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科技服务业是服务业不断地融合、细分的产物,主要依托高新技术、知识为服务对象提供智力服务,发展科技服务业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具有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但仍存在动力机制匮乏、缺少协同互动平台、环境发展不均衡以及没有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为建立与产业集群相配合的区域一体化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需要通过共享模式、动力模式、环境模式、区域集群模式进行构架设计。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区域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089-02

一、科技服务业的内涵

近四十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相关产业方兴未艾,不断崛起,我国逐步形成科技服务体系。大力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加速转化经济成果,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同时,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科技服务业已经逐步得到认识和重视,原国科委对科技服务业的定义是:“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描述科技服务业是为了促进科技的进步和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和知识为服务手段,向科技研发机构、使用单位等提供服务。此外,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科技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科技服务业是提供生产生活服务、提供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水平的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其他组成部分相互融合、相互发展,共同推进了第三产业的与时俱进和可持续。

第二,科技服务业的主体是科研机构、企业的研发中心、信息咨询企业等,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是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与应用。科技服务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知识密集性、科技依赖性、客户互动性的服务产业。

第三,科技服务业的成果是无形的,但是效益却具有高显著性。科技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科技信息服务,还包括整个过程的全方位配套服务,这些服务产品都是无形的,但是产生的效益却是非常显著的。综上所述:科技服务业是在一定区域内,为了科技的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针对科技需求提供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的组织和机构的总和。[1]

二、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科技服务业应运而生。最早我国科技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沪地区,最初的表现形式是咨询类公司和相关服务。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服务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相关政策多次表明要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

(一)我国科技服务业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1.科技服务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尤其科技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技术市场成交额这三项数据近年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科技服务业在我国发展所取得的卓越成效。

2.科技服务业投入经费不断增加,R&D 经费支出、技术市场成交额、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三项指标不断增长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3.科技服务业结构规模不断壮大,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2008年416.5万人,到2009年增长至446.4万人,涨幅为7.2%。科技服务业机构数 2008 年为 44.8 万个,到 2009 年增长至 48.1 万个,涨幅为 7.4%。由此可以看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也可以看出科技服务业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4.科技产出及成果不断优化,在政策相应和投入经费保证下,科技产出及成果不断优化,质量与数量同时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登记数、发表科技论文篇数的不断增长,从产出结果和市场活跃度方面说明了科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并有效地说明了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的情况。

(二)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从科技服务业自身角度看,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力机制匮乏,整体活力和创新发展力稍显不足,因此发展模式首先解决内部发展动力问题。

2.从科技服务业自身角度看,无论是科技服务业企事业内部还是整个科技服务业体系内部,都没有建立良好有效的知识分享渠道与协同互动平台。

3.从科技服务业发展外部环境角度看,各层级环境中不乏制约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因素,需要建立合理的环境发展模式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4.从科技服务业体系格局角度纵观其发展,没有形成明确的格局版图,没有明显的地域发展特色与地域优势,没有做到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2]

三、区域一体化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的构架设计

(一)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共享模式

通过建立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企业生态链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和共享。在科技服务业的上游,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科技服务企业内部之间通过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实现小范围的资源共享,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在科技服务业下游,作为信息需求的消费者内部的共享机制主要体现在,关于信息服务的评价及推荐,信息消费者内部的共享可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分布失衡和消费失衡现象。在外部,打造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作为两者之间的纽带及桥梁。对于上游企业,可以将信息和技术放在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上便于企业间交流,也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对于下游用户,可以通过科技信息共享平台提取所需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使用后还可以将反馈评价存储在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其他信息消费者借鉴。对于新注册的信息消费者,需要先提取信息消费者的需求及相关信息,存储在平台数据库中,便于分析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推荐能够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信息和服务,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还提高了服务的效率,为消费者节省选择时间。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共享模式通过建立科技信息共享平台这个桥梁,加快了整个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流的循环,提高了科技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成功率,并且这个共享平台还缩短了科技服务企业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升服务的便利性。[3]

(二)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动力模式

科技服务业的快速稳妥发展需要内在机制的推动,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动力模式就是充分调动各种影响因素,合理调配各要素比例关系,激发提升各要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为科技服务业提供收益保证。影响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动力因素和外在动力因素。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消费者需求等,外部动力因素主要包括信息环境、信息渠道、政策法规等。

1.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服务业的收益、科技信息能力的推动作用和信息需求推动。

2.信息需求不仅可以推动科技服务业企业自身发展,还能推动科技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最终又通过技术能力的进步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动力模式就是为了实现科技服务业收益最大化,合理激励控制内在、外在动力因素,鼓励和引导各信息主体的生态化行为,以一种持续均衡的方式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动力和能量,推动科技服务业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三)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环境模式

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环境模式是通过整合信息生态环境中的各要素关系来规范发展环境,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如图1所示。

1.基础层。基础层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信息的生产者、管理决策部门、科研人员等信息消费者、咨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等。他们的行为直接作用于信息,变更信息的内容和状态,对信息存在与更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媒介层。媒介层的要素并不直接作用于信息,但对信息的流转和交换起到促进作用,主要是传递信息的组织和媒介,他们并不改变信息,对信息只起到扩散作用。

3.外部层。外部层主要指科技服务体系的信息生态模型所处的环境,包括区域内的信息技术、信息文化、创新能力以及政策法规、政治背景等环境。

从整个环境构成要素可以看出,科技服务生态环境要素可以根据是否能够控制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类。基础层和相关层的要素基本都是可控制的,而外部层中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等都为不可控制因素。科技服务业的生态系统环境模式就是各主体明确自己定位,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规范调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建立生态平衡。政府作为科技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主体,要负责不可控制因素的管理维护,执行计划指导与宏观调控政策相结合,引导我国科技服务业的整体方向,也要对影响、污染信息的产生、传播的行为或个体采取强有力的制裁手段,以维护科技服务业生态平衡。[4]

(四)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区域集群模式

目前产业聚集基本成熟,各地区也形成了一定发展重点,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我国科技服务业仍然没有形成明确的格局版图,许多区域没有明显的地域发展特色与地域优势,没有做到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区域集群模式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城市-城市群落-区域体系三类地域形式模块来实现科技服务体系整体资源、基础设施的融合。将科技服务业整体规划同区域要素相结合、相一致,遵循“局部突破,区域集群”的原则,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区域整体联动。如图2所示。

城市板块:在区域模式的第一层级是城市板块,也是整个区域集群模式重要的基础环节。城市板块在此发展模式中主要充当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人才培养储备基地的角色。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不仅是区域集群的基础,也是区域一体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城市板块还充当人才培养中心和人才储备中心,负责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才制度环境的建设。

城市群落板块:城市群落板块是由产业聚集而成的产业带或是由具有一定聚集因素形成的城市群构成。此版块在区域集群发展模式中充当的是信息集群和信息产业集聚的作用。城市板块将各资源基础打造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整合与利用,完成信息的集群与集聚,形成一定的区域化机构。[5]

区域体系:区域体系板块需要对前两个基础板块工作产生的效果尽可能延伸与发展。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率。完成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发展。在信息设施方面进行统一标准制定,实现各环节和阶层的完美链接和信息化的集成。

参考文献:

[1] 刘晓峰,周 航.区域科技服务集成系统运营模式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3(8):93-95.

[2] 李 楠,康 健.信息服务集成系统实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47-49.

[3] 赵 鑫,王淑梅.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140.

[4] 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1(3):72-81.

[5] 张劲松,王 悦.面向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体系及科技服务功能研究[J].商业经济,2014(3):1-3.

[责任编辑:兰欣卉]

推荐访问:服务业 生态系统 区域 模式 研究