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引智工程必须关注社会民生需求

[摘 要] 国际旅游岛战略正在引领海南华丽转身。海南要成为全国人民的度假天堂,更要成为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海南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腾飞,还有社会的和谐以及环境的优美。作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特区,海南特别需要得到智力支持,以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引智工程;海南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11-2

近3年来,海南在引智事业的发展上做出了不少贡献,共实施出国境培训项目143个,派出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2530人次,内容涵盖现代农业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旅游管理和营销等,取得了一些效果。尤其是“双百工程”培训项目、“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等海南省引智品牌项目的实施计划,对海南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实质性的推进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政府官员和专业机构前往境外培训的时间和次数较多,基层单位人员较少;培训项目中宏观的内容居多,微观的具体项目较少。出去的学习参观的多,引进来实地培训讲解的少;培训组织多,效果评估少。投入到培训的大量资金,是否带来相应的正效应,目前还缺少具体的验证方法。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需要的引智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抓落实。特别是在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品质上,需要有一个大的提升。海南引智工程总体上侧重的是本岛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在对社会化管理、海南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关注并不多,这个部分因此成为引智工程的“软肋”。越来越多的需要表明,海南的引智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道路交通管理

海南道路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海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已经快速成为影响市民出行的顽疾,给城市生活带来严重干扰。伴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步伐,海南的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日益繁重。至2012年底,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87余万辆,其中:汽车564188辆,同比增长15.21%,驾驶人达163余万人,同比增长7.13%,在较长的时间内,海南道路、车辆、驾驶人,还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海南的城市交通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道路功能规划、设置不合理;第二城市交通需求分析不准确,道路设计布局不能跟上发展速度,道路面积严重不足;第三,私家车增长速度快,驾驶员水平参差不齐,道路安全观念不强,公众整体交通安全素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提升,影响交通行车秩序、交通安全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依然众多;第四,交通产生的污染十分严重,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第五,交通管理水平偏低,部门协作、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尚不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还不牢固,缺少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第六,交通管理人员素质无法匹配急速增长的交通流量,亟待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目前海南的交通拥堵现象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一些乡镇在节假日也普遍出现严重拥堵,尤其是最大节日,不少旅游景点的交通拥堵已经给当地政府带来严重困扰,不仅影响游客的观光需要,而且给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声誉的不断扩大,外来有车族增长会越来越多,自由行的观光客也会大量涌现,因此,对道路交通的管理必须要加大力度。海南的引智工程应该在这方面给予必要的关注,不仅需要分期分批派遣交通系统和交警系统的人员出国参观学习培训,还需要引进一批交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到海南来帮助指导设计海南城乡交通规划,使海南的交通布局能适应今后海南发展的需要。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路面交通工具分流的安排、红绿灯时间分布、路网的结构以及错峰出行安排等有关方面的设计以及管理,需要有一批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这些工作,都需要引智工程给予支持。

二、垃圾处理

垃圾处理是保护环境的一大课题。也是一个难题。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来海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11年,全省接待游客过夜人数3001.34万人次,比2009年的2250.3万人次增长33.4%。游客在给海南创造GDP的同时,留给海南的旅游垃圾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海南的城镇化建设发展,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产生的垃圾也开始增多。海南的垃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餐厨垃圾。海南每年产生约50万吨餐厨垃圾,而随着海南餐饮业零售额以每年近21%的增长速度,全省餐厨垃圾日产生量还将呈增长态势。第二,生活垃圾。据环卫部门测算,我省农村人均日产垃圾量达0.8公斤至1公斤以上,千人以上村庄年产垃圾将近400吨。第三,建筑垃圾。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拆迁、老城区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也与日俱增。垃圾不仅对土壤环境有污染和影响,对大气环境有污染和影响,对人的身体健康更有影响。垃圾的不当处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目前是越来越严重。海南逾六成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农村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风光秀丽的景色,但遍地的垃圾和横流的污水与大环境格格不入。

据了解,垃圾处理就是运用填埋、焚烧、堆肥处理和回收利用等多种形式,对城市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过程。2007年末,海南省政府曾提出将在3年内基本解决全省18个市县的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大。目前在海口、三亚等5个市县建设海南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引进德国先进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将餐厨垃圾加工成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柴油的工程已经启动;面对依旧简单、粗放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怎样科学合理地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加工、再利用,让垃圾变废为宝,已是管理部门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不能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实行源头减量,对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非常小。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令政府非常头痛的问题,它不仅考量城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衡量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前不久,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海南引智工程最好是配合省政府这一决定,将垃圾处理做的比较好的旅游城市的经验引入海南,特别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他们在海南的实际行动,带来海南垃圾管理方面的全面改革。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海南推行几年来一直不给力。海口市去年8月,也曾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综合利用工作,但由于缺乏配套垃圾处理技术、宣传不到位等原因,这项工作开展并不如人意。引智工程要在这方面做一个长期规划,不断地将国外在这些方面卓有成效的行动带入海南,通过加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力度,健全引智成果共享机制。让海南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真正将垃圾分类行为融入每个家庭。

三、本土文化保护和传承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海南的本土文化为海南的旅游业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保护海南本土文化,不仅仅是保护海南旅游的生命力,更是对海南本地居民的尊重,对不同文化种类的尊重,对人类文明的尊重。长期以来,海南的黎族苗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一直被用做商业开发,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海南黎苗族文化和海南特色的汉族文化已经便成为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面前,有被湮灭的危险,目前这样的兆头已经显现。在海南,不仅城市看不到黎苗服饰,难以听到黎苗语言,乡下也只有年纪大的人才包有本民族特色。一些黎苗风俗在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中已经淡化,政府部门对本地语言、本地传统节庆并没有特别的保护规定,当地民众不断被外来文化同化,海南的本地特色逐渐淡化。海南引智工程如何本土文化保护工作作为引智内容加以重视,是海南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外在如何保护本土文化特色方面的做法应该是特别多的,尤其是在一些旅游胜地,如巴厘岛,夏威夷,济州岛等,还有的如美国对印第安文化的保护,新西兰对毛利人文化的保护,以及台湾对高山族文化的保护做法,值得引智工程给以关注和引入。海南是中国三大侨乡之一,海外侨胞有300多万,琼侨对海南有深厚的感情,海南的有识之士认为,海南可发挥侨乡优势,通过利用海外华人华侨社团渠道,引进华人华侨人才,特别是新一代华人专家,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可以采取“请进来”方式,邀请海外文化保护方面的权威人士来琼讲学交流或实地考察,充分利用友城渠道引进适合海南需要的高级国(境)外专家、使更多的海外人才参与到海南的本土文化保护工作方面,为家乡献策献力。有资料显示,近5年来,海南省通过海外华侨华人联合会、留学生联谊会、海外华人行业协会,尤其是琼属华侨华人社团等机构,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800多人,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的优惠政策。在侨琼集中的国家和地区设立民间联络窗口,聘请海外侨领、海外委员为海外引才引智顾问,为海外高层人才来琼工作铺路架桥。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让引智工程逐步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常态机制,切实把引才引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举措。为海南本土文化保护提供稳定的支持。

作者简介:王白娇(1965-),女,汉族,海南人,中共海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

推荐访问:海南 民生 需求 关注 引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