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仿佛是古老农业社会的时钟,较为准确地为人们指示着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的变化等信息,让人们能够知时节、勤农事。虽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沧桑,但其固有的节奏并没有被打乱,依旧深沉而有力地行走着。它是如此从容不迫、尽忠职守,于是在其所过之处,无数文人墨客都曾为它留下传诵千古的诗词,让今天的人们能够感受节气的无限魅力。

节气几多美

二十四个节气将365天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差不多每两周就是一个节气,这让文人墨客对于节气的感知更加细腻,对于节气的描述也更加细致,也让节气之美更加具有质感。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起始,当春天来临之时,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于立春也具有不同的感受。

唐德宗李适身处御苑仙宫,享锦衣玉食,因此在他的眼里,立春日的景色充满着煌煌之气。“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稍觉披香歌吹近,龙骖日暮下城闉。”仿似一幅富贵气派的宫廷画。

“十上不第”的道家学者罗隐眼里的立春,如其所修道家思想一般耐人寻味。“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一幅灵动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眼前。

而在先儒后道的南宋诗人王镃眼里,立春日则多了几分烟火气。“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似一幅充满世俗风味的民俗画。

立春过后,雨水来临。定居成都的“老农”杜甫深知“春雨贵如油”,于是当雨水来临,景色是令人欣喜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而在身处会稽的孤傲诗人王冕眼里,景色却是那么阴冷。“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一样的节气,因人心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画风。同样,因人身处地理位置的差异,所呈现的画风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芒种过后,身处南方的陆放翁将迎来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这样的日子里,躲在屋里读书是一大乐事。而身处北国的洪亮吉的屋外却是另一番景象。“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雪还未化完,伊犁河边才刚刚迎来春天。

然而,自然界的风景不会因各人的观感不同而改变其走向,四季轮回,它们按部就班地走着,不同的节气带给人们不同的景色。“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这些景色的神奇变幻,加上风霜雨雪的不定时造访,让每一天都变得与众不同,也让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感觉到每一天都是新鲜的,即使活得再久也很难腻味,这或许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触景几多情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节气的变化,带来四季景物的变化,会让人触景生情,同时,人的心情不同,也会根据当时所处时刻托物寄情,于是便生发出了浩如烟海的感怀之作。

春天,寒意未退,暖意初来,最易引人伤感。

立春日,因安史之乱而困居蜀地的杜甫看着春饼、生菜,忽然忆起了身处两京时的热闹过节景象,居无定所的感觉让他悲从中来,于是便有了遣怀之作。“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春分日,身处金陵的南唐后主李煜看着如雪一般纷乱的落梅,心情也极其纷乱。前一年他的弟弟李从善到汴京进贡却被扣留,杳无音信,他常因思念而痛哭,此时看到落梅春草,便将离愁别恨化入其中,写下了一首《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无形之愁绪化为有形的意象,读来意味深长。

秋天,秋风肃杀,秋草凄清,常给人以莫名的悲凉寂寥之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寂寥秋景中,追求爱人而不得的怅惘表露无遗,反复吟唱,更添了几分凄苦。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曲短小的《秋思》,枯藤、昏鸦、西风、瘦马等几样景致,却将旅人的凄苦心境烘托得分外浓郁。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曹雪芹这首借林黛玉之手写下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则将秋字运用到了极致,也将借悲秋而表达的苦闷、颓伤情绪发挥到了极致,还将林黛玉的悲剧命运隐含在了其中,读来让人唏嘘慨叹。

当然,除了悲伤,人生还有更复杂的情感,这些也都被记录在案了。

小满之夜,欧阳修看着皓月当空,听着夜莺鸣翠,便写下了“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隐居的王维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述,流露出的是怡然自得的满意心态。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则是一反悲秋常态,以昂扬积极的态度来赞秋,寄托的是他抖擞精神、奋发有为的心态。

因景寄情,因事起意,因时抒怀,因人而语,使得从古至今,二十四个节气过了一轮又一轮,然而诗文依旧层出不穷,这亦是时间酿造的深沉味道。

农人几多苦

二十四节气,归根结底受其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民,他们靠天吃饭,一晴一雨都可能对他们的生活造成致命打击,因此虽然他们比文人墨客更细致地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脾性,却没有那样的雅兴去吟诗作赋,而是提心吊胆地应对着这些变化,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多了几分辛苦。

《诗经·豳风·七月》就是关于农人辛苦的最早记录。“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天气渐冷,农人也不得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正月里修好锄耙,二月里就要劳作,吃顿饭还得老婆孩子送到地头。三月采桑整枝,六七月摘果收菜,八月打枣,十月收秋酿春酒,十一月缝狐裘,腊月里凿冰,二月里行祭,忙忙碌碌的一年又重新开始。年复一年,滚动了两千多年,这也是农业文明的伟大之处,忍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才能让全人类持久地生存下去,也让一部分人可以解放出来,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文化。

农人的辛苦自然也进入了诗人们的眼里。“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看到,为了糊口,暑热时节农人全家老幼齐出动,不惜力气争分夺秒收麦子,以及贫妇人交完税口粮不够只好捡点麦穗充饥的场景,不禁同情农人的辛苦,且以不用劳作就可身拥厚禄而惭愧,展现出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范成大更是在其退居家乡后,写出《四时田园杂兴》这样一组60首的农家诗,除了四季的景色风物之外,也将农人的困苦遭遇描绘得逼真感人。“小婦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如果不是桑蚕收成好,恐怕小妇人织得再欢,最后也没有夏衣可穿。而秋收之后的交租,更令人心碎。“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农民辛苦忙活一年,最后只落得以碎米糠屑来给孩子吃,正所谓苛税猛于虎。

这样的辛苦,诗人不仅看在眼里,有时也体会在身上。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甚是辛劳。在这辛劳之外,他也会去寻找一点野趣,“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结果看到的景象却令人诧异。“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荒丘之中为何会有居住痕迹呢?“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死屋空,院落荒废,别说什么功名利禄,就连最实际的糊口度日都变得意义不大。“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的虚无感在这一刻深深地击中了他。在田园里,在悲苦里,陶渊明参透了人生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将农民绑在土地上,循规蹈矩,让人看到了这种重复的悲苦,也让人悟出了人生的虚无,积极也好,消极也罢,都是值得我们去体会的精彩篇章。

逢节几多俗

二十四节气,也让中国人幸福,那就是多了不少节日。借着这个由头,人们可以暂得片刻的轻松,在饮食、玩乐等方面犒赏自己,从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节气习俗,而这些在诗词里有着生动的反映。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这是被贬到海南的苏轼记录的立春日景象。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唐朝的韩翃所经历的长安城寒食的景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南宋的吴惟信清明踏春游苏堤时看到的热闹景象。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这是唐朝的白居易回忆当初在苏州时的夏至日情景。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这是唐朝严维在洛阳所经历的寒露。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这是南宋的朱淑真笔下的冬至日景象。

历经了岁月的沧桑,虽然有些节俗已经濒临消失,有些节俗已经从简,但是其中所记录的活动却似历历在目,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让我们似曾相识,这种悠远的相遇和相通,正是文化的血脉所系,也是我们应该继续传递的东西。

说到底,无论如何演变,距离二十四节气最近的依旧是日常生活。“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大寒又一年。”一首短短的歌谣,就可以让我们知道时节、了解耕作,同时也能知道该如何穿衣、该如何行动。如今虽已是信息时代,很多东西已显得老态龙钟,但节气里所蕴含的智慧却历久弥新,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来说,更应该去重新拾起它们,未必如陶渊明一般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但在写诗作文时看一看、用一用,就不会如同荧屏上充斥的“雷剧”一般闹笑话了。这,已经是最低的要求了。

推荐访问:节气 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