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在提高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摘 要】汉语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是对汉语教学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的中心环节,它能够集中体现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对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汉语语言文学;提高;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语言教师必须建立的三种课堂教学意识,即实践意识、目的意识和效率意识。认为“这是成功的汉语言课堂教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因素。仅就教师方面的因素来看,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具备的课堂教学意识也应是多方面的。在此,我们愿意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学生意识

当代学生意识包括如下几层意思。(1)要有以学生为主的意识。以学生为主是现代语言教学的总趋势。它要求不仅是课堂教学, 在教材编写、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应立足于学生、适合于学生。就课堂教学而言, 以学生为主要求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于学生的真正需要, 一言一行着眼于学生, 并通过学生广泛深入地参与完成教学任务。(2)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必须首先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尽管汉语水平可能不高, 但他们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却一点也不低。明确这一点,教师就不能有任何马虎敷衍的想法, 而必须课下认真备课, 悉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有些教师或行外人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正确认识, 误以为学生的汉语水平低而思维能力也差, 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甚至产生“教留学生好对付”的错误想法, 其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事实上, 留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可能不高, 但教师认真不认真、方法好不好, 要不了几次课他们就清清楚楚, 而一旦失去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其次,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学习动机和性格特征, 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此外, 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创造一种和谐、平等和民主的气氛。绝不能动不动就摆出“私塾先生”的架式, 更不能有意无意地挖苦和讽刺学生。(3)以学生为中心, 强化课堂教学的学生意识, 还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对教师课堂上一言一行的反映, 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语言、教学环节乃至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 要时刻不忘留学生学习汉语是为了掌握和使用汉语, 他们不是来“听你讲汉语”的, 要把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用到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上。

二、汉语言文学在课堂教学的交际意识

汉语言教学的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场所, 教学活动应由师生共同完成。课堂上教师时刻要有“调动学生进行语言活动”的意识,这种意识越明确、越强烈,学生的活动机会就可能越多。也就是说, 课堂上教师要有通过听、说、读、写、问、答等多种方式使课堂变成一种交际场所的意识。课堂上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 但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而要努力使所传授的知识变成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否则, 学生就可能一翻开书就什么都明白, 一合上书就什么都不会。因此, 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环境, 进行足够而有效的课文交际和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及有关语言或交际项目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 能够模仿课文进行交际, 进而能够结合真实情景进行创造性的交际, 从而提高交际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课堂教学汉语言的意识

教师课堂上要时刻注意使自己的教学用语适度、规范、精要。首先, 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还没有或没有完全掌握目的语, 教师课堂所使用的语言应尽量控制在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教师要清醒地把握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 并据此确定课堂教学语言。教师讲解、提问、答疑及组织教学的语言, 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但往往被忽视。例如释词时, 教师既不能随心所欲地解释, 如把“漫谈”说成是“慢慢地没有主题的谈话。”又不能照搬词典, 如解释“说亲”是“说媒”的意思。教师必须在保证释义准确性的同时, 对释词所用的词语及言语表达方式做通俗化的处理。这对教师要求很高, 但必须尽量做到, 否则教学效果就很难保证。第二,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规范、确切。教师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目的语的言语环境,如果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输入给学生的都是些半截子话或不确切的表达方式, 等等, 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还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至少是“无效劳动”。第三,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尽量精要、有用、得体。要避免罗唆和不必要的重复, 课上所说的话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和确切的效用。有些教师很有学问, 专业基础也很扎实, 但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甚至不喜欢上他的课, 除了教法等方面的原因以外, 缺乏课堂教学的语言意识恐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四、课堂教学的语用指导意识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要牢固树立对所传授的语言知识进行语用指导的意识。二是课堂上要有纠正学生言语错误的意识。这两个方面实际谈的是一个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言语交际能力。就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 许多教师只关心言语的正确性,而有意无意地忽略言语的得体性。因此有必要强化课堂教学的语用指导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某一语言项目或交际项目时, 不能讲讲意思, 举一两个例子或再让学生造一两个句子就算完事, 这最多只能使学生具备某种言语能力(会说), 但不一定具备言语交际能力(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因此要对语言或交际项目进行使用规则的指导。否则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学生还是张不开口, 或用得不得体。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课堂汉语言教学应具备的意识, 并认为强化这些意识将有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当然没有理由认为教师应有的课堂教学意识就仅限于这些。同时,“意识”总归是意识, 要在实践中付诸实施, 并完美地融汇到课堂教学中, 实非易事, 更非一日之功, 其中既有科学性, 又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陈永春. 关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的建议--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实践为例. 民族教育研究, 2010, (5): 43-46.

[2]苏晓芳. 汉语言文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 (1): 144-147.

推荐访问:汉语 重要性 课堂教学中 意义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