏度检验”。

5.成功的战术可以提升成为战略。一个成功的战术有时可以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可以改变原来的战略格局,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自下而上”制定战略的思路。在营销学中,这种将成功的战术上升为战略的思想就是所谓“逆向营销”的理论。[8]例如,企业的一项战术性的产品改进如果意外获得市场的青睐,并显现出良好的前景,那么企业就可能考虑将其完善后提升为战略举措。

6.战略实施与战术管理、作业管理的一体化。战略实施这一长期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较短期的战术管理和作业管理过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作业管理保证了战术计划的实施,而战术管理又保证了战略规划的实施。因此,跟战术实施和作业实施相比,战略实施的周期要长得多,难度也大得多。它需要企业的全体成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把战略实施和战术管理、作业管理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很好地进行协调和控制。

7.战略控制与战术管理、作业管理的一体化。由图1可见,战略控制实际上也包含了战术控制和作业控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业管理层检测到的关于战略执行状况的信息,按不同的详细程度(或綜合程度)分别被反馈到作业管理层、战术管理层和战略管理层中去;战术管理层的检测信息,被反馈到战术管理层和战略管理层中去;战略层的检测信息在本层内反馈。各层次根据问题的性质,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层层检测、层层反馈和层层调节,才能确保战略规划的最终实现。

(三) 多层次管理体系的横向和纵向综合一体化

综合以上分析,多层次管理体系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都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一体化系统。以制定战术层生产计划为例,首先从中层生产计划与战略管理层的关系来看,生产计划应当服从企业的产品和生产战略的要求。例如,为了实现企业对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规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制定中层生产计划时需要上马一些近期效益不好但市场前景很好的产品,即牺牲一部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来换取长远的和整体的利益。其次,从中层生产计划与作业管理层的关系来看,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考虑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劳动组织管理、车间现场管理、技术准备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能源管理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现状、约束、要求和可实现性等作业层面的问题。最后,制定中层生产计划还要考虑与横向各类战术计划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考虑上游战术管理,如营销计划、生产能力与设备改造计划、科研与产品开发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方面的要求和约束;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下游战术管理,如物料需求计划、设备维修计划、运输计划和成本计划等方面的条件和可实现性。

四 、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任何一个良好的战略方案都需要通过得力的战术、作业管理和执行机构才能实现,否则将成为“空中楼阁”;反过来,任何优秀的作业管理和执行机构都需要正确的战略和战术管理指引方向,否则将成为“无的之矢”。因此,一个协调运行的战略—战术—作业多层次一体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为企业各层次管理者掌握多层次一体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智光. 战略、战术、作业管理:多层次一体化运行[J]. 经济管理,2006(21):35-38.

[2]TOMSON A A,STRICKLAND A J.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cept and cases [M].10th e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Inc, 1998.

[3]HITT M A. Spotlight on strategic management[J]. Business Horizons,2006, 49(5):349-352.

[4]李葆文. 设备管理的战略与战术契合[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00(5):10-11.

[5]邓厚平. 刍议战略管理会计与战术管理会计[J]. 会计之友,2001(11):16-17.

[6]陈振明. 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战略与战术[J]. 东南学术,2002(5):16-22.

[7]张智光. 管理学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罗锐韧. 哈佛管理全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朱凯)

推荐访问:作业 机理 多层次 企业战略 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