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方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表达

摘要:视听元素是构成纪录片的材料,视听语言是构成纪录片的方式。它不仅可以为纪录片在文献价值层面提供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也可以在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层面形成风格、在纪录片的传播价值层面建构叙述者和被述者形象。作为江苏地方题材的纪录片,其视听语言应该具有鲜明的地域元素、时代特征与叙事风格。它决定着江苏地方题材纪录片的艺术气质,影响着江苏地方题材纪录片的叙事风格。研究江苏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表达,就是要研究江苏的故事怎么讲,如何讲好的问题。

关键词:江苏;纪录片;视听语言

一、文献价值层面的可读性

纪录片不是纯粹的历史书,也不是历史资料的集合。它除了记录历史、表现真实的文献价值之外,同时还是一门影像艺术,所面对的不仅是学者或专业人士,更要面对社会大众。因此,纪录片应该具有可读性与可接受性,需要以视听语言作为载体,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向观众传播。所以,历史用纪录片来表达就成了“说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就是视听语言所要起到的功能和作用。江苏作为中国境内跨江滨海的鱼米之乡、文化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同时又作为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全国第一的省份,可谓人杰地灵。要用视听语言讲述江苏这一方水土的故事,就需要接江苏这一方水土的地气。

(一)怀古思今的接续感

江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中對名胜古迹的良好保护、对历史资料的大量积累,使得历史的珍贵史料得以完好保存。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中,创作者无需进行情景再现就可以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的风貌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就算是进行情景再现或搬演,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二度创作。比如明清城墙、江南古镇、大运河、中山陵、瘦西湖,再加上红色景点、名人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这些地点或事物的影像本身就是历史在今天的重现。因此无论该纪录片所要表达什么样的立意或中心思想,在江苏很容易能找到具体的承载和依托。例如常州在2009年联合江苏省广电总台等多家机构联合摄制的《永远的青年》,讲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位早期革命家的纪录片,第一集就从瞿秋白故居的影像开始。又如南京电视台在2017年摄制的五集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展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古往今来,特别是将历史影像与2016年南京长江大桥封闭维修的当今影像结合起来,反映了实实在在的时代变迁。再比如《日本战犯忏悔备忘录》,采用倒叙的手法,直接从当今日本战犯的后人对于祖辈侵略中国的反思切入,体现古今对照。

(二)以小见大的渐入感

小切口是纪录片惯用的叙事手法,这一点在江苏题材的纪录片中比较常见,具有普适性。它一般是用具象的物品作引子展开叙述。这个具体的物品作为纪录片的一种符号,为叙事赋形。比如2011年江苏广电总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就是从郑和船队的档案这一关键物件的搜寻开始进行叙事,从而带出郑和下西洋这一历时长久而过程复杂的事件。又如2017年南京灿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失落的下邳国》,其第三集《失落的繁华》中就将对古邳州的繁华历史的叙事集中在了考古出土的一对鹦鹉螺杯上。再如2015年由江苏多家媒体联合制作的五集纪录片《青果巷记忆》,将一众江南名士的故事用一条巷子串起来,随后又在次年制作了四集纪录片《青果巷印象》,青果巷作为纪录片中的具象符号,唤起当代人珍惜常州这座城市哺育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韵中有律的格调感

韵,是纪录片中所体现的抒情性的意蕴;律,是纪录片中有规则的逻辑结构。二者紧密结合而又有机统一,既让纪录片有抒情写意的艺术升华,又让纪录片按照逻辑,有章法地进行讲述。现场拍摄所得到的声音和画面,是富于真实感的生活图景;但如果按照蒙太奇的创作方法进行剪辑、声画组合,就能在生活图景中呈现出诗意。例如2019年南京市委宣传部和南京市文联联合摄制的21集电视文化系列片《金陵吟》,每一集都介绍一首传承金陵文脉,吟诵南京的历代诗词,邀请中华诗词节名家俞律先生吟诵,将古诗词的声律与内容中所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这种每集固定的模式将21首古诗词统一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金陵文脉的一幅组照,而音乐、吟诵的同期声以及画面,三者的融合为这幅组照赋予了格调,产生了富于音乐感的氛围。在电视纪录片中,音乐以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和总体情感为依托,利用其富于节奏感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实现对复杂情感的有效展现。[1]

二、艺术表达层面的风格化

(一)秀丽的画面质感

作为南北交汇之地的江苏,既有中原地区的大气豪迈,又有江南地区的清丽婉约,体现在纪录片的摄影画面中,根据题材的不同,画面质感是富有反差的。但总体来说,柔性的气质较我国其他地区更加突出。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2]水所具有的影像特征有三:一是为纪录片画面提供镜像的功能,不同质地和透明度的水就像镜子一样反射现实景物,丰富画面的表现手法;二是为纪录片画面提供丰富的光影变化,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水体,在不同的环境光线下,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造型,能够很好地提升纪录片的写意功能;三是作为江河湖海的象征,特别是对于有长江、东海、淮河、秦淮河、京杭运河、太湖、洪泽湖等水体的江苏,水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们,可以说有水的地方就有一方独特的文化。地域文化中体现群体人格的深层文化是判断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主要依据。[3]比如《中国大运河》、《城河》、《太湖美》、《淮河六章》等反映江苏境内水体风貌的纪录片,还有反映人与水体关系的《福根治水》、《崇启大桥》、《泰州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纪录片,水乡和人民成为了江苏纪录片重要的视觉元素。

(二)淡雅的色彩影调

城市或一个区域的色彩使用是一个集体性的表达。在城市领域,它不再反映个体或主观选择;当它赋予某个地方以特定身份时它就成了文化符号。[4]比如以江淮文化为代表的南京城市建筑的色彩主要以青瓦白墙,辅以民国建筑的白、蓝;以园林和吴文化为代表的苏州建筑的色彩以碧蓝、草绿、白色为主;以玉石和汉文化为代表的徐州则以翠绿、黄色为代表。虽然这些只是城市建筑外观的色彩,但纪录片若能根据题材的所异,将城市建筑色彩贯穿到全片之中,使城市色彩成为纪录片中的一种色彩体系,能有效地树立观众的视觉印象。创作者对于色彩影调的把握,除了关注场景的色彩之外,还应该关注不同季节与天气下的色彩变化。江苏是文人气息比较浓厚的一个省份,正如纪录片《江南文脉》中所体现的影像风格一样:其配色是清新淡雅,超然精致的。但江苏纪录片的配色不意味着完全在光谱上相邻,也有对比浓烈的配色情况,比如《烽火淮安》、《新四军1941》、《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朱瑞将军》等红色题材,鲜明的革命红色体现在传统的烟雨江南画卷之上,使人眼前一亮。

(三)灵动的声画关系

声音在江苏纪录片中的作用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严肃的解说词风格和第三者解说的方式正在转变为出镜解说。在江苏广电总臺集团2015年出品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二季中,借鉴了当下流行的vlog视频风格,邀请了九位不同国家的个性和经历相异的外国青年,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与兴趣爱好,行走中国各地,体验不同中国名片中所体现的时代变化,用亲身体验感受对中国的深入认知。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虽然贯穿了对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核心任务不变,但是宣传方式却转为了更为柔性的策略。由观察者,即纪录片出镜者的同期声音作为解说词,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而且亲历者的所见所闻也更具有说服力。再加上出镜的是说中文的外国人,纪录片本身的趣味性也增强了。这种声画关系,使得纪录片由“报道体”向“纪实体”转化过渡。外拍全程不设固定台本,每个主题开拍前,编导与外籍嘉宾沟通,交流想法,然后由外籍嘉宾亲身体验感受,真实记录,让报道更自然更流畅。[5]

三、传播价值层面的形象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如下论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6]江苏地方题材的纪录片对于江苏形象,乃至中国形象的建构,本质上是纪实影像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语境建构,同时也是纪实影像与假定受众之间的语境建构。视听语言只有贴近受众,体现出对于一方水土所养育的一方人的重视,将人作为纪录片话语所表现的主体形象,才能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进行推广。对于地方形象的建构,视听语言的表达策略需要建立一个覆盖人、事、景、物、古、今、中、外的声画体系,这一体系是多元化的,既有传统纪录片叙事的严肃大气,又有利于国际传播和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观众被纪录片的视听语言承载的影像感染力所触动,从而投身到观影之外的现实行动之中比如《福根治水》,唤起了观众对于江苏水资源保护的行动力;比如《“淘宝村”有个李支书》,呼唤观众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关注,提倡“择一事、终一生”的不懈追求。这些题材的视听语言表达策略都是有感染力的,从大局着眼,从小事着手,延展了纪录片的社会意义。对于重大题材和典型题材,通过不同的纪录片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比如《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呼唤观众对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铭记,号召观众对于右翼军国主义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径进行斗争。同样的南京大屠杀题材,既有苦难叙事的体系,又有类似于《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这样国际主义叙事的体系,这就构成了纪录片传播过程中的开放性,有利于地方形象和国际形象在多角度上的立体构建。

参考文献:

[1]高鹏,陈辉,陈玉红.电视纪录片音乐艺术韵味表现微探[J].当代电视,2015(06):18-19.

[2]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1.

[3]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6.

[4]洛伊丝·斯文诺芙[美].城市色彩——一个国际化视角[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3-4.

[5]李健,唐颖.强化对外宣传  讲好中国故事——以江苏广电总台《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二季)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2(01):79-80.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

推荐访问:江苏 纪录片 语言表达 题材 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