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历史性对话

关于《潞州城南柳林二首》,近年来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的文章不少。这些文章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它、分析它,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归纳起来,这些问题是:

作者是欧阳修还是陈廷敬

代表作之一 《欧阳修眼中的上党货币文化(组图)》(见搜狐首页→新闻→山西日报2012-03-26),有关段落摘录如下:

上党有一处古村落,即现在高平市的王降。小小村落,中国版图没能见到它的坐标,在晋东南这张旧地图上进行扫描,这里也只是个“点”的概念。就是这么一处名不见经传的“点”,其丰富的铁矿和精湛的铸币冶炼技术,北宋时期,却牵动了我国著名的政治家、一代散文宗师欧阳修。欧阳大人来到上党,激扬赋诗,赞美潞州柳林佳景的同时,并书下鸿篇钱币经济巨著《乞罢铁钱》,收入《欧阳文忠公集》,千古传世。

由京师汴梁出发,徒步来到河东上党的欧阳修,何以魂牵梦绕地乞罢上党铁钱?又是在何等性情中书写下《潞州城南柳林二首》?欧阳文忠公在潞州的情致究竟如何?带着诸多问题、诸多思绪,阳春三月,我们一行人等从长治出发,向西南方向的高平市行进。

北宋的欧阳修关注河东上党铸造铁钱的经济事迹,发生在庆历四年(1044年)。这年,38岁的欧阳修时任朝廷的太常丞、知谏院事。太常位尊事繁,下设的丞,为太常的副职。这年五六月间,他接受朝廷“计度废麟州及盗铸铁钱并矾课亏额利害”的任务,“命公使河东”60余天。此次来到上党的欧阳修为朝廷办理了几件大事:一是精算了上党泽州的铁钱铸造数量、利润及铁钱交易流通中的问题,上奏折要求朝廷罢铸铁钱;二是发现了上党当地的进士、精算数学、通天人祸福的大家刘羲叟,举荐到朝廷为官。再有就是他留给上党的不朽诗篇《潞州城南柳林二首》:

一路黄沙白日寒,柳林秋色送征鞍。

更堪昨夜西风落,霜叶烟条太已残。

野路篱花放蕊新,古墩残柳阅黄尘。

叶稀风起逢摇落,犹挽长条赠远人。

《欧阳修眼中的上党货币文化(组图)》一文作者不详,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钱币的研究造诣颇深,可能是位资深的古钱币收藏家。但对《潞州城南柳林二首》,能肯定的是,他确认作者就是欧阳修,他没有注意到这两首诗的作者还另有一说。至于欧阳修是在什么性情中写下的那两首诗,问题提出来了,却没有给出答案。而且三件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也不尽相同,前两件发生在高平和晋城,后者发生在长治县柳林,作者是怎样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也没有说明。

代表作之二《元好问有关上党地域诗文辨析》(作者  沧海泛舟 发表时间 2012-12-26)

该文来自网络,其中,涉及《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的叙述如下:

如《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现在很多人都说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写的。王怀中先生勘正为清代陈廷敬所著。以欧阳修为作者的,源自清乾隆版《潞安府志》卷三十八艺文诗的记载,而陈廷敬自著《午亭文编》卷十三也有辑录。1678年陈廷敬生母张氏去世,1679年陈廷敬回原籍奔丧,1681年服阕返京,沿途多有诗作,《午亭文编》记述清楚。欧阳修是宋人,远早于陈廷敬,但在《欧阳文忠公集》、明代《潞州志》、明万历版《潞安府志》中均未见《潞州城南柳林二首》之影踪,却在更晚的乾隆版《潞安府志》现身,十分蹊跷。大概是乾隆版《潞安府志》的编辑有意无意弄错了吧。

照此结论,问题严重了。似乎乾隆版《潞安府志》(以下简称《府志》)的编辑张淑渠、姚学瑛、姚学甲这些上党地区政界学界的精英们犯了个天大的错误,公然篡改当朝前宰相陈廷敬的著作,把当时唯一有文史记载的、即陈廷敬的《午亭文编》中的《潞州城南柳林二首》改成欧阳修的《潞州城南柳林二首》,并堂而皇之地编入地方史著《府志》,岂止一句有意无意弄错了这么简单!我想,如果《府志》真做了假,又假得那样明显、那样离谱,仅在当时必然遭到众多学者的指责和非难。然而这样的情况应该没有出现,甚至此后的近250年间连质疑的声音也没有。

这说明,《府志》收录欧阳修的《潞州城南柳林二首》没有错,陈廷敬由于崇拜欧阳修,喜欢欧阳修的作品,在他的《午亭文编》中收录欧阳修的那两首“有特殊来历”的诗也无可厚非,而且这是当时学界的共识,根本没有争议。

历史文献没错的话,那就是现在的质疑结论错了。这似乎也不可能。明明欧阳修自己的文集中都没有那两首诗的影子,而且我也按照王怀中先生等学者指引的方向查阅了欧阳修至《府志》出版600年间的很多文史资料,也只有陈廷敬《午亭文编》才开始出现那两首诗。应该说,王怀中先生的考证属实,质疑是有根据的。那《府志》怎么就變成了欧阳修的作品呢?

我觉得,这中间一定有问题,我们还没有搞清楚,以至那两首诗的作者之争成了近现代文化领域一桩有争议的谜案,若不解开它,势将永远困扰着我们和以后的学界。

我想解开这个谜团,于是继续在文史典籍中寻找解开这个谜团的那把钥匙。

功夫不负有心人,解开这个谜团的密码果然被我找到了,而且就隐藏在《午亭文编》和《府志》里,澄清这一事实的又恰恰是陈廷敬本人。

《府志》卷三十八艺文诗(下)辑录了《潞州城南柳林二首》,作者是欧阳修。很显然,它不是采自陈廷敬的《午亭文编》,也没有辑录为陈廷敬的作品,似乎它另有出处。那《府志》是无视陈廷敬《午亭文编》的存在吗?不是,因为它同时也在卷三十七艺文诗(上)先收录了陈廷敬的一首诗《开元钟》,而这首诗就来自《午亭文编》。原文如下:

开  元  钟⑴

后唐李嗣昭守上党胜梁范铜为钟在开元寺后置元妙观

苍茫陵谷开元寺⑵,

古钟犹带开元字。

寻向桃花观里来,

钟声依旧浮空翠⑶。

此钟流传自后唐,

谁与作者李昭义⑷?

黄尘清水变须臾,

斗鸡小儿聊角戏⑸。

昭义此时亦人杰⑹,

屹立孤城下无地⑺。

夹寨重云鸟不飞,

余吾残营白昼闭⑻。

流矢拔足客不知,

血暗淋漓痛劈臂⑼。

龙骧神捷等沙蟲,

铭以蒲牢毋失墜⑽。

生子当如李亚子⑾,

进通忠孝先王识⑿。

我怪欧阳传五代⒀,

嗣昭特书多可纪⒁。

当时亦有刘羲叟⒂,

漂零颇恨文章躜⒃。

今我来观开元钟,

与客谈咏梁唐事⒄。

更数百年歌者谁,

钟声未歇闻叹喟⒅。

这是一首叙事长诗,蕴含的信息量很大,詩的最后两句交代得很清楚,陈廷敬就是在和朋友们一起寻访古迹开元钟的时候,向大家讲述由开元钟引出的一系列梁唐时期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围绕着诗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李嗣昭展开,并由这个李嗣昭又牵出宋代欧阳修的传奇故事。在缅怀历史的同时,陈廷敬也抒发了自己对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感叹。若孤立地、仅从字面上去解读,很难理清它的头绪,也很难准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及思想感情。为了读懂它,我不得不通过查阅文史资料,查证诗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来龙去脉,经过综合分析,才逐步理出个眉目,进而得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潞州城南柳林二首》就是欧阳修所作。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首诗。

(1)开元钟

关于《开元钟》诗,有两个版本,其中《钦定四库全书》中《午亭文编》收录的《开元钟》诗有个题记说明:“后唐李嗣昭守上党,胜梁,范铜为钟,在开元寺后,置元妙观。”这个题记《府志》中没有记录。题记明确告诉我们,开元钟是后唐李嗣昭主持铸就的。

(2)开元寺

《府志》关于开元寺的记载很简单,只说在长治县,没有具体位置,记录的信息也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北周释惠瑱焚修寺中。”“苍茫陵谷开元寺”,根据长治县的地形、地势,我们可以推定开元寺应该在长治县东南部雄山脚下的荫城或西火一带。开元寺存在于隋唐之前的北周时期,130多年后唐玄宗李隆基以“开元”为年号,到李嗣昭铸开元钟时,唐王朝已经寿终正寝。那李嗣昭铸钟时为什么要以盛唐时开元年号命名呢?

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唐末到梁唐这段波诡云谲的历史。李隆基开创大唐中兴的开元盛世,曾经辉煌一时,到唐朝末年他的子孙手里,已经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导致黄巢起义席卷全国。奄奄一息的唐王朝不得不调动各地方的势力镇压起义军,甚至不惜借域外的势力参与围剿。这中间立下大功的,朝廷就封王封地,于是唐朝末年帽子满天飞,各地出现了很多藩王。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是朱温(后来改名朱全忠),被唐天子封为“梁王”。正是这个梁王朱全忠后来发展到控制了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干脆杀掉唐朝最后的皇帝,篡唐称帝,建立了梁朝,史称后梁。另一股重要势力就是代北沙陀族首领李克用,其先祖被唐天子赐李姓,他后来被封为“晋王”。晋王和其他很多藩王对朱全忠篡唐自立的行为坚决反对,多次兴兵伐梁。李克用在征战中中箭身亡,其子李存勖接任晋王。李存勖继承父志全力攻梁,几次征讨,把梁军打得大败,于是把建国仅16年的后梁推翻,建立了新的王朝,国号仍为大唐,史称后唐,就是李嗣昭服务、誓死效忠的那个后唐王朝。所以,开元钟是为纪念“守上党胜梁”的战役而铸,是为后唐皇帝李存勖树碑立传的,同时也表达了复兴大唐的愿望。

(3)开元寺、元妙观已不复存在,开元钟呢,陈廷敬一行打听到桃花观里,终于找到了它,古钟尚且完好,钟声依旧悠扬动听。

(4)李昭义

昭义是唐代设置的各路驻军的番号之一,上党为昭义军。昭义节度使就是潞州的军政长官,这里的李昭义专指曾任潞州昭义节度使的李嗣昭。这句诗的意思是:开元钟是从后唐时期流传下来的,谁能想到它的制作者是李嗣昭呢?

(5)其实后唐是个更短命的政权。按说李存勖能战胜不可一世的后梁,手中有强大到无人能敌的军事实力,其政治智慧也不可小觑,从而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崭露头角。然而,当上皇帝后,李存勖很快走上了腐化堕落的道路。他宠幸宦臣,恣意享乐,更在宫中养了一大帮优伶,日日行乐,骄奢无度,政权腐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直到民心尽失,以至建国仅三年时间,在叛军来攻时,竟无一人听从他的号令,就此结束了他的统治,整个后唐也仅维持了13年。后梁与后唐的兴亡都在须臾顷刻之间,李嗣昭他们希望复兴大唐的愿望也顷刻间化为泡影,令人感叹。

(6)这中间李嗣昭还真是个非常杰出的人物。

上党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唐末到梁唐时期天下大乱,各种政治势力都想占领上党这个战略要地。当初,上党本为燕王管辖,朱全忠派兵夺了去。燕王恳请晋王李克用夺回来。904年,李克用委任李嗣昭为昭义节度使,领兵攻潞州,梁守将丁会不战而降,原因是他也视梁王弑唐帝自立为不忠不义行为,不想再助纣为虐,继续为他卖命。这样李嗣昭兵不血刃占领了潞州。

(7)907年,梁为夺回上党,又发兵10万余众,包围了潞州。

(8)李嗣昭被围在潞州城内,闭城坚守达一年多时间。由于梁军势大,附近的晋军无力驰援。梁军围潞,久攻不克,遂筑夹寨,对内可以加强对潞州的包围,对外又可阻止援军的进攻,真可谓铜墙铁壁,企图把李嗣昭他们困死在潞州城内。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晋王李克用不得不亲率大军攻梁,以解潞州之围。就在此次战役中,晋王中箭不治身亡,其子李存勖继任晋王,他决心解除上党之围,以确保河东之安全。而梁军得知李克用已死,小看李存勖乳臭未干,年幼不善用兵,从而普遍产生轻敌麻痹思想,疏于防范。李存勖趁机率军突袭梁之夹寨,一举攻克梁军,解了上党之围。李嗣昭也因坚守上党,并在攻破夹寨之战中积极内应,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就是后来受到毛主席特别关注的战争经典——三垂冈战役。

(9)据《府志》记载,922年,“昭义节度使李嗣昭率师围镇州。镇将张处瑾遣千人迎粮,嗣昭设伏,要击杀获殆尽,忽矢中其脑,嗣昭拔矢反射殪之。是夜卒,遗命以泽潞兵授荆官任圜,督攻号令如一,镇人不知嗣昭之死也。晋王闻之,悲痛不御酒肉,命其诸子护丧归葬晋阳。”客,指敌人,即镇人。这句是说:李嗣昭中箭后把箭拔出反射向敌人,忍着巨大伤痛坚持冲锋陷阵,斩杀敌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嗣昭在后唐建立之前一年已经战死,此前他在上党铸钟,并以开元命名,足见恢复大唐是晋王和李嗣昭他们的一贯政治主张。

(10)龙骧的本意是比喻气概威武,龙生九子,各有所好。蒲牢是传说中龙的第四子,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本句的意思是一代代名将创建的功业很快会变成历史的陈迹,那铭刻在开元钟上的历史,却在时时提醒着人们:只有牢记历史的教训,才不致在纷繁复杂的世事变迁中迷失自己。

(11)那个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就是个不记取历史教训的典型代表。当初破梁夹寨时他是多么英明睿智、神勇无比啊!以至吃了败仗的后梁皇帝朱全忠听说是晋王李克用年轻的儿子李存勖率兵攻陷了他的夹寨,无限感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子,豚犬耳。”李亚子,是对李存勖的赞誉之词。至于“亚子”,不是次子的意思,而是唐昭宗起的名字:“此子可亚其父。”

(12)先王,指晋王李克用。在李存勖年幼时,李克用他们就发现李存勖是个“奇儿”。

(13)“我怪欧阳传五代”,这是什么意思?上面讲的都是“梁唐事”,怎么一下子冒出个宋代的欧阳修?这个“怪”和“传五代”又作何解释?我琢磨再三,只能解释为:我很好奇,欧阳修的《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竟能跨越五个朝代(欧阳至陈中间正好经历了宋、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历时600余年,流传到今天,这真是个奇迹啊!

(14)怎么流传下来的?就是下半句、也是全诗中再三谈到的那个李嗣昭,是和他的家传史料一起传下来的。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受他的影响,代代出英贤,文官武将层出不穷。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非常重视家史的传承,所以自嗣昭始,一代又一代续写家史族谱的同时,妥善保存了祖上遗留下来的很多历史资料,传承达700多年,直到清康熙年间被潞安府衙发现。这些资料里,居然保存有欧阳修600年前赴河东考察时写下的《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的文稿!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不仅丰富了人们对李嗣昭的认识,也填补了不少其他历史空白。正是从这里潞安府的人们才知道了开元钟的制作者是李嗣昭;也是从这里人们才知道了欧阳修曾写过《潞州城南柳林二首》,并一度失传,直到此时才大白于天下这样的奇事。

(15)上面的推断可信吗?如不信,请看下面:“当时亦有刘羲叟”,又出现一个宋人,他就是本文开头选录的代表作之一中说的那个被欧阳修发现,并推荐到朝廷做事的泽州奇人。这里的“当时”肯定不是诗中讲的梁唐时,刘也和梁唐时期的人和事没有一点关系。很显然,这里的“当时”就是欧阳修赴上党考察时。

(16)“颇恨”:《府志》为“颇限”;“躜”:向前向上的样子。综合上半句,合乎情理的解释就是:和欧阳修的诗及李嗣昭的事一起被潞安府发现的还有刘羲叟的资料。也多亏当时欧阳修发现了他,并奏请朝廷录用这个天才,才使他没有被埋没在民间,从而使他有机会走上更大的人生舞台,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15)、(16)这一句就为上面的推断提供了佐证。

(17)今天我们来参观开元钟,我与客人们谈论梁唐的事(和李嗣昭及其后人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出的欧阳修的系列故事)。

(18)数百年后,当人们听到开元钟的钟声,再来回忆我们今天所谈的这些历史故事时,一定会唏嘘不已,发出更多的感叹。

这样,陈廷敬的《开元钟》,就完美地揭示了欧阳修《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的身世之谜。

应该指出,我的考证结论是从这首诗中推导出来的,不是陈廷敬的直白,但一句“我怪欧阳传五代”,还是明确地告诉了我们真相。此结论究竟对不对呢?我曾几度自我否定它,并试图从其它方向寻找别的答案,最终又被我一一否定,因为它们都解释不通诗中的“我怪欧阳传五代,嗣昭特书多可纪。当时亦有刘羲叟,漂零颇恨文章躜”那两句,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两句。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陈廷敬的《开元钟》,不难发现:与其说它讲的是梁唐事,倒不如说讲的是李嗣昭的事,因为不讲清梁唐的那些事,就说不清李嗣昭的事;与其说它讲的是李嗣昭的事,还不如说它要通过李嗣昭的事,来说明欧阳修的那些事。而李嗣昭和欧阳修本无交集,欧阳修的资料却出现在李嗣昭的家传史料中,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间,也是该诗中隐含并勾勒出的又一个传奇故事。至此,我们就可以还原《潞州城南柳林二首》有特殊来历的真相了。

当年欧阳修领皇命、办皇差来到潞州,作为属地政府的潞州衙门积极配合,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并派一名地方官员陪同欧阳修一行到高平考察,同时兼任文秘服务工作。这位陪同官员就是李嗣昭的后裔子孙之一李某。李某记录并保存了考察过程中的很多原始资料,其中包括在柳林期间欧阳修即兴写下的《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然而在考察临近结束,欧阳修返京前,这个李某横生变故,致使由他保管的资料下落不明。许多年以后,李某的子孙偶然发现了这些遗物,并妥善保存了下来。就是说欧阳修返京时根本就没有找到这些资料。欧阳修回朝后写了《乞罢铁钱》奏疏,并把刘羲叟推荐给朝廷,圆满完成了朝廷交给他的任务。这两件事,历史上都有记载,但是他自己写的两首诗,却没有正式面世就失踪了,当然不会被收录在他的文集中;这也是清康熙以前根本没有任何记载,因而没有流传开来的原因。这不正是直到陈廷敬《午亭文编》才有了该诗正式记录的最好诠释吗?从这个意义上讲,陈廷敬在把《潞州城南柳林二首》收入《午亭文编》的同时,又写了《开元钟》说明它的来历,非常完美。

应该说,《开元钟》和《潞州城南柳林二首》本应该是形影不离的上下篇,但因它们的类别不同,被分别编入古体诗类和今体诗类。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古体诗则不同。正是这一分,使人很难发现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關系,因此容易造成人们对《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的误解。

这样一来,本文一开始提出的所有疑问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那么陈廷敬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开元钟》的呢?

当年潞安府衙发现李嗣昭后人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后,立即把这一重要信息通报给丁忧在家的当朝宰相陈廷敬。这些信息,对陈廷敬的触动很大,主要是三点:一是两件事发生在他的家乡高平和晋城;二是李嗣昭和开元钟有了新的发现;三是欧阳修“失而复得”的诗引发了他浓厚的兴趣。

陈廷敬和欧阳修首先都是政治家,其次才是文学家,而且在政、学两方面,欧阳修都是陈廷敬仰慕和崇拜的偶像。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也很相像。有意思的是陈廷敬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调任吏部右侍郎,管户部钱法,八月上疏康熙皇帝,请求革除铜币铸造、流通中的种种弊端,改进钱币管理办法,这与欧阳修当年的“乞罢铁钱”奏疏如出一辙。陈廷敬丁忧在家这段时间,本来就没有闲着,两眼紧紧盯着朝廷,也关注着上党地区政治形势的变化。潞安府出了这么一档子奇事,他便坐不住了,必须前去考察见证一番。于是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约了朋友一起前往潞安府。来到长治县,第一站就去寻访开元钟,凭吊古人和古迹的同时,给大家大谈从开元到梁唐的历史及其相关故事,并即兴写下了荡气回肠的《开元钟》,发出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慨叹。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还有更精彩的续篇。

陈廷敬的《游城南三绝句》又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信息

我在反复查阅《午亭文编》时,还发现了陈廷敬著有《游城南三绝句》,似与《潞州城南柳林二首》有必然联系,表明陈不仅寻访过开元钟,而且专门造访过柳林,以切身体会欧阳诗的意境和情怀,并写诗表达了对欧阳公的追思和怀念,抒发了对先贤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从时间脉络上看,也正好在其丁忧期间。其诗如下:

游城南三绝句

篱花

野水连村尽远空,柳枝蘸碧漾溪风。

落花铺径青春去,小住篱边一树红。

小丘

一笑花边白首回,妖红漫绿定相猜。

黄尘万井春街晚,烂醉城南土骨堆。

见燕

秋风送别旧鳥衣,我去重来待汝归。

不分人家双燕子,等闲来傍野亭飞。

诗中的野水、小丘和城南土骨堆、篱花、篱边、柳枝蘸碧等与欧阳诗中的野路、古墩、篱花等这些描写柳林的自然景物一一对应,也与柳林当地实景相对应。这绝不是巧合,分明就是陈廷敬按图索骥,专门到柳林寻找当年欧阳修的影子,体会欧阳修写下诗二首时的心路历程,与欧阳修穿越时空进行历史性对话,展开深度心灵交流与思想碰撞的真实写照。他们不光谈诗词,更多谈的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因为谈得十分投机,才会“烂醉城南土骨堆”。

从三首诗所描写的不是同一季节的自然景物可以看出,三首诗不是同一時间所写,我认为应该是三次游柳林的作品,收入《午亭文编》时又把三首合编在一起,是为《游城南三绝句》。其中第一次就应该是寻访开元钟的当天又到了柳林,然后到了潞安府,“落花铺径”,时间应是春夏之交;返回阳城时又经柳林,为二次游柳林,“妖红漫绿”,应是初夏时节;秋风吹起,“我去重来”,应该是秋天再游柳林。三次游柳林,每次都有新体会,于是分别写下了这三首绝句。

同样的理由,我认为欧阳修的《潞州城南柳林二首》描写的也不是同一季节的景物,一次是夏天(诗中的“篱花”是路旁农家篱笆墙上的豆荚秧或瓜秧上开放的花朵,篱花怒放是夏季;“残柳”是“古墩”旁有一颗树龄很长、树体很大却枝叶稀疏的老柳,而不是秋天的残柳;“犹挽长条赠远人”是在柳林时恰遇同朝为官的路人,于是在此交谈,分别时折柳相赠的场景),另一次是秋天。这样正好和代表作之一提到的“命公使河东”60余天的时间相一致,所以应该是《潞州城南柳林》“野路篱花放蕊新……”,和《潞州城南柳林二》“一路黄沙白日寒,柳林秋色送征鞍……”,合编在一起就是《潞州城南柳林二首》。

欧阳修和陈廷敬为什么到柳林、写柳林?

所有对欧阳修《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的分析和解读,都没有很好地回答欧阳修为什么为柳林写下千古诗篇的问题。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他到了柳林,诗兴大发而已。到过柳林写了柳林,应该是共识,没有什么问题。但为什么到柳林却没有人说得清楚。

上已述及,宋时欧阳修、清代陈廷敬到过柳林,那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柳林地处长治城南30里,是古潞州向南经长平至中州的古官道上的驿站,也就是欧阳修和陈廷敬他们当年行程的必经之地。柳林设有驿站,是途中休息之所,欧阳修才有时间留意并欣赏这里的自然风景,从而引发诗兴,留下大作。

本人祖籍柳林,就出生在柳林村东的“官道上”。这里是悬在柳林东村外的“孤岛”,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六十年代住户最多,也只有十户人家。我家大门外便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桥下碧波荡漾,流淌着千古黎水河。河两岸绿柳成林,蔚为壮观,柳林村因此而得名。黎水河畔就是千年古官道,近代有客栈、茶榭建于石头砌成的高台上,这便是欧阳诗中的古墩(有人考证说它是周代的小土丘,此地只有这么一处较高的土台,欧阳诗中的古墩、陈诗中小丘和城南土骨堆只能是这里),柳林人称这里为“茶棚上”,此即潞州城南第一驿站。到上世纪60年代前后,这里还保留着古官道的某些印记和传说,所以本人对这条古官道情有独钟,也就留心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秦统一后,修建驰道(也称直道),以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以后逐步演变为官道。官道,就是国家修建并管理的交通要道,历朝延续的定制大体是:5里一短亭,10里一长亭,30里设驿站,柳林恰在这个30里的节点上。据《府志》形势篇所附“驿递”目记载,清朝时上党地区设有漳泽驿、余吾驿、虒亭驿,“以上三驿为省会通衢,南达中州,北入云中。”驿,就是交通和官方信息传递的管理机构;各官道上按规定再设立站,是为驿站。驿站是当地邮件、信息的收发和中转站,也是官差、信使的接待站。其中潞州南关至长平一线,属漳泽驿管辖。“南关与长平驿接,原额马48匹,自顺治十二年后,递有裁减,现今在驿马共10匹,马夫5名”。其功能“按置邮传命,历代皆然。”这就是从古潞州南关出发,经柳林站,又经韩店至官道村站,向南至长平驿的古官道。

代表作之一选错了出行路线(现长治至高平的公路在宋代甚至清代可能还不是交通主干道),他们一行人等到高平王降村探访时错过了柳林,所以就说不清欧阳修为什么到柳林、写柳林了。又说欧阳修徒步从京师到潞州又徒步到高平也应该是想象出来的,诗中写道“柳林秋色送征鞍”,明明就是骑马而来又骑马而去的么。

代表作之一与我的考证结论不谋而合,但作者是怎样把三件大事拢在一起的,仍旧存疑,难道作者是从《欧阳文忠公集》中的两件事和《府志》中欧阳诗的时间地点相近,就把它们拼接起来的吗?还是哪里有明确记载?不得而知。

有文章还说,“诗二首”是欧阳修到柳林看望其子欧阳棐时所作。欧阳棐确实曾任潞州知州,但欧阳修到柳林看望他,或许也是臆想之作吧。

综上所述,长治城南柳林是个文化渊源颇深的历史古村落,是个有故事的好地方。可以这样说,是柳林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成就了欧阳修的不朽诗篇《潞州城南柳林二首》和陈廷敬的《开元钟》《游城南三绝句》。反过来,他们的诗也成就了柳林,使之在华夏文化百花园中名声远播。而围绕诗作者之争,及由此引出来的一系列传奇故事,也将再次让柳林声名鹊起,从而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柳林。

我要感谢王怀中先生和此前诸多的先行学者对《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的关注、研究、质疑、考证和解析,不管结果如何,我认为都是有益的探索。我正是在他们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考证,有了新的发现,从而得出《潞州城南柳林二首》是欧阳修所著的结论。我和他们探讨研究问题的初衷是一致的,区别只在于我们的视角可能不同,发现的史料不同而已。试想,如果没有陈廷敬的《开元钟》或撇开《开元钟》,我们还真不好说《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的作者是欧阳修;现在有了对《开元钟》的认知,我们就不能不说《潞州城南柳林二首》的作者就是欧阳修。《府志》直接把它收录为欧阳修的作品,不过是正本清源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会有新的史料被发现,从而产生新的结论。到那时我会很欣慰,并满心高兴地拥抱它。

推荐访问:历史性 穿越 对话 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