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小说中家庭题材的变化和发展

摘 要:多丽丝·莱辛是位高产作家,纵观其创作的作品主题,每个阶段都有其倾向性,其内容涵盖很广,不仅涉及了20世纪所有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包含一些诸如家庭题材等的社会问题。本论文从莱辛作品中的家庭题材入手,结合作家个人经历和多年的作品创作历程,依托文学螺旋形式发展的理论观点,试图探讨莱辛如何实现这一题材的发展和深化。

关键词:莱辛;家庭题材;个人经历;创作历程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11-0215-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4.060

2013年11月17日,多丽丝·莱辛这位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与世长辞。她在生前就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在其50余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中,莱辛勤奋多产,作品形式丰富多变,包括诗歌、话剧、散文、小说和纪实文学等等。莱辛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瑞典皇家学院在获奖评语中高度称赞莱辛“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华激情和预言的力量来审视被割裂的文明”(彦铭,2007),但莱辛本人却认为单用女性叙述者来评价自己不能涵盖自己的创作领域。的确,莱辛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涵盖家庭成员内部关系、种族矛盾、地域差异、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青年暴力等焦点问题。在当代,像莱辛这样在诸多题材方面都有所涉猎的作家十分罕见。

在研究成果上,国内学界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和进展,形成了主题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宗教哲学批评和形式研究批评这几个较为集中的研究板块(卢婧,2008)。但是,从内容上看,主题研究往往流于对作品的一般内容浅显层面的揭示,未能发现浸入于其中的作家独特的生存状态所赋予的特殊内涵。论述者们虽然能够把握住莱辛小说中的社会历史内容,却未能将作家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历程与主题的关系进行有机的联系结合。本论文将尝试从莱辛的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历程来探讨其家庭题材的变化和发展。

1 . 多丽丝·莱辛个人经历

多丽丝·莱辛的父亲阿尔弗雷德·泰勒是一位英国军人,曾在一战中失去了一条腿,此后一直生活在战争和受伤的阴影中,后与照料他的护士艾米丽结婚。莱辛1919年出生,她的童年缺少一般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母亲把自己被冷酷继母养大的过程再现在孩子们身上,并且十分重男轻女,还在客人面前公开抱怨“尤其这个小丫头是如何让她的生活变成彻头彻尾的苦难的”(库切,2008)。莱辛孩提时代痛苦的回忆无不围绕着母亲对弟弟的出生所表现出来的欢欣和激动,她很小就被一种“孤独、无助和被遗弃”的感觉所包围(李玉萍,2008)。正因为此,在莱辛的多部作品里,她呈现给我们的是母性无情的一面。既然得不到母亲的疼爱,她便转向了父亲。“男性的味道、香烟、汗水……将她包围,很有一种安全感”。可实际上,父亲的一生被一战的阴影所笼罩,加上他在创业上的多次失败而遭受的精神折磨,变得喜欢独处并时常沉溺在自己幻想的天地中,从没有向女儿公开表露过丝毫的爱护。

无爱的家庭生活让莱辛饱尝压抑和艰苦,但是正是“这样的童年让你学会处处提防,事事留心,正是一个作家应该具备的”(林木,2008)。另外一方面,莱辛学会了幻想,幻想自己能够逃脱这一切。也许正是这种幻想成就了莱辛在其日后作品中表现出的丰富的想象力。莱辛曾说过,不快乐的童年似乎造就了不少小说家,“我想真的是那样,虽然在我身上这一点并不明显。我没有想过成为小说家,我只是想要逃走,一直如此”(思郁,2008)。事实上,莱辛最终的确逃离了她被预定的命运。库切在题为《论多丽丝·莱辛和她的自传》中写道“可女儿不但逃脱了不久的将来——和一个体面的青年结婚,接下来的生活就是管理佣人和生孩子——而且成了她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莱辛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相当短暂,虽然她从小厌弃学校教育,但并未放弃过自学,她酷爱读书,最喜欢阅读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以及一些有关当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书籍,这对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莱辛自己的家庭生活也不是非常美满,一生经历了两次破碎的婚姻。

从莱辛的第一部小说《野草在唱歌》开始,莱辛所涉及的家庭题材中大都是关于苦涩与忧伤甚至苦难,披露因为家庭不幸而引起的种种纠纷和灾难,极少有作品论及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影射出莱辛对于自己家庭生活的不满,因而在自己的作品中做出宣泄。莱辛曾说过“有一种旧式的观念,作家的生活是他本人的资产,直到作家过世。”评论家也认为莱辛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确实有越来越私密的倾向。值得一提的是,莱辛晚年写就的回忆录却名为《最甜蜜的梦》,或许是多年的风雨人生使这位老人对于过去的岁月有了一种感恩的心。莱辛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接受访谈中论及自己的下部写作计划时说道,我父母都是了不起的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不幸的是,他们都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毁了,战争完全毁了他们的生活,在我父亲身上尤为明显,在我母亲身上稍好一些。如果没有一战的灾难,我的父母会是什么样子,我很想写一写。战争压在我的心头,像是一场噩梦一样,因此写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我的想法是: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的父母会是什么样的(邹咏梅,2007)。

2008年出版的《阿尔弗莱德和艾米丽》正是莱辛履行自己承诺的关于自己父母的小说。在文中,莱辛运用自己想象的力量,给予自己的父母重新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过上了自己当年想要的幸福的家庭生活,而不是实际生活上两人黯淡无望的生活。笔者认为莱辛在着手构思这部小说的时候已经忘记岁月对自己的不公,看透了人世的浮华与落寞,剩下只是宽容平淡和对往事的追忆。

2 . 多丽丝·莱辛的文学创作

莱辛兴趣广泛,思维开阔,反对读者和评论家对她做任何“主义”方面的界定,不断致力于开拓新的写作领域。但家庭题材,似乎是莱辛多年来一直不离不弃的主题,但是这个主题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张鄂民归纳了莱辛创作中的三个视点走向,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个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到“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勾画出“外部—内心—宇宙这种宏观—微观—宏观的转换”。具体到莱辛的家庭题材小说,它们呈一种螺旋形式的发展态势,莱辛从最初的表象入手,到后来思考分析问题本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表面上看来,莱辛关于家庭题材创作的小说过程中间似乎有断裂或后退现象,但是从宏观角度来分析,这其实是否定之否定的反拨。

1950年莱辛处女作《野草在唱歌》出版,以女主人公悲剧性的家庭生活为中心,首次触及家庭题材,但是莱辛对于此问题没有深究,仅停留在提出问题层面,对问题实质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从1952年到1969年,莱辛创作了著名的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恰当的婚姻》《风暴余波》《死胡同》和《四门城》。虽然其第二部《恰当的婚姻》中,莱辛描绘出女性在婚后受到家庭的束缚而厌恶家庭,但是这并不表示家庭题材已被她抛弃。事实上,在第三部《风暴余波》中,莱辛则开始探讨如何解决家庭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作家意识到再婚并不能解决玛莎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她开始重新寻找除婚姻之外的出路。小说中玛莎最后决定去英国,她要在那实现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人生价值。其第五部小说《四门城》的内容仍然紧扣玛莎的家庭生活,只是她虽然对女主人公遭遇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但是没有给出答案。个人家庭生活与政治斗争的矛盾是五部曲反映的主题,女主人公玛莎逐渐觉醒,开始认识到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婚姻并不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道,她开始追求独立的人格,思考实现人生价值的心理成长历程。

在创作五部曲期间,莱辛同时也创作了被奉为女权主义“圣经”的《金色笔记》。在《金色笔记》中莱辛另辟蹊径,“她不仅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现了她所生存的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而且以严肃的精神投入到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中”。在这部作品中,莱辛的家庭题材不囿于婚姻和感情方面的因素,更多着墨于更宽泛的更复杂的社会题材,用社会题材来充实完善家庭题材,使得作品的深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也一直被看作是莱辛最杰出的作品。在五部曲之后,莱辛又创作了三部“内部空间”小说和五部系列“科幻小说”。莱辛的科幻作品并不被评论家看好,他们认为这些作品只是一些不入流的低级小说;也有评论家认为由于当时科幻小说的风行,这些小说是她的跟风之作。那么此时的莱辛是否已经背离了自己原先设定的写作轨道?笔者认为莱辛并没有离轨,她只是把目光放到了外太空,其实是作家依托作品的想象空间在苦苦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幻想借助外力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在太空小说之后,莱辛陆续创作了《简·萨姆斯的日记》《好恐怖分子》《第五个孩子》和《又来了,爱情》等多部小说。关于《第五个孩子》这部作品,在回答记者的问题“家庭是否是幸福生活的核心”时,莱辛虽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却高度评价了家庭的重要性“当家庭正常运转时,它一定让人感到非常愉快”。莱辛向我们展示了她对于家庭题材的把握:一方面其作品以家庭为依托,试图探讨更繁琐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家庭题材的视角更宽泛,不再仅仅是婚姻生活,晚辈与长辈之间的隔阂。家庭,不仅仅是父母和子女为组成单位,家庭的组成形式更为多样化。通过对不同的家庭矛盾进行剖析,体现出作者的思考。其实莱辛思索的本质是源于作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是基于此种目的,在其新作《阿尔弗莱德和艾米丽》中,莱辛终于用自己的笔为自己的父母安排了“完美人生”。正如皮尔·瓦茨伯格在诺贝尔文学颁奖演说中所评论那样,“多丽丝·莱辛的创作与她的人生一样,追寻着对人类存在的审验与揭示”。

3 . 结语

作为女作家,莱辛一直对自己的作品标上女性主义的标签有抵触情绪,在她看来,女性解放问题只是社会问题的一小部分,只要社会在进步,妇女问题就一定得到解决。而家庭,作为社会的缩影,一直是莱辛创作和思想的源泉。事实上,“在她的后期作品中,莱辛粉碎了许多基本的价值观,但却留下了家庭、朋友”。莱辛家庭题材作品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正是作家客观而又理性观察审视着各种社会问题,为人类的发展和命运苦苦思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蔡圣勤黎珂(译).库切(著).论多丽丝·莱辛和她的自传[J].译林,2008(2):192.

李玉萍.对一个世纪的审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其人其作[J].名作欣赏,2008(2):110.

林木.难以归类的多丽丝·莱辛[J].北方人,2008(7):24.

卢婧.20世代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08(4):75.

思郁.从阅读中触摸多丽丝莱辛[J].纪实,2008(5):22.

彦铭.多丽丝·莱新的文学人生[J].国际展望,2007(20):48.

邹咏梅(译).杰西卡·曼(访).写书是一种艰辛的苦力——多丽丝·莱辛访谈[J].译林,2007(6):184.

推荐访问:莱辛 题材 丽丝 变化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