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解读

[摘 要] 少数民族文学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瑰宝。民族性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本质属性,也是固有属性;而现代性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附加属性,也是必备属性。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如何在顺应主流汉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如何在书写本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前提下适应文学的现代性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现代性;心理认同

长久以来,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与主流汉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不均衡,导致少数民族文学异质性强,少数民族文学作家异质性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水平不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多元一体的重要一元,由于其文化的独特性逐渐引起广泛重视,也因此诸多少数民族以自身文化底蕴为基础,培育出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学传统,并以此培养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民族文学作家,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事实上,少数民族文学个性鲜明、特色突出,至少具备民族性和现代性两个属性。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和现代性二位一体、互相联系,一方面,民族性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本质属性,也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固有属性,更加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现代性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必要属性,也是少数民族文学顺应时代潮流、贴近现代文学的附加属性,更加是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把握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契合点,强调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两者如何紧密联系促进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一、解读少数民族文学的固有属性——民族性

文学作品必须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源自本民族风俗、文化,感悟于本民族文化底蕴,从而培育出独具自身魅力的文学作品,也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早就了不同文化风格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但文学作品来源于本民族文化底蕴,是寻求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底蕴、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

1、民族文化底蕴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基础,而非全部

民族文化底蕴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基础,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文化保障,但绝不能仅仅只注重文学中民族特色,形成定向思维,过度依赖民族文化[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百鸟衣》和《刘三姐》等文学作品引起极大影响,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的标杆,这些文学作品来源于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在改编后深受大众喜爱,极大的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民族文学的重视。但必须注意的是,各种不断改编的过程呈现出依托材料改编材料的窘境,出现了作者但从民族学意义上创作,从而发生了针对民族文学创作民族文学的怪圈。尽管民族风俗、民族特色在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体现是必须的,是基础的,但作为创作者,文学作品并非等同于人类学的田野日记,也无非等同于停留于表皮的描述性文字,而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以少数民族文化精神为内涵,拓展文学作品内涵,防止出现虚有其表的作品。

典型的案例诸如壮族作者韦一凡创作的作品《姆姥韦黄氏》中对壮族的本土婚俗进行了描述,如受父母之命的婚姻交易,新娘三日回门等。在作品的开篇,是一首壮族民歌 “男是天,女是地,天上打雷又下雨,地上万花结果实。结了甜果男人收,结了苦果女人吃。”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但是,细细品味后可知,全篇都只是对民族风俗习惯的详细描述,无视壮族存在的封建礼制,在文中只是尽情的赞美女主的盲目服从、忍辱,却没有对最后出现的悲剧性结局进行深刻的反思,没有认识到,这悲剧是落后的封建思想所造成的,最终,此作品扭曲的歌颂着壮族女性忍受奴役迫害的“高尚品德”。文中的女主韦黄氏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成婚,婚后一直顺从于自己的丈夫,在被丈夫背叛抛弃后也无怨言,最后仍然孝敬婆婆公公,终身未再嫁,独自带大儿子。从文中,我们会因为女主的善良而感动,但是,这只是从个人品德上来呈现的,并没有体现深层次的内涵。

2、民族文化底蕴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根本,不能遗失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如果一旦丧失了民族性,也就不能称之为少数民族作品了。出现这种极端状况的根源是极强的“民族自卑感”,一旦对自己民族没有了崇敬感,那么就会一味的附和汉族文学,无论是创作心理还是着眼点,都会以汉族文学为模板,缺少独立的民族意识[2]。这种盲目的趋同由于缺少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则很容易使得本少数民族的文化通过改革和影响被吞噬,最终民族文学中没有了民族特色。如由瑶族作家莫义明所创作的《八角姻缘》这一作品,表面上是描述两个瑶寨的生活情形,比如男女对山歌、传统婚嫁习俗等,但是文中大多是照搬汉族文学的思想和写作手法,最终整个作品都被汉文化所改造了,只是着眼于描写文革的创伤和改革开放后的困境。该作品虽然既有少数民族的痕迹,又有改革的热点,但是却不能将这两部分进行无缝衔接,最终使得作品留下过多的人为迹象,削弱了民族性。在作者的作品面向大众后,应该无法想到,其作品的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有关注当时的热点问题,而是文学作品所要展现的民族意义。一旦他们在创作时被民族自卑感所困扰,那么其创作的作品也就失去了长久的生命力。

二、解读少数民族文学的必备属性——现代性

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们有着独特的本土气息和少数民族的风俗特色,但是,在现代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中还是能发现与汉族文学有着类似的现代性。其中向沈从文、老舍这样的少数民族作家,它们创作的作品不仅被世界所承认,而且推动了我国现代化文学的发展。

1、国民性问题

在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碰撞的年代,国民性问题就一直是现代文学创作的焦点,我国著名作家鲁迅、老舍等的作品真实的反应了那个年代的国民心理和生活现状,推动了我国现代性文学的发展[3]。比如老舍的大量作品都是以批判封建残留和日益堕落的群众思想为主。其中在《二马》、《猫城记》等作品中,老舍对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市民生活状况进行了叙述,其深层内涵却是对愚昧无知、得过且过的国民性进行了批判。

从老舍创作的话剧作品中不难发现,老舍对当下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进行了嘲讽和批判。从我国文学史可以看出,老舍延续了鲁迅的创作思想,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老舍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愚昧无能、传统守旧的国民的无奈,用文字进行尖锐的批判,将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从而对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进行透析,在作品中运用了喜剧形式进行嘲讽,由此可见,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现代性特色。

3、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与老舍不同的是,沈从文主要是比较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表现出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和向往,从而体现自己对现实生活中渴求现代性的焦虑问题。从沈从文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最不能接受的是人民的冷酷无情,因此,他一直呼吁人民之间要互相友爱。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就是描述了人性的真善美,在文中给我们呈现了善良朴实的翠翠的爱情故事。由于沈从文从小就生活在湘西,因此,在它的作品中尽情的赞美了淳朴的民风,相反的对冷漠、扭曲的城市文化进行了批判。他的作品主要是将湘西少数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与城市里冷漠、懦弱的人性作比较,表现了他对民族的爱,迫切的希望增强人民的民族保护意识。

作为著名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家,老舍、沈从文在创作的作品中应该不同的写作手法、不同的角度对现实进行了剖析和批判,不断的追求着现代化的改革。相比之下,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作家主要是叙述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关系,而不像老舍和沈从文这两位作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重视国民的精神文化。

三、结论与探讨

通观全文,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必须要有民族自豪感,能够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渗入于文学中,又能不被民族观所约束,对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文化表现出来,从而进行深层次的探究,遵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从人性、民族精神层面来加深文学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大先.新启蒙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学:多元化与现代性[J].青海社会科学,2013(01):125-126.

[2]何辉,周晓琳.少数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3(01):289-290.

[3]刘大先.现代民族转型与少数民族文学的诞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178-179.

作者简介:刘笑玲,女,白族,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讲师。

推荐访问:民族性 现代性 少数民族 解读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