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发挥正能量的指导思想

摘要:20世纪是中国大众文化跌宕发展的百年,大众文化理论处于不断的思辨、争论与革新中,不同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诉求,都在大众文化领域内有所表达。毛泽东大众文化思想的形成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密不可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并进一步发展了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根基的大众文化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文化大繁荣,更对时下大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众文化 毛泽东思想 现实价值

一、大众文化争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

20世纪最经典的一次大众文化争论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争论的核心内容包括 “当祖国遭受外来侵略时,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是什么”,“文化的服务对象和功能是什么”等问题。

毛泽东同志对大众文化的关注由来已久,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指出:“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湖南地区活跃的农民文化运动让他看到了中国文化冉冉而生的新希望,因此,毛泽东积极参与到文化争论中。

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特殊国情,挖掘其独特的文化财富,深入社会运动,保持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是毛泽东参与文化讨论的基本态度。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文章《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应当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化是前提,即强调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科学化是内核,主要意为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提倡民主和革命;而大众化则主要是指新文化的服务对象和接受主体,也包含了新文化的风格形式。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大众文化思想的确立

1942年,毛泽东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抗日战争时期大众文化争论的结束,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础上,毛泽东关于大众文化的思想基本确立。

在《讲话》中,毛泽东强调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其中,工农兵是主体,但“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农兵多处于文盲与半文盲状态,“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 因此,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必须实现文艺大众化,真正的大众化应该让“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在毛泽东大众文化思想和党的文化政策的指导下,延安基本形成了新民主主义大众文化,鲁迅艺术学院成为培养“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的摇篮,学成后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奔赴抗日前线与广大农村地区,将新的大众文化带给战士与农民。将战士、工人、农民塑造为英雄形象的的小说、电影、戏剧和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纷纷涌现出来。

三、毛泽东大众文化思想的现实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为对外加强文化软实力、对内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围绕着市场、效益、规模、传播等展开的文化产业建设,加速了文化的商业性,作为商品出现的大众文化成为一种文化工业,使大众变得同一化和钝化,市场推动产生的种种文化乱象,严重削弱了大众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社会功能。

大众文化是文化在市场经济中走向市场化的结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决定了它脱离生活的特点,脱离生活造成了很多商业文化繁荣的假象。毛泽东关于大众文化的思想指出,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群众,体验生活才能够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大众文化出现过大繁荣的景象,1951年中国歌剧《白毛女》轰动维也纳,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至今仍然是世界上顶尖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被列入世界芭蕾舞剧的经典,长演不衰。

因此,回归大众的审美体验,让文化创作与传播重新与生活水乳交融,是毛泽东大众文化思想对当前大众文化走出发展困境的重要启示。艺术只有倾听人民大众的情感和审美经验,使用大众自己的语言和艺术形式,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代言者,才能真正获得人民大众的同意,才能使艺术发挥出足够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M]. 东北书店, 1948.

[2]论新阶段[M]. 中心出版社, 1938.

[3]毛泽东. 怎样做艺术家[J].

[4]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J].

[5]- [9]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选集,1942,5(3)

[10]韩毓海. “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 (上)[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8, 2: 002.

作者简介:

王卓凯(1978-),女,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工作处科员,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推荐访问:指导思想 能量 发挥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