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庄子和佛教生死观的差异

摘 要:庄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为中国思想史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而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重大的影响。他们在生死观的问题上,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却也有着根本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两种生死观的描述,探讨其差异性,并对其差异性对现世生活产生的不同影响加以对比。

关键词:庄子;佛教;生死观;差异性

作者简介:

敬晓愚,女(1983.2—),四川南充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李丹,女(1974.12—),重庆巫溪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8—00—01

所谓生死观,就是看待生命起灭的态度。生和死,对于有生万物来说,是一件公平的事,任何生命物都会经历生和死的过程,只是生命的过程存在长与短的差异而已。人类对于生死,从来都非常重视,总是希望活得长一点,死得晚一点。但是,历史上有两种思想却不这么认为,即庄子和佛教思想。

庄子和佛教在生死观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就是超越生死,并不认为生死是人生大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他们在超越生死的过程中又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因此,也对现实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本文则拟将庄子与佛教的生死观浅作比较,探讨其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对现世生活造成的不同影响。

一、庄子的生死观——生则生死则死

庄子的生死观,在《庄子·内篇·大宗师》里阐述地最为全面,其中的一句话概况了庄子生死观的核心观念:“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1】生或者死,都是命运,由上天决定,就像日夜交替一样。在这个前提下,庄子认为,人不应该拘泥于生命的状态是活着还是死亡。

当人活着的时候,应该摒弃对名利的追逐,应该重视生命,让生命得到最大的自由。如《庄子·让王》: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之父,子州之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2】得天下、治天下,可谓是人世间最高的名和利,但是许由不受,子州之父说没有空闲,忙着关注自己的问题。这些人对待名和利的态度,是庄子对名利态度的折射。在庄子看来,名和利,都是人生的负累,即“生之累”。这些“生之累”都是因为活着存在的,如果死了,就能摆脱这些负累了。当然,庄子并没有鼓励人们非自然结束生命的意思,他只是建议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可以选择少背负一些不必要的“生之累”。

当人死去的时候,也不应该因为生命的结束而悲伤。庄子的妻子死去的时候,他鼓盆而歌,欢喜鼓舞,似乎过于不近人情,但是他认为妻子的死亡,只是回归本源,与四时顺行,重新回归到天地之间,是另一种存在,这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所以他为之唱歌。“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3】这种思想在他自己快要死的时候,拒绝弟子为他厚葬时说的话中也有体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列御寇》)【4】

因此,庄子对于生死的基本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生则生,死则死”,生是从天地中化气为形,从而有生;死是化形为气,归于天地。整个过程不由人操控,人也不必去强求,以免给自己增添过多的负累,反而降低生命的质量。

二、两种生死观的差异及其影响

从前面的基础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和佛教在生死观上虽然都不拘泥于生死,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庄子的生死观是看轻生死,顺其自然;佛教的生死观则是无视生死,超越自然。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深受老子思想影响的庄子,也将万物的本源归于天道自然。从庄子的角度来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永恒的,是不灭的,跟自然相比,人的生命如同毫末,根本无需执著于长短,而应该去拓宽生命的宽度,追求自由,凡事不必强求。这种顺其自然的生死观,在先秦时期,积极现实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夹攻下,显得非常消极被动,也很少为统治者所重视。

佛教无视生死,认为人的身体是形,是色,是应该超脱的对象。《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肉体只是一种相,无需执著,应该着重于精神的涅槃,逃脱六道,证阿罗汉道,证菩萨道,成为不生不灭的神。

这两种生死观的根本差异在于,庄子认为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佛教认为人生是一次磨炼;而这两种态度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做法:一个主张顺,一个主张修;一个消极,一个积极。

对于后世来说,这两种思想都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不同人群的人生观还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庄子的思想是道教思想的源头之一,但是道教并不是纯粹的庄子思想,它混合了很多其他派别的思想,只保留了法自然,清静无为的基本理念。对于生死,道教看得很重,可以说是重生畏死的典型。他们希望通过清静的修为和炼丹术的配合,逃脱现世的肉体,羽化升仙。而成为神仙之后,就能长生不老,就能法力无边。其实这只是一种逃避,比起庄子的生死观来说,道教的生死观显得胆怯了很多。

佛教的思想则更为正面,因为道教讲求的是个人修为,个人超脱,并不关注人间大众,或者说在修炼的过程中忽视大众。而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以大乘教为主,则要求人们要以慈悲之心对待周围之人,通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超脱自我,到达彼岸。作为六度之首的布施,就是为他人服务,从而帮助自己从痛苦的六道轮回中超脱出来,脱离人身,不再受生死之苦。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佛教教导人们与人为善,是对社会关系起正面作用的生死观。

注释: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P177.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P744.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P450.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P851.

【5】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卷上,《大正藏》册P1.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秦平.庄子的生死观刍议【J】.学术月刊,1999(8).

[3]、陈偲.比较儒道释的生死观【J】.科教文汇,2007.12.

[4]、释坚意.佛教的生命观【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6).

推荐访问:生死观 佛教 差异 庄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