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山地区傈僳族歌舞的自然审美

【摘 要】 文章阐述了云南保山地区僳僳族民族歌舞中的自然审美。阐释了僳僳族民族歌舞与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联系。同时,对傈僳族的审美意识在理论给予梳理和实证论述。

【关键词】 保山地区;傈僳族;歌舞;自然审美

在保山地区。僳僳族的分布较广,并且数量较多,腾冲、隆阳以及龙陵等地都有傈僳族聚居。保山地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处于横断山脉滇西纵谷的南端,高耸的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与深邃的怒江峡谷平行贯穿于全境,森林覆盖率较高,四季的气候都比较温和,降雨量充沛。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的傈僳族在生产生活、民情风俗等方面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传统的民族气息保留浓厚,主要生活在山地中,交通不便,经济也比较落后,但其占据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生产生活的境况往往会对一个地方的民族精神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深入保山地区傈僳族的世界,会发现他们的很多思想行为在表达上都比较独特,往往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史书记载,傈僳族是个迁徙民族,他们在行进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大自然的恩赐中不断生存发展壮大。同时,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他们用本民族的文化记忆承载下了对大自然的理解,把自然的美不断升华,内化在了傈僳族的精神内容中。

“人与自然是兄弟”。人类从诞生开始,就与大自然结下不解的情缘,傈僳族的历史也不例外,傈僳族民风淳厚,民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诗意栖居,形成了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审美意识,他们用自己民族独有的歌舞形式表达身处自然环境中的自豪感,这也是能够将僳僳族灵心慧性反映出来的观念之一。在其智慧传承过程中,孕育出的也是返璞归真的文明鼓棒,人居环境也呈现出诗意盎然的特点。以这种智慧作为基础,僳僳族民族传统审美观念主要包含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保护家园山水。甚至连他们歌咏过程中表现出的主题,都是人和自然相处的和谐:比如歌咏日月星辰和大地高空;歌咏花草树木和山水河流;歌咏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等等。

傈僳族能歌善舞,村村寨寨,无论男女社交、婚事丧事、打猎耕种以及久别重逢等,都会通过歌舞来进行自己情感表达,男女老少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会弹琵琶、吹笛子、拨口弦,张口就能唱,抬脚就能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舞艺术,在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等等中都有相应的歌舞表达。比如在干农活时为了解闷,劳逸结合,经常是边做农活边唱歌,几乎所有的农事生产都有歌曲的相伴。男女谈恋爱,弦歌为媒,以歌唱得好为挑选对象的标志,特别是在过去,年轻人如果没有唱歌跳舞的薄技在身,即便相中了意中人,对方也不会同意的。歌舞伴随着傈僳人的一生,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与灵魂深处。

例如保山地区潞江坝、腾冲、龙陵等地的傈僳族歌舞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是跳嘎调,第二是三弦调。其它为“山歌”(木瓜布)、“酒歌”、“儿歌”等。

“跳嘎”也叫“跳梆榔”,在隆阳区、龙陵、腾冲一带还叫做“打歌”、“打乱”(包括三弦舞)。跳嘎调,是傈僳族在生活喜事、逢年过节、婚丧娶嫁或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傈僳族传统节日“刀杆节”上,由嘎头——村中有威望的人领唱,男女老少合唱,同时舞蹈的一种调子,具有多声部合唱的特点。但这种曲调平常不得乱唱,唱的时候则比较严肃认真。如唱《跳起嘎来多快活》、《唱起来、跳起来》等。这种的舞蹈动作简单,跳舞者手拉手围成圆形,由嘎头领舞,在前面引导,舞者们在其后面,跳舞时行走方向是逆时针,走动的同时身体轻晃,没有音乐伴奏,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歌唱内容需要根据活动类型选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特殊含意,并且都是经过多代相传,歌词具有史诗意味。舞蹈过程中,气氛比较庄重,节奏比较缓慢,动作也比较沉稳、刚劲有力,调到高兴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跳跃或者躬身的动作姿态。僳僳语中三弦舞便是“切白刮且”,汉语译为“打拽”。以傈僳族的乐器小三弦为主要伴奏,队形大都是圆圈,并且可以相互交叉,队形能够随时变换。僳僳族没到喜庆时,村寨中所有人都欢聚在一起,俗话说:“三弦一响,脚板就痒”,明快的音乐响起,召唤着大家的到来,从七八岁的小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爹老奶,大家在空旷的场地聚集,自觉加入“打拽”的队伍中,在这里,似乎每一个人都是舞蹈的行家,音乐越弹越响亮,人越跳越多,圈子越围越大,步子愈跳愈快,一般是人数越多,节奏便越快,跳舞的圈子也会越大,若是这个时候有酒来助兴,那么人们跳得如痴如醉直到精疲力尽才会停下来。“三弦舞”共有一百五十多个调子,曲调优美,音乐较为短小,舞蹈套路的内容比较丰富,既包含反映傈僳族先民农耕、采集、狩猎等劳动生产活动的,也有反映节日欢庆、走亲访友、恋爱、婚嫁等各种社会生活的。三弦曲调还能够反复的进行演奏,舞蹈动作大都在脚上面,双手会随着身体的节奏摆动,较为轻盈优美,流露出的美也比较自然。此处,不具备专业舞步,也不会对舞者进行一些限制,没有束缚,舞者率性而为,非常自然。假设,没有傈僳族人民的自然审美观念的映照,这样的舞蹈也不可能从遥远的年代就延续下来。

在保山隆阳区芒宽乡的傈僳族村寨还流行着一种古朴自然的,以表现人们生产劳作的集体舞蹈——“无伴奏的打跩”。舞蹈既无需乐器伴奏也不歌唱,全靠舞者整齐一致的舞蹈动作和强有力的跺脚声来统一节奏,因此称为“无伴奏的打跩”。“无伴奏的打跩”其实是一种生产场景的还原,利用舞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远古时代,在还未出现铁斧、铁锤、锯子等先进生产工具之前,傈僳族先民们用手工制作的大木锤把木板破解的场面。一天的劳作结束,大家一块手牵手,用欢快的舞蹈表现今天的生产场景。跳舞的人围成圆圈,双手高举木锤,用力做出种种往下砸的动作;同时,双脚配合举锤而高高抬起,然后使劲往下跺。在整个舞蹈的过程中,手和脚的动作节奏要一致,速度较快,要有力,把劳作的敏捷艰辛体现淋漓尽致。由于整个过程中脚的踏跺较多,砸锤动作猛然有力,一个劳动的好手形象生动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舞蹈,让人深深体味到傈僳族的先民们,在远古时代艰苦的生产条件下,如何顽强生活、同心协力的斗争精神。

三弦调,则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高兴玩乐时,由小三弦伴奏者领着大家又唱又跳的一种调子,有时还加进葫芦笙、竹笛伴奏。相传有七十二调,其实是多的意思。曲调欢快活泼、跳跃和谐,很有特色。其旋律规正、节奏性强。跳嘎调、三弦调的曲子都较紧凑短小,徐缓优雅的较少。三弦调的种类很多,根据黎爱蓉、吕晴搜集整理的《傈僳族三弦调》,可分为采集狩猎、初期农耕、爱情婚嫁、生活和舞蹈五类,这些曲调绝大多数采集于保山龙陵、腾冲等地,在这些三弦调中,我们感受到了傈僳族对自然的态度和情感。

纵观保山地区傈僳族的这些艺术形式,其间包含了与自然的融为一体,从在自然中生存,到从自然中发展的审美观念。

一、对大自然的欣赏和谐

傈僳族对大自然是真正欣赏,与自然相处的关系是自发、自觉的,并与之和谐相处的。他们歌唱自然界中的动物、花草、树林……。如歌曲:

《森林里的啄木鸟》:

森林里的小啄木鸟呀,

森林里的大啄木鸟呀,

吃着什么在叫呢?

喝着什么在唱呢?

转去那边吃板栗呀。转来这边吃沙果。

再如歌曲《栗叶竹叶发啦》:

栗叶竹叶发芽啦,

竹叶栗叶发芽啦,

背着篮子去找菜,

挎起长刀去找柴,

野梨发了小叶片,

杜鹃开出小花朵。

在这些曲调中,能够将僳僳族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体现出来,并且也蕴含了僳僳族的生存状态和审美观念。在三弦调中,吟咏自然的曲调比较多,板栗、青果、蜜蜂、芭蕉叶、花朵,甚至凶猛的动物等等,这些生活于自然中的一切物种,都成为了傈僳族歌曲中的主角。

傈僳族舞蹈中有大量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傈僳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向大自然进行斗争的过程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模仿动物动作和习惯的鸡吃食舞、猴抓虱子舞、鸽子喝水舞、开火山地舞、猎人舞等。表现日常生活的有婚礼舞、砸核桃舞、洗衣舞、脚跟舞等。也有表现战争的械斗舞,这些舞蹈都是以琵琶、口弦或笛子作伴奏。如生产舞从播种一直到收割,所有的劳动过程都要表现出来。也有某些舞蹈是没有伴奏的“哑舞”(如脚跟舞和生产舞),这样的舞蹈,大都通过下肢的动作来表现。但由于舞姿生动形象,舞蹈者欢快饱满情绪的表达,加之舞蹈式样的多样化,使整个场面显得非常热烈,大大地加强了无伴奏舞蹈的鲜明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舞蹈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傈僳族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与大自然的抗争调和

在过去,由于生活环境及历史原因,傈僳族农业水平低下,靠打猎维持基本生活及进行生活必需品的换取是主要经济途径。所以在僳僳族地区中,狩猎调流传较广,猎手会在人多或者欢庆的场合中咏唱这些调子。打猎调的存在能够将僳僳族打猎的古老习俗反映出来,并且其内容一般都是打猎的规矩,比如技能传授、分配猎物、猎手素养等等,僳僳族男子都比较喜爱打猎调。如《斧子闪亮熊毛竖》:

斧子闪亮熊毛竖,

斧子闪亮熊毛竖,

这是你爹的朋友,

这是你妈的朋友,

熊脚熊掌宰回来,

熊脚熊掌砍回来,

勇悍的傈僳族男子,面对凶猛的猎物毫不畏惧,反而把狩猎当作能彰显自己英雄气质的一种方式,中间捕获猎物的细节虽然没讲,但可以想象,没有非人的勇力,哪来后面轻松地分配猎物,同时也表现了傈僳族团结互助,朴素的平均分配主义。

有意思的是,在傈僳族的狩猎歌还有一部分是和情感交织在一起的,他们在与大自然的辛劳抗争中,还不忘寻找自身的乐趣,尽管充满危险,但还是勇敢表达,打猎的过程即是年轻人表达爱情的过程。例如:

《我是挎长刀的小伙子》:

我是挎长刀的小伙,

我是扛弓弩的汉子,

长刀挎腰间,

弓弩扛肩头,

哪个姑娘看上了我呢?

谁家小妹瞧上了我呢?

再如《表妹呀三表妹》:

表妹呀三表妹,

表妹呀三表妹,

请搓给我一股弩弦吧,

不搓请你告诉我,

愿搓就请搓给来,

打给你一只“咵咵”的松鼠,

打给你一只“咕咕”的松鼠,

不死就作个留念

死掉就作个纪念吧

作个纪念吧。

这两首曲调都能够将僳僳族小伙子对爱情的向往表达出来,前一首干净利索,利用傈僳族男子随身携带的武器表现自己的勇猛,盼望着得到姑娘的青睐。后一首则在表达柔情的同时,表达出了无法抗拒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的无奈,在生产工具落后的情况下,用肉身和猛兽搏斗,死亡是时常发生的,但是也正是因为歌曲中表达出来的危险,才能够将僳僳族和自然抗争中形成的生命力和顽强性格传达出来。

此外,保山地区生活的傈僳族还有大量的采集歌、山歌、婚嫁歌、祝酒歌等。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劳动中、在休息时,在路上、在田间地里,看到青山要吟咏,看到绿水要歌唱,活泼生动、内容繁多。如《打弩弓调》、《小松鼠吃栗果》、《划拳调》、《阿姐阿哥调》等等,都各有特色,不管如何表达,吟唱的对象都是傈僳族人民世世代代相依相存,已经无法割舍的大自然,在这些曲调中,又孕育了傈僳族民众豪爽自然的性格特点。

总之,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都离不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傈僳族对自然的理解是独特的,用歌舞的存在状态昭示出自己民族自然而然的生存态势,表达了在自然中他们宁静、平实、释放自我的生存理念和顺应自然的心态,形成了符合本民族特色的审美观念,只有“自然”,才是他们歌唱舞蹈的基石,才是民族审美艺术形式得以形成的真正缘由。任何外来者,离开了“自然”这个视阈来阐释他们对歌舞的理解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参考文献】

[1] 林超民主编,云南乡土文化丛书—保山,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12.1.

[2] 史芳编著,美学审美生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7.1.

[3] 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3.

[4] 侯兴华著. 傈僳族历史文化探幽.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3.1.

[5] 黎爱蓉,吕晴搜集整理.高黎贡山傈僳族文化系列—傈僳族三弦调.德宏民族出版社,2005.9.1.

[6] 蔡维琰著,云南民族审美文化漫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0.1.

[7] 李艳芳,保山地区傈僳族风俗歌简论,民族音乐,2009.2.

【作者简介】

段晓玲(1977-),云南保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艺术.

推荐访问:傈僳族 保山 浅析 歌舞 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