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电教媒体为语文课堂有益帮助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声情并茂、直观形象、优教促学,可谓益处多多,它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教育的一大进步。这种电化教学对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呈现学习刺激,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均有传统教学所不及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多种感觉通道(视觉、听觉等)有其它传媒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传递;多媒体;电化教学;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277-02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人们都在有效地采取各种快捷的方法进行信息传递。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声情并茂、直观形象、优教促学,可谓益处多多,它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教育的一大进步。这种电化教学对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呈现学习刺激,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均有传统教学所不及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多种感觉通道(视觉、听觉等)有其它传媒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恰当地用好媒体,真正发挥媒体的功能,让它为我们的课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一、利用电教媒体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

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易被感知,吸引学生,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使之真正融于整体教学之中,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非常重要,一般地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的地方介入电教媒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茅塞顿开。例如教学《我们成功了》时,二年级的小同学们对“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样的场面无法想象,我放出当时的录相,那种人头攒动、欢欣鼓舞的场景立刻让这些孩子们欢呼起来,我立即抓住同学们的感受稍作点拨,他们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欢欣鼓舞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中国人的骄傲,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

二、利用电教媒体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 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一年级《识字1》是认识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引入课文时,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春天的图画: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一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其中。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就是如此,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

三、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朗读激发妙趣横生的情感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时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一般喜新好奇,爱动爱看爱想爱说,爱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自己。他们的朗读活动往往要靠一定的兴趣吸引或是具体的目标指导。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了“动画片”。家长也时常有反应:孩子一看动画片,简直成了天聋地哑,再三喊不应,半句不搭腔。那在课堂上我们何不投其所好呢?我们只要把教材中那些动态因素多、内在联系紧的课文,通过电脑多媒体技术制作成鲜明的动画图像,再配以形象贴切的解说,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妙趣横生。这样逼真的情境模拟,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朗读欲望激发了出来。在《春雨的色彩》一课教学中,我利用从网上下载的小动物在雨中争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动画情境,给学生安排了一个给小动物配音的教学环节。孩子们看到那动人的情节,朗读的欲望一下子强烈起来,再戴上小燕子、小黄莺、小麻雀的头饰,孩子们就把自己当成了课文中小动物,把小动物争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对话有声有色的朗读出来,课堂效果非常好。

四、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走进古诗奇葩架起理解的桥梁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合理地运用电化教学媒体,能使教学手法变得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当一个个文字活跃起来,一行行诗句鲜活起来,学生被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几千年的历史距离在孩子的心中化为无形,古诗教学因此也更加生动,更加感性,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大人都难以想象,更何况那些只见过小溪小河的孩子们。恰逢我有一个现代版的望庐山瀑布,那是上次旅游时录下的。伴随着舒缓优扬的古典音乐,白练似的瀑布倾泻而下,巨大的蜂鸣,高溅的水花,游人的惊呼,无不让学生啧啧称奇。而香炉峰云蒸雾绕,若隐若现似仙境一般也让他们赞叹不己,正是这冲击视觉的画面让他们感受到了作者所描绘的意境,胜过教师喉干舌燥地凭空形容无数遍。在《宿新市徐公店》教学中,比照着景物,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什么是篱落疏疏,什么是一径深,什么是儿童急走,什么是无处寻。教学一遍后,只要出现相应的景物,他们就能迅速对上相应的诗句,看!这就是电教媒体的优势,拉近了古今之间的距离。

五、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写作创设和再现生动活泼的情境

作文一直是师生都感到有点棘手的问题。教者难教,学者不易学。尤其是刚入门的小学生,词汇量少,又缺少写作技巧,每次作文都如临大敌,左逼右急才能勉为其难地完成规定篇幅。批阅起来,言语干涩,内容单调的又在多数。“巧妇难煮无米之炊”。其实,学生写不出作文,关键在于心中无“米”。要解决“米”的问题,应在学生写作入门之时,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环境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有话可写,有话要写,有写作的愿望。而不是枯坐一室,一纸一笔再加上老师严厉的目光,口不能言,目不斜视地凭空捏造出来的。我们老师也不用老埋怨学生不会观察,不会捕捉生活什么的。我们孩子大多时间被“囚禁”在家里、校中,平时玩都有很多双眼睛盯着,更多时侯是这个不许碰,那上不准摸。他们根本无法领略自然的斑斓色彩,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社会的真善美丑,何时观察?何处积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适时的引进电教媒体,创设和再现生动活泼的情境,给学生架起一座从生活通往写作的桥梁,降低写作的难度,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我在教学《我喜爱的小动物》时,就先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家中常见的小动物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歌曲。伴随着优美的充满童趣的音乐,欣赏着五彩缤纷的画面,同学们边看边议论,有的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完全陶醉在音画中,两眼呆呆地盯住屏幕,生怕漏掉了一处。看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和感受之中时,我不失时机的引导到:“这些小动物好可爱啊!你最喜爱的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呢?”我的语音刚落,有的学生早已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我最喜欢小猫,胖乎乎的身上长着雪白的长毛,就像穿着一件厚厚的白袍,它有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就像两颗宝石镶嵌在那里。”有的说:“我喜欢小鸡。它全身嫩黄嫩黄的,毛茸茸的,让人忍不住去抚摸它。它还长着一双圆溜溜的、黑乎乎的眼睛”……看看,鲜活的生命在电教媒体的帮助下依然生动,也活跃了孩子们的思维。把这些记下来,不也成了妙笔生花吗?而在另一次《愉快的春游》写作中,尽管每个亲身经历春游的学生都大呼“好玩”,可事后这些贪玩的孩子们却只记得几个娱乐项目,笔下的好玩显得如此干巴巴的,完全忘了当时群雄激动的情形。幸好我将当时一些有趣的镜头摄了下来。随着镜头的滚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当时的动作、当时的表情、当时的效果……同学们都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了,空瘪瘪的词汇一下子丰满起来。我再顺势加以点拨,说话就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

六、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资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总之,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让语文课教学真正地达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林春凤.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中小学电教,2009,(5).

[2]孙国民.浅谈电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2010,(8).

[3]陈炳豪.浅谈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

[4]梁海涛.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古诗教学[N].商丘日报,2010-09-29.

推荐访问:电教 有益 利用 语文课堂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