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流行?什么在褪色?

十年来,中国虚构类图书畅销榜中作品类型不断减少,引进作品比例越来越大,这是读者的原因,还是出版人自身的原因?

十年来,我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从327亿发展到了803亿,但大众对图书的热情似乎在慢慢消退。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2本,2017年下降至4.66本。《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重印图书种数25.74万种,首次超过新版图书的25.51万种。重印图书种数高于新版图书种数是图书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成熟的图书市场要求企业从追求销售额顶线的增长转为追求盈亏底线的提高,但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陆的图书市场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以虚构类畅销书榜单为例:翻开十年前的虚构类畅销书榜单,各种题材、各种类型应有尽有,职场类的《杜拉拉升职记》、悬疑类的《天机》、历史类的《德川家康》、军事类的《士兵突击》、冒险类的《鬼吹灯》、官场类的《驻京办主任》等等。今天的虚构类排行榜,题材上则单一很多,情感类小说,尤其是国外的情感小说《摆渡人》《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铺》成为主流,历史、军事、官场等类型题材的小说已经许久未见于畅销榜了。

英国传媒学家约翰·汤普森说: “我们需要分清两种多样性:一方面是产量的多样性,一方面是市场的多样性。真正需要担忧的不是出版了的图书的多样性,而是受关注、被购买和被阅读的图书的多样性。”那么,中国图书市场虚构类畅销榜品种的减少,是出版方供给的原因还是读者需求的原因?

和题材多样性减少相伴的,是引进图书(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迅速增加。2008年的年度虚构榜单Top10中,只有一本引进图书——美国作家莎拉·格鲁恩的《大象的眼泪》。2017年的榜单变成了引进与原创平分秋色,而且前五名都是引进图书。根据开卷数据显示,引进版图书的单品种出版效率明显高于原创图书的2%,尽管我们从政府到企业都大力鼓励原创,但原创图书的市场贡献却似乎越来越乏力。

引进作品的崛起

引进作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占领畅销榜呢?

通过对开卷2008年至今共3654天、522周的周榜Top30統计可以看出,原创作品数量在榜单中的巅峰表现是2012年,原创占比高达85%。2012年之后,原创比例逐渐开始下降,到2017年仅为52.8%,2018年以来更是降到了50%的地步。

那么,在2012年之后,进入畅销榜的外国虚构作品主要是什么类型的?与之相伴的,减少的原创作品又是以什么类型为主?

通过对榜单中外国各细分类作品十年的统计发现,2012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外国虚构作品类别是都市/情感类小说和推理小说,如图3所示。其他类别如幻想类(科幻和奇幻)、青春/校园类、历史/传记类等并无明显变化。近年来受国外影视作品的影响,如《星际穿越》《权力的游戏》等外国科幻和奇幻作品明显增加。但外国幻想类作品的国内受众有限,即使受影视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销售热潮,也大多局限在几部作品上,且持续时间较短,很难带动同类别其他作品的销量。

外国推理小说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迅速增加,2014年之后增速放缓。事实上,2015年之后,外国推理小说基本依靠日本作家东野圭吾近乎“一己之力”的带动。2017年上榜的285次,更是被东野圭吾包揽。来自英美的史蒂芬·金、丹·布朗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已经久不见于榜单,其新作在中国的反响也不如预期。

所以,与其说外国推理小说越来越受欢迎,不如说东野圭吾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2017年国内出版机构开始“疯狂”引进东野圭吾的作品,但大部分新引进作品的上榜时间不超过10周。随着引进热潮的消退,预计今年东野圭吾的上榜图书品种会出现明显下降,同时引进版推理小说的上榜次数也会开始减少。

最值得关注的是都市/情感类小说,它是近几年最受市场欢迎的引进作品类型。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乔蒂·阿彻和马修·乔克尔分析了最近三年欧美市场上的5000部小说,他们发现了一个万金油主题,在畅销书中的比重尤大。这个主题就是那种看似随意而又感人的“人与人的亲近”。这种亲近不是热恋的疯狂,也不是老师学生、雇主员工那种关系,而是那些平凡细节中的亲密、默契和纽带。比如跟妈妈去购物、跟爸爸去钓鱼、跟恋人一起做饭等等。讲故事就像谈恋爱,不能始终冰凉也不能干柴烈火,而要“小火慢炖”。2017年,在国内比较火的外国都市情感类小说,如《摆渡人》《偷影子的人》《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铺》等,也大多遵循以上规律,立足现实,观察入微。

与之相比,特别离奇的主题不容易卖座。太空船、独角兽和女巫等的风险都比较大。为了让广大群众有代入感,主题要有现实基础。故事背景在小镇、在都市均可,具体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也随便,但不要动不动就去丛林、沙漠、深海和庄园。要描写真实的人,不要去写贵族、战士、女祭司、中士、公爵、巫师、独角兽……

流行的元素有:婚姻、死亡、税收,还有技术、葬礼、医生、工作、学校、报纸、孩子、妈妈、媒体等。不流行的元素有性、毒品和摇滚乐等。以上规律能够涵盖80%以上的图书。国内外读者的文化背景虽然不同,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国内外读者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有着相似的阅读需求。这些与现实密切相关、情感细腻的图书,配上打动人心的宣传语,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其购买欲望。

与外国都市情感小说相比,中国的都市情感小说从2015年开始式微。2014年巅峰时期的上榜原创都市情感小说如张小娴的《红颜露水》、九夜茴的《匆匆那年》、桐华的《半暖时光》、张嘉佳的《让我留在你身边》都是以爱情为主的作品,直到如今,情感小说也没有突破爱情的桎梏,还多是刻骨铭心的极端爱情,路越走越窄。《泰坦尼克号》1997年在中国首映的时候,观众赞颂杰克为了露丝、为了爱情而牺牲自己。等到该片在2012年重映的时候,观众反过来同情露丝的未婚夫,感慨高富帅被“狗男女”背叛,爱情至上不再是真理。反倒是非虚构类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符合“人与人的亲近”主题的作品,如《亲爱的安德烈》《我们仨》等,都是长销图书。

原创图书的衰落

引进作品的增加,既有其自身迎合读者需求的原因,也离不开原创作品的式微。原创作品的衰落,发生在2012年至2014年之间,这恰是很多类型小说淡出畅销榜的时期。

其中最典型的原创图书有三类:青春/校园小说、恐怖/冒险小说和官场小说。这三类图书在2012年之前风头正盛,是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2013年之后,中国官场小说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断崖式下跌;2014年,冒险小说几乎全军覆没,后凭借影视作品的改编才零星出现返榜;2014年,青春/校園小说也陷入谷底,此后略有反弹,但颓势难掩。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畅销书的发展变化一直与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紧密相连,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原创类型小说的衰退,主要是因为读者需求发生了转变,而出版人没能跟得上需求的变化。

2010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关于“杜拉拉”系列的职场小说的民意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读者表示喜欢书中人物独立奋斗的精神,67.3%的读者表示,为了适应职场生活、学习职场生存技能是看书的主要目的。

美国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认为:“阅读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为获得资讯而读和为求得理解而读。”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廉价,越来越便捷;同时图书对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落后,不利于信息的检索定位,和其他媒介相比,图书不再是第一选择。如今再想学习职场技巧,读者不会花几天看“杜拉拉”,而是更青睐买一份“五分钟入门”的知识付费产品。为求得理解而读,逐渐成为读者打开书本的主要原因甚至唯一理由。

从书名的词频统计来看,从2008年至今,读者对于虚构类图书的关注点在从获得资讯向求得理解转变。2008年的“密码”、“天机”、“主任”,2010年的“升职”,2012年的“盗墓”都是脱离现实生活,激起读者好奇心的词汇;2014年开始,都是与生活、情感有关的词汇,激起读者共鸣的词汇。庙堂权谋、江湖争斗固然精彩,却终不及自己内心的一方小世界。

青春/校园小说虽然关注于个人小世界,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推测原因可能是读者群的流失。在2017年的德国图书报告中,德国研究机构忧心忡忡地指出:在德国图书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背后,是青少年读者大量流失的严重危机。过去几年,由于人均购书量的增速远高于读者数量减少的速度,使得图书市场一直保持着表面的繁荣。随着深入调查,青少年读者减少的问题才浮现出来。同样的问题是否在中国也发生着?青少年读者是否也正在被其他媒介、其他内容形式抢走?

最后借用一位资深出版人的话与诸君共勉:“当我听到一些出版人苦苦怀念过去读者很喜欢图书的那些美好时光时,我会反对,因为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守旧的想法。文化会改变,流行文化也会不断发展。我认为社会上有多少读者不是问题,重点是我们出版人有责任让人们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去。”

推荐访问:褪色 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