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的厘定与模型建构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关键能力应包括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前者包括角色认同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问题辨析能力;后者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建构学科关键能力模型,可以提升对学科内容结构与教学过程的深入理解,帮助课堂教学超越当前生活课、社会课、劳动课、法律课、历史课和地理课等的拼盘式综合学科状态,进入融合式综合学科的新阶段。

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模型建构;PISA测评

G41

A

2095-1183(2018)04-0046-03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文献编码文章编号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将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關键能力”。厘定学科关键能力,成为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的首要工作。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道德与法治延续了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学科特点,强调国家主导意识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遇到的社会生活问题。同时,小学道德与法治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厘清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以此提升对学科内容结构与教学过程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帮助课堂教学超越当前生活课、社会课、劳动课、法律课、历史课和地理课等的拼盘式综合状态,进入融合式综合教学的新阶段。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的厘定

(一)2011年版课程标准是依据

学科关键能力是学科能力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能力,或者说是使该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能力。而考虑一种学科能力的构成,必须明确本学科基本的认知要求[1]。小学道德与法治建基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因此,2011年版课程标准依然是我们理解本学科的重要依据。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强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可见,小学德育课程的核心是做人。学做人,不单是知识或观念方面的问题,而且是涉及个人修养以及个人对美好生追求的实践活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关键能力不能停留于道德和法律观念层面,而要进一步付诸实践与行动的认同与内化。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是基础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能力界定。厘定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我们需要立足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德育学科类成果。同时,还需要综合思考学科的自身建构、学科特点及其社会价值和社会的现实需要等因素。

近年来,国内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德育学科的关键能力进行了研究。例如,有学者认为,“思想品德学科能力主要指学生表现在学习思想品德课方面的能力,表现在对是非作出判断时的能力,以及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处理日常人际问题的能力和对他人情感的理解能力”[2],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应具有的是非判断力、社会认知和角色获得能力、知识的学习方面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重点是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中分析能力是一种社会认知能力,而应用能力是以分析能力为基础,是能够适当地解决问题,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一致性。[3]还有学者持相近的观点,强调“思想政治课的特殊能力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认识有关社会问题和自身思想问题的能力,小学、初中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思想和成长问题为主,高中、大学以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相关社会问题为主”[4]。

不难发现,诸多已有研究都涉及两个关键词: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虽然这些学者并未明确将其作为德育学科的关键能力,但其高频率地出现,说明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应该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能力组成,理应纳入学科关键能力研究之中。

(三)进一步的探讨

有专家认为,儿童的社会能力是儿童认识、处理社会情景的能力和与别人交往的策略、技能及效果等。主要包括:社会认知能力、言语倾听和表达能力、解决社会问题情景的能力。[5]这一分析和界定同样适合于小学生,对于厘定学科关键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与对自然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相对应,包括对他人、对自己和对群体的知觉”[6]。这可以理解为,社会认知是智力和非智力综合而成的能力,是社会行动和社会情感的基础。没有社会认知,社会行动将陷入盲目状态甚至无所适从,社会情感则空洞无所依托,社会性能力也就成了空话,德育学科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社会认知的这种基础性正是德育学科所期望和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必备的关键能力。林崇德教授也曾指出:“思想品德学科能力更多地与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有关”[7],更是强调了社会认知的重要性。

而重视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早已是德育课程教学的共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浓墨重彩地对“问题解决学习”的目的和方式进行了阐述。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未来学习的基础,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参与社会,进行个人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德育学科,关键是要引导小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妥善面对、灵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过愉快、积极的生活,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和美满。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就此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我们从低年级教材的栏目名称便可得以印证。据统计,一、二年级教材栏目名称以问题形式呈现的比例高达23.87﹪,近百个大小问题聚焦儿童生活实际,亟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引导,化解儿童生活遇到的困难和苦恼。可见,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也将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独立的学科关键能力。

由此,笔者提出,应将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关键能力,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界定与模型建构

(一)社会认知能力的内涵与模型建构

多年来,正如有学者所言,有三对关系是我们在德育课程教学中一直面临且不断思考的难题,即知与不知、知与行以及信与不信的关系。笔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这三对关系更多的是认识上的问题,重要的是怎么认识的问题,即“会不会看问题”。其中,“知与不知”的关系是认识上的问题,就不要多说;“知与行”的关系在现有学科教学范围内,其主要方面不是“行”,而是“知”。因为,要使小学生的“知”顺利转化为“行”,最需要解决的仍然是认识问题;“信与不信”的关系则更富于情感因素。而情感不仅要以认知为基础,而且其本身就自然渗透着认知能力的元素。

因此,笔者认为,社会认知能力关涉学生对自我、他人、社会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相应的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而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社会认知能力应该包括角色认同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和问题辨析能力,它们相互联系和制约,共同构成德育学科核心能力。”[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价值判断能力改为道德判断能力,其他两个能力可以适用。由此,提出社会认知能力的结构模型(见表1)。

表1中,角色认同能力是学生对生活中自己所要扮演的社会正式角色以及相关角色的认识能力,表现了学生对社会角色,特别是正式角色的认识水平;道德判断能力是学生对生活所要抉择的道德和非道德价值的认识能力,表现了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水平;问题辨析能力是学生对生活中自己所要处理的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表现了学生对问题,特别是社会问题的认识水平。

(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内涵与模型建构

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未来人才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这是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的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指向这一时代诉求,当前,问题解决能力成为各国教育计划中学科核心教育目标。问题解决能力作为独立的学科关键能力,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可从PISA测评的发展趋势中窥见一斑。

2003年PISA在2000年阅读、科学和数学等三个领域测试的基础上,基于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要求,新增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项目;2012年,PISA再次将问题解决作为评估项目之一;而2015年,PISA首次引入了合作问题解决测验。

其中,2003年PISA跨学科问题解决评价,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限制在三个问题解决范围,即:决策制定、系统分析和设计、疑难排除。[9]显然,这一测试扩大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范围,超越了传统学科课程界限,将问题解决延伸至现实生活情境,评估学生综合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疑难排除是其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活与學习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的突破口。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情境,小学生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了解问题情境条件→明确问题的目标→寻求解决方法→求得解答并检验。简而言之,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能力。这一内涵的界定,关注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希望能为道德与法治教学走向生活,培育学生的生活智慧,提供重要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将尝试建构了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结构模型(见表2):

2.涵盖了理解问题情境的能力和相关信息提取、概括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1.能掌握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以及他们之间的转化,在转化中采用学科语言的形式将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2.在对问题进行准确表征的基础上,能迅速地将问题形式化、学科化。

分析问题能力1.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2.学习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陈述解决问题办法。

解决问题能力1.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将已解决的问题的结论和方法运用到其他具体的问题情境。

表2中四种能力呈现出一个螺旋上升的结构:发现问题能力是各种的基础,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能力培养的关键,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其他三种能力的发展。由此,提高小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能力是教学的主线,与其他知识、技能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才能目张。学科关键能力的厘定,有利于教师跳出以往纠结于教学内容拼盘的思维习惯,学会从综合学科的更高视野把握教学内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当然,以上学科关键能力的思考,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戴慧.公民培育视域下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模型建构[J].中小学德育,2016(8):48.

[2][7]寇彧,张文新.思想品德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1,12.

[3]吴铎.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10-213,102-103.

[4]张建文.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141.

[5]王玲玲.儿童社会能力:内涵、结构与培养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15.

[6]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心理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8]黄建君.德育学科核心能力刍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3(7):55-56.

[9]滕梅芳.评估关键能力 培育生活智慧[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推荐访问:厘定 建构 法治 学科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