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乐圣人

2009年起,我有幸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厅的策划、筹备、运营、收尾的系统工作。当时,山东馆的展示主题是“齐鲁青未了”,山东馆外观将大海的浪涌和雄峙的泰山融为一体,用流畅的曲线勾勒出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态。从那时起,我渐渐地对“齐鲁青未了”有了顿悟性的认识,心里有了一定要争取一切可争取的时间创作“一山一水一圣人”画作的想法。

说到“一山一水一圣人”,一般有两种说法,第一種是“泰山、趵突泉、孔子”,第二种是“泰山、黄河、孔子”。从个人感情上来讲,我对第一种说法更有创作激情。在我看来,黄河流经八省,并不是山东专属,而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是山东省会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人民艺术家老舍对济南情有独钟,认为“济南潇洒似江南”。这种潇洒的气质和格调,让济南充满着入画的天资和禀赋。

至圣先师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截至目前,关于“一山一水一圣人”三题材的创作基本完成。

用“散文”笔法为泰山“写说明文”

在我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创作计划中,泰山部分率先启动。2013年秋,我先后两次登临泰山,为创作《泰山》进行各种准备。泰山,是中国闻名遐迩的文化之山,有集散于山涧的二千余个名人碑刻,也具有“国泰民安”“观泰山保平安”等文化象征意义。在画家心中,泰山更是“天一合一”的寄托之地,是用笔墨舒情的精神家园。

怀着对泰山这座精神圣山的景仰,我搜尽山中景色,行走间不断打腹稿于心。苏轼《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是山,视角不同,形象感受也不一样。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同时,我还让我自己尽可能地拥有“山外看山”的角度。

在我看来,一幅山水画作品的魅力在于,不仅会使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之感,还须使人产生出可居、可游的欲望。两次登山下来,我开始借用“散文笔法”,试图用笔墨“写”一篇登泰山的“说明文”。画卷自右下角,沿泰山历史登山古道始至玉皇顶,另有从中天门西线至黑龙潭,共计有前人建造的近40处的人文景观。

在整个创作中,我始终保持其泰前、中天门、云步桥三条阶梯状断层地质特征,沿“历史文化轴线”,突出人文景观,概括、几何化自然景观。施绿、红两色,追设色“齐鲁青未了”之精神与“泰山玉”翠绿色;升华其“碧霞宝光”“东岳朝霞”紫气普照和灵光吉祥。画中不点人物,净化观画者敬拜“碧霞宝光”之心境。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努力站在一位“攀登者”的角度,抑或说站在一位观画者的视角,设法在画中完成关于人生观的修订与升华——看,那中天门外快活林的舒朗,十八盘的跌岩起伏,泰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气势,试问哪一个没暗示、暗合人生道路的曲折起伏、起承转合呢?

以笔墨再现百年前泉城胜景

老舍先生说过,“济南潇洒似江南”,确实不假,济南独特的地质地貌,造化了济南独特的风物景观。迤南诸峰,乃泰山余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雅名“泉城”;“芙蕖秋月,一片大明”,泉汇成湖;黄河一线,横亘北野。泉城济南,在我眼中,既有北方城市之雄深雅健,又具南方城市的明丽婉媚。

众所周知,明崇祯十三年《历城县志》曾登载过《济南八景图》。受其启发,我起意为泉城济南描绘一幅可以连缀起八景的全景图。笔墨源于自然鉴于古贤,成于智者画见其心。艺术家要建立独有的艺术审美特质,必须权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索寻清末、民国初史图的同时,我又多次实地写生、寻找灵感,直到画作形成,历时整整七个月时间。

走进山东大厦,迎面长廊的墙壁上,就能看到这幅长约6米、高约60厘米的巨幅画卷《济南胜景图》。整个画作落笔于清末济南市景,全图兼工带写,用鸟瞰式全景法构图,将约2000平方公里内的景观收入画卷。

在创作中,我虽然使已经符号化了的景观入了画,但始终未脱离济南的地形、地貌、空间所具有的基本形象。在把心象从具体物象中抽象出来的创作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分寸的把握,不仅能致广大,以景为主;而且尽作精致,点人托物。通过符号化景观而间接地显示具体的真实的物象,强调艺术的取舍与夸张,再超越形式直抵作品本意,再现的是百年前的济南精神景状,而不是一种摹仿史图的再翻版。

耳顺之年画说《论语》

至圣先师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拓立者,数千年来的岁月流转,未曾模糊他思想的光芒,反而一次次赋予他新的时代生命。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这是天下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一读2500余年。三年前,我开始尝试从《论语》中遴选出仍具现实意义的内容100余则,用借喻、幽默、奇巧、荒诞等绘画语言创作《画说论语》。

在我看来,《论语》中经典句和对话属于意识,是思维活动的暗能量。我在创作中一直思考和实践的是,如何才能将2500年前圣贤语句中所包含的暗能量,用形象的绘画语言转换成可看、可读、可赏的图示,且图图有哲理,能读有所思、所想、所定。绘画有多种形式与多种风格,画《论语》时,我在运用传统笔墨元素的基础上,尝试在创作中融入了现代的漫画元素,借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抒发和刻画我对传统经典的理解和再现,向传统文化致敬。

漫画,拥有着不同于其它画种的视角。它更注重的是对社会生存环境的关怀,要求创作者首先要敢于直面人生。我国廖冰兄、华君武、丁聪、方成“漫坛四老”,个个都有杰出的艺术成就。他们以笔为枪轻松上阵,在中国漫画史上留下了大量的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经典作品。在《画说论语》的创作过程中,漫画元素的应用,让古老的智慧结晶在新的历史时空下,开始绽放新的芳华,使古代文化遗产更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贴近大众。

孔子对自己人生总结了六个阶段,每一年龄段各有不同的活法。我今年已是顺耳之年又一,时间和经历的馈赠,让我在画中与孔子相遇时,多了几分哲思和意味深长。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耳顺之后,我将在“志道游艺”中继续修行。

(编辑/公晓慧)

推荐访问:乐山乐水 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