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并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 把握学科育人目标和任务是关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关于教育的顶层设计,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是指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并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从学科内容、学科本质出发,明确学科素养的内容,才能找到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联结点、触发点、结合点、落实点。

二、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是有效路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内涵界定上,能力与品格并重;在价值取向上,个人发展取向和社会发展取向二者融合、统一。因此,在具体实施上,应落实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落实在学科教学中。

(一)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应有的学校表达

如果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是国家具有方向性、理念性、价值性、落实性的召唤,那么,对于核心素养,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应当有自己的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与国家表达相呼應,形成课改、教改的生动气象。学校表达实际是学校的创造,是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只有这样,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改革路线才能越来越清晰,有助于焕发教师的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清华附小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是:天下情怀、身心健康、诚志于学、审美情趣、学会改变等。他们不是另搞一套,而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从学校的文化历史传统出发,展望未来。

(二)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具体的指导表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给一线教师足够的时间,在理解、行动中成长。各级教研部门、各学科教研员应该主动承担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教师从认识、理解核心素养,到实践、创造新的教学经验的专业发展新路径,各级教研员只有对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理解更深入,对承载核心素养的途径挖掘得更丰富,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研究得更专业,才能和教师一起更快地接受并实践核心素养,从而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深入贯彻到每次教学教研活动之中,通过搭建脚手架的方式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专业发展。

(三)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切实的教学表示

落实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教师。任何素养的培养都需要日积月累,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把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转化为学科素养,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都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着力“三个转向,三个注重”: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由“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由 “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遵循“三种培养路径”:基于课程教材的“内容依附”、学科不同领域的“各有侧重”、从整体到局部的“上挂下联”。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作为培养和落实学科素养的有力支撑,在把知识转化、内化和升华为能力与素养上下足功夫。每位教师要充分认识任教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教师需要确立“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

三、建立教育评价系统是有力支持

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不仅催生了教育评价理念的改革,还为教育评价内容和指标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理解和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还要思考从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的测评内容改变、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的方式改变上进行思考,创新评价手段和方法,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是一项重大挑战,需要教师、学校以及教研、科研部门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推荐访问:核心 教育教学 素养 过程中 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