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集群式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成长的方式之一。本文首先运用实证分析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然后指出基于产业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根据其与制造业分工模式的不同在集群区位选择、集群规模和集群演进等方面的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指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群 产业互动

生产性服务是指为生产经营主体而非直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被其他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者作为一种中间投入,从而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1975年,Browning和Singer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的时候,首先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并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并为顾客提供专门服务的行业(FRANCOIS,J.F,1990)。近年来,在很多大都市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例如纽约曼哈顿的金融服务业集群,伦敦的金融服务业集群。另外,在我国陕西西安也形成了以动漫、通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天津的滨海新区也正在逐步形成以软件开发、IT咨询为主要业务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是生产性服务企业群,相互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聚集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通过集聚效应带来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并能够获得更好的创新环境,从而提升了企业和地理区域的竞争力。集群已经成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从产业互动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在集群的区位选择、集群规模等问题。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说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一种互动关系。关于这种共生关系存在的机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孔德洋、徐希燕(2008)的研究,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问题大致存在几种观点:

一是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补充。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没有制造业社会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服务业的发展处于一种需求遵从地位,服务业的发展附属于制造业。

二是认为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也就没有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这种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一种供给地位。

三是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呈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两种产业互为投入,并且互为对方的生产率增长起着关键性作用。

四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制造业出现了服务化的趋势,两者越来越多的融合在一起。徐学军(2008)借助共生理论的研究框架,构建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合作关系的实证模型(徐学军,2008)。

(二)产业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为了更好地验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互动,可以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来计算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入水平。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制造业的全部产出体现为其他相关行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总和,通过分析各部门投入的结构来体现制造业与这些行业部门间的互动水平。经济学上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来反映各部门间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其经济含义是指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i产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去除它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如果用Aij表示第j产业产品对第i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即生产单位j产业产品所消耗的i产业产品的数量,那么有:

其中,Xij是指第j产业对i产业产品的消耗量,Xj是指第j产业的总投入。

本文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经过整理计算后得到表1,来反映部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消耗情况。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了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大的几种服务业,并没有列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比例较大。尤其是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以及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入最大。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

(一)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成因

从产业互动的角度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动因主要有:

第一,服务产品有较强易逝性,很多服务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发生的。这使得生产性服务企业存在所谓的服务半径,因此它们在选址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客户的地理分布。当今很多制造业的集群形成了对生产性服务相对较集中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众多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会先后选择地理上临近制造业集群的区域落户,并最终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王晓玉等通过对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中物流企业的研究发现靠近客户是很多物流企业入驻园区的动因之一(王晓玉、晁钢令,2007)。

第二,服务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无形性。这使得对服务质量、服务能力的评价更为困难,所以在大宗的生产性服务的购买中,制造企业存在着较大的购买认知风险。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一定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服务半径的制约。这些生产性服务业通常会选址在大都市的城市商务中心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这样除了能共享专业技术、知识外溢以及专业化分工带来的网络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制造企业在寻求合作时的搜寻成本,而且能够降低客户对于生产性服务购买的认知风险。

(二)基于产业互动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模式

1.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在区位上的选择。集群源于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所以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重要决策之一就是集群区位的选择。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与制造业在区位上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工模式,以及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之间不可分离性的程度。从经济系统组分相互作用的角度看,分工大致上有三种模式:

链状分工。链状分工是最基础的分工模式,经济组分按照部件或工序按照链状结构相互作用。在这种分工下,生产性服务成为制造业整个生产链条的一个部分,对于制造业最终产品的销售与消费起到关键作用。从实践上看,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整个链条的前端(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产品研发)和末端(如物流)。

平行分工。平行分工体现在不同的行业、部门和地域间,组分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组分之间通过产品的交换和相互采购发生联系。

模块分工。在产业集群中,模块分工更为常见。模块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子系统,能够与其他模块共同构成最终的产品或服务。各个模块内部有自己的价值链过程。

在链状分工与平行分工的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集群系统中的组分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性更强,它们通常成为制造企业生产与销售活动上、中、下游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这些生产性服务业会选择与制造业就近选址。而在模块分工的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独立性较强,受到前、后道工序的影响和制约更弱,因此这些生产性服务业在选址上就更为灵活,不必一定紧靠制造业。

2.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规模。产业集群规模,是产业集群能有效控制和利用的资源总量状况,反映集群利用资源的协同效应的广度,具体分为成员数量和市场占有量及生产规模等方面。本文研究产业集群的最合适规模,主要从企业成员的构成和数量的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规模。

在链状分工和平行分工模式下,选择聚集在制造业周围的高接触度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其服务活动受到可辐射的服务区域有限的影响,因而会尽可能地获取制造业集群内各成员企业的服务业务,也就是尽可能的获取市场份额。而由于制造业集群规模一定,所以经过市场竞争后,聚集在制造业周围的同类生产性服务业数量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这种集群通常是由为制造业提供一系列专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而成的。集群内的成员各自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成员间通过服务项目的互补而满足制造业集群成员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内部形成了互补型的关系。由于集群内各个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主要顾客是周围的制造业或制造业集群,其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量以及各个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决定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成员数量。

而在模块分工下,由于其服务的可交易性增强,服务企业有可能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寻找企业顾客。因此,为了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较低的生产成本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提供相同或相似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会聚集在一起。这种集群与制造业集群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提供的服务相似,成员间的竞争将大于合作,形成了共生型的集群关系。成员的数量将取决于集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变量。当集群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呈递减趋势或集群带来的企业绩效并无明显提升时,集群的规模通过调整后会趋于稳定。

3.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演进方式。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可以从关系的紧密程度出发,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演进。根据产业间合作的紧密程度,可以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演进方式归结为非正式合作阶段、联盟阶段和创新合作阶段。在非正式合作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之间仅仅形成较为松散的交易关系,之后随着制造业集群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成熟,双方的合作逐渐增强并形成区域性的联盟关系,最后实现集群间的创新合作。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途径

以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生产性服务业集群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不足以及需求的分散。制造业集群的形成以及规模的扩大将有效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因此,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首先要大力推动地区制造业的集群,从产业政策上给予优惠,鼓励制造业企业将非核心的服务性项目进行外包。

优化产业布局。对生产性服务园区进行合理布局。明确不同地区、城市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性定位,以周边制造业需求为中心,有组织、有计划地引进生产性服务企业,从而合理地配置资源在地区和城市间流动。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的创新能力的增强。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扩大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同时更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以某些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为核心在一定地理区域内进行聚集。聚集的结果会使创新在整个集群内扩散。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参考文献:

1.FRANCOIS,J.F..Producer services,scale,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0(42)

2.孔德洋,徐希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08(12)

3.徐学军. 助推新世纪的经济腾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巡礼[M].科学出版社,2008

4.王晓玉,晁钢令.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入驻动因—基于上海物流服务业集群入驻企业的实证分析[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

5.董湧.基于复杂性的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4

6.赵瑞霞,刘友金等.基于行为生态学的企业集群规模研究[J].求索,2005(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互动 集群 服务业 视角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