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中思辨与文化的融合

内容摘要:思辨与文化两者在文章中常常是相互联系与融合的,而非顾此失彼的。它需要在辨证中出文化,使作文既具辩证的眼光,又具有文化审视;它需要在辩析中出文化,使作文既是逻辑推理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理性;它需要在辩论中出文化,使作文既有论辩的气势,又有高级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作文训练 思辨 文化 融合

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针对考试失败这件事,要求学生写一篇题目为《从七个角度看失败》文章。写作过程中,他指导学生将考试失败这件事看作一口井的盖子,文章要分七段,每段换一个角度观察这口井的盖子:

站在井底看:啊呀,不得了,一片黑暗,不见天日,前途无光,没有出路呀。对不对?对!为什么?因为你站的人生观察位置低,眼界自然狭窄,一口井的井盖当然遮住了你的全部视线。

站在井沿看: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井盖倒是不小,但世间还有那么多事等着你去做;这个井盖的事没有做好,快去做别的事吧。

站在山麓看:井盖自然很小。

站在山峰去看:那就更需要费力才能看到小小的井盖。这时,你就会感到人生要做的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自己实不该为小小的失误支付太多的精力和感情。

站在云端里看这件事:有一种端坐云端、俯瞰人间的胸怀和气度,从而感到个人名利微不足道,然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劳动、创造,用于做有益于人类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只是一个淡蓝色的大球,那口井的盖子,无论如何也见不到了,因而产生烦恼的云雾便很容易散开。

站在金星上看一看:我们生存的地球只不过是一颗和启明星差不多大小的小星星。地球这么渺小,人生这么短暂,别再斤斤计较个人的蝇头小利了,别再为一点小小的失误苦恼了,赶快将这渺小而短暂的人生投之于给自己也给大多数人带来快乐的正义事业吧!

窥斑见豹,如此训练,有思维从肤浅、狭隘走向深入,广阔之效,从而契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的理念,使得在作文中强化了理性的力量,闪耀哲理的光芒。同时又有想象丰富,文化浓郁的意味。所谓文化,超越了具体物质,也不局限于个人的精神,它是一种眼光、一种胸怀、一种观念。作文就是观照,即用文化的眼光、文化的胸怀去解读自然、社会、人生、自我,使作文散发出文化的芬芳。我们可以得到借鉴:文章不但要追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应该在此基础上,将思维的结果进行文化的表达,让思辨与文化同行。

然而,思辨与文化两者在文章中常常是相互联系与融合的,而非顾此失彼的。它需要在辨证中出文化,使作文既具辩证的眼光,又具有文化审视;它需要在辩析中出文化,使作文既是逻辑推理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理性;它需要在辩论中出文化,使作文既有论辩的气势,又有高级的文化形态。如何达成作文思辨性与文化性融合的目标?

写作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声音,也是向社会发言,尽到公民的责任。作文,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一旦脱离,就如割断了脉搏,从而隔膜了对生活的感情,钝化了思维的触角。夏丏尊先生说过:“现在学生作文力的薄弱,并非由于头脑饥荒,实由于不能吟味咀嚼题材,就是所患的是一种不消化的病症。作文的材料到处皆是,所苦者只是学生没有消化的能力。就是对我的生活可以发生交涉的,有意味,否则就无意味。”生活是作文之源,只有源流的滚滚不断,才会使作文之树常青。因此,要融入社会,解读社会,让我们的思想感情、价值观与国家、人类的命运保持一致,让自己头脑思想丰富起来,从而根本上提升作文水平。

这就需要打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习惯,实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曹文轩《生活无处不在——与中学生谈写作》中说得好:“不要总怀疑自己没有生活。你怎么能说没有生活呢?你吃饭吗?你睡觉吗?你看见过冬天天空下缓缓飞过的鸦群吗?你见过下雨前蚂蚁在匆匆搭桥吗?你对你同桌的好分数嫉妒过吗?你被别人误解过吗?……处处有生活,生活无处不在,生活自然也在你身边。”只有向生活打开一扇窗,让自然与社会之风进来,与之交汇,才能从生活中打捞湿漉漉的作文素材。走出书斋,亲近大自然,去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去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无私;走出书斋,融入社会,时时关心社会中的人和事,感受社会的风风雨雨,培养关心社会、热爱自然、同情弱者、爱护生命的赤诚之心。在此基础上,放出眼光,运用脑髓,去思考、评判现实中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在作文中表达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同时在关注社会过程中尝试哲学地思考。哲学一词在希腊是由“爱”和“智慧”二字组成,意思是“爱智慧”。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也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运用哲学这一理论武器来指导写作,是必由之路。有了哲学的底子,才可能有科学全面的思维方法,才可能在作文中具有思辨的内核。学会运用哲学方法,从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角度,去透视社会现实,把握事物的本质,避免误入歧途。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需要重视阅读,从而促进思的深入。

这就需要充分开发、积极利用课本、读本的资源。由于目前的高考、中考经常与课本、读本分离,使不少学生对教材、读本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功利主义的做法。仅背一下名篇名句、读一读几篇史传性的古文,其余一概略去,将大量时间放到做模拟题、仿真题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祸害无穷(尤其有害于作文)。课本、读本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有孔子、庄子“自古圣贤皆寂寞”的情怀,有屈原、司马迁“天地苍茫一根骨”的浩气;有柳永、李清照“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有李密深挚情感、欧·亨利人性之美,鲁迅的“国民性”的反思,等等。通过回归课本、读本,同大师对话,对照自己,拷问灵魂,提升底气;不断借鉴和吸纳,积极感悟,提高自我品位,最终达到丰富底蕴的目标。

勤于文化积累,如诵读古典诗词,关注当代名作。唐诗宋词元曲里,忧国忧民、追求自由、乐观豁达、人生哲理等等,这些思想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一脉相连的。学习古典诗词,能够让学生在熏陶中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化,自我的品味和内涵会不断的提升。树立当代意识,如余秋雨、贾平凹、余杰等等,他们的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要加以吸收和鉴赏。如此,通过主动追求,积极感悟,汲取营养,文章自然会变得大气、有文化品位。

当然除了纯文学作品之外,还要阅读科普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拓宽视野,避免单一的阅读而影响作文的广度。

古人云,文如其人。学生人格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的品格养成。因此,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观念情操、人生目标的把握和认识同社会主流要求相吻合。通过增强自我意识,来提升作文的文化层次。

在倡导个性张扬的同时不忘价值观的提升。当今受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许多美好的人生价值观逐渐在消失,人生目标的散漫是许多学生虚以待日、空乏无聊的原因,因而重塑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尤为重要,要用美好的情感占据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美好情感和观念的支撑下,才能彰显文字背后的力量,真正做到“以情动人”,“情动于中”。对于作文中显露的个性,要去倾心地呵护,密切地关注学生随时迸发出的个体性的思维火花,对那些崇尚真善美的闪光点,要充分加以肯定和鼓励。

在写作过程,要坚持文中有“我”的原则,即有“我”的生活,“我”的感受,“我”的思考,从而写出真情。写出独立思考的思想,写出恰当的表达样式,写出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这已成为不少应考作文题的显性要求。因此,作文中体现文化,应该是通过“我”的心流出来,诉诸于笔端,融入文中,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有效地防止“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二是防止结构用三段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作为主体;三是避免作文的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做开掘的“伪文化作文”的泛滥成灾。

著名作家柳青倡导写作就是 “用自己的声音表述自己的见解和爱憎”,但它的实现需要我们从应试教学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使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活跃,从而使学生作文中既充满辩证思维的灵动之气,又洋溢着文化之气,使“人”与“文”日益相融,让思辨与文化同行。

黄灿平,浙江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推荐访问:思辨 作文 融合 训练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