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字在佛教建筑中的装饰体应用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014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断提高,佛教已不仅仅只是一种信仰,更多是运用艺术装饰来研究表现佛教艺术文化,从而达到佛教装饰的效果。艺术字是通过对传统文字及图案的研究设计来诠释出新的文字艺术效果。

我们每个人对梵文文字的见解不同,所雕刻出的文字也会略有不同。我主要是对梵文文字的字体加以研究,从而达到艺术装饰效果,是一种蕴含图案或装饰意味的字体变形。艺术字能从梵文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梵文的笔画和结构进行合理的变形装饰,书写出美观形象的艺术字。艺术字经过变体后,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是一种字体艺术的创新。

我想要把佛教与书法的艺术相融合在一起,我相信佛教文化的传播将更众所周知,然而我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所以想要与书法结合表现出来,在结合自己对佛教以及梵文的理解表现出自己所书写的文字形式。以雕刻的形式把文字表现出来,具体而不失韵味在其中,使整个画面极其富有装饰性意味,画面突显佛教主题结合梵文文字的表现,其装饰效果很强。

关键词:佛教;梵文;建筑;装饰性

1 关于艺术字的具体应用

首先想表达的是艺术文字其本身就是与众不同的标新立异的一种特有风格,不乏突显出一种艺术形式美感使人们印象深刻。当然,创作就要先确定其字体的风格、设计的字样,这一点是很难把控的,我们是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剖析而对文字进行的主观处理。从而创作出的字体肯定与其它字体有一定的区别,并且有强烈的艺术美感。

从技法上来说,可以分为书写、雕刻、电脑输入等方式。而且每个初学者都要经历临摹这个过程,在我们积累了足够多他人思想理念后,才能使自己在创新能力上得以很好的发展,具体的操作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对艺术字进行自己所理解的合理设计,我们把自己所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进行艺术化,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自己个性的表达,从而进行技法上的具体体现 。其次,在进行艺术字的应用时,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实际的操作,把积累的知识见解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以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

2 关于佛教文化

2.1 佛教文化的背景

在历史上,佛教的发展也是很神圣的一个发展过程。佛教中国化的阶段,经过一段时期的吸收,磨合,借鉴,隋唐时期以来,天台,华严,特别是禅宗的形成与发展,说明当时的佛教在我国已经突显出了特有的风格特色,并且逐渐走上一条发展的道路,进而佛教也逐渐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佛教的产生历经波折其每个过程都是一个重要标志,表明了中国在长时间学习印度佛教文化的时期已经结束,自身开始形成了两小宗,八大派。两小宗分别是成实宗与俱舍宗,这两小宗实际上在中国作为大乘宗派的附属。

2.2 佛教文化与梵文文字相融合

我所想要追求的,是当人们提及佛教,第一想到的并不是,它只是一种信仰而已,而是能联想到一种装饰性很强烈的画面感,能使人眼前一亮的装饰画面,梵文在传播外来知识的同时,特别是在传统佛教文化知识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深远而快速的发展。而在于梵文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宗教会像佛教那样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佛教对藏族文化是全面深入的。在语言,文字及思想意識等方面,佛教给予其指导意义不可衡量。 梵文作为一种拼音文字,书写与英文类似,属于线型类文字,共有4个元音,和30个字母,到公元9实际,经过多次的改善和发展,不断进行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3 艺术字的装饰性

3.1 艺术字的装饰性力量

艺术文字的力量以简单的分为秩序化、平面化、单纯化、意象化、夸张化等特征。其秩序化表现在字体的平整、干净、井然有序,使其看起来很舒服,不仅有文字本身的意味,而且还使人感到很舒心。我认为平面化是指在文字的设计中,文字与其造型在信息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视觉冲击力的的重要组成。所以文字的造型能够达到整体作品的画面视觉效果,进而能够提高的文字内容的表达,给予建筑极其丰富的效果表达。其单纯化,简单来说,我理解的就是,不需要过多复杂的装饰运用其中,并不是为了装饰而去装饰,这样就不会觉得繁琐,要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去理解文字,而不是扭曲其意味。其意象化,在我看来是一种意境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往往可以根据其文字的内容来诠释。意象简单来说它是以一种表达意识思想为目的、以其基本特征进而能够足以达到人们所想要表达的具体境界。我认为根据这个界定,而我们根据文字内容的理解来把它和具体的形态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意象之美。夸张化无非就是,夸大文字字体的笔画、轻重、顺序。并不是扭曲文字本身的字体,而是稍作装饰性的处理加工,从而达到一种抽象的字体,最终达到装饰性的效果。

艺术字的装饰性特征也可以分多种,但这是要根据不同文字的内容形式来具体表现,当然还要根据不同的意境来表现。

3.2 艺术字装饰性的具体表现

在整个艺术字画面的装饰性方面,我要表达的艺术文字深深的影响着建筑的装饰视觉上的表达效果,或者说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而通常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及方式都可以丰富其整体画面的装饰性。装饰性的文字画面不仅能够凸显文字,而且能够体现出我国文字以及他领域文字的风格审美。在表现的整体文字画面里,文字的装饰性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具体体现。我从文字的多个方面同时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如何使文字的画面装饰性表现的更加强烈。

而其具体是表现在某种文字样式的很多领域方面。每个文字的造型要服从于整体文字来表现,不可因小失大,整体大于细节,当然细节也是不和忽视的。整体文字画面中的色彩不仅能够表现其的文字本身的外表,并且能通过颜色来烘托强调文字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所处的意境,同时它也能够不仅表现出实际而是去强烈的传达出设定者的微弱内心感受及深处的情感。文字的形式更多的是借助于很强烈的色彩性与线条性的文字来装饰,文字的装饰性色彩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写实色彩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它抛出了负载的表达,跟多是重视表达笔者的内在情感,从而可以形成一种装饰性的"符号",从而在某种文字中的应用能体现出一种非常独到的画面感。本节主要是通过对其文字的造型、色彩、形式、工艺及美学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3.3 文字装饰性的价值所在

大多数装饰是没有很大功能的,有的人甚至会觉得装饰反而会使原有的作品显得繁琐。但事实上,在大多数人们看来,装饰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甚至使自己享受其中,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审美观。在装饰性与对文字的处理而言,从来就不会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反而一直都没有逃离装饰所对文字的影响某种影响,它反而是无所不在的附属品,或许只要我们把文字同自己对美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其装饰的影响力自然便会潜移默化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再者说,裝饰无不和功能联系在一起的,但在我看来,装饰的功能更多是为了烘托亦或是凸显其建筑的表现力,进而来满足人们的视觉上的审美观,它极大的丰富了建筑的表现力。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需求。在我们厌倦了市场上玲琅满目而又没有新意的工艺品之后,更多想要追求一些富有创造力而又可以使人眼前一亮的审美物品,所以在这里,我觉得装饰性是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艺术字的装饰性在建筑意义上来说,不仅大大增加了其建筑的表现力,还凸显了整个画面审美感,进而能够产生一种强烈的装饰效果表达。

4 艺术字在佛教文化中的具体应用

4.1 文字艺术诠释佛教文化的闪亮点

梵文作为我国藏族人民所运用的文字语言,其历史悠久不亚于我国文字的地位。梵文的拼写虽然是复杂多样的,但其拼写都很规律。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审美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其韵语,梵文将开始不断去深化完善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而形成被大家所认知的一门语言。在我看来不论是哪种文字语言,其文字的创造表现从一开始都不可能是很完善的,它都是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实际的实践中,进而可以达到日趋完善的效果成就,所以梵文文字的完善必然也是经历了很长的过程。梵文文化经过不断的完善改进,不仅仅是有效的促进了梵文的严谨,并且它对梵文的广为人知和运用,以及对梵文文化的飞跃发展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其书法是在我国非常传统的书写方式于其中,所以说当我把佛教与书法的艺术相融合组合在一起,我相信佛教文化的传播将更为广泛和众所周知;然而我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所以我想首先与书法相结合表现出来,再结合自己所对佛教以及梵文的理解表现出自己所书写的文字形式。以雕刻的形式把文字表现到建筑装饰中,具体而又不失韵味在其中,使整个画面极其富有装饰性意味,画面凸显佛教主题结合梵文文字的表现,其装饰效果在建筑中具有很强表现力。

4.2 文字艺术对梵文文字的审美装饰

梵文作为一种文字语言在藏民那里众所应用且历史悠久,因此,梵文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古老传统的文字,是藏族历史上政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划时代性时期。

梵文从很久的历史以来就采用书法的形式来具体表现以表达情感文字。传统文字大家众所周知的,所以我想要采用自己对梵文文化的理解来具体表现梵文文字,首先我会从文字的形式出发作为一个切入点把梵文文字做装饰性的改变,以达到我对文字审美的装饰要求。梵文本来就很有地域风情韵味在其中,但我想我把我对梵文文化的理解渗入其中想必可以更好的体现其内容还更具有装饰性的韵味。

梵文在古时的表现手法多是采用墨和毛笔在宣纸上所表现出来的,众所周知梵文其书法的历史悠久不断被人们做书写和运用。而我将采用美工刀雕刻的方式来诠释梵文文字,把佛教文化与梵文文字结合融入到建筑当中,别具一格,韵味十足。

4.3 中华美学精神在创作中的融入

伴随着现在时代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藏语文,不论从词汇还是语法方面都得到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中华美学的精神在各个民族文化中都深有体现,并且体现于民族文化中的各个领域方面。把各民族不同地域的精神交融在一起,组成所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对于加强人的精神建设方面,孕育人的灵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美学精神承载着中国哲学的源头,常常以生为美,把天地万物看作是为有生命而存在,不断崇尚艺术的生命底蕴。中国艺术构成其核心也不是在于那一撇一捺,而更多是看重整个建筑艺术在整体的效果,及其强调画龙点睛、生动和谐以及浑然天成的效果表达。发现美,诠释美,提炼美,发展美,是美学的神圣使命。不论哪一个时代、国家、民族,以及每个人,都不可能逃离心中对美的向往,因为美与人的灵魂息息相关,与人的思想境界紧密联系,以整个人生为创新审美为对象,而不仅仅只是着眼于艺术,而是中华美学极为突出的精神品质。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使中国文化都孕育了审美的底蕴和诗意的意味,也使得中国艺术的审美超越了生命、生活以及人生。无论哪方面都凸显出中华美学以及艺术来升华人的特质,凸显出中华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境界。

其实审美并不排斥感性的一面,但审美的感性面不停留于感官层面,它由感官趋向于心灵的世界,精神的世界,由此它不仅仅只是一时的快感享乐亦或是欲望的释放,也具有深刻持久的心灵感动和精神认知。

中华美学精神,不偏向于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不崇尚由于彼岸世界到寻求生命之解脱,而一般是从具体生活实例中去体验自身的感受。从而将人的心灵和精神导向一种既热情执着又崇高的意境之美。

中华美学精神就是要求我们不断铭记于心,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融入其中以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应该重视民族美学的优秀传统,深入实践中华美学精神,在古今中西融汇的大视野中,去不断的理解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体现在各个领域方面使其以最大化。也使得这种精神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我们对艺术创作的理解中去,不论是建筑雕刻的梵文文字还是所用颜色方面,我都是按照美学的知识来诠释梵文文字的,而且还融合佛教文化的内容,相互交织在一起组成完美的画面。

5 结论

随着现代佛教艺术文化的发展,文字样式及宗教图案作为一种装饰样式出现在建筑中,并加以艺术化,这是佛教文化文字与建筑的结合,文字样式及图案的丰富性,可以透漏出中国古今文化的生活和审美观念。在本文重点研究增强梵文文字如何利用到建筑平台上。项目的研究理解是基于各种文化艺术的结合,其中包含有艺术字与梵文的结合应用、艺术化的梵文字及图案在建筑装饰的修饰应用。通过编辑和分析艺术、宗教、建筑对人群的影响。此外,论文试图确定中华美学与宗教直接关系,提出西域文化与中华美学的结合本文为,并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郑金德.现代西藏佛教.台北佛光出版社,1995.

[2]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长春人民出版社,2007.

[3]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湖北欧式老建筑二次升级研究)项目编号(16Q09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刚(1983),男,汉族,湖北宜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刘晓爽(1994),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推荐访问:佛教 装饰 建筑 艺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