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升起一颗“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经11个省市区,全长6300公里。其中因毗邻长江而得名的村却只有一个,它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长江村很小,上世纪60年代只有600户人家,人均不过四分田。那时的长江村穷,在这个泥沙堆起来的小滩涂上,世世代代靠打鱼种田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60元。

近几十年长江村变了,村民的年收入翻了120多倍。今天,长江村正在忙着庆祝,因为它正“双喜临门”呢!

首先是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第一次用中国村庄的名字命名小行星———“长江村星”,长江村的名字写入了天文史册。其次是反映长江村从贫穷落后到文明富裕的“长江村史馆”建成开馆了。

从“长江名花”到“长江村星”

长江村位于张家港市西北角的长江边,曾是一个人穷地薄的江滩渔村。经过村民们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经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移、集体经济向股份制企业转移的两次变革,全村资产总额已超过20亿元,经济总量较改革前增长了500多倍,已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缩影。

如若逛上一圈这个以母亲河命名的村子,就能理解为何中宣部领导称它为“长江名花”了。这个村近千户人家,如今已拥有800多栋洋楼,300多辆轿车。随便进入一户普通的人家,映入眼帘的就是宽屏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高档装修;村子里还有国际大厦、图书馆、万米绿化健身房;路上的行人,也都拿着高档手机、脚蹬名牌鞋子、西装革履文明礼貌;三口之家的住房面积基本都有300多平米,此外还有四星级的酒店和科技大楼……

2009年7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党委书记鲁春林介绍,用“长江村”来命名国际小行星,正是为了彰显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颗国际编号为5384的小行星,是紫金山天文台1957年11月11日发现的,得到了美国哈佛天文台等七家天文台的38次观测证实。1992年12月,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这颗小行星第5384号的国际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该天体的发现、命名权。随后,“长江村星”的国际命名公报已发给了世界各国天文台。

一颗小行星折射出了中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耀眼之光,一座长江村村史馆又透过长江村的巨大变化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走进村史馆,可以看到各类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视频影像、荣誉奖章,都生动地展示了长江村人坚实的前进脚印。

长江村党委书记在小行星命名仪式上曾激动不已地说,“这一切对长江村人来说,是鼓励,更是鞭策。长江村的干部群众将铭记住奋斗的历史,用5年的时间,再建一个‘新长江’,争取早日成为高标准的全国文明村”。

极度的贫穷曾经困住他们

这里曾经如诗中所写“巫子门前沙拥坡,泊舟黑夜雨滂沱。龙呼匣剑辞人去,鸟作飞车送鬼过。”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很穷,家家户户的孩子了,不但都上不起学,连衣服都买不起,常常是一件衣服,老大穿后给老二,老二穿后给老三,直到胳膊肘磨破了,还舍不得扔掉,补一补过后再穿。有时还把两件破旧的衣服改成一件继续穿。最为严重的是,村里的人都吃不饱饭,为了能勉强让全家人有饭吃,每户都有一套控制米量的竹筒。作为舀米的量具,竹筒的作用就是为了把有限的粮食用到最长的时间。吃中饭时用粗点的竹筒舀米,吃早饭用稍细点的竹筒度量,吃晚饭则用最细的竹筒来盛米。

因为肚子里没油水,一个普通的长江村村民,一天吃4斤粮食都不成问题。可是村子穷、粮食紧张,因此长江村的百姓们甚至能用1斤米烧出13斤稀饭来。碰到“断粮事件”也是正常的。村党委书记郁全和提起这样的辛酸往事:妻子刚生完孩子,当时全家却一粒粮食都没有了。省吃俭用的大姐听说弟弟家断粮了,赶紧伸出援手,将自己家舍不得吃的米面,分了一些出来,送到弟弟家里。弟弟手捧救命的4斤米、4斤面,像是看到了全家人的希望。当天晚上,妻子吃下一碗稀稀的米粥后,很快就有了力气,能撑着坐起来,抱一抱哭声不止的新生儿了……这8斤米面全家人吃了7天。

有竹筒的日子没有米,再不能这样挨饿下去了!村民们决心踏出走向温饱的路子来。

勤扒苦做数年终达“温饱”线

从那时起,日出鸡鸣后的长江村人开始了勤扒苦做的生活。回想起全村人一起去赚钱的场景,真是令人感慨良多、唏嘘不已。

长江村人为了致富,凑在一起卖过红薯、石头……凡是能让“长江村人吃饱饭”的事,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尝试。然而,这一项项尝试都失败了。

1973年初,时任长江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的郁全和,从1959年担任生产队会计算起快15个年头了,他的努力和出色表现,得到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1974年10月,被委任主持长江大队工作,代行书记职责,这一年,他34岁,正是而立之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对这片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土地,他有着极深的感情,做梦都想着改变长江大队这个“大家庭”的贫困面貌,领导和群众的肯定、认可,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动力。

长江村土地不多,风吹毛沙起,雨后像石板,年亩产粮食不足600斤。但有近千亩坑坑洼洼的土地没有利用,他们决心把它整平,种出高产粮来!当时,村民们一方面吃不饱饭,一方面又得出体力,百余名负责平整土地的村民干了3年零8个月,拆旧房建新房,挑土88万方,改造土地1147亩……风风雨雨中平整土地的村民受尽了辛苦,随之而来的大丰收成为大家翘首期盼的事情!

村里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引来了繁殖迅速又能卖钱的绿萍。俗话说“绿萍是个宝,炸弹炸不了”,夏季的绿萍一层叠一层地生长,并且1斤还能卖到4毛钱,亩产愈万斤,相当于每亩能创收4000元人民币,还可以改善土质结构,最终换来了绿萍落户长江村的喜人面貌。田平了,地肥了,底气也足了,再加上人勤劳,长江村成为了高产稳产的粮棉生产外加养殖的先进村。这才算是真正解决了长江村人“吃饱饭”的问题。

钱袋子这样快速鼓起来

长江村人能吃饱饭了,但是钱袋子却还瘪着。不服输的性格,使长江村人苦战不止……他们由原先的农业意识快速向工业经济发展意识转化,开始学另一门技艺,尝试办工厂,走上了工业生财之路:仪表元件厂、电控厂、棉纺厂一个个工业项目纷纷上马,1984年便创收了5万元。

尝到工业甜头的长江村马不停蹄。紧接着1987年,村里又建起了造船厂。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竟然造出了装载卫星导航系统的集装箱自航船。长江村接着又与上海三菱公司开始合作试制空心导轨,13个月后第一根合格的空心导轨试制成功,在场的人都落下了激动的泪水。走上工业生产正轨的长江村,利用电梯空心导轨这一项,就为长江村带来了几个亿的效益。生产导轨的长江润发机械厂之后又增设了汽车板、汽车边板、汽车座椅梁等几十种新项目,产业链越来越长。随后,上海港机厂生产的塔吊无法外运,要重新寻找基地,长江村人很快与之谈妥将上海港机总装厂整体搬迁到长江村,获取了2亿多元的投资。接着,又一鼓作气引来了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上钢三厂特种型钢车间落户,这个车间年产15万吨特种型钢,产值可达5亿元。

随后的长江村,好像成了一个永远闲不住的村子,逐步又涉足机械、型钢、电子、港机、建材、服装,以及四星级涉外酒店、房地产开发、建筑装潢、水电安装等多项产业。

精彩生活如梦似歌

几十年风风雨雨,长江村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今天的村民回想往昔,能从茅草房中搬出来,住进亮堂堂的“大瓦房”,就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更别提住楼房、坐轿车了。但是能吃饱饭、住上了好房子,钱袋子也鼓了的背后,长江村人又开始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了。

以前长江村上不起学,想读书读不了书的村民,比比皆是。如今,长江村正在读硕士的也有好几个,还走出了一批出国留学的学生。

村里的妇女怀了孕,也会被安排B超及各项检查,生育之后还有专门的人进行回访,了解新生婴儿的健康指标。回访的医生,也会根据产妇的情况,提出各种营养建议。

长江村的巨大变化,引起了苏州、张家港作家群的注意,他们联手采写了反映长江村巨变的的书作《大地的脊梁》,深情地讴歌这块土地上的变化。走进村里,还经常能听到村歌嘹亮,《我们是堂堂长江人》这首歌经常荡漾在长江边这个已经日新月异的村子里。

村里还有1000多名年过60的老人,每年重阳节和春节组织村干部看望老人,陪他们说说话,送上礼品和慰问金。为使缺少子女照顾的老人能安度晚年,村里投资近200万元建造老年公寓,安排工作人员给他们读报,陪他们聊天,开展休闲娱乐活动。据长江村老年公寓的负责人介绍,由于生活多彩而不单调,很多老人住在这里,情绪开朗了,胸怀宽阔了,机体免疫力增强了,心态平和、乐观。孤寡老人生病住院,村干部轮流去医院照顾陪伴,还对老太太说:“我们都是你的孩子”。老人精神振作,很快康复了。

富裕之后的长江村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是物质的充足,更有精神的丰富,村里建了很多新设施:为民服务会所、科技开发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明市民培训中心……旅游成了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村民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批又一批村民走出本地、走出江苏,去四面八方游览,有些还去了祖国宝岛台湾与大洋彼岸美国……

见识了异国他乡风情回到村里,村民说:活了几十年了都没出过远门,没想到还能出国逛一逛。真是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啊!以后得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先富起来不忘“穷亲戚”

长江村人率先过上小康日子,但是自己富不算富,他们又开始走起了“共富”的道路。他们把目光注视到周边的薄弱村,滩上村、三节桥村在长江村的帮扶下先后脱贫。村里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南北挂钩合作的号召,开始帮助苏北的穷村脱贫致富,还将产业向苏北落后地区转移,甚至还跨出省界,与安徽凤阳小岗村结对帮扶共走小康路。

在苏北,他们把相对贫穷的宿豫区作为扶持对象,总投资8亿元率先在宿豫建成了长江润发(宿豫)工业园,把棉纺织、电子、铝业、耐指纹镀锌板等8个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联度高的项目优先投资在宿豫。如今,这些项目已全部投产,不仅给宿豫区解决了数千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投资热潮。很快,长江润发(宿豫)工业园成为当地最大的企业工业园之一。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长江村无偿提供五百多万为小岗村援建了一条宽18米、长近2公里的“友谊大道”。长江村投资近200万元,帮小岗村建起了一座占地80多亩的科技示范葡萄园,并请葡萄专家徐卫东作技术指导。由于葡萄示范园的带动,小岗村农民也陆续种植了300多亩葡萄。人均收入提高2000多元,帮助小岗村走上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当时的新闻媒体对长江村给予小岗村的帮助这样评价道:长江村与小岗村,一个是双文明典型,一个是大包干典型,这次“牵手”反映了以郁全和为首的长江村民的高尚情怀。对于为什么要不远千里与小岗村帮扶合作,长江村党委书记、长江润发集团董事局主席郁全和响当当地说“富起来的中国农民不能忘记小岗村!”

去过长江村的人,都有“三个想不到”:想不到农村人能开上高级轿车;想不到农民家可以造楼房,还能进入亮堂、整洁的村图书室读书;想不到长江村搞中外合资、发掘经济,不仅自己富起来,还带动了穷困村富起来。

这一切的变化,或许是源自于长江村人的一种精神。这里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村里95%的村民住上了别墅、拥有了私车,而是长江村人敢闯的劲头、缜密的思路、非凡的胆识以及宽广的胸怀……

推荐访问:一颗 江边 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