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经济金融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性的金融人才,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我国从2011年开始招收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突出金融实践导向。由于培养模式不成熟等影响了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错位。文章基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产学研结合,创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9-0073-03

金融专业硕士是适用经济金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在近几年大力推广的一种硕士类型。从国际上研究生教育以及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需要来看,金融专业硕士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仍然会是国家大力扶持与发展的重点。但当前金融专业硕士在培养模式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界与业界相背离等突出问题,难以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不利于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的培养。

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效果已经表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一)培养模式学术化

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培养,其培养模式均是一个有机体系,既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一定的课程体系外,也包括相应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國家在专业学位的定位上是明确的,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其培养教育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应与金融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相区别,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需要突出“实践性”, 金融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则强调“理论性”[1]。

由于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历史短,目前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尚没有形成一套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各培养单位普遍参考借鉴金融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与实践经验,只是笼统地缩短理论教学学时,把它适当充实到实践教学学时中。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金融专业硕士与金融学术硕士在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高度趋同,缺乏与金融专硕教育配套的优秀教材与案例教材,更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学术化培养趋势明显[2]。因此,目前金融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体制与业界人才需求不匹配,其社会影响力与市场适用性普遍不高。

(二)课程设置简单化

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特定实践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设定决定了其课程设置需要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如果缺乏理论性,课程将降低硕士生的研究能力,而缺乏实践性,课程将制约硕士生的应用能力。所以金融专业硕士从知识结构上看,不仅需要具备金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金融规则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具备金融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等方面的知识[3]。

由于培养模式的学术化,目前多数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太多创新,只是参考学术型硕士的课程体系,理论性课程所占比例过高,缺乏与金融业界的有效沟通,难以把握金融业界对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不仅案例教学课程比例较少,实践教学学时也更多是以实习名义完成,没有凸显出金融专硕的培养特色。这其中部分原因在于目前师资本身的实践经验与知识结构尚有缺陷,师资过于注重理论研究。而同时校外导师的选拔不够规范,数量配备明显不足,无法提供充分的实践指导,也由此导致无法完成硕士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达不到高层次复合型金融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方式传统化

严格来说,金融专业硕士与金融学术硕士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是不一致的。金融学术硕士着重培养硕士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所以对金融学术硕士的培养注重理论性与时效性,需要导师的理论基础较为深厚,要有相应的理论造诣。但金融专业硕士的授课教师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熟悉实际业务,掌握金融运行的基本实际[4]。此外,由于金融专业硕士的能力结构包含金融市场调查与分析、金融业务开拓、客户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其需要与传统的课程教学不同。金融专业硕士需要具有更多的时间到实业部门进行专题调查和实习,其市场调查和实习时间在总教学学时中所占比重应该较高。

教学方式上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要求培养单位加大投入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作为不断提高金融专硕实践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来看,仍有部分金融专硕培养单位不能从战略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思想上的认识不足,在资金投入上也无法保障,因此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另外,由于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社会认同度仍然不高,金融机构对强化校企合作缺乏足够的热情,使得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面临一些困难,即使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基地,部分社会实践基地也流于形式,金融专业硕士的实践机会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因此,社会实践基地的缺乏导致金融专业硕士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培养效果难于达到预期目标。

当今社会,金融业的发展已经体现出与以往相比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金融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金融业的产业化已经金融业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部门和战略产业。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要求使得金融交易的时空界限更加模糊,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三是金融发展模式越来越趋同于混业经营模式,因而金融业的范畴愈加宽泛,金融内容更加丰富。为此,为适应飞速发展的金融业,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必须与时俱进,需要对其培养模式进行科学化设计。

二、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创新的意义

由于目前金融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探索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的基本关系,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有效融合。硕士生培养模式具有系统性,因此创新培养模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寄希望于单一的改革措施就能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从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以及我国客观的教育格局来看,产学研结合是目前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最佳模式,是不断创新提高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向。

(一)有助于提高金融专业硕士的创新能力

从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来看,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依托,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金融力量的宝贵资源。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其核心要义在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单位通过广泛与人民银行等“一行三会”以及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等部门加强联系,探索多层次、有序化的金融专业硕士的合作教育实践平台,实现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实现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与地方支柱产业、优势企业的资源整合,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高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产学研创新基地成为金融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与抓手。

(二)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基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以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金融学术型硕士生的同时,我国必然需要大力发展金融专业学位教育,以适应经济金融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金融人才。为此,在课程结构上,金融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技术课等三类课程构成。各类课程的设置目标各异,其中,公共课主要涉及人文、法律、管理等知识,其设置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理论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金融理论水平。专业技术课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客观经济金融社会的实际问题和提高创新能力。在专业技术课的设置中,我们既要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结合总体金融行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与未来趋势,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课程,如“商业银行业务与创新”、“私募股权投资”、“固定收益证券”等针对性强的课程。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实现人才的“订单制”生产,提高人才培養的地区针对性,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也是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需要。

(三)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特点与定位

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是我国目前39 种专业学位中的一种。因此,逐步健全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按照金融专业硕士的基本培养要求和人才的基本定位,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相应实践能力的硕士生,是各培养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相对于欧美国家的专业学位教育百余年的历史,虽然我国目前实行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时间较短,但由于在建设与培养过程中吸收了国际上专业学位教育的经验,专业学位体系的建设已经相对完整,既有学士、硕士,也有博士。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以服务企业与服务当地经济为宗旨,通过在金融机构建立培养基地,实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已经证明是一种增强我国金融实力和学生市场竞争能力最有效的培养模式。

三、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策略

综合素质的提高既有赖于金融专业硕士生课堂的理论教育,也需要大量的社会实践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产学研结合在培养金融专业硕士上独具优势,不仅解决高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学术化问题,也是提高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效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其关键在于实现金融企业、培养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的无缝对接。

(一)改革模式,办出特色

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满足统一的基本标准,也需要有自身的培养特色。在产学研结合培养金融专业硕士的过程中,各培养单位既需要根据金融教指委确定的一般标准,又要根据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需要;既要提倡课堂教学的深度,又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广度,实行课程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由于金融学科的高度社会性,在案例的开发与选择上要结合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特色,要注重能力导向,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考核要更多地引入调查研究,要鼓励学生组成团队。相应的团队成员要按照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差异,进行合理分工,从多个层次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现专业

为了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发展,培养符合社会与时代需要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需要继续优化由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技术课等三类课程构成的金融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总体上看,金融专业硕士未来需要具备的能力时多元的,但首要能力是独立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专业技术课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学时占比应该提高。在课程设置上,要主动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由于应届本科生毕业生尚未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实践知识。因此,在金融硕士培养阶段,应注重其“短板”,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的各个阶段,不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实践教学以及最后的学位论文等方面都要体现“专业性”。

(三)强化师资,注重实践

金融专业硕士导师队伍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素质,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金融专业硕士较高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由于金融专业硕士素质培养的特殊性,师资团队必须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团体,既需要能够进行相应理论教育的导师,也需要能够进行实践指导的导师。因此,遴选金融专业硕士指导教师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复合能力,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有所偏废。为了有效提高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需要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轮驱动。一是强化校内导师到金融机构进行挂职锻炼的力度,通过走出象牙塔,接触实践金融业务,大幅提高导师的实践工作能力;二是进一步从金融机构引进实践导师,利用他们在金融实践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学生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机制,重视反馈

培养效果反馈机制既是检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从教育学规律上看,教学效果反馈机制既包括研究生对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实践效果的反馈,也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效果以及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这些反馈信息的全面掌握可以为进一步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提供依据。另外,实习机构以及就业单位对学生实习和工作情况的反馈信息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培养单位要积极、不定期走访相关机构,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了解行业的相关培养需求,积极创新建立高校负责、企业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为未来提高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提供方向。

四、结论

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金融专业硕士,是在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社会反哺高校”双向服务机制的有效途径,这一模式既可以使学生把握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够把金融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提高了金融专业硕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产学研合作培养金融专业硕士是提高培养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相关培养单位要以国家金融专业硕士相关培养标准为指导,结合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专业硕士的素质要求,既重视课堂内的理论教学,又重视课堂外的实践培养,注重特色化教学与培养,使得培养方式接地气。同时,根据金融专业硕士与金融学术硕士的差异化培养要求,要特别注重学生应用性专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专业性。此外,师资质量是影响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遴选金融专业硕士指导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两手都要硬,不能有所偏废,才能培养出适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春喜.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4).

[2]吴晓求.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 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

[3]张志红.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4]杜湘红.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双师”制探 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2).

推荐访问:产学研 培养模式 硕士 创新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