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题材元素变迁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电视综艺节目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镜像,题材元素是其艺术形态构成中最容易观察的元素,也是客观社会生活与创作者主观认知两方面的统一体。通过梳理我国电视综艺节目30余年的发展历程,得出其题材元素的变化:从单一到多元、从宽泛到专业、引导与贴近并济、高雅与通俗相融。用娱乐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以形成对真实生活的解压,这也正是未来电视综艺节目以题材取胜的根本。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题材元素;娱乐文化;真人秀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题材是文学、艺术的创作用语,一般指作为创作材料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也可以理解成为表现作品主题所用的素材、材料。因此,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就构成了题材元素,也成为艺术作品在内容上的类别称谓,如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军事题材、婚恋题材等。对于电视综艺节目来说,题材是其形态构成中最容易观察的元素,也是客观社会生活与创作者主观认知两方面的统一体。本文拟从题材元素人手,关注自1981年至今30多年来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题材演变态势,探讨节目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从单一到多元

(一)题材类别的日益多元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初期,其内容主体是音乐、舞蹈、小品、相声等各类艺术形式的电视化二度创作,晚会的主题设计往往与节庆有关,综艺栏目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一般同于单个文艺节目内部,发挥电视媒体的艺术审美功能是当时电视综艺节目题材选择的首要目标。20世纪90年代末,游戏类、益智类节目拓宽了电视综艺节日的范畴,受众在游戏的参与中释放身心压力,在巨奖诱惑的闯关总体验“知识改变命运”的即时快感,节目创作者也极力摒弃单纯娱乐的博彩元素,依托“家庭梦想”“亲情友情”等题材元素坚守节目的正确导向:21世纪之初,电视真人秀节目蓬勃兴起,2005年还是单一的以“唱”为主,2006年就扩大到“唱”“念”“做”“打”“舞”“演”“色”。等多种题材。笔者统计了2013年12月——2014年7月之间央视及地方卫视新增或热播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题材涉及公益帮扶、传统文化、职场竞技、平民才艺、婚恋、亲子、旅行、创业、科学实践及生活体验等数十种类别,其多元化趋势也可见一斑。

(二)同一题材的日趋差异化

随着社会分T的进一步细化,作为大众传播主体的电视越来越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电视艺术的多样性也给予综艺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元创新。尤其是在海外引进与本土创新的结合中,同一节目形态在题材上的差异性成为创新的重要途径。笔者选择了近年来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几档音乐类选秀节目进行对比,其题材特征相得益彰(见表1)。

二、从宽泛到专业

随着市场经济和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媒体从以传者为中心开始过渡到以受者为中心,传受双方的深度互动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在电视传播中的地位,分化的受众需求也促使电视综艺节目的题材元素不断专业和细化。

综艺节目始创之初,主要是各种文艺样式的大汇演、大综合。到了90年代后,单项艺术类的电视综艺节目开始盛行,“综艺”走向“分艺”。比如:《曲苑杂谈》《中国音乐电视》及《舞蹈世界》等,作为栏目构架的题材元素体现并不突出,栏目内的单个艺术作品题材则大多呈现出主旋律性和民族性;经历过世纪之交的“快乐”“欢乐”旋风,电视综艺节目在主题设计方面抓住公益元素、励志元素、家庭元素等,把当时的社会热点熔铸在丰富的节目形式中,如《非常6+1》《开心辞典》等,以栏目化、专业化的题材设计成为节目的重要标识;近几年来,真人秀节目大量涌现,在题材上更加细化、更加反映现实,如婚恋题材、亲子题材、职场题材等等。像东方卫视急救纪实真人秀《急诊室故事》聚焦医患矛盾,真实记录社会各阶层的普通患者与医生的故事,在众多大型综艺节目围堵下,取得了CSH媒介研究34城0.46%的收视率,并且受过中高等教育的观众人群占比高达70%,比例远高于一般节目。

三、引导与贴近并济

《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调查》显示,“贴近百姓生活(32.39%)”成为观众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首要原因。电视综艺节目提供的是一种熟知的经验,人们在接受中因熟悉而产生愉悦,又会因为在熟悉之上的超乎日常经验之外的行为和言谈而获得放松。因此,在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题材选择也经历了“单纯引导——盲目迎合——引导与贴近并济”的过程。

(一)社会话题的娱乐表达

相较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对社会话题的理性关注,电视综艺节目以其轻松愉快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形式在解放观众感性的同时给其提供潜移默化的理性指导,让观众获得“智性的愉悦”。因而电视综艺节目的题材在社会文化层面更容易形成流行趋势,并与社会心理、社会理念及社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在经济和文化上处于上升状态的“中间阶层”出现,“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深入人心,知识竞赛类节目开始盛行;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进入企业转制改革的显性阶段,1998年至2000年我国国有企业共有下岗职工2137万人,激烈的竞争、不平等的生存状态导致了一部分人群的心理失衡。此时的游戏益智类节目如《开心辞典》《幸运52》以巨额奖金、游戏的外化形式和热烈的狂欢氛围,使不同层面的受众实现了平等共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职场节目将娱乐与社会服务完美结合,实现娱乐的深层价值。

(二)以人为本的情感呼应

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人们在观看电视之前已具有一个“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兴趣习惯等诸多主观因素组成的心理定势密切相关。这种内化为其心理机制的文化习惯使受众往往按照自己的审美期待心理去“同化”作品。因此,从受众的“期待视野”中寻找题材构建的融合点,是电视综艺节目形态创新的重要路径。

20世纪80年代各种主题的综艺晚会,极力弘扬主旋律,却缺少对受众个体的切实关注;90年代的“游戏+明星”节目,使游戏者和观众都获得了自由的审美体验,象征性地实现了人对主宰自我命运的潜在渴望;近年来的电视综艺节目充分传达出人文情怀。例如《非诚勿扰》《打工春晚》等节目,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功能与文化理想的日常化、生活化巧妙缝合,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高雅与通俗融合

视听艺术的高度感性化使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相伴而行,受众既追求娱乐,又不满足于表象的快感;既厌倦无聊,又畏惧思考的沉重。这种二律背反式的心态折射出受众在潜意识里渴望超越快感之上的美学滋养和心灵启迪。在电视综艺节目题材元素的变迁中也呈现出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博弈与融合。

(一)泛审美化的浸润

在传统意义上,审美活动被狭隘地局限于少数精英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然而随着市场逻辑的推动,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纯审美”或“唯审美”。电视综艺节目应当为社会大众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社会观照景象和艺术存留,满足受众泛审美化的审美期待。

20世纪80年代总体文化倾向是张扬高雅的精英文化。各种主题的文艺晚会、节庆晚会,宣传色彩浓郁,强调主题的宏大,是严肃的、高品位的审美方式。1984年《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开办,融艺术性、专业性和知识性为一体;20世纪90年代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完成自我建构,以通俗、享乐、消遣为目的的电视游戏、益智类节目风靡;2004年《超级女声》引发大众文化的狂欢,“草根选手”“大众评审”“平民偶像”颠覆了受众的传统审美标准;近年来各类主题真人秀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大众的情感体验纳入审美对象的范畴,努力消除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比如《爸爸去哪儿》中萌娃星爸的亲密互动所蕴含的亲情回归、家庭伦理、教育理念正在慢慢地改变和塑造着审美主体的意识、思想、精神乃至本能。审美态度进入主体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才能真正体现节目的艺术水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二)传统文化的突围

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竞赛涉及到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这与当时精英文化所崇尚的专业、权威的理念息息相关。此后,随着主流文化的边缘化以及精英文化的裂变,家国情怀让渡给个性自由,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脱节,我们在大众狂欢的氛围中看到被商业利益包装的大型选秀《红楼梦中人》。自2012年“限娱令”颁布以来,电视综艺节目在借鉴海外优秀节目形式的同时不断加强本土化创新,一批带有明显中国情怀的娱乐节目点亮荧屏,如《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中国谜语大会》等,以游戏娱乐的方式提升了公众对于汉语言文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这也正是媒体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担当,也是对“文化自觉、自信”的时代要求的积极响应。

回首我国电视综艺节目3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题材元素的变迁正是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镜像流转。娱乐的核心是自由解脱的情感和愉悦的审美体验,用综艺节目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以形成对真实生活的解压,对受众的思想意识、精神情趣、道德情操、人生志趣等方面产生感染和影响,甚至左右舆论的方向,这也正是未来电视综艺节目以题材取胜的根本。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青年项目《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艺术形态发展研究(1981-2014)》(项目编号GDl4YYS05)的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推荐访问:变迁 题材 娱乐节目 元素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