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从问题的设计、分配、理答三个方面,探讨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化学课堂 有效提问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B-0074-03

课堂提问又称课堂问题,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来进行的教学。有效问题是依托学习内容设计,清晰明了地呈现,引发学生积极互动与思考,促成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根据对有效问题内涵的理解,可从问题的设计、分配、理答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有效问题设计策略

问题设计是有效提问的前提,也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设计“好问题”取决于以下三方面思考:一是“为什么设置问题”,即明确问题设计的目的;二是“在何处设置问题”,即找准问题设计的切入点;三是“如何设置问题”,即掌握问题设计的技术。

(一)为什么设置问题。教师在提问前必须了解问题的类型,并明确提问的目的。研究表明,教师对问题类型和提问目的的了解与提问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参阅国内外学者对提问目的的探讨,笔者将提问的目的总结为以下六种,详见图1。

有效问题必须能达成教学目标。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是世界上使用得最为广泛的理论,许多研究者把它作为划分课堂问题类型的方法,教师也可将之作为判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依据。修订版的布鲁姆分类法,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认知过程”维度,一个是“知识”维度(详见表1)。相应地,课堂问题可分成由低到高的六个不同水平,每个水平的问题都与学习者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相联系(详见表2),不同类型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思维教学价值。

(二)在何处设置问题。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在课前对问题进行系统设计,而不应只是课堂上的一种随意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设疑:

第一,围绕教学目标或教学主题设疑。在课堂上,每一个问题都是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手段,学生问题解决之时即为教学目标达成之时。例如,学习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在演示氢氧化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HCl反应又能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呢?Al(OH)3究竟是碱还是酸呢?

第二,在重、难点处设疑。对于重点知识,学生往往只看到其表象而看不透本质,在这里设疑发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以达到准确理解;难点知识是学生易混淆、不易理解的地方, 教师可通过设置递进式问题降低教学难度,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PH计算中,学生对强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不易理解。对此,可设计如下问题:(1)0.01mol/L盐酸中c(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电离出来的?(2)0.01mol/L盐酸中c(OH-)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电离出来的?(3)0.01mol/L盐酸中水电离出来的c(H+)等于多少?你是怎样考虑的?

第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疑。研究表明,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性质时,教师可设疑:金属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吗?若发生,生成物是什么呢?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既能促进思维发展,学会科学探究,又可避免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

第四,在学生困惑或错误处设疑。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有效提问的时机是学生处于迷惑不解之时,此时提问对学生思维适度启发,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理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应在学生困惑或错误处设疑。

第五,在导课或结课时设疑。教师运用“问题情境”导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短时间内吸引注意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结课时提问可帮助学生回忆归纳整理知识,同时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三)如何设置问题。有效问题具备结构化和层次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结构体现了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推动着教学的进程、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建构。问题层次化体现了问题之间的大小、深浅、难易、复杂程度,不同层次水平的问题引导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思维活动,全体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布朗和拉格及布朗和爱德门德松的研究表明,针对个别学生、小组或全班,应该使用认知复杂性层次不同的问题。有时候,如果提出的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难的,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是容易的,会使得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沉浸在学习过程中。设计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演绎,即围绕教学目标或主题先设置核心问题,再从核心问题导出派生问题。二是归纳,即围绕教学目标或主题先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概括出核心问题,并归纳派生问题。核心问题是依据教学目标、主题或核心观念而设计的问题,它作为问题主线将所有的问题串联起来,与其他问题存在逻辑派生联系。派生问题是为解决核心问题而设置的小问题(详见表3)。

二、有效问题分配策略

问题分配是指教师均等地向每个学生提供回答问题机会,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思考的提问技术。高尔顿的研究表明:在课堂内,教师只关注20%的学生,有36%的学生倾向避免与教师接触。肖锋的课堂观察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分配是极不均等的,他们在问题分配上容易表现出以下倾向:(1)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问题分配给成绩好的学生,那些对学生的回答缺乏处理能力的教师更是不愿将问题分配给差生。(2)教师容易将问题更多地分配给智商高的学生,较少将问题分配给智商低的学生。(3)教师倾向于将问题分配给性格外向的学生,较少地将问题分配给性格内向的学生。(4)教师倾向于将问题分配给前面的和中间的学生,而较少地将问题分配给后面的和两边的学生。(5)教师倾向于将问题分配给举手要求回答的自愿回答者,较少地将问题分配给不举手回答的学生。那么,问题分配如何才能体现“机会均等”、面向“全体”呢?在综合学者的研究结论及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问题类型多样,有层级。不同层次水平的问题引起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具有不同的思维教学价值。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兼顾各种类型、层次的问题,不可偏废。以常见的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这两种类型为例,封闭性问题的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问题水平不高,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度;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具有挑战性,可激发高水平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小学课堂上提出的封闭性问题比开放性问题要多得多,其比例大约为4∶1。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类型的选择取决于教学内容。鲍里奇认为,当课堂内容所强调的行为复杂层次较低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应是70∶30;当课堂内容所强调的行为复杂层次较高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应是60∶40。

第二,问题的指向明确,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预先考虑“这个问题应该由谁来回答”?在具体操作中需留意几个问题:(1)注重学习品质训练,让学生学会关照、倾听、交流。(2)给学生以同等的回答机会,尽量将问题指向各种水平的学生,而不是只关照愿意积极回答问题的优秀学生。(3)尽量避免一问齐答。尽管集体回答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学生也能够提供正确答案,但集体回答不利于学生个体的主动思考,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削弱了提问的诊断反馈功能。因此,提问最好采用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的方式。(4)高水平问题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林格伦的研究发现:由于成员间交流意见的气氛和相互的启发,头脑风暴法往往能产生高质量的答案。同时也可减少学习的“边缘人”或“局外人”。(5)尽量避免教师自问自答。有些教师出于自我表现或节省时间的需要,在提问之后,不等学生回答就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行为实际上并不是提问,而是另一种陈述教学内容的方式。(6)做好提问记录。教师虽然不可能在45分钟内提问每一个学生,但可让每个学生在一学期内都有被提问的可能。

三、有效问题理答策略

理答既是课堂教学行为,也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其本质是一种重要的师生“对话”。理答,即处理与应答,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等待学生回答的行为表现。教师积极理答行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效提问中,教师的理答方式可从等待时间、反馈和应答两方面入手。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盖奇和伯利纳以及罗的报告显示,教师平均只给学生1秒钟的时间即要求回答。这些研究者建议,低层次问题的等待时间至少增加到3~4秒,高层次问题应增加到15秒。罗尔认为教师将等待时间延长3~5秒钟,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如下影响:(1)学生回答问题的长度增加。(2)回答的正确性上升。(3)特别是对那些反应慢的学生来说,不能回答的情况减少。(4)学生提出的问题增加。(5)学生主动、自发的回答增加。(6)学生的信心增加。(7)学生的思考及交流增加。(8)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显而易见,教师对等待时间的掌控直接影响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理答前掌握以下信息便于更好地预测等待时间:其一,明确提问目的,如激发学习兴趣和吸引注意力、检查和发现问题、管理课堂秩序、启发高阶思维活动等。教师根据提问目的设置问题的难度、类型,预测等待时间的长短。其二,区分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等待时间稍长,回答人数较多;封闭性问题的等待时间短,回答人数减少。其三,预设学生回答的人数、答案和时间。

教师反馈和应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应。教师的有效反馈和应答直接与学生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持肯定、欣赏的态度,积极主动的理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能够建立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预设学生答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评价,同时自然、恰当地运用注视、凝视、微笑等肢体语言辅助教学,当学生理解浅显或偏颇时应补充问题,进行追问、转问、探问或澄清,进而生成高质量的回答。如教师驾驭课堂提问的能力低,与学生的交流止于表面,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评价、不及时评价或只作简单评价(如点头赞许、“对”、“不错”、“很好”等评语较多,又如重述学生的回答等),教师的反馈缺乏积极性帮助,课堂提问的效能将被大大降低甚至无效。

综上所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问题的设计、分配、理答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积极的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肖锋.学会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陆少明.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5)

【作者简介】周文红(1974- ),女,广西柳城人,钦州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编 苏 洋)

推荐访问:提问 课堂 策略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