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演变

1826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n Heiich von Thünen)在其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第一次提出了农业区位,以此为滥觞,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但是,以区域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则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才大量出现。这类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所涵盖的范围和内容较广,既包括对区域经济发展原因和机制的研究,又包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结构和影响的探索。根据各种理论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可以归纳为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新古典主义趋同假说、结构主义发展观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几个学派。

1)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Regional growth stage theory)主要是从序时角度分析区域成长的阶段及其特征。

(1)区域标准阶段次序理论

1949年,埃德加·胡佛(E.M.Hoover)和约瑟夫·费雪(J.Fisher)提出的区域标准阶段次序理论是最初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它表明了在技术变化的条件下区域结构随之变化的一般规律,即区域不同的产业部门的转换规律。胡佛(E.M.Hoover)和费雪(J.Fisher)指出,任何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次序如下:一是区域自给自足经济发展阶段;二是区际贸易及手工业发展阶段;三是区域农产品专业化发展阶段;四是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五是区域第三产业发展阶段。

(2)区域经济增长的进化序列模型

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又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进化序列模型),是由罗斯托(W·W·Rostow)通过研究北美和西欧经济增长的过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结合在一起提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一般来说,一个区域的经济成长要经历以下六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以传统农业的区域经济发展为主;二是区域经济起飞准备阶段,以经济上升所需各种条件正在形成为标志;三是区域经济起飞阶段,以重要工业部门产生为标志;四是区域经济向成熟推进阶段,以现代技术波及到更大范围经济活动为标志;五是区域高额大众消费阶段,以经济资源越来越集中在生产耐用消费品为标志;六是区域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以服务业发展为标志。

(3)空间组织阶段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受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影响,提出了空间组织阶段理论,用实例证明了区域经济增长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他认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着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他把空间一体化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由没有等级结构的、许多独立的地方中心构成的、每个城镇位于各自中心的区域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二是由单个强有力的中心和衰落外围组成的区域极化发展阶段;三是由简单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步转变为多中心结构,大城市间的外围地区逐步取代全国外围地区的区域扩散发展阶段;四是空间等级的结构已基本形成,大城市间的外围地区被卷入附近的大城市经济带中、形成空间组织系统和功能上一体化的区域高水平均衡发展阶段。

2)新古典主义的趋同假说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New classical regional growth theory)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的一个学派,主要手段是运用标准的新古典国家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一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单一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是运用索洛----斯旺模型进行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

在这个单一区域经济中既没有区际贸易也没有技术进步,产出完全由劳动力投入和资本决定。每个工人的产出差由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差来说明,但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是不能无限制增长的,因为资本边际回报是递减的。如果每个工人单位产量的增长速度按一定的比例递减,假设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下降至一定水平,生产者就不再有积极性进一步增加资本,并提高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与此同时,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落后地区的人均产出会逐步增加,直到资本与劳动力的比值达到长期平均。若劳动力与人口的关系(比值)固定不变,这种封闭的经济模型预测的人均增长率与最开始的人均产出(人均收入)呈反比。即可说明,落后的地区趋向于比富裕的地区更快速地增长。

(2)出口基地理论

由于单一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是封闭的,忽略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等提出了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其输出产业的增长,特定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出口基地模型预测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发展将趋同,但它的主要论据不再是“报酬递减”,而是对外贸乘数概念的静态比较分析。這一模型的核心命题是地区间的贸易方式取决于它们生产要素的禀赋,一个地区应该生产能充分利用其要素优势的产品,并尽可能地发挥它的经济潜力。例如,一个地区劳动力缺乏而资本雄厚,则应发展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依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发挥自己的要素优势,自由贸易就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如: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间差距不断缩小。

(3)要素价格均等模型

由于出口基地理论的一个假设是区域间不存在要素流动,这显然与资本及劳动力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的现实互相矛盾。为了解决出口基地理论的这个缺陷,要素价格均等模型提出一个假说,即允许区际要素流动也会加快区际趋同过程。出口基地理论假定两个技术水平相同的区域,由于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1比区域2资本集约程度高,继而区域1内资本的投入大于劳动的投入。根据新古典理论中要素报酬取决于其边际产量价值的假定,得出区域1内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区域2,而资本利息则低于区域2;同时,将会刺激劳动力从区域2逐步流向区域1,而资本则将从区域1逐步流向区域2。只有当区域1和2之间的工资同资本利息的水平不存在差异时,这一过程才会停止。因此,在新古典模型中,无障碍的要素间自由流动将会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工资、利息水平的差别消失,从而实现区域间均衡。

3)结构主义区域发展观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基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提出了集中有限资源并优先发展重点区域,继而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系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以抽象的经济空间为出发点,提出了增长极(Poles of Growth)概念。通过阐述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继而说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另一位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Boudeville)把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Poles of Growth)概念从抽象的经济意义转移到区位理论的范畴。他的观点是“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运用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于是,增长极(Poles of Growth)概念就有了两种内涵,一种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某一产业或公司(推进型);另一种是在地理意义上特指某地理区位或空间单元。同佩鲁一样,布代维尔特别强调了推进型产业创新性生产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他认为,推进型产业创新性生产可以对区域经济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增长效应: 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

由于增长极(Poles of Growth)概念中推进型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有前向、后向、旁向的联系,推进型产业发展能够通过投入产出关联进而对其他经济部门产生波及效应和乘数效应。又推进型产业的快速增长,将引起其他经济体活动不断趋向于增长极,而这种经济上的极化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地理上的极化,继而产生各种聚集经济;另一方面,增长极推动力不断向周围地区发散,这些推动力发散最终将以收入增长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很大的地区乘数作用。

(2)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rdal)并不同意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并批评了其采用的传统静态均衡分析方法。缪尔达尔(G·Myrdal)认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可以使各个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观点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他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各地区的利润率、工资水平和人均收入是大致相等的,而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假如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的速度高于其他地区,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就会表现出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的发展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得发达地区发展更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步增大地区经济的差距,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由于这种地区性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各地区之间的劳动力转移、贸易的开展和资本的运动不仅会阻碍这些落后地区的发展,而且还可能使整个区域经济增长放慢。缪尔达尔把劳动力、技术、资本等受要素收益率差異诱导而产生的由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的现象为“回波效应”(Back wash effect)。同时,他认为,当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原因,使发达地区的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外部经济效益同步变小,从而产生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等向落后地区逆转的“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缪尔达尔这样认为,“市场的力量通常更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间的不平等”。为防止积累性因果不断循环造成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欠发达地区不应消极地等待发达地区产生“扩散效应”从而消除这种差别,而应该由政府采取一定的特殊举措来刺激欠发达地区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当制订相应的政策来发展经济,缩小这种差别。

卡尔多继承了缪尔达尔强调聚集经济、报酬递增、要素的迁入等产生的利益循环积累(即强调反吸效应对区域增长影响)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整合在他的相对效率工资概念之中,提出了一个与缪尔达尔基本相似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Hirschman)认为,非均衡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他同时指出:经济发展不会在各个方面同时出现,一旦它在某一点上出现,强大的经济增长力会在这最初出发点的周围形成空间集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在一个或几个区域实力中心首先得到发展,增长点或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增长点或增长极的增长动力来自于核心企业家善于发挥聚集经济的优势和“动态增长气氛”。他认为,经济增长的累积是必然的,在一部分国土上的经济增长显然会变为促进其他部分国土经济增长的动力。某些非地方性的增长效应可能是消极的,在地理空间的“极”内,经济增长的累积集中将首先加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然而他确信,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将足以减少这种差异。在这点上,他与缪尔达尔不同,后者认为回流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从而扩大地区差异。

推荐访问:简述 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